標籤存檔: 友誼

當我失去了好朋友……

当我失去好朋友时

作者:葉嘉桃,馬來西亞;封面繪圖:閃電小熊,中國

人生不一定一帆風順,反而會有許許多多的苦難。但即便苦難很多,聖經卻常常透過許多經文告訴我們,縱使在患難中,上帝也常與我們同在,並不撇下我們。就好比詩篇23章4節說:「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從這節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見,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祂要引領我們每一個人度過我們所遇到的患難。

猶記在中學二年級時,我跟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大吵一架。吵完之後,他就不理我了。那時的我覺得既灰心又失望,但卻無可奈何。冷靜下來之後,我常常會找機會跟他說話,但他卻總是不理睬我。久而久之我便開始鑽牛角尖,變得常常責怪自己。

然而感謝上帝,祂在這時差派了一位牧師來我們教會服事。每當我與他分享我在友誼上的問題時,他常勸我不要鑽牛角尖,並給予我許多鼓勵。慢慢地,我才明白原來我自己也有責任,因為我不可能在傷害別人之後,只說一句對不起就可以一筆勾銷。我一心只想到要和他修復我們的關係,卻忘記了他也需要時間冷靜。原來我不顧對方的感受,勉強對方接受我自以為的給予,結果只會令對方感到反感。

因此,我慢慢學着把這段友誼交給上帝,不再憑自己的能力去死死抓住這段友誼。在這過程當中,我開始慢慢了解到,其實上帝祂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如同詩歌《誰曾應許》的歌詞所說的:「每段窄路,祂陪我去走過。」感謝上帝,因為祂一直與我同在,緊緊拉着我的手。

後來我們升上四年級,分別就讀不同的班級。那位朋友有了自己的圈子,而我們的友誼也就漸漸地冷淡下來。為此,我並不埋怨上帝,反而心存感恩,感謝主能讓我有機會在之前跟他當朋友。

不久之後,我認識了一位學長。因為我們在同一間教會和學校,所以就彼此熟悉起來。我記得,他因為擔任社團的重要幹部表現不理想,常被老師責罵而感到灰心。然而他卻從中逐漸學習到如何尋求上帝的旨意,後來他更是按照上帝給他的感動,開始建立一個基督徒的學生團契。他邀請我參加這團契,漸漸地我們便開始一起搭配服侍,彼此的友誼也越來越好。雖然我們也有過大吵的時候,可是彼此之間從來沒有講過絕交這兩個字。

我很感恩,雖然自己曾經在友誼這方面有過失敗的經驗,但上帝有祂的美意,並且知道我對友誼的渴望,祂從不撇棄我,而是安排了學長成為我的好朋友。不但如此,耶穌基督也成為了我的好朋友和我生命的主。

感謝上帝,雖然生活有時會遭遇患難和愁苦,但是,耶穌基督一定會陪伴我們度過。因為祂曾應許我們,人生的每一段窄路祂都與我們同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面對苦難)

真正的朋友

作者:李思億,馬來西亞

18knsY9DFAJVn8n3W-rysgA

對你而言,朋友是什麼?是一個可以一起吃飯看電影的人,還是一個可以聊天聊地聊八卦的對象?到底怎樣的人才能稱之為朋友呢?

我們常說,朋友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人。他們重視你,不會傷害或背叛你。我們也期待朋友之間的感情永遠都不改變。但事實上,你很難保證你跟朋友之間的感情能夠永遠不變,你也很難保證對方真的會在你有困難的時候與你『有難同當』……

還記得初到台灣念大學時,我因為害怕孤單而交了各式各樣的朋友,有不愛上課的,有愛玩愛鬧的……他們都對我很好,而我也很喜歡與他們待在一起。我們會一起慶祝生日,一起出遊等等,那時我真的覺得有他們就夠了。

但漸漸地,事情有了轉變。由於我和他們的感情很要好,所以我們連做報告也在一個小組裡。然而在預備報告的過程中,我們的意見開始有分歧,有些人甚至因為不愛做報告,常常找藉口不參加討論。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彼此間的成見越來越深,吵的吵﹑散的散,原本很要好的朋友,感情卻說變就變。

但這件事情並沒有改變我對朋友的想法,我仍然渴望友情。後來,我結交了另一群朋友。我們一起玩,一起去夜店喝酒﹑唱歌。那段時間,我整個人的身心靈都十分疲憊,內心也很空虛。我發現這些仍然不能滿足我對友情的渴望。所以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麼。這些人是我的朋友嗎?這世上還會有真正的朋友嗎?我不知道。

當我重新回到教會之後,這一切都有了答案。我原本是個掛名的『二代基督徒』,很不喜歡、也很久沒去教會了。但後來教會的一個姐妹邀請我回教會,我與那裡的人相處了一段時間,發覺他們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他們不聊八卦,卻無話不談;他們不一起夜遊夜唱,但在一起時卻歡笑不斷;他們不鄙視他人,不相互責備,而是互相鼓勵,彼此幫助,相互了解。這才讓我真正體會到什麼叫用心交朋友。

我很好奇,他們是怎麼辦到的?他們為什麼可以如此關心彼此?他們為什麼可以這麼喜樂?答案原來是『愛』——他們以耶穌的愛來愛彼此,以耶穌的眼光來看彼此。

朋友之間,要說『喜歡』是很容易的,就像我喜歡跟他一起玩﹑我喜歡跟他一起看電影,我好喜歡這位朋友;但說到『愛』,就很困難了,你是否可以毫無保留地愛你的朋友呢?然而因著耶穌的愛,我們可以做到。就如同約翰一書4章19節所說:「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

真正的朋友真心愛你,會扶持你成長,而不是讓你向下沉淪。因此,我們交朋友時要交真正的朋友。正如哥林多前書15章33節提醒我們說:「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

在這個世界上,主耶穌基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只有祂才永遠不變。我們開心時可以與祂分享,難過時可以向祂訴說,有困難時可以向祂求助;而當我們軟弱﹑力量不足時,別擔心,祂會扶持、陪伴我們走過每一段歷程。我們可以全然依靠祂,無論甜酸苦辣,祂都會與我們同行。

只要你願意讓耶穌成為你生命當中最好的朋友,你就能感受到祂的愛,進而能愛別人,然後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請將手機調成『朋友模式』

作者:陳明惠,新加坡

18knsY9DFAJVn8n3W-rysgA

2月22號是新加坡的『朋友模式日』。這項運動的倡導者是一群學生。他們意識到,當我們和朋友在一起時,應該把手機放下,最大程度地專注於朋友。

這群學生解釋道:「我們的智能手機有很多模式,比如『飛行模式』和『靜音模式』。我們現在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新模式。無論什麼牌子、什麼型號的手機,都有這個模式。我們稱它為『朋友模式』。將手機調成『朋友模式』是呼籲每個人付出實際行動,在和朋友或親人相聚時​​放下手機。」

這些學生們發起這項運動,是因為他們觀察到,很多人終日黏著手機,沉迷於手機遊戲或社交網絡,以致於大大減少了與人面對面的交流。

你是這其中的一員嗎?你是否對手機有難以割捨的感覺?你會不會時時查看有沒有新信息,或有沒有人讚你的照片?如果哪一天你因手機沒電或不小心掉進廁所而出現戒斷症狀的話,那就表明你真的對手機上癮了。

這不免引發我的思考。如果我們對餐桌旁的朋友或家人都關注甚少,那麼我們給上帝的時間又會有多少呢?我們玩手機的時間本可以更好地用來與上帝親密交流,或好好地研讀祂的話語啊。

也許我們已深陷社交網絡,忘記了上帝正是坐在我們對面的那個朋友。祂正等著我們抬起頭來關注祂。我們不需要給祂發信息,再等單勾變雙勾(Whatsapp的用戶們,你們懂的)。我們隨時隨刻都能聯繫上這位朋友。

「經上記著:『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更要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4章4節,新譯本)在現今的大背景下,我們或許可以將其改編為「人不應單單活在社交網絡中,還要活在每一個得以親近上帝的時刻」。

上帝在以賽亞書55章3節中說:「你們要側耳而聽,要到我這裡來。」(新譯本)祂希望我們密切關注祂。祂希望我們關注祂的『推特』(Tweets)消息並轉發——這些都記錄在祂的話語裡。祂希望我們緊跟祂的instagram,就是祂美麗的創造(#無需濾鏡哦)。祂希望我們隨時都與祂在同一個頻道。

人類真的才剛開始讓交流變得更加便利,上帝在兩千多年前卻早已使之成為可能。問題是:我們願意關注上帝嗎?

(此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