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困難

當上帝在苦難中看似沉默不語時(有聲播讀)

作者:Deborah Fox,澳大利亞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2019年從一開始就不太平。三月,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受到恐怖襲擊,將近五十人喪命,我和朋友們一同哭泣、悲鳴。接著,我姊姊所居住的印尼東部巴布亞省發生大洪水,導致多人喪命、身家財產都被沖走而無家可歸,我姐姐也因此失去了她的家。這讓我感到極度悲傷、不可置信。
除此之外,我的心憂傷不已,因世界各地飽受迫害的基督徒和一些其他小眾宗教的信徒不斷面臨暴力、性侵害、監禁甚至人身死亡的威脅。他們的經歷讓人悲傷,所需要的幫助也超乎想像。既然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因突如其來的天災或是瘋狂殺手而受害,為什麼上帝似乎對這一切無動於衷呢?這是對或公平的嗎?

魯益師( C. S. Lewis)認為苦難的問題不在於上帝的屬性,而在於我們這些按祂形象創造的人是怎樣的人。在《痛苦的奧祕( The problem of pain )》這本書里他提到:「自然秩序與人類自由意志的存在必定導致痛苦的可能,如果我們想要將痛苦排除在外,我們不得不排除生活本身。」

聖經上明明記載著上帝的良善,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出埃及記34章6節 );「祂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 (詩篇33章5節 );「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 約翰一書 1章5節)。上帝是良善的,但我們不是。上帝給我們自由意志做選擇,很不幸地,通常我們選擇的後果會讓不管好人壞人都受到影響。我們的罪腐蝕了這個世界,疾病、事故和自然災害成為每個生物都可能遭受到的後果。

我們究竟該如何勝過痛苦?我們要怎樣在生命的暴風雨中敬拜上帝?以下這四點對我很有幫助,讓我定睛在上帝不改變的良善上:

 

1.敞開與天父誠實相處

我以前總覺得要自己把事情處理好後才能向上帝禱告,但這不是上帝的心意。上帝要我們時刻呼求祂的名,向祂述說我們的意念。我向祂發怒、述說悲傷的時候,正是我發現自己的心開始發生真正改變的時候。

我和父親的關係也幫助我更加了解,如何與天上的父親近。我父親總是陪伴在我身邊。當我向他分享我的掙扎和心情時,我發現我們的關係更加靠近。這也讓我意識到如果我能和在地上的父親真實相處,那麼我也需要真實地和在天上的父相處。

聖經里舉出許多敞開與天父誠實相處的例子;在大衛王寫下的眾多詩篇里,其中一篇提到「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 詩篇62篇8 節)。而在撒母耳記上1章15節里,哈拿向耶和華吐露自己不生育的愁苦。我們不一定有辦法了解為什麼悲傷的事會發生,但是上帝要我們將一切分享給祂。我們是祂的兒女,祂關心、在意我們的傷痛。

2.認識到試煉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信仰基督是一份極致珍貴的禮物,但聖經教導我們這並不代表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保羅甚至表明一旦我們跟隨主耶穌,有可能遭受到更大的試煉,但我們要因為福音的緣故將這些都看作是祝福(羅馬書8章17節)。畢竟,痛苦和考驗可以強化我們的品格。

在我青少年時,我經歷了慢性疾病和霸凌等難題。我相信這些經歷能夠幫助我對於在某些狀況上較軟弱和脆弱的人表現出更多的同情和同理心。回首過往,我發現正是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我與主耶穌的關係變得更加堅固。認知到我無法事事靠自己,也幫助我塑造出對上帝更深的信心。我可以完全依靠祂,相信祂一定會帶領我。

就像保羅所說的:「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羅馬書5章3-5)。

 

3.不定睛在我們的痛苦身上,試著去幫助別人

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對暴力行為有什麼反應?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時,我們該怎麼回應上帝?主耶穌賜給我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我們彼此相愛;要愛人如己( 約翰福音13章34節,馬可福音12章31節) 。但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愛我們的仇敵 (馬太福音5章43-46節) 。

對於紐西蘭基督城的槍擊事件,許多教會、政治家和社團的回應便是實際付出愛的好例子。不論什麼信仰和宗教背景,大家一齊興起來為穆斯林朋友們禱告便是展現無私的愛。同樣地,當姊姊所居住的城鎮被洪水淹沒時,她也因各單位和團體接踵而來的關心及支援倍受感動。教會、學校團體、警察單位和各機關負責人紛紛齊聚一堂,供應並妥善運用其人力、物力和資源。儘管許多人在這次災難中失去了他們的財產和家園,但大家不只關注自己的損失,而是儘力協助任何有需要的人和地方。

這些充滿憐憫和恩典的行為讓我不禁更深審視自己的心,並挑戰我即便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想辦法去愛周圍的人。

4.主耶穌了解,也知道如何安慰我們

上帝對苦難的了解遠超出我們任何人。祂是那位飽受磨難的上帝的僕人,當祂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為全世界的罪承受了藐視、厭棄、憂患、擊打(以賽亞書53章3節)。知道全宇宙的創造者不但聽見我們的哭嚎,更了解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痛苦時,我們的心會感受到極大的安慰。當我們受傷時,祂也跟著一起傷痛。

哥林多後書1章3-4節告訴我們上帝「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當我失去兩位年輕好友,同時對自己的健康也感到恐慌的時候,我感覺我快無法堅持下去了。我沒有任何抵擋黑暗的力氣,所能做的只有向上帝哭求並交託我的痛苦。這並不會立即見效,但我必須老實承認,當我被上帝慈愛的雙臂緊緊包圍時,我感受到了來自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立比書 4章7節)。上帝所賜的平安也讓我更有能力,去安慰身旁失去親友的朋友。

痛苦和苦難通常讓人無法理解。當我們陷入苦難的迷霧時,很容易怪罪上帝或是假定祂毫不在意我們。請記住,千萬不要失去愛上帝的心!我們可以坦然來到主面前分享心情;也要記得不管發生什麼事,祂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們也應當鼓起勇氣幫助、陪伴需要度過難關的人。

我們知道上帝是良善的,因為祂很愛我們,甚至為我們犧牲了祂的愛子。或許我們永遠無法了解有些事為什麼會發生,但若是我們知道上帝關心我們、與我們同在,我們就會好受一點。苦難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就算傷痛可能存在多年,我們依然能夠仰望永遠的榮耀,與之相比,我們所經歷的苦楚真是至暫至輕(哥林多後書4章17節) 。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腓立比書靈修 | 為基督受苦的特權(有聲中文)

作者:Caleb Young,紐西蘭

翻譯:蔣冠華,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1章29-30節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你們的爭戰,就與你們在我身上從前所看見、現在所聽見的一樣。

有位叫達米安的神父,他的故事一直鼓勵著我。他年僅24歲時,就從比利時的家鄉遠航去往夏威夷參與服事了。

幾年後,在1873年,有人呼籲志願者去服侍卡洛沃地區的麻風病人。卡洛沃是一個疫情隔離區,成百上千的夏威夷原住民在患了麻風病後會被送往那裡。他們在那裡渡過餘生,直至死亡。

環境很糟糕,在那裡達米安神父會一直生活在疾病中間,且還要面對那些沉浸在與家人分開之苦的人。總而言之,他將會身處痛苦之中。

然而,達米安神父一直致力於服事卡洛沃區的居民,直到他最終也因患上麻風病在夏威夷逝世,享年49歲。

雖然經受了痛苦,但達米安神父為主擺上的服事,成為了我們的榜樣。他讓我們看到什麼才是基督的門徒,同時也讓世人明白我們的救贖主也同樣在為我們受苦。

和達米安神父一樣,使徒保羅對苦難並不陌生。他曾5次受鞭刑39下,3次被棍打,被石頭砸,在旅途中遭遇船隻失事,經歷過無數次的危難,有些逼迫甚至是來自於他的同伴(哥林多後書11章24-29節)。

儘管如此,他從不抱怨。事實上,在保羅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他說我們應當明白,作為耶穌的信徒我們一定會為主受苦,而我們應當把為主受苦看做為「特權」(29節)。接著,保羅暗示,他的苦難並未結束(30節)。

乍一看,保羅的話對於腓立比教會以及正在經歷苦難的我們並非是鼓勵。

但它會幫助我們停下來問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受苦的意義是什麼?信仰基督和為祂受苦為何會緊密相連?

在第30節中,保羅借著告訴腓立比教會他自己也經歷過同樣的苦難,來安慰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儘管他經歷過那麼多苦難,但透過這一切他讓腓立比教會,也讓今天的我們看到了上帝的良善。

腓立比教會知道保羅所經歷的苦難,並看到了上帝如何在試煉和困苦中幫助他得勝(19節)。他們也知道保羅找到了能夠幫助自己忍受痛苦的力量,因為他把這看做是和基督一同受苦並且因此他可以更像耶穌(腓立比書3章10-11節)。腓立比教會因此得到安慰,相信上帝也會供給和幫助他們,他們的見證最終能夠榮耀上帝。

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我們都會在某些時刻經歷苦難。當那個時刻到來時我們該作何反應?或許我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在經歷著某種形式的痛苦——這篇文章對於今天的我們有何激勵呢?

我希望我們能夠像保羅一樣,把這些看做是為主受苦的特權。讓我們仰望那供應保羅和腓立比教會得勝的力量源泉——我們在天上的父。就像保羅和腓立比教會,讓我們一起為福音的信心而奮鬥,及時在苦難中,也要不斷帶領他人來到主面前。

問題思考:

1.你最近遭遇了哪些痛苦的事嗎?這篇文章的見解如何鼓舞了你?

2.你認識為基督受苦的人嗎?他們堅持不懈的特質怎樣鼓勵了你?

3.你有認識那些正處於困苦中的人嗎?今天的這篇信息能否鼓勵你去關注他們並帶給他們安慰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當人生的變幻莫測就像突然來襲的暴風雨(有聲中文)

作者: Nico,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最近,在每個晴朗的午後,總會冷不防地下一場大雨,讓人措手不及。好不容易晒乾的衣服就被一場突然的雨淋得濕溚溚。天氣尚且如此變幻莫測,何況人生呢?我們常常是懷着好心情,計劃着新的一天,卻被一場突然來襲的暴風雨徹底打亂。

這讓我想起一個幾千年前的人。他既聰明又努力,還是母親的心肝寶貝。我本以為他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然而他用詭計從親生哥哥那裡交換了一樣珍貴的東西——長子的名分。接着,憑靠着自己的聰明,又從他父親那裡騙取了屬於長子的祝福。正因如此,他被迫離開了溫暖的家,到遠方躲避哥哥的追殺。後來,他努力了很多年,靠着自己的勤奮和聰明,為自己積累了很多財富。本以為他可以從此安居樂業,然而,他卻被迫再度逃難,躲避岳父和表哥們的追殺。

在他的生命里,有着無數次晴空萬里后的暴風雨。然而,上帝總在他走投無路時一次次地介入。上帝第一次在伯特利向他顯明,並親自與他對話時,他的生命似乎出現了一個微妙的轉變。原本他懼怕那模糊不清的未來,對自己逃難后的生活毫無希望。然而,上帝的出現給了他勇氣和盼望,讓他有力量繼續走下去。可他從此就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並不是。一次次的磨練讓他終於學會慢慢放手,不再抓那些遲早會失去的人事物。相反,他終於學會抓住那位永不改變的上帝。

他就是創世記里的雅各。第一次讀雅各的一生,我深深佩服這個聰明的男人,聖經里唯有他和上帝摔跤。後來我再三重溫雅各的一生,心裡卻震驚難過。在他身上,我彷彿看到我自己。聖經彷彿一面鏡子,赤裸裸地照出那個最真實的我!

一直以來,我總是靠自己的小聰明和努力來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當我讀到雅各一家從示劍逃出來后,他失去了生命中最愛的妻子拉結時,我的心就猛然地被揪了一下。我當時的生活像極了雅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裡的財務狀況,自己的情緒,加上一波波外來的繁瑣事務把我重重地壓垮了。我用儘力量咬着牙關從一個個坑洞里爬起來,可我知道我靈命已經枯乾,深深覺得誰也不能再把我重新拉起來。

「我也沒做錯什麼,怎麼你一直刁難我?」在我深知我再也無能為力走出眼前的困境時,開始大聲向看不見的上帝喊出我的失望。安靜了一會兒,我閉上眼睛,愛我的天父讓我回看過去的自己。過去的我一直定睛在自己的問題上面。我一直在自己的困難里鑽牛角尖,我以為我可以靠自己的手抓住很多東西,但卻發現我抓得越緊,它們流失得越快。

時間回到我十四歲那年,我曾經為了融入我很在乎的一群人而戴上偽裝的面具,並因此得了困擾我很久的情緒病。在十八歲那年我喜歡上了一個男孩,並在之後的兩年裡整個人都被這個男孩牽動。在學校里我用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儘力在每場考試中表現出色,想要贏得母親和親友的讚賞。可後來,一切都改變了。我曾經最在乎的人,最後也不再聯絡了;輝煌的成績也都成為了過去……

我睜開眼睛,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平靜的聲音;「你曾經以為可以抓住很多東西,可是你真的抓住它們了嗎?」這時,我的眼淚已經不由控制地流出來了。原來我在乎的人事物有那麼多,可卻沒那麼在乎一直不離不棄陪着我的天父。我說上帝對我不公平,可我這樣對待愛我的上帝就公平嗎?

我跟雅各一樣,喜歡計劃,並用努力來爭取自己想要的。當自己的努力和收穫不成正比的時候,我開始責怪自己,也責怪上帝。但也如雅各在遇到絕境時總是耶和華先來找他一樣,當我軟弱癱倒在地時,總是愛我的天父先來找到我,把我扶起來,並讓我看清自己。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撒加利亞書4章6節

原來上帝並不是在刁難我,而是藉著處境在和我說:「女兒呀,你太依靠自己才會陷入那無能為力里。有很多事都是你做不到、也抓不住的。你當抓的是永恆不變的我。」

我終於發現,原來那些我所經歷的難處是要我學會把重擔交託給祂。人往往走到絕路時才能學會真正握緊上帝的手。我也終於認識了真正的自己——我的爭強好勝、自卑自憐。

於是我想要重新站立起來,但這個過程卻充滿反覆。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感到羞恥,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愛我的主,更覺得自己那麼糟糕根本不配完成祂要我做的。我明明知道我需要來到耶穌的面前,尋求祂的幫助,卻被自己的罪惡感捆綁得動彈不得。這時,是祂再一次用祂溫柔的愛來擁抱我。當我重新來到祂的施恩寶座前,我的心裡終於感受到久違的平安和喜樂。「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我曾經就像走在鋼絲繩上,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跌下去。但當我握緊祂厚實的手掌,就對未來不再懼怕。在未來也許我還會遇見無數個晴朗日子裡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但因着祂的話語,我就有平安。因為聖經上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我曾經很怕早晨醒來的那一刻,因為一睜開眼睛,就有無數的壓力重擔迎向我。但現在,我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這位從不打盹的上帝會保護我直到永永遠遠。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篇1-2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