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團契

我為什麼要參加團契? (有聲中文)

5-Reasons-to-Join-a-Christian-Fellowship

作者:Charmain S,新加坡

翻譯: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www.bensound.com

從小我就積极參加基督徒團契小組。對我而言,這些小組讓我有歸屬感,因為我們家總是在搬家。我爸爸是商船船長,因此我們家經常航海到世界各地。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參加基督徒組織的營會和活動,比如馬來西亞基督青年會。大學期間,我參加了一個基督徒團契。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聽到一些同齡人的評論,他們質疑在大學參加基督徒團契的必要性。「我們已經參與了自己教會的活動。為什麼還要再參加一個基督徒團體呢?」

「我感覺很難融入團契,每個人都已經有自己的圈子了!」

「我們不應該只與基督徒交往。該是我們跟非基督徒建立關係的時候了!」

這些擔憂都有道理——畢竟,很多我都親身經歷過。有時,我們基督徒花太長時間呆在一起,結果忽視了小組之外的朋友。還有些時候,我們因為太安於現狀而無法彼此激勵、獲得成長。

但是這些憂慮不會改變一個事實,團契生活的確大有益處。我待在團契的成長經歷給了我最美好的回憶,幫助我在信仰的道路上成長。下面是我在大學團契學習到的五個屬靈功課。

1.團契提醒我們要堅持聚會。

聖經中描述的一世紀教會因信徒自然聚集在一塊兒互相交通、互相建造、共同敬拜而聞名。我在小組團契中看到了與之相似的特點。團契提醒我,基督徒的聚會是不應該被局限在某個特定的地點或時間裡的。

耶穌應許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祂總與我們同在。祂的話鼓勵我們不要停止聚會,而要彼此勸勉(希伯來書10章25節)

2. 團契讓我們學會在愛中彼此接納

我們團契大約有70人。也就是說有70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個體,有靈恩派、傳統主義者、二代基督徒和新信徒。大部分的時候,這種多樣性帶來了熱烈的討論。但也因此有過不愉快的爭辯,我是一個不願與人對立的人,所以會盡量去避免捲入其中。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上帝打開了我的眼睛,讓我看到分歧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我們都不是完全的。更重要的是,我懂得真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們才能聚在一起。我們沒有一個人配來到祂面前。意識到這些,我們最終得以在愛中彼此接納、在衝突中克服不快,更加關注彼此間的聯結而非分歧。

3. 團契是一個共同成長和服侍的地方

如果不經常省察,團契很有可能變成一個排他性的組織。有時我和小組裡的朋友們太享受團契「好玩」的部分,結果忽視了其他人,也忘記了要去關心彼此的需要。我們忘了團契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需要,而是要我們彼此提醒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應有的責任。

很感恩的是,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們總會回到正路上——我們的目的是彰顯上帝的愛。我們在努力一起完成這個使命。比如,每個學期快結束時,我們會搭起一個小攤位,給校園的學生們提供免費咖啡。雖然這只是我們走出自己圈子去接近他人的一個很小的舉動,但它重燃了我們對他人的熱心。這也提醒我們被呼召是來服侍和相愛的——並且我們可以共同服侍。

4. 團契提醒我們生活並非只有作業和成績

誰不知道趕作業和為考試挑燈夜戰的難熬呢?作為學生,學業的壓力總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但是我們會每周拿出一個晚上,把學習放在一邊,一起敬拜,一起學習聖經。周中的每天中午,我們會聚在一起為家人、為教會、為我們的國家禱告。我們共同走人生路,一起慶生,在親人離世時彼此給予支持和關懷。團契在許多方面提醒我們,雖然學習是第一要務,但卻遠非我們生命的最終目的和終極意義。

5. 團契會給你陪伴一生的友誼

我在大學團契時建立的友誼現在仍然堅固。當然得承認,因着各自忙碌,很難再相聚。但是,只要有機會聚集,就會發現親密的友情絲毫沒變。我發現在三、四年的團契生活中,幾乎每天都在一起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幫助我在畢業后度過很多人生的坎兒。在我準備結婚、結婚當天和婚後的日子裡,我總是能得到這些朋友的幫助和支持。他們不僅幫我籌備婚禮,還在我適應婚姻的過程中為我代禱。

像對教會的憂慮一樣,對基督徒團契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建立真正的靈里友誼。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

去教會,不再是因為貪玩

grandstand-330930_640作者:小宇宙,馬來西亞

我是個二代基督徒,從小在教會長大,教會對我來說就像第二個家。小時候我總是很期待去參加教會每周六午間的兒童會,因為在那裡可以跟我的死黨們見面,和他們一起搗蛋、玩遊戲等。到了少年時期,我也常期待每周六晚上的團契時間,因為可以與弟兄姐妹們一起玩。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見到心儀的對象。如今,青年階段的我仍然對青年小組充滿期待,因為在一周忙碌的工作結束后,能回到小組與弟兄姐妹們一同聊天、分享生活經歷、彼此代禱,這種感覺很美好。因此,教會對我來說就好像是個遊樂園,是一個能讓我在其中玩樂、放鬆的地方。

但倘若當天的聚會內容是禱告會或小組查經,我就會覺得“很閑”(馬來西亞用語,表示很無聊、很悶的意思),不想去。每周的主日敬拜對我來說更是例行公事。然而若不去主日敬拜的話又彷彿少了些什麼,心裡會有股莫名的空虛感,而且也擔心不去的話會挨罵。漸漸地,隨着年齡的增長,思想上的改變,我開始問自己,心裡期待着去教會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又該為了什麼而去教會呢?

高中畢業之後,小組的每個人對自己的未來都有着不同的計劃。有人選擇出國留學,有人選擇步入社會,有些人則因着某些原因不再來到教會。而這時候的我,對於未來並沒有太多的計劃,所以決定留在本地,先打工掙點零用錢。短短几年間,身邊熟悉的人、事、物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決定留下來的我開始擔心自己在教會變得孤單寂寞。

然而在18歲那年,一個長輩推薦我擔任少年團契的團長。我本是一個弔兒郎當的人,但上帝透過我擔任團長的經歷讓我的生命得到成長。我學會了如何承擔責任,關心團員們的需要,並且盡我所能幫助他們。我發現自己期待去教會的原因變得不再只是因為能與弟兄姐妹們見面聊天,而是期待能看見弟兄姐妹們享受一起團契、一起敬拜讚美,在主里成長的時光。看着這樣的畫面,我就會有莫名的感動與喜樂。

回首過去,我發現上帝在我身上賜下了許多恩典。上帝透過這些經歷提醒我,來到教會的真正目的不該是像從前那樣,只關心有多少精彩的活動與朋友的多寡,而是回到天父上帝的面前親近祂,與弟兄姐妹們一同來敬拜祂、讚美祂和認識祂。

我也相信上帝把每個人放在不同的位置都有祂最美好的旨意,就如同上帝透過把我留在本地改變了我去教會的心態,使我的焦點回到祂身上。祂更讓我明白真正的喜樂並不來自外在事物,真正的喜樂是從耶穌基督而來!因此,若你正處於對未來不知所措的階段,擔心自己在教會感到孤單寂寞的話,讓我們一起安靜自己,謙卑地來到上帝面前,將自己完全交託在祂手中——讓祂幫助你重新聚焦於祂,從而得到真正的喜樂。

“教會是祂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以弗所書1章23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愛的符號

愛的符號

作者:吳詩蕊,馬來西亞

祂在我生命里打開了一道
以亘古不變的把我喚來
我用思考我到這裡的目的
沉澱思緒
原來祂早已安排
使我走過祂所設下的
讓我認識了你和她還有他在之間
有時候真的讓我T.T
又或者當我處在@_@的時候
祂不單^u^幫助我
也會給予^O^
即使在生命的轉折處
使我有無限的驚喜
原來那是超乎想像的
我的未來將會有怎樣的
我期待
因為祂
永遠不會有
將來
那是無法想像的……
就將這故事寫在《》號中
以基督為@

註釋:
,逗號=沉澱、回顧、停留
;分號=人生的轉折處
!驚嘆號=超乎想像
?問號=思考
《》書名號=寫成一本書
“”開關引號=生命的開始與結束
、頓號=許多
:冒號=話語
。句號=結局
……刪節號=等等、數不完
@標籤=Mark


創作者筆記:

在這網絡的時代,我們常常說著不一樣的言語,而現今的年輕一代也慣以符號作為表達的言語。上帝創造我們,是要我們稱頌祂的名,不管使用什麼言語,都是為表達上帝的愛。即使是非文字的符號,也一樣可以表達上帝的愛。符號,可以沒有任何意義;符號,也可以變得有意義。創作這首用符號編織成的小詩,用以表達對小組及上帝的感恩。

 

*此詩歌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

克服「蓋茲比」危機

作者:鄭绣尹, 21歲, 新加坡

The-Great-Gatsby-Poster-0

傑•蓋茲比(Jay Gatsby)遭遇了身份危機。當然,他的毅力令人欽佩,但他的努力旨在取悅生活中的各種人物。誠然,他終於成為傑•蓋茲比——他理想中的人物(他的真名是詹姆斯•蓋茲(James Gatz)),而這一切是貪污得來的。他確實成為黛西(Daisy)的愛人,但並不是她的唯一。他也成為了傳奇人物梅耶爾•沃夫謝姆(Meyer Wolfsheim)的合作夥伴之一,但沃夫謝姆卻一點兒也不在意他的死亡。

如此看來,蓋茲比的一切努力都落空了。

世界總在不斷變化,各種需求層出不窮。如果我們像蓋茲比那樣,讓世界定義我們,同樣會陷入身份危機,筋疲力竭。然而,儘管世界瞬息萬變,上帝卻不改變(瑪拉基書3章6節)。事實上,縱然我們覺得自己達不到上帝的標準(羅馬書5章8節),但祂卻依然愛我們!

所以,要克服身份危機,我們需要以上帝的眼光看待自己。但是如何瞭解上帝是怎樣看待我們呢?

以下幾種方法幫助你發現在基督裡的身份:
1. 與天父建立關係。
與其像蓋茲比那樣與世人建立關係,何不與天父建立關係呢?那創造我們的天父最瞭解我們!

如何建立與天父的關係呢?
(1)讀經與研經
遠離世界的各種謊言,投靠上帝的真理。上帝通過祂的話語,告訴我們,在祂眼中我們是怎樣的身份。祂對我們的看法永遠是真實可信的!

(2)常常禱告,與上帝對話
大部分基督徒都知道,我們通過禱告向上帝說話,但是否聆聽上帝對我們說話?記住,如果只是我們說、上帝聽,這就不能稱之為『交談』。花更多時間與上帝同在,我們就越容易與祂交談。

2. 與信徒建立關係。
面對世界種種壓力時,周圍的信徒提醒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我們同為肢體,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章24-25節)

要確信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這是個無盡的清單!),節制、忍耐,用合宜的方式生活。我們必須「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1-2節)

你是否正經歷身份危機?也許你已經接觸了太多媒體資訊,讓世界塑造了你對自己的認知。但感恩的是,我們的生活不像是傑•蓋茲比那樣繼續螺旋下降。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好好反省自己,認識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