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多彩的世界

又不想讀聖經了?或許你需要一點創意(有聲中文)

 

作者:Ashley Ashcraf,美國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不知道你怎麼樣,但我發現隔離和其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讓我完全喪失了動力。而且不幸的是,我的讀經進度也因此受到了影響。雖然我過去每天都會閱讀聖經,或至少會為讀經騰出一點時間,但現在我的日常生活天翻地覆,讀經進度也是如此。

我們有時會因自己未能堅持有規律的讀經而感到羞恥和內疚。

如果為此感到內疚,我鼓勵你禱告——承認缺乏對讀經的渴望,祈求上帝賜下這種渴望,並幫助我們認識聖經是才是救生索。因為聖經能夠指引我們到生命和光——耶穌那裡。

如果我很多天不讀聖經,肯定會翻車。在幾年前,有一段時間我沒有規律地讀經而是在讀一本鼓勵人們奮力拚搏, 「放手去做」的書。我的大腦被這種聲音佔據,於是開始著手一個嚮往了很久的項目。但最終,項目失敗了。我意識到我沒有聽從上帝的旨意和提醒。如果當時我讀了上帝的話,我確信祂的聲音會比我腦中的聲音更加響亮,我會被祂的提示所指引,而非我自己的意願。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來維持有規律的讀經。我一直在集思廣益,尋找如何彼此鼓勵讀經的方法——緊緊抓住這條救生索,靠其大口呼吸。

 

尋找同伴

其中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和同伴一起。不是孤立地面對這個問題,而是邀請主內的肢體共同去做。

方法有很多,比如找一個在線讀經計劃和朋友一起完成——雅米就有《傳道書》的靈修,或者騰出時間和好友、團契小組、配偶或孩子一起閱讀。隔離開始的時候,我的丈夫每天早上都會帶領我們閱讀一篇詩篇,為此我非常感激,因為有時候這是我一天當中唯一吸收到的經文。我們可以把讀經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安排出時間,或者在手機里設置鬧鐘提醒自己。

 

更新眼光

每當讀經進度止步不前時,我就會拿起另一種譯本讀一讀。眼光更新會帶來巨大的益處。

當我們經常閱讀聖經並對裡面的經文越來越熟悉後,很容易在閱讀的時候忘記思考或反思。其他譯本里不同的用詞可以幫助我們放慢速度閱讀,真正思考讀的是什麼。

可以嘗試讀讀the Message,the Voice或the Passion這三種版本聖經中的釋義和重述,或讀讀Reader』s Bible,它裡面沒有標出章節數目。聖經中的章節數目是後來才添加的,雖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某一節經文,但是閱讀沒有標出章節的經文有助於我們了解起初聖經是如何被書寫和閱讀的。這樣讀起來聖經就真的好像一本書,而它本來就是!

 

用筆寫下來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抄寫經文,當作一種屬靈的操練。當我拿起筆在紙上寫些什麼的時候,對它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雖然可能是一些我過於熟悉的東西,但寫下來可以迫使我重新思考。剛開始你可以選擇聖經中較短的一本書,然後用整個夏天把整本書抄寫在日記本里。也可以選擇一些喜歡的《詩篇》或故事寫在便簽上,然後放在家裡、書桌上或車裡。

 

嘗試收聽

我們可以用一些應用程序收聽經文——Dwell是我的最愛的程序之一。收聽經文或在家中大聲播放經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有人說背景中的「無意識」雜訊會不知不覺地影響我們。如果所說屬實,那麼我們的背景雜訊應該是聖經這樣帶來生命的才好。

還可以嘗試通過音樂聽聖經。有些音樂家會把經文直接編寫成音樂。Psallos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樂隊。他們的兩張專輯《羅馬書》和《希伯來書》就是把整卷經文編進了音樂。相比於平常的敬拜詩歌,專輯《羅馬書》更能激蕩起我的靈魂。用這類音樂充滿自己的家,也讓真理佔據自己的頭腦吧。

如果你和我一樣,丟失了閱讀聖經的習慣,別對自己太失望。

可以求上帝啟示為什麼最近無法堅持讀經。如果是缺乏渴慕或訣竅,求上帝來教導你,並試試以上的建議。但如果上帝告訴你不讀經完全是出於懶惰,那麼我鼓勵你潛心讀經,因為說實話,這也是我現在的處境。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感受到了上帝的呼召,祂讓我去順服,去成長,做正確並符合真理的事情——也就是完全投入在能使我找到耶穌的聖經中。

尤金·畢德生在他的《聖經好好吃》一書中提到,「我最想要大家注意到的聖經的一點就是,它是可以活出來的。這是一本我們活出生命所需的書。它讓我們看到一個由上帝創造、上帝命令、上帝祝福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能找到真的歸屬,也能找到完整的自己。」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你懂Ta的愛的語言嗎?(有聲中文)

 

作者:Amanda Vogelei,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在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我和丈夫就努力將基督放在我們婚姻的中心。我們共同建立了像禱告、讀經、去教會敬拜、參加小組活動以及與彼此談論自己的信仰情況等一些列習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關係中沒有沮喪的時刻。

其中一種情況如下:幾乎每個早晨,我的丈夫都會給我做早餐,打包午餐,並在我上班要遲到了衝出門去之前遞給我我的包和一杯外帶咖啡。當我下午下班回家時,廚房的盤子已經洗好,鍋里已經做好了晚餐。但是不知何故,有些時候我仍然感到自己被忽視。

我最初的反應是讓那種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內疚感潛入我的心底。我是怎麼了?我怎麼會這麼自私?這麼不知感恩呢?

我怎麼可以要求如此努力而無私地服侍我的丈夫用另一種方式愛我呢?難道我對他所做的不滿意嗎?

在我和丈夫尋求促進我倆關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由Gary Chapman寫的名為《愛的五種語言》一書。Chapman在他的書中提到了表達愛的方式不止有一種,而是包括言語的肯定、服務的行動、精心時刻、有意義的禮物和肢體接觸。

學習彼此更願意被愛的方式是一種無私。這意味著我們深切關心對方的需要,並且我們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和習慣,以便更好地愛對方。

我和我丈夫不是一夜之間就找到了彼此愛的語言的。我們首先禱告上帝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彼此,以便我們的愛能夠得以堅固並持久。

我們將創造力與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相結合。

受Chapman《愛的五種語言》的啟發,我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計劃一個有意義的約會,盡量多牽手和擁抱,刻意注意用言語表達對彼此的愛,當知道對方這一天很累時主動做晚餐,或者買一個小禮物來讓對方知道我們在想著彼此。

我們很快了解到,雖然我很感恩我丈夫給我服務的行動(誰不希望自己躺在床上看劇時有人送來吃的 ?),但實際上,當他用言語來誇讚我時我才感覺到最被愛。我丈夫也有類似的經歷,雖然他喜歡我一直鼓勵他,並告訴他我為什麼愛他,但當我們在一起度過美好時光時,他實際上感到最滿足。

我們愛的行為當然不僅限於這幾種方式,但我們要確保在我們給予愛時始終如一地將對方的愛的語言放在自己心中。我們也知道,各自的愛的語言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我和丈夫需要不斷地重新評估和溝通,以便繼續很好地彼此相愛。

以弗所書4章2節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保羅很喜歡愛——他不止一次地寫到了關於耐心、持久和良善的愛。保羅在這節經文中並沒有特別在談論婚姻,而是指的我們與所有人的關係和互動,以及當我們在生活中活出這節經文時,會是多麼美好!當我們在婚姻中或在其他的關係中,用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無條件、永遠不變之愛的一小點來愛他人,都是在榮耀上帝。

如果你在幾個月前問我「對你來說在婚姻中表達愛意味著什麼」,我可能會告訴你「善待對方,尊重對方」,「首先考慮對方的需要」或「關心對方所關心的」。當然這些說法很好也很正確,但在我漸漸地學習和成長中我明白了表達愛並非是「千篇一律」的。以基督為中心的愛意味著用心和一對一,它需要我們有耐心並渴望去更了解自己和對方。而且我們明白,以基督為中心的愛並不僅僅止於這種經歷,而是隨著我們繼續尋求基督,祂將不斷教導我們新的方法來放下我們自己的喜好和渴望,而去愛他人(約翰福音15章13節) 。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傳道書靈修| 說話算話(有聲中文)

作者:Gonstance Goh,新加坡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5章1-7節

「你到上帝的殿要謹慎腳步,因為近前聽勝過愚昧人獻祭,他們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惡。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因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語要寡少。事務多就令人做夢,言語多就顯出愚昧。你向上帝許願,償還不可遲延,因祂不喜悅愚昧人。所以你許的願應當償還,你許願不還,不如不許。不可任你的口使肉體犯罪,也不可在祭司面前說是錯許了。為何使上帝因你的聲音發怒,敗壞你手所做的呢?多夢和多言,其中多有虛幻,你只要敬畏上帝。」

「上帝,如果您能幫助我在這次短期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我保證每天都好好靈修。」

我傾向於與上帝談判和做交易,特別是在陷入絕境的情況下。有時候,我的承諾會完全不經思考像是有次我承諾如果上帝幫助我準時到達我的演講現場,我就永遠都不睡懶覺了。

上帝對我一直很仁慈,經常給我我所希望得到的。然而,我卻一次又一次無法履行我的承諾。在我累的時候我就不再靈修,而且我很多時候都會在早晨按掉響著的鬧鈴繼續睡覺。

也許你跟我一樣。我們做基督徒已有很長時間了,以致我們對於給上帝的承諾常常是不經過大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也沒有任何重量的。我們把祂當作魔法精靈,在祂給了我們我們想要的東西時,就忘記了祂。

我們對上帝感到太自在了,以至於我們對祂不夠敬畏。

這個想法嚇到我了,它也應該嚇到你。傳道者稱我們這些態度錯誤的人為「愚昧人」(第1節)。與其將我們愚昧的話語獻給上帝,傳道者讓我們近前聆聽(第1節),安靜地坐著而不說話,只聽祂要告訴我們的內容。

當我們說話時,上帝不僅看重我們所說的話,祂也看重我們對祂的謙卑態度(第2節)。正如傳道者告訴我們的那樣,我們近前來的不是我們可以掉以輕心對待的人——祂是坐在天上上帝(第2節),所以我們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可心急發言;(第2節)。

當我們未能履行我們輕浮的誓言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那種揮之不去的虛偽和愧疚感。為了使我們免於後悔,傳道者給出了簡單的解決方法:不要許願(第5節)。這種「言語要寡少」的想法教會了我們要說話算話。如果我們只對上帝說10個詞而不是100個,那麼在我們講話之前,我們肯定會仔細掂量每個詞。

然而,敬畏上帝並不是說將祂視為無法接近的,而是明白我們與祂的關係是怎樣的。作為我們的創造者,祂知道我們需要的一切。我們可以來到祂面前,真實地向祂表達我們的恐懼和真正的需要,而不只是眼下想要的。

我發現,當我來到上帝面前來聆聽時,祂通常會重新調整我內心的優先次序,讓我明白祂希望我在那個季節專註於什麼,然後我的禱告也開始發生變化。

我不再向上帝尋求擺脫困境的方法和許下空頭承諾,而是開始禱告我能在困苦中保持喜樂(雅各書1章2節),求祂給我力量愛我不可愛的鄰舍(馬可福音12章31節),並給我恩典讓我滿足於祂所給我的一切(腓立比書4章12節)。即使我很難為這些事情禱告,但通常這些正是我要面對自己的情況所需要的。當我為此禱告時,上帝會更新我,而我的憂慮也變得似乎不再那麼重要了。

問題反思:

1.想想你曾經為無法實現諾言而借口託辭的時候,或者在需要採取行動的地方用言語搪塞的時候。下次你該如何更好的處理?

2.你要如何開始謙卑恭敬地來到上帝面前?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疫情和躁鬱症,都讓我更深體會上帝的愛(有聲中文)

作者:薰衣草,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疫情這段期間,我們或多或少都經歷了病毒帶來的恐慌、經濟危機等等。不止如此,我們還需要適應其所帶來在生活上的變化,比如外出或到公眾場合時需要與人保持距離,出入商店需要測體溫和做登記,又比如醫院裡需要擬定新的應對策略等。對於這些變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渡期。雖然不容易,但感謝主,整個過程也讓更多的人看見他人背後的辛苦、責任和付出。因此,我們也學會了體諒、理解、同理並關懷。

在家待了一陣子後,我開始嘗試踏出家門,在家的周圍走走。如今的我才深刻感受到,我們呼吸的每一口氣,這看似簡單自然的動作,對一些人來說,卻是十分渴求的事。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處境,但我們不忘感恩上帝的保守之外,也為病患以及受疫情而嚴重影響生活的人代禱。

隨著行動管制令再次宣布延期,我們也不再像第一次那樣恐慌,而是可以適應並接受。這段時間,我可以學會更多地與自己和家人相處。儘管有些親朋好友不能實際見面,可是卻讓我們有更多安靜時刻,去審視自己的內心,去體會自己與身邊人的關係。有人說,行動管制令帶來許多家庭糾紛。但仔細想想,或許那些問題早就存在,只是行動管制令讓它被迫顯現出來。這表示這些問題被消化的需要,以及溝通的重要性。然而這些問題好好處理的話,或許能讓我們學會如何帶著愛和耐心去對待自己和身邊的人。

因著行動管制令,我們發現,我們也給了大自然可以喘息的機會。行動管制令以後,當我為了消化一些負面情緒而在家的範圍內散步時,我總能看見夜晚的星星。站在星空下望著星星的美好,吸著越發清新的空氣,我發現,上帝在每個創造里,都注入了祂對我們的愛。星星的閃亮,雨天溫暖的嘆息,陽光美好的提醒,大自然的每個細節都在提醒我,上帝的奇妙。當我能享受著與上帝安靜的美好,有些煩惱,有些情緒,似乎變得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以應對。這些上帝的創作連細節都展現了祂對我們的愛,那麼我們所擔憂的,愁煩的,上帝怎會不顧念?這種被愛的感覺,真的很美好。

我是個躁鬱症和焦慮症患者。這些年,我試著逃避,說服自己、說服別人,不願接受這個有躁鬱症的自己。從前總聽人說,苦難也是恩典。那時的我不明白,陷入悲傷時,只覺得上帝或許根本不存在,又或者祂離開了我。然而行動管制的幾個月里,因著有機會安靜下來與上帝相處,我才意識到,躁鬱症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因為它我有機會更深地體會上帝對我的愛。

 

過去的我總固執地認為,遇到問題時,我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解決所有事情。於是便自己去探索和糾結,直到發現,離了上帝,我還真的不能做什麼。沒有苦難,我或許就不會真正意識到,我活在罪里,並且原來我那些年的信仰,不是為了上帝。世界能帶給我短暫的快樂,苦難卻給了我上帝帶給人更大又無法形容的喜樂。世界的快樂說走就走,上帝給的,只要我們一直與祂有美好的關係,就不會被奪走,除非我們自己放棄。上帝給了我從祂而來的力量和盼望去處理情緒。躁鬱症讓我從自己從前不肯承認的罪中得到釋放的喜樂。即便因著病情而有情緒上的困擾,我仍能有從上帝而來的喜樂。這份喜樂,比起從前一些成就給我的快樂,原來真的很不一樣。上帝從不吝嗇祂的愛,而我們則需要放下自己對世界的執著,學會放手和順服。

如今,我還是會跌倒,還是有軟弱,但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因為上帝在我每一個軟弱中,告訴我祂有多愛我。不管今天我們有什麼情緒,甚至當情緒開始轉變得自己一時無法控制,可是如果我們願意,其實喜樂,依舊存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