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天下之憂

回顧2015年我在尼泊爾的恐怖地震經歷

nepal-earthquake-2

作者:S.A,新加坡
翻譯:Penny Lau,馬來西亞

2015年4月25日那天,我的朋友到尼泊爾來探望我(我當時正在尼泊爾參加為期一年的短宣)。也就在那天,全世界見證了繼1934年後再次襲擊尼泊爾的可怕地震。在這次的地震當中,共有八千多人喪失生命,兩萬一千多人受傷。

那天早上,我和朋友正在教堂的三樓崇拜。當牧師在證道,宣讀創世紀17章時,突然間,整棟建築物開始猛烈地震動。地底下傳來巨大的隆隆聲,外面的鳥兒四處飛,周圍所有的東西都在搖動。

來自沒地震的新加坡的我過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這是發生地震了!而且還是個7.8級的地震!我當下想到的是「我必須離開這個建築物!」於是我馬上拿起我的包包,站了起來,準備衝到底樓去。

可當我抬頭看看周圍時,我發現沒有一位尼泊爾信徒離開他們的位置。相反的,他們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不論是站着還是坐着,都舉起雙手,迫切地向上帝禱告。

我突然覺得很慚愧,認為自己不如他們,因為我的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向上帝呼求。於是我坐回位子,也開始一起禱告。在禱告當中,我祈求上帝保守這個建築物不會倒下去,也懇求主停止這個地震,更渴望祂拯救我們。但其實在我內心深處還是忍不住地想, 「這將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

過了一會兒,震動停了下來。所有人都開心地歡呼拍手。但過不久又開始震動,於是我們又繼續禱告。雖然地震只維持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但卻感覺像過了很久。當震動漸漸地平息下來后,我們才井然有序地走下樓梯。

然而有一些信徒仍然留在室內歡唱到:「Dhanyabaad Yesu mero man dheki」, 意思是「我衷心的感謝耶穌」。看着他們讚美主的樣子,我的眼淚不禁流了下來。

突然,外面發生了騷動。由於我的尼泊爾語並不是很好,所以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看到一些男生跑向教堂的藍色大門,然後把它關起來。後來才知道是因為有一隻大象在附近徘徊,他們不想讓它進到教堂的範圍內,所以才關門。這一切都令人很難以置信。

之後,我們在走路回家時看到周圍屋子的磚牆都塌了。人們都聚集在空地上,也有很多人在嘗試着打電話。除此之外,有一間三層樓的屋子完全被摧毀,而警察不斷地在清理廢墟。在那周圍聚集了有一百人左右,有的在觀看,有的在拍照。但我們不確定是否有人喪失生命。

大約有一個小時左右,我們仍可以感覺到地面在震動,並且從那天到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都不斷的有餘震出現。事發后的幾天,我們都睡在帳篷里,每天早晨都唱《一萬個理由》(10,000 Reasons),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感恩,也懇切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

每個人對突如其來的驚嚇有不同的反應。有些同工患上了創傷后焦慮症,必須回國尋求專業醫療服務。但是對我而言,我清楚知道上帝要我留下來。儘管新德里的新加坡高級專員公署以及外交部已經通知我媽媽有關我在這裡的情況,也提議送我回國。但那時的我非常確定自己想留下來與尼泊爾的人民在一起。我也很感恩,父母都尊重我的決定。最終,我在尼泊爾逗留了18個月,直到今年的七月份。

我現在已經回到新加坡了。那麼,這個地震對我還有影響嗎?

有。在某些方面還是會有影響的。直到今天,當我聽到類似地震警報的聲音時,我的身體自然而然地會變得緊繃,似乎感覺到了危險。除此之外,我剛回到家的前幾個星期,我躺在床上時仍會覺得床在搖動。甚至當我在航游時,船隻搖擺的感覺總讓我回憶起地震的點點滴滴。

那麼我是不是受到了心理創傷呢?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必須學習與它共存下去的「新生活」。通過這個事件,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以賽亞書54章10節所說的,「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 」

最後,讓我們記得,在混亂之中,上帝依然是不動搖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我們可能原諒我們的仇敵嗎?

asia-1177099_640

作者:CHARMAIN S
譯者:Fish,香港

2015年的某個晚上,一個面生的年輕人走進了一家教會。教會裡參加每周聖經學習小組的教友們都很熱情地歡迎了他,並一同聚會了一小時。突然間,這個年輕人站了起來,掏出手槍,向房間里的每個人掃射。他朝每個人都開了幾槍,在宣揚了種族言論后便離開。在那晚,共有9個人死去,其中包括了一名牧師。

這並不是動作驚悚片的戲劇開場,而是真實地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件。這間教會就是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的伊曼紐爾非洲衛理公會。九名被害者都是這間教會的教友,亦是非裔美國人。開槍的年輕人是21歲的白種人Dylann Roof,他在被逮捕之後承認犯下這令人髮指的罪行,並意圖引發一場種族戰爭。

什麼樣的言語才能形容這場恐怖的暴行呢?誰能理解受害者家人和朋友的痛苦與憤怒?他們肯定會渴望伸張正義,甚至是復仇。 然而,受害者的家人的回應卻令人感到意外 。雖然他們痛哭到難以言語,但卻選擇延長寬限期。在法庭上,這一個個悲傷的親屬接連站起,正式聲明他們已原諒Roof並選擇為他的靈魂禱告。

真不敢相信!

想象一下,有這麼一個人他仇視你,或者不喜歡你,在傷害你最親愛的人之後,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你會像查爾斯頓的信徒那般,選擇放下仇恨並寬恕你的敵人嗎? 憑我們自己的力量,這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查爾斯頓的信徒擁有的,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就是信念——相信耶穌基督不僅僅為了他的仇敵而死,同時還寬恕了他們。作為基督徒,我們已然知曉了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44節的教導:「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聽起來簡單直接,可是現實中要做到幾乎不可能。

查爾斯頓的新聞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五年前,我的一個朋友被施暴者企圖性侵犯后刺死。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卻親如姐妹。失去她,我的世界就像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讓我痛到肝腸寸斷。

那位兇手當場被擒,並被判處了26年的監禁。當我得知該判決時,我並不像查爾斯頓的信徒們那樣回應。「這判處不夠!」我們的另一個朋友說道,而這簡直就是我的心聲。我們依然感到非常地憤怒,而我則是對於寬恕兇手這件事感到非常地掙扎。

我花了好幾個月,去聆聽和理解上帝勸我寬恕的呼召。最後,通過聖經里關於大衛王的記載,上帝柔軟了我的心。 讓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大衛王的故事吧!在大衛稱王之前,他用了八年的時間逃離掃羅——以色列的第一任君主的追殺。掃羅執意要滅了大衛,因此導致這八年裡大衛不得安歇,充滿了恐懼和煎熬。然而,即使大衛後來有機會殺死掃羅,他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掃羅依然是上帝的受膏者。當掃羅最終死去時,大衛甚至哀悼他的仇敵。(撒母耳記1章11-12節)

歸根結底,大衛是因為順服上帝,所以才選擇不向掃羅復仇。我深信,就如同大衛一般,這些查爾斯頓受害者的親人們也意識到, 上帝掌管Roof,和掌管他們一樣多。他們也知道,Roof的生命在上帝的手中,並不在他們手中。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夠降服順從上帝並寬恕他們的敵人。 同樣地,我也必須意識到,殺害我朋友的兇手也在上帝的手中,並不在我。不止如此,我還得認清上帝對於他的掌權。因此,雖然我覺得很荒謬,但我還是開口原諒並為殺害我朋友的兇手禱告。雖然這並不能帶走我的悲痛,但這寬恕的行為卻能使我從該假象中解脫出來。這假象就是我自以為我擁有審判兇手的權力,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帶給我傷痛,也因為他是我眼中的仇敵。

我相信「寬恕」是我們去愛仇敵的第一步。 而這一步亦象徵著信任全能的上帝才是掌權者。不論我們自己喜歡與否,我們都曾經是祂的敵人。但上帝卻提供了寬恕我們的途徑——「因為我們做仇敵的時候,且藉著上帝兒子的死得與上帝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羅馬書5章10節)既然我們已得到上帝的寬恕,那就讓我們也將這寬恕傳遞給他人——甚至是我們的敵人吧!

所以,今天就問問你自己,你有需要寬恕的對象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那天,我被一個有關寶可夢的夢給驚醒了……

why-i-deleted-pokemon-go

作者: Joanna Hor,新加坡
翻譯:夏天,台灣

一切都要從一個夢境開始說起。一個關於寶可夢,或更確切地說,是一個關於比比鳥進化到波波的夢。

不諱言地,我每天睡前都會玩一下寶可夢。雖然這算不不了什麼大事,但夢到虛擬怪獸的話就不同了!我記得在某個晚上我做了個關於寶可夢的夢之後突然驚醒。而且醒來之後感到非常地困惑與憂慮。

隔天早晨,我半開玩笑地跟家人朋友們說了我的怪誕夢境,還自己總結了一下原因,認為應該是因為玩寶可夢玩得太入迷了。大家都被我逗樂了,並附和地說,我必定是玩上癮了。

他們說的對,也許我該是時候刪除這個遊戲了。

我玩寶可夢玩了約三個星期。這期間我累積了不少的戰果,還剛升上14級。在我抓到的158個神奇寶貝中(這還不包括與教授換來的糖果!)有一些非常稀有的像電擊獸、迷你龍、迷唇姐等等怪獸。而且基於我每晚鍥而不捨的抓寶,我也抓到了一對拉達、一隻哥達鴨、一隻大比鳥和一朵口呆花。

不過那個夢,夾雜著我自己先前的經歷,還是讓我有點兒受到驚嚇。首先,我從來都不是個愛玩電子遊戲的人,所以對於這次在玩寶可夢所投注的大量時間,著實嚇了我自己一跳。其次,寶可夢總是能輕易地挑起我和朋友們的話題,反之亦然。然而我卻曾因著投入閒逛道具補給站、設餌抓怪,而中斷和朋友們的對話。第三,自從我玩寶可夢之後,就時不時會收到一些朋友寄來的文章和訊息。這些文章是有關於到玩寶可夢有什麼危險性的文章,而且其中一篇還提到,寶可夢是否含有邪惡力量。(我覺得“邪惡力量”這個字眼是一個很微妙的形容,但這是後來的事了。)

因此,我決定先不玩幾天。

出乎意料地,這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難。我並沒有難以忍受或出現其他成癮戒斷症狀,也沒有因克制不住自己而又玩起了寶可夢。然而當我正想稱讚自己時,突然想到,不對啊,不是說好了要完全卸載這應用程式嗎?

「我可沒有上癮喔!我已經兩天沒碰這個應用程式了呢!存著也沒事吧。」我反駁自己道,「也許我的朋友們會忘記我的許諾。那就不要再提清空寶可夢軟件的事吧。」

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事實上我的確對刪除寶可夢這件事感到非常地掙扎。(好吧,我知道那些抓來的怪獸都不是真的,而且我的掙扎聽起來也很可悲。)每當我看著那一長串我抓來的怪獸列表時,我就無法自拔地感到自豪。

然而我越無法下定決心,我就越厭煩自己的優柔寡斷。說出口卻做不到這件事使我非常困擾。「如果我下不了手卸載這個程式,不就表示我真的上癮了嗎?就讓它從手機裡徹底消失然後繼續生活吧!」我終於肯這樣對自己說。

所以,在一個充滿歡欣鼓舞的星期一清晨,我一鼓作氣地刪掉了寶可夢。幾乎就在當下,我感到釋懷、自由且驕傲——我終於做到了!誰說我上癮了?脫離了寶可夢的魔爪之後,我發現我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了……才怪!

剛開始我的確可以有意識地要更有效地利用時間,把原本每天早晨在捷運上用來抓寶的時間,改用來讀聖經。而且不同於以往,我在跟朋友吃飯或聊天時,也會故意把手機放在一旁,好讓自己能全神貫注地和他們交流。

但好景不常,雖然我刪掉了寶可夢,可我發現自己反而又回到過去寶可夢還未佔據我的生活時的光景——每天都看Youtube視頻,上臉書(Facebook)及Instagram瀏覽信息。

跟所預期的不同,刪除寶可夢並沒有幫助到我善用時間。因為我能善用時間與否的重點根本不在於我是否玩寶可夢,而是在於,我傾向於浪費時間。也就是不管玩不玩寶可夢,我還是會關注其他東西。所以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我高舉屬這世界的事過於上帝。

原來寶可夢不過是,我用來搪塞自己缺乏紀律,以及無法取捨生活中大小事物優先順序的代罪羔羊罷了。誠然,刪除寶可夢軟件之後的初期是有果效的,但是這世上充滿著類似寶可夢的誘惑,有些甚至看起來是好事,例如健身、食物、或工作,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們生命中成癮的危機。

所以,不玩寶可夢,其實跟玩寶可夢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們每個人應該要做的是,誠實地問自己,有什麼事情攔阻了我們來到上帝面前,享受與祂在一起的時光呢?什麼事情佔據了我們在祂那裡的喜樂?為什麼?

然而,與其老是糾結哪裡做錯了,不如花點時間和精力來建立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以及對祂的愛。好讓不管接著寶可夢之後來了什麼,我們仍能深深地札根在我們的信仰當中。

所以說,這不完全是寶可夢的錯!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

 

非洲:一個關於信仰和希望的秘密

africa-the-secret-behind-faith-and-hope

作者:Debra Ayis,尼日利亞 (原文為英文)
翻譯:雪倫,馬來西亞

每當我到其他國家去分享感恩和禱告的力量帶領非洲的教會邁向信心和希望的主題時,我經常會問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使到非洲有信心和希望?」

尼日利亞,在2011年被稱為世界上最樂觀的國家,以及在2016年非洲最幸福的國家中排名第六。然而在這裡生活讓我明白了,關鍵不在於我們外在看起來有多富有,而是我們的內在是否富有。然而不管我們的生活狀況如何,我們總是有選擇的:沉溺於絕望中或往好的方面想;抱怨我們的環境或從中建立品格;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抱怨或欣喜地給為每一件好的事情感恩。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的家人被許多人認為是「較有優勢的」,因為我的父母都有工作來支持家庭。但即便這樣,我們仍然住在一個沒有自來水、偶爾才有電的三房式房子。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選擇使用燈籠以及經常睡在戶外,享受大自然,讓涼爽的微風吹過我們的上空。

像許多家庭一樣,我從小就經歷過飢餓的感覺,以及在幼年時就學習對上帝說話,並操練對祂的信心。我在五歲時就接受了耶穌基督。在這個年齡,我開始理解為什麼媽媽總是讓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吃一大湯匙水煮豆當早餐時,自己卻不吃。我也明白了為什麼當我媽媽不得不去借鹽來烹調食物時,鄰居們會覺得很有趣。我明白了為什麼我的姐姐會從我們的小花園裡采水果,因為這樣她就可以賣給學校的學生,從中獲得足夠的錢來給我們買午餐。我明白了為什麼牧牛人被允許將他的牛群放在我們家前面的草地上,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跟他交換到新鮮的牛奶。我明白了為什麼我們只有在聖誕節時才會買新衣服。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我們會幫忙清理農田以便可以得到多餘的土豆和花生。我也明白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從井裡或在地上鑿洞來取水。

然而,我並不埋怨這一切。因為我一直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的家人並為我們提供日常的一切所需(詩37篇19節)。

其實我的故事跟其他人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不一樣。儘管周圍的失業率和經濟問題的比例很高,我仍可以看見人們還是可以很喜樂地跟有需要的鄰居分享他們的「一大湯匙的豆子」。我也見過一些家庭和社區的人一起同心面對這些苦難和挑戰,並全心全意地相信,儘管困難重重,沒有什麼能將他們與上帝的愛分開(羅馬書8章31-39節)。我更看到了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在面對不可能的時候緊抓住盼望,並相信着那唯一所賜下的名——耶穌基督(使徒行傳4章12節)。

不止如此,我也見證到了聖經中的奇迹。一些弟兄姐妹可以為了福音而犧牲自己的一切。

在我的一生當中,我發現,當我們真的因為需要明天的糧食而迫切向上帝禱告時,主禱文中的「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馬太福音6章9-16節)就變得不再只是一個禱告詞。這是真的,這使我們能真正實現「全心地信靠上帝」。然而當我們選擇信靠祂時,祂就會堅定我們,給我們安全感,指引我們前方的道路,並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這讓我們可以跟祂建立一個很親密的關係。這是當你生活在一個外在很富足的生活時所無法體會的。

上帝帶我們走過試探,以使我們可以更靠近祂。因此,我很高興,也很感恩我能出生在尼日利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天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