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失敗

如何看待教會領袖的失敗

When-Our-Church-Leaders-Fail-768x460

作者:Kezia Lewis, 泰國;翻譯:Jaslyn,新加坡

最近,教會領袖失敗的新聞已成家常便飯。我們不停聽聞牧師欺詐、侵吞教會的錢財,或捲入色情、婚外情的醜聞。

聽到類似的消息時,我們往往會給這些領袖定罪。若與他們來自同一間教會,我們可能會與他們撇清關係,或當著全世界的面批評他們。我們受到了傷害,所以自然想以傷害償還傷害。一個朋友曾說:「受了傷的人會傷人。」因為這些領袖犯了錯,令我們大失所望,所以我們覺得,為他們給我們造成的痛苦懲罰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我們或許可以有更好的回應方式,比如:

向他們彰顯愛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章34-35節)

當我們教會的領袖犯錯時,我們應該對他們彰顯愛。我們不為他們犯罪找借口,也不袒護他們,更不包庇他們讓他們免於承擔後果,但是,我們也不需要踐踏他們。我們不應該因他們判斷的失誤就把他們描黑。

怎樣才能做到這樣呢?一種方法就是不要說三道四、流言蜚語。我們可以從家中開始,為孩子豎立榜樣,彰顯對領袖的弟兄之愛。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往往會喋喋不休,並想挖出這些教會領袖更多的「缺陷」。我們也可能會在教會或小組聚會時說要為他們禱告,結果以說他們的壞話告終。

當我們在孩子面前有這樣的行為時,我們會讓他們覺得說是道非是可以接受的行為。我們把失敗的領袖描繪成一直計劃在教會進行大肆破壞的惡棍,把他們塑造成怪物;我們忘記他們行過的善,只記得他們的錯誤;我們把他們活埋在他們的罪中,卻忘記他們在上帝面前的身份。

為他們禱告

因為站在最前線,教會領袖會面臨更多的屬靈攻擊。撒旦費勁心思力求拆毀他們,因為知道當他毀掉上帝教會的領袖時,他就能挫傷和削弱領袖之下的會眾。當一個領袖失敗時,我們甚至可能會失去一些基督里的弟兄姊妹,因為他們對上帝和祂的教會完全失望了。

因此,我們不管何時都應該為我們的領袖禱告。當他們失敗時,我們更應該為他們禱告。我們不應該讓仇敵得逞,屈服於他的戰術;我們也不應該把我們失意的領袖雙手奉送給他。相反,我們可以把領袖托舉起來交給耶穌。

牧師和教會領袖同我們一樣都是人——他們有自己的爭扎,也和我們一樣受到誘惑。正如我們不用自己做過的決定來定義自己,我們也不能用他們曾經做錯的決定來定義教會領袖——我們的真實身份在耶穌那裡。是的,我們會犯錯,會作出糟糕的決定,但失誤也許是和耶穌建立更加親密關係的開始。讓我們禱告這對我們的領袖來說,也是如此。

陪在他們身邊

當我們教會的領袖失敗時,我們應該陪伴在跌倒的弟兄姊妹身旁,這是對他們顯示愛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接近他們,為他們禱告,並幫助他們從殘局中復原,讓他們能夠重新站起來。我們不要把他們從生活和教會中隔絕,因為現在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耶穌。

曾經有位朋友對我說:「你的丈夫不是上帝。他會犯錯誤,也會傷害你,就像你也會犯錯誤並傷害他。畢竟,他是人。」這個建議給了我力量,讓我可以恩待我的丈夫,就像他也體恤我一樣。保守我們,使我們婚姻堅固的是我們與耶穌的關係。唯有耶穌是完美、無可指摘的。

我相信相同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的教會領袖。我們很容易把他們看成不會犯錯、完美無暇的人——我們不覺得他們會犯錯,並忘記他們不是上帝。我們忘記他們是有瑕疵的,並且會出錯,因為他們畢竟是人。

因此,當(不是如果)他們陷入困境時,不要感到震驚,不要吝嗇恩典。與其遠離他們,好像他們實在骯髒難堪,不如奔向他們,扶持他們到耶穌那兒。我們只需要看看自己,就會想起自己並沒有比他們潔凈多少,但耶穌還是認為值得為我們犧牲。

即使他們失敗,耶穌也還是愛我們教會的領袖;祂會原諒他們,並在最黑暗的時候陪伴他們。我們也可以這樣做。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教會生活)

買了棵真聖誕樹,倒了……

evergreen-636831_640作者:上帝的小鳥,中國

今年,我跟先生第一次買了一棵真的聖誕樹。說來也挺令人興奮的,因為這是我們生平第一次見到活的聖誕樹,並且還是我們自己的,所以不禁心裡有點小驕傲。要知道,學生時代的我,只能跑很遠買一棵小小的塑料樹,雖然那已經讓我驚喜萬分;結婚後也只是同學送了一棵金屬聖誕樹小擺件;雖然後來有機會去美國朋友家過聖誕,但因為朋友對真樹過敏,我們也只是見到了一棵巨大的假聖誕樹,儘管那已經把我們美翻。

所以,你應該可以想象,當我們見到今年的真聖誕樹時,心情是怎樣的激動。

先生小心翼翼地將聖誕樹拖回公寓,我們又費盡千辛萬苦把它擺到了窗檯——最完美的位置。接着給樹鬆綁,調整樹葉的方向,打掃掉下的樹枝,掛上聖誕彩燈,於是一切就這樣美好的地生啦。雖然它的主幹好像有點歪,我們也顧不上了,不管怎麼說,它就是今年最美的聖誕樹!

第二天,我們跟兩位好朋友一起把聖誕樹裝飾了!更大的彩燈、各種各樣的掛件。當我們裝飾完聖誕樹,關上房間的燈時,我們真是覺得美得有點不真實了,一閃一閃的燈光,讓多少美好的回憶都浮現在眼前,又給人多少的盼望。總覺得空氣里蕩漾着點什麼東西,甜甜的。聖誕節要來了,一年當中最美好的日子要來了!

圍繞着聖誕樹,我們四個大人像孩子一樣高興了一晚上。可就在我們剛要入睡的前一秒,客廳突然一聲巨響。萬萬沒想到,剛裝飾好的聖誕樹倒了……因為是活樹,所以連底座的水也灑了一地,樹上的泥也彈落下來,跟水和在了一起……說好的美好瞬間變成大麻煩。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和先生不得不把樹抱回原來的位置,又給聖誕樹栓上了一根繩子,固定好它的位置和角度。同時,我們把窗戶也關上,以保護聖誕樹,也給它澆上水,最後終於又調整了一下底座,讓它的樹榦不再彎。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發現聖誕樹有一面有很多泥,有些樹枝沒有調整好,所以看起來禿禿的。總之,聖誕樹倒下之後,反倒讓我們更多認識這棵樹,知道要怎麼照顧它,怎樣與它配合,才好讓它安心陪伴我們過聖誕。

其實我們的生命,又何嘗不像這棵聖誕樹呢?有時我們覺得一切順利,充滿盼望,可偏偏這時,上帝卻允許我們失敗,允許我們經歷不是那麼愉快的章節。這個時候我們或許會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時候?為什麼不保護我?”

我很開心我們沒有放棄聖誕樹,而是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它,將它復原,不僅僅是復原,而是比之前更牢固!我想,上帝看我們,也是如此吧。祂允許我們失敗,允許我們掉鏈子,允許我們中招的時候,就給我們更多機會認識自己,包括軟弱的一面。而當我們更多認識自己時,我們才學會如何更多加固自己的人生,不是嗎?

聖誕樹倒了,卻有機會讓我們使它更堅固;人生不順遂?與上帝一起來加固吧!聖誕快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失敗中的領悟

失敗中的領悟

作者:Chronika Febrianti,印度尼西亞

時不時地,報紙上關於某某大學或某某國家某個高材生的文章總是特別吸引我。你或許會覺得我過於雄心勃勃,但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像他們那樣被報導。

事實上,在我讀大學的時候,這個美夢幾乎成真。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全國最好的大學,儘管當時的錄取率只有25%。而我的平均績點(GPA)在大學前三個學期也都穩步上升。與此同時,我還加入了一個非常有名望的學生社團。一切就像做夢一樣,我也樂觀地認為總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會出現在報紙上。

但隨後事態開始發生變化。儘管我下定決心要在課堂內外都取得成功,但我根本無法做到。我在學生社團參與得越多,缺課的次數就越多,也越發難以維持課業。我的平均績點(GPA)一落千丈,並且還掛掉一門必修課。最後,原本以為能在3年半內就完成的學業,現在不得不延遲到4年半。

我想被媒體報導的夢想破滅了,內心的樂觀被放棄的衝動所替代。一想到我是多麼令父母失望,並且浪費了他們供我讀書的錢財,我就悔恨不已。我覺得很是羞愧,連鼓勵弟弟妹妹勤奮學習的勇氣都沒有了。當學校的朋友們討論話題時,我也沒有信心加入。而當我不得不與低年級學生一起上課時,更是讓人灰心喪氣到底。雖然我很想請假離開,但我知道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它只會讓我落到輟學或肄業的地步。

值得慶幸的是,上帝沒有讓我繼續意志消沉下去。祂讓我經歷了失敗,好讓我擺脫勃勃野心對我的控制,由祂來恢復我的心態。

有一天,在祂的引導下,我讀到了比爾·蓋茨曾說過的一句話:“我有個朋友,從沒掛過科,他現在是微軟的工程師;我掛過,現在是微軟的老闆。”

這句簡單的話引起了我的注意。比爾·蓋茨也經歷過失敗,但他選擇振作起來。他的例子告訴我不應該再繼續沉溺於自憐中。上帝也提醒我,我是為祂的榮耀而造的(羅馬書11章36節)。上帝讓我經歷失敗是要幫助我看清生命中需要改進的地方,使我的生命能榮耀祂。我意識到自己應該要振作起來,以新的態度面對學習;把我的課業交託給上帝,而不是放棄。

吸取教訓之後,我再次懷抱成為成功人士的夢想,只是這次的夢想更大。我不僅僅想被稱為年輕有為之士,更想成為遵行上帝話語、向世界彰顯祂榮耀的人。雖然在人生的道路上還會遭遇失敗,但我會不斷地爬起來,努力遵循上帝話語的引導。

“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馬書12章1節)

筷子與失敗

作者:Ian Gustafson, 美國
chopsticks-and-failure
我從小在美國長大,但是我現在待在亞洲。身處異國文化,總是需要做出調整。有很多事需要去習慣、去嘗試,還有一些事情需要放棄。很自然地,當你── 一個西方人──來到東方,你必須學(或為了樂趣而學)的一件事就是用筷子吃飯。請注意,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國餐館找到的。所以當我在新加坡第一次吃大餐時,我的朋友告訴我:「今天你用筷子啊。」這讓我覺得自己應該早就知道怎麼用筷子才對。但是,哎呀,肉、蔬菜、飯粒滑落在整個盤子和桌子上,最終我才把一塊豆腐夾住。我的手蜷在一起,我知道需要再練習…失敗了。

有時我們會覺得,基於以往的經歷和知識,我們應該知曉某事或在某個領域能做到自我控制。因此,作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很容易會覺得,在一個特定的罪上反覆跌倒會使我們與基督的關係緊張。我們很容易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畢竟,』你會說,「如果我不能在一個特定的領域降服於祂,我怎麼能夠宣稱已經奉獻給基督了呢?」許多人都會這樣想。有些人甚至因為自認為是個失敗者而輕生。老實說,我們這想法──認為自己確實達不到原本應達到的標準——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事情還沒完。

有人說,如果我們能達到完全的標準,基督就不會為我們死了。但祂的確死了。承認我們經常跌倒和『達不到標準』這個事實——這種失敗感——恰好與真正的悔改只有一步之遙了。這正是上帝對我們的要求。討厭我們的缺陷能夠引領我們憎恨罪惡,而知曉恨惡罪,正是屬靈智慧極重要的一部分。在列王記上3章,當上帝向所羅門王提出願意給他想要的任何東西時,這位新君王索要了能夠做出正確選擇的智慧。如果你討厭自己的失敗,那你就是在追求有豐功偉業的所羅門王所尋求的!那太棒了!

當然,一直沉溺在罪中也不能活出一個聖潔的生活。我們都知道饒恕是福音資訊的核心,而且上帝是滿懷憐憫的。但我們怎能知道自己沒有越過界線,犯錯過多呢?上帝能饒恕我們多少次?來,我們看看耶穌是怎麼論說饒恕的。在馬太福音18章21-35節中,彼得問耶穌這個問題時,耶穌用了一個比喻來回答。

既然上帝差派基督為我們死,我們知道祂充分意識到我們不能達到一個完全的標準,並且需要饒恕。根據耶穌的比喻,我們要像祂饒恕了我們一般去饒恕別人。祂還給了我們饒恕的次數(乘起來有490次),但是聖經學者已經認同這個數字不能單從字面理解。耶穌只是想表達:我們需要饒恕很多次。

如果上帝知道我們有多麼的不完全,甚至將祂的兒子差派來為我們死,而且強調我們需要彼此饒恕那麼多次,那麼你認為祂自己(從不失敗而且總是完全達到標準)會饒恕我們多少次呢?

不管我們多麼痛悔,我們有時總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即使今天我能夠掏出一雙筷子,很輕鬆地把盤子吃乾淨,我仍舊極容易把濕滑的牛肉塊弄得到處都是,弄髒我的T-shirt。福音的美在於上帝總會饒恕一顆懊悔的心。大衛王宣告說:「上帝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篇51章17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