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山上的城

焦慮來襲時請記住這5個真理(有聲播讀)

 

翻譯:蔣冠華

有聲播讀:Joya

 

 

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某種程度的焦慮,從怕黑的輕微焦慮,到全面爆發的恐慌症。當焦慮襲來時,我們會很難記起上帝。我們會完全被眼前的情況困住,無法退後一步來看全局。

當我們因為焦慮而呼吸困難時,有一個地方可以求助。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在上帝身上,並記住下面這些真理: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翰一書3章16節)你能想像嗎?全能、完美、聖潔的上帝,為了擔當我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祂愛我們至深的證據!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會忘記這一點,有時候,我們會很想問:「上帝怎麼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呢?」但我們要記住:祂愛我們。祂真的非常愛我們。無論是我們所處的環境,還是我們自己的失敗,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5-39節)。

我們並不總能感覺到祂的同在。有時候,尤其是當我們聽到內心焦慮的謊言時,我們會感到自己深陷在當下的處境中,孤立無援。這時候我們就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

「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所以我們可以放膽說:『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希伯來書13章5-6節) 。

上帝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祂都與我們同在。就在當下的這個處境里,祂也正站在我們身邊,祂會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我們可能會覺得沒有人知道我們所面對的處境有多難,但是上帝知道。祂知曉萬事,從我們何時坐下,何時起來(詩篇139篇2節),到我們和身邊人內心深處的想法 ( 使徒行傳1章24節 )。

更重要的是,祂知道我們的弱點、恐懼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祂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祂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 )。祂知道我們在經歷什麼,即使別人都無法理解。

上帝掌管一切。耶穌提醒我們,即使一個麻雀,若不是天父允許,也不能掉在地上(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

確實有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上帝會允許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焦慮、精神疾病、癌症、死亡和其他形式的痛苦。雖然祂並不總是立刻給我們答案,但祂應許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章28節)。

當我們陷入焦慮之中時,可能會不知所措。但是,我們可以提醒自己,即使在面對焦慮的考驗,我們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大喜樂」,因為上帝在我們裡面做工,使我們「成全和完備」(雅各書1章4節)。

上帝在瑪拉基書3章6節說:「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雅各寫到,上帝,作為「眾光之父」,「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

上帝從不改變。無論我們的環境如何,上帝都堅如磐石。即使我們在世界上毫無依靠,祂一直都是我們的倚靠。祂應許會愛我們,與我們同在,了解我們,看顧我們。這些應許是永遠長存的,而且大過我們所經歷的一切苦難,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相信的承諾。

也許上帝不會馬上挪去我們的焦慮,但是祂會在一切的患難中做我們的安慰(哥林多後書1章3-4節)。讓我們把祂的話語藏在心裡,當焦慮來襲時,在禱告中仰望祂的真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一封給你的信:苦難後必有祝福(有聲中文)

作者:李奈斯,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親愛的敏敏:

那天相聚最後,你提到最近火爆的日劇《風平浪靜的閑暇》,說羨慕女主告別職場、男友、滿屋舊物,到鄉下開始新生活,因為「討厭同事和上司,千篇一律的工作內容,每天上班很煎熬。」

最後,一位姐妹說:「就算有一天離開,也不是目前這種狀態,這個時候。」她這句話,讓我想起過往一段職場經歷,想跟你分享……

那年在媒體當編輯,工作如魚得水,跟同事、領導關係都不錯。還有可喜之事——單位分配到招考名額,考上的人可由聘任轉為類似公務員的編製。經歷筆試、面試、民主測評後,結果卻遲遲未公布。

毫無徵兆,有一天,某位領導把我叫到辦公室說:「由於你不能勝任工作,單位希望你自動提出離職,你回去寫一下辭職申請。」

啊?!如果給心情配彈幕,當時畫面滾動的一定是:有沒有搞錯?不能勝任?我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就算不是出類拔萃也不至於不能勝任!簡直是無稽之談!

我愣住,不知如何作答,回到編輯辦公室,有同事看到我的表情,詢問何事,一聽也大惑不解。下班時,有位同事悄悄叫住我:「不要寫辭職申請,我跟你說,你考上了那個編製,第三名,他們有其他人選,要擠掉你。」後來經打聽落實,確定同事所言非虛。

我慌了,也有點迷茫,畢業幾年,第一次遇到這種事。胳膊擰不過大腿,領導讓走,我還能怎麼樣?但是,好不甘心啊!就這樣了?上帝難道愛莫能助?父母遠在千里之外,但所幸在此地,教會的大家就像親人,能跟他們報喜也報憂。

教會知道此事後,為我禱告,發信息、打電話安慰鼓勵我,也給我支招,雖然我獨自在異鄉,但不是孤身一人在面對這又大又難的事。我的上帝,教會的弟兄姐妹,還有那些對我釋放著善意,默默支持的同事,都帶給我力量,讓我沒有膽怯逃走,而是尋求上帝對此的心意,祂希望我怎麼做?

親愛的敏敏,聖經箴言4章23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在任何環境、事態中,如果不留意,我們很容易在乎事情最終的走向和結果。舊約中,在眾人看來,掃羅得到了王位,登上了人生巔峰,但他的心變了——在乎其他超過上帝,他人生的結局最終也變了。

上帝在乎人的心。

在尋求上帝的心意,明白祂不希望我因為害怕直接辭職逃走後,我每天繼續去上班——儘管領導已經不分配給我工作,薪水也降為基本工資。同時,我也把事情寫成書面彙報,向更上一級領導反應,希望得到公平處理。


那真是段難忘的日子,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要大哭一頓。看不到事情的任何進展、有的同事不敢跟我說話、沒有工作做仍要在那裡坐8個小時……怕爸爸媽媽擔心,還要在電話里談笑風生。但同時我也體驗到了什麼是時時禱告依靠上帝:「主啊,幫助我,陪著我,撐過今天。」

數次,在單位中,我覺得快要崩潰,就跑到天台給教會長輩李姐打電話:「我什麼時候能從這裡離開?」她說,「奈斯,上帝讓你走的時候,你才可以走。你覺得現在走平安嗎?如果有確信,可以走。」

那一天,跟李姐通完電話,正好看到樓下三兩同事吃飯回來,雀躍地嘰嘰喳喳,天台上,強忍淚水的我,沉默、沮喪。幾個月前,我也像他們這樣,一切都在正軌上,順遂、如意,而一夕之間,厚厚的雲層遮住了太陽。

親愛的敏敏,那半年,上帝沒有改變環境,卻更新了我的心,祂通過聖經的話語,通過教會裡的大家,陪著我、引導我。讓我體會到如提摩太後書1章7節所說的:「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這個需要順服的環境,成了幫助我變得剛強的訓練場。而除了順服,上帝還透過這段經歷教會了我更多。

一次在教會學習時,透過李姐的引導,我才發現,我對那位領導的態度跟之前不再一樣。之前因為心底篤定自己站在正義這邊,是他理虧、作惡,所以見到他,我要麼避開,要麼不看他的眼睛,擺出一張臭臉。


其實,我是在用這種態度和表情審判著他,釋放著怒氣和鄙夷。這些他一定能感受得到。然而上帝希望無論對方怎樣,我都能尊重他,正如大衛尊重掃羅一樣。因為不論他怎樣,都還是我的領導。在領悟到上帝的心意後,我趕緊改變對領導的態度,見到他,如常打招呼、問好,心裡為著他以前善待過我的恩惠感恩。

半年之後,確信心裡有平安,得到環境等因素的驗證後,我離開了那個單位。走的時候,另一位領導真誠地跟我說:「走了也好,其實編製這個東西,就像雞肋,得到後不容易捨棄它去尋找其他路,祝福你。」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一年以後,我去了夢想的媒體,之前幾年的歷練,在專業方面,為非科班出身的我打下了基礎。最重要的是,我想,對於單位的同事和領導來說,那半年他們看到了一個見證。看到了一個基督徒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時怎麼做。

附上不可錯過的彩蛋:幾年後,那位領導因其他事被查,上頭找我了解情況。就這樣,我又回到以前單位,坐在幾位大領導面前,開始講這個故事。

雖然時過境遷,但那些淚眼婆娑的夜晚、站在天台上的片刻、教會裡大家的擁抱、詩篇中的句子都還歷歷在目。在這其中,上帝和我相遇,用祂的愛熨平了我心中一切的憤怒和委屈。彼時翻開這個故事,開始向他們講述時,我的心是那麼安穩、平靜。

從單位走出,我抬頭看了眼天空,一片稀薄雲層正緩緩移動,暫時擋住耀眼日光。親愛的敏敏,雲彩來來去去,有時駐足許久,但太陽一直都在。對嗎?

我們一起繼續禱告。

你的姐妹:奈斯

 

*本文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8月小漫畫| 為主作見證

*繪畫作者:Chin

文字來自2015年5月11日《靈命日糧》同名靈修文章

 

*本作品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要如何做到在愛中指出他人的錯誤?(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美君,中國

 

這個星期天教會唱的讚美詩還不錯。我認為只有一點神學上的小錯誤。今天在台上讀經的人努力把所有的單詞都讀對了音……

從牧師開始講道的那一刻起,我的大腦就悄悄地在核查他口中說出的一切,從這段經文的歷史背景,到他所做的「原始希臘文」解釋,再到我是否認為他所講的信息足夠以福音為中心……

這並不是一個謙卑的上帝敬拜者該有的樣子,不是嗎?

我在一個信主的家庭里長大,讀的是聖經學院,現在又在福音機構工作。我熱愛歷史、文化和語言,所以我的興趣讓我樂於學習更多的聖經知識。然而問題就在這兒,正如保羅所言:「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哥林多前書8章1節)。

請不要誤解我——熟悉聖經是件好事。擁有分析性思維也是好的。能夠分辨一場以福音為中心的講道和一場鼓舞人心的演講也很重要。即使是最有經驗的牧師也會犯錯誤,對我們來說,用聖經來反覆核查我們所聽到的內容是至關重要的。

畢竟,就連庇哩亞人也考察了使徒保羅所傳講的與聖經是否一致(使徒行傳17章10-11節)。

但是,這並不是要我們雙臂交叉坐在那裡、默默地給牧師的講道打分。那天早上的講道進行到一半時,我意識到我對牧師的批評已經達到了敵意的態度。我任由自己的驕傲膨脹、默默地指出我注意到的講道中的每一個細微的不足,以此來肯定我在智力、學識上的良好自我感覺。

當我意識到自己態度上的嚴重問題時,我立刻告訴大腦停止挑剔和論斷。但這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那天剩下的時間裡,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調和批判性思維和基督徒的愛。最終,我想到了一些能夠幫助自己思考這個問題,並提醒自己的方法。

這件事真的那麼重要嗎?

有時候,我發現自己會對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吹毛求疵。如果某個人讀錯了一個單詞,也許根本不會引起任何誤解。比如牧師描述上帝驚奇的創造時,提到了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應該是八顆,因為冥王星已經不被算為行星了),但這毫不影響他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對我來說為禮拜中這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擔憂真是很傻。

然而有時候,一些錯誤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例如,我最近參加了一次查經小組,一個新來的人錯誤地解讀了聖經經文,認為聖靈不是上帝。這顯然與聖經的教導相矛盾,並有可能誤導這個小組裡的某些新信徒,使他們失去上帝永遠與他們同在的祝福(約翰福音14章16-17節)。這個問題就與算錯行星個數不同了,是需要被指出和糾正的。

值得慶幸的是,查經小組的帶領者們禮貌而堅定地叫停了這個新來者的理論,同時提出可以在私下裡進行更多的討論。

雖然有些錯誤微不足道,對我們的生活或與同他人的關係都沒有什麼影響,但另一些錯誤可能是根本上的,也更成問題。我需要學會不糾結於小錯誤以及在對待嚴重的問題時更有愛心。

如果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如何用愛來回應?

有時,當我們面對基本教義上的錯誤或可能損害新信徒與上帝關係的錯誤時,我們需要採取行動。但與此同時,我需要注意自己是如何應對這個問題的。我經常發現自己陷入假想的爭論,或者以說閑話的態度指出身邊人的錯誤,卻沒有在實際上採取任何建設性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如果我認為某個錯誤很嚴重,而且需要我採取行動,那麼我需要問自己,我是帶著愛心去處理的嗎?我應該每一次都以禱告開始,祈求上帝潔凈我的動機。

如果我要在查經小組中反駁別人的觀點,或者在講道後去指出牧師的錯誤,我需要帶著愛和服事的心去做。我發現,以提問的方式開始、首先澄清對方的觀點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畢竟,也許他們有我不知道的見解,或者也許是我誤解了呢!

如果我是向朋友或家人指出問題,我應該以一種尋求真相和更深理解問題的方式來開始對話——絕不應該是為了指出對方的錯誤而批判對方。以提問「你認為講員對這節經文的講解如何?」開始,很大程度上能帶來富有建設性的討論,讓我們彼此都對聖經的真理有更深的理解和相信。

最後,無論以什麼方式,我都不能帶著驕傲的態度去做。我要「一切事情都憑愛心而做。」(哥林多前書16章14節)。

很多時候,我都對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過於自信。當某些事在上帝的大計劃中根本不重要的時候,我需要學會放手。我也需要提醒自己並請求上帝幫助我——在我所做和所想的一切中都帶著愛心。我祈禱祂能繼續幫助我戰勝我的驕傲,向我顯明我很多錯誤和錯位的觀點。當我在這一周中不斷地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請求上帝幫助我在與周圍人的互動中能更謙卑並充滿愛心。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