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希望

搖櫓十里 邀主登船

作者:圓圓,北京
lighthouse-116524_590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記得很多年前,一首流行歌曲可謂紅極一時。其中三句歌詞是這樣寫的:「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這幾句話帶著一絲對過往回憶的憂傷和惋惜,又有著對世事無常,時間流逝的無奈與無助。

聖經中有一段經文記述耶穌登船的事,是上帝激勵我們的美好啟示。

「到了晚上,祂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裡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16-21節)

我們都像是門徒,心中有個迦百農——那個要抵達的目標或是目的地。這個目標可能是工作,婚姻,或是在服事中建立事工。我們上了船,按著自己的方式搖櫓划船,要努力達到這個目的地。我們搖啊搖啊,可能行了3里,可能行了5里,甚至可能已經行了10里,感到疲憊無奈,還沒到目的地,都想要放棄了——可能心裡甚至還想埋怨:我們的主耶穌現在在哪裡呢?我們本已經筋疲力盡,但屋漏偏逢連夜雨,海上又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正如我們的生活,本已經困難重重,或是在諸多小煩惱之上又添各種不順利之事,心裡肯定特別沮喪、特別難過。

正在這時,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哎呀,多麼激動人心。其實耶穌一直和我們同在,只是耶穌一直在海上,不在我們的船上。耶穌掌管萬有,勝過海上風浪(路加福音8章25節提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更是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有時,耶穌暫時不在我們的船上,但祂不會拋下我們不管。上帝給予我們的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是在世上如同在天上的平安和喜樂(約翰福音15章11節:「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當耶穌漸漸近了船的時候,門徒就害怕。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門徒會害怕。根據平行經文馬太福音14章22節和馬可福音6章49節的記述,他們害怕的原因是以為自己看到「鬼怪」。我想,大概還有以下幾種可能:也許是因為當時已經天黑,海上又狂風大作,海浪翻騰,他們看不清、認不出那人是耶穌,於是他們在慌亂中害怕;或是因為他們以為那個從海上走來的人是要劫船,於是感到害怕;或是因為雖然他們看見了耶穌,並且在之前跟隨耶穌的過程中也見過祂行神跡,但他們不明白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臨近船到底意味著什麼,於是他們感到害怕。不管如何,門徒沒有因為耶穌的臨近而歡喜,反倒害怕起來。

我常常試圖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沒有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生命的主,沒有決志一生跟隨耶穌之前,我完全認為我的人生我做主,我自己掌控自己,奮鬥可以改變命運。蒙恩信主以後,我也仍然會在各樣的事情中,常常信心軟弱,著急地抓取想要達成的目標,想靠自己獲取在世界中的好處。面對耶穌基督叩門臨近,雖然我知道那是從上帝而來的救贖和祝福,但我常常拒絕,因為我感到害怕,害怕被上帝掌管,失去所謂的「自主權」,害怕失去屬世界的好處,害怕失去對人生的預期,不知道上帝要帶領我去哪裡。但事實卻是,我在拒絕生命和祝福。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對門徒說:「是我,不要怕!」多麼令人安慰的一句聖言。在新約聖經中,耶穌也多次告訴人:「不要怕」(路加福音5章10節),「不要懼怕」(路加福音12章32節)「不要怕,只要信」(路加福音8章50節)。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這又是一個神蹟。聖經中很多經文記載,當人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時,他們就立時被醫治,立時被潔淨,立時被釋放得自由,瞎子立時得看見,瘸腿立時得行走……這裡的經文是:「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按我的理解,這絕不是耶穌如同動畫裡的阿拉丁神燈,實現人的欲望幻想。我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是立時得生命、永生。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蹟之後,指出耶穌是生命的糧。耶穌告訴我們,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不要因世上的事缺乏而求神蹟(約翰福音6章22-64節),信靠祂要得的,是祂所賜的「生命」,永恆的生命。這是與天父連接、充滿屬天使命和方向的生命,充滿上帝所賜、在地如同在天的自由與喜樂的生命。

我們能如此充滿盼望,是因為耶穌已經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

願主話語入我心,喜得永恆生命;
蒙主恩典永跟隨,全心交托信靠。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耶穌如何把盼望帶給我絕望的家

作者:Vilcon Tauning, 馬來西亞
How-Jesus-brought-hope-to-my-hopeless-family
我出生於一個破碎的家庭。從小,我就生活在仇恨、嫉妒、憤怒等諸多使我們家庭狀況不斷惡化的不良情緒當中。我父母常常鬧離婚,但因為我們兄弟姐妹年紀還小,媽媽並沒有同意。

我十一歲時,哥哥和姐姐因為受不了家裡的問題就離家出走了。我們家沒什麼宗教信仰,所以那時我還是個非信徒。雖然我有很多基督徒朋友,但我對耶穌還是一無所知。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父母又想要離婚。不過真正讓我生氣的是我的弟弟和妹妹竟成為他們怒氣的受害者。有一次我妹妹在我阿姨家住了好幾個月,而我弟弟幾乎被一對夫妻領養(但我媽媽最終沒有把弟弟交給他們)。我叔叔親自負起責任照看我的弟弟,確保他在家不受到任何傷害。我父母每次吵架,媽媽都會到我舅舅家住一晚或幾天。當我13歲時,我就自己搬到離家很遠的旅館去住了。但每次想起家裡,我心裡都會很痛,感覺被困於一個沒有盼望的絕境。

有一天,我到一個基督徒朋友的房間借他的手機來聽音樂。因為他是一位基督徒,並且是教會的樂手,所以手機上大部分都是福音音樂。當我聽到Hillsong的《向主歡呼》時,我立刻感覺好多了,也平靜了許多。說實話,我並不清楚當時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我特別感動,並開始流淚。我開始經常借那位朋友的手機聽這首歌。每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都會好受一些,得到安慰。

當我14歲時,我第一次來到教會。我記得當時牧師正在分享人類的盼望。當他說要為所有生命中需要盼望的人禱告時,我站了起來。我模仿朋友閉上眼睛,卻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畢竟,我從來沒禱告過,不知道應該如何進行。牧師禱告的時候,我開始淚流不止,心中立刻感覺好過很多。我意識到有些事情在我身上發生,但我卻不明白那是什麼。

從此以後,我經常去教會,想要更多瞭解耶穌,也常常到主日學聽耶穌的故事。我學得越多,就越經歷到我尋求多年的盼望。15歲時,我明白了,耶穌是唯一能改變我生命的盼望。於是,我終於決定接受耶穌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剛成為信徒的時候,我遇到很多阻攔。當我跟父母說我想受洗,並問媽媽願不願意作我的受洗見證人時,我爸爸變得非常憤怒。他甚至說如果我要成為基督徒,他就把我趕出家門。當我嘗試解釋只有靠耶穌的名,我們一家才能得醫治時,他竟打了我一巴掌。

但我繼續去教會,並常常為我的家人可以敞開心扉接受福音而禱告。

有一天,我問我爸爸比較喜歡我的舊我(喝酒、毀壞東西、壞他的名聲、常常頂嘴),還是比較喜歡我的新我(參加團契和禱告會、放棄惡劣的態度、戒煙、戒酒)。我告訴他,我尊重他是我的爸爸,因為耶穌教導我們孝敬父母。我感謝上帝,我爸爸終於接受了我信主這件事,還請我媽媽代替他去見證我受洗。從那時起,我繼續跟媽媽和幾個兄弟姐妹分享耶穌帶來的盼望。我告訴他們,如果我們相信耶穌並依靠祂所賜的盼望,我們的家就能得醫治。我的兄弟姐妹開始去教會,而我媽媽看到我們一家的改變,也接受了耶穌作她的救主。這段時間,我們不斷互相鼓勵、互相代禱。我看到了家裡明顯的改善。

現在,八年過後,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我們的家庭的確被主耶穌的恩典和憐憫醫治了。我媽媽喜歡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新的將要到來。 我爸爸開始去教會,而我媽媽也經常為他禱告。媽媽現在在教會委員會侍奉,而我的姐姐和妹妹則活躍於音樂和青年事工。我現在在教會裡擔任樂手並主領敬拜,之前也擔任過青年福音事工的主席。

我曾經是一個絕望的人,但我在給我力量的那位耶穌裡找到了盼望。我得救的故事開始於那首《向主歡呼》,而現在我百分之百確信耶穌是我的力量、我生命的主、我的救主和我永遠的盼望。我希望我的分享能見證上帝的大能!無論我們在什麼情況之中,祂都能醫治我們。祂是絕望中的盼望。

如果你現在正面臨困難或覺得沒有盼望,相信並依靠耶穌吧!你會發現,祂就是你所尋找的盼望!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動畫:當失去盼望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馬太福音11章28節

我們無法獨自肩負重擔。我們可以將重擔卸給那位願意替我們承擔的上帝(詩篇68篇19節;彼得前書5章7節),祂會以饒恕、醫治、重新得力,來取代我們肩上的重擔,對祂而言,沒有過於沉重的擔子。

「主,感謝祢以慈愛承擔我重擔,
困苦的時候,幫助我交托重擔,
使我在祢堅強的膀臂下得休息,
奉耶穌的名,阿們!」

將影片分享給你關心的親朋好友們吧!

有信、有盼望

作者:陶可心,新加坡
believe and hope
在科倫坡的一個鄉村裡,一位痛苦的母親用顫抖的雙手抱著年僅5歲的小男孩步履蹣跚地走著。醫生的話還在耳邊迴響:「這個孩子沒救了,讓他開開心心地過完最後的日子吧!」母親越走心裡越難受,終於忍不住撲倒在地大哭起來。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問道:「婦人,你哭什麼?」她抬頭一看,原來自己走到了教堂門口,一位牧師站在自己面前。她帶著孩子進了教堂向牧師訴說了一切。
牧師問她願不願意把孩子交給上帝。母親想了想,把孩子留在了教堂,讓上帝來決定他的命運。

就這樣,牧師每日為小男孩禁食禱告,教導他上帝的話語。母親每日來教會看他,心裡想著,能多看幾眼就看幾眼吧!

慢慢地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這天,母親像往常一樣來到教堂。那時牧師正與小男孩分享上帝的話語。看到母親後,小男孩激動地對她說:「上帝愛我,祂也愛您!」就在這時,母親的心裡充滿了平安。

後來,當這位母親再一次帶小男孩去醫院檢查身體的時候,醫生驚奇的發現他康復了!

這位小男孩就是我現在教會的朋友。當他與我分享這個見證的時候,我十分的感動,心中也充滿了感恩。

他的母親當初選擇把自己的孩子交到上帝手中的時候,或許只有一點點信心,也沒有什麼盼望。因為用人的智慧所能看見的,只不過是朋友所剩無幾的短暫生命。可是上帝卻顧念他和他的媽媽,為他們預備了人眼所不能看見的榮耀。如同主耶穌為我們預備了末後的天家(希伯來書11章16節)。

或許不是每一個病痛都會得到醫治,也不是每一個祈禱都會按我們的期待結出果實。但上帝卻為我們預備了肉眼所不能見,憑著信心卻能看見的盼望—「所以,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的見證人,像雲彩圍繞著我們,就應該脫下各樣的拖累,和容易纏住我們的罪,以堅忍的心奔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希伯來書12章1節,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