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平安

世界不是旋轉木馬,是過山車

作者:Jessie
有聲播讀:佳音

 

還記得多年前的一部韓劇《天國的階梯》,號稱集合了韓劇所有的劇情元素:車禍、失憶、絕症、悲慘身世等等。因為劇情實在是太悲慘,看到結局的時候已經數不清用了多少包紙巾。女主角的身世和經歷都非常可憐,母親過世,繼母和繼姐都不喜歡她,後來又經歷許多的離別、失去、錯過、遺憾。身世悲慘又生活不順的女主角,只有坐上遊樂園的旋轉木馬的時候,才會笑顏展開。坐上漂亮精緻的木馬,在歡快的樂曲下,隨著一遍又一遍的旋轉……她的臉上有了輕鬆愜意的神情。彷彿這世界與她無關,所有的悲慘和不快樂都可以拋諸腦後——在這裡,她只有重複、不停歇的快樂。

喜歡坐旋轉木馬的人一定也能明白那種感受。它是那麼精緻、快樂,在旋轉木馬上面只有歡快的笑聲和不停止的旋轉,坐上去就想一直旋轉下去。當然,長大後我們也許也不想坐旋轉木馬了,但是有一件事是不改變的——我們都想要快樂,而且是一直持續的、永不停止的快樂。打動我們的不再是旋轉木馬,而是其他東西,娛樂、購物、美食美酒美人、遊戲、榮譽感……這一切是那麼地迷人,不斷吸引我們去追逐,努力得到它們。其實真正推動我們汲汲營營去追求它們的,不只是它們本身,更是我們內心深處那找回永遠快樂的渴望。


鍾馬田牧師說:「我們都有一種念頭,認為自己應該生而快樂、生而平安,喜樂地生活;但這些東西卻不知何故離開了我們」。我們似乎曾經擁有過,現在卻失去了,要不我們怎會有這樣的渴望?渴望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永遠快樂。於是在這世界上,我們不斷努力想再次奪回這份原屬於我們的東西,只要某個事物能帶給我們那麼一丁點快樂的火花,我們就迫切地抓住,想要不斷從中汲取快樂,填滿我們的失落。

耶利米書2章13節說: 「……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那些快樂的火花縱使能使滿足我們當下渴望,卻因為不是真正的「快樂泉源」,所以無法永遠供應我們。難怪遊戲總是需要不斷地升級,加重刺激,否則玩家就會麻木;各類型的片或者劇也會不斷地擴大尺度;購物也會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美感和品質……所有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都是那真正永遠的快樂的替代物。它們本身沒有罪,有罪的是我們,愚蠢地把這世界的東西當成泉源,結果是越喝越渴,不斷追求又不斷失望。到最後只能承認,這世界沒有永遠的快樂。


然而那永遠的渴望既是父安置在我們心裡的(傳道書3章11節),就必有相應的泉源永不枯竭。那曾經擁有又失去的樂園,是我們終其一生都想要回去的故土。樂園失落後,我們開始不願意相信歷史是直線的,有始有終,因為記得起始等於回顧最初的恥辱和自己製造的麻煩,同時我們亦不想面對悲慘的終局。所以最好時間和世界是循環的,是一個又一個的環,生老病死是正常的,失去和死亡是平常。只要快樂地旋轉又旋轉,我們悲慘的現狀就能自己消失。對絕望而驕傲的人來說,地上的遊樂園不是製造快樂的天堂,而是掩蓋悲傷的防空洞。一個極力煽動快樂的地方,恰恰說明那裡沒有真正的快樂。

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中,有一座永不關門的城,叫虛華市。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遊戲和供人快樂的設施,就像是個永不休業的遊樂園。這座城竭盡全力地售賣快樂,正是用繁華掩蓋它其實根本就沒有快樂。所以基督徒和盡忠(故事中的兩位主角)在這座城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玩,因為那裡根本就沒有他們要的——永遠的喜樂、平安、恩惠和永不朽壞的冠冕。最後,因為他們拒絕那些浮華的誘惑,就被拘捕審判。


所以真相是:世界不是旋轉木馬,不是坐上就有不停歇的快樂。它沒有真正永不枯竭的快樂和安全感,快樂和安全感用聖經上的話說,就是喜樂和平安。並且,歷史也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循環,生老病死並不是正常的。對我來說,世界更像過山車,有起始也有終點,高潮迭起又時而重重落下。儘管過程有許多刺激的生死體驗,但因為我們坐著的車仍保證了我們的安全。說穿了,一旦坐上,你只能把自己交出去,相信這車能保護你不摔出去。最終,它只是一小段的經歷,遊戲總會結束,到站了,總要下車。

我們為何能忍受那旅程的刺激?難道不就是因為知道遊戲再刺激總還是會結束么?你總會從車上下來,腳踏在真實的平穩不動搖的土地上,迎接那笑著等待你的人。正因為盼望那結束的一天,那真正的喜樂和平安來到,所以我們能忍受那過程,並且享受那過程帶給我們的小小歡樂。正因為在今世我們的生命有父的保護,我們才能有信心經過高山低谷;也因為有在前方等待我們的長兄,我們才可以盼望回到擁有永遠喜樂和平安的樂園。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疫情大流行的日子裡,將憂慮交託賜平安的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Marta Ferreira,英國

翻譯:秋雨, 加拿大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我自認屬於記憶力超好的那種人,經常有人來找我幫忙:「請提醒我干這個,提醒我干那個 ……」。然而我驚訝地發現每當不安和謊言襲來,或者預感將有可怕的事情發生的時候, 我總是忘記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尋求至高上帝的幫助!

英國發生第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時,政府實施封鎖措施,我的生活全被打亂了。疫情稍有好轉,我就恢復了一切日常,然而當從同事那裡得知我所居住的城市馬上又要封城時,我感到自由和快樂霎那間在我眼前灰飛煙滅蕩然無存。

我生性喜愛交際,每周都和朋友們聚會,如今終於盼到可以恢復日常,卻又要封城了。現在我既無法與兩位好友坐在一起參加教會的線上聚會,也不能與一個會友家庭延續每周一次的茶聚。想到又將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我難過極了,躲進洗手間哭了起來。

 

絕望中看到希望

面對負面消息我總是習慣陷入焦慮、過度想像和恐慌的惡性循環中。一天清晨,我胡思亂想,整個人陷在恐懼之中。我向上帝禱告,但是像我這樣處於絕望中因恐懼發出的禱告實在缺乏信心。我感到走投無路 。

可就當我開始禱告後,我感到一束亮光漸漸照進我內心的黑暗。起初,感覺並不那麼明顯,但接著針對我心中每項焦慮的特定經文開始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而我越是沉浸在那種安詳的思緒中,上帝的話語就越來越多地涌了進來。

於是,我將自己完全沉浸在天父的屬性和祂話語中,瞬間雜亂的心情開始平復,我安靜下來,接著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安。

 

我想到耶利米哀歌3章21-25節的經文:

 

「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我們不致消滅,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是因祂的憐憫不至斷絕。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我心裡說:「耶和華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祂。」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耶利米哀歌中充滿了先知的哀嘆,他為自己的國家以色列被外邦掠奪蹂躪而向上帝哀哭求告。在國家滅亡前,先知耶利米曾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以色列民,呼求他們悔改歸向上帝,單單地信靠祂,但百姓卻完全無視先知的呼求。

儘管如此,耶利米心裡仍存盼望。即使他雙目所及儘是令他絕望的事情,他仍然心存盼望!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定睛於至高的上帝,他的盼望不在乎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而是在乎那位永不改變、慈愛的、永恆良善的上帝。

那位至高的上帝,承諾搭救一切投靠祂、尋求祂之人的上帝。也是那位可以叫萬事相互效力,讓愛祂的人得益處的上帝(羅馬書8章28節)。

那一天我意識到:我們盼望的源頭和耶利米一樣來自於這同一位上帝。儘管我們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各種努力看似沒有任何效果,我們仍應心存盼望;儘管我們仍處在封鎖中,雖然我之前以為到現在的話這些都會成為過去;儘管我必須在寒冷、昏暗的雨天騎著車去上班;儘管不知何時能與朋友們重聚,也不知是否能與家人一起歡度聖誕,我仍應心存盼望。與先知耶利米一樣,無論環境如何,我依然有盼望,只要我牢記這盼望的源頭是至高的上帝。

 

謹記上帝的良善

值得慶幸的是上帝知道我們是多麼地健忘,因此,祂教導我們如何能夠保持鮮活的記憶。在申命記6章6-9節的經文中,上帝教導祂的子民要將祂的律例典章牢記在心裡,要與周圍的人時常談論,要寫在房屋的門框上和城門上,要系在手上戴在額上。

上帝的律例典章是祂向我們施慈愛的體現,因此在生活中實踐祂的教導能夠幫助我們定睛於祂的應許,心存盼望。我將申命記6章6-9節經文內容用以下三種方法付諸實踐:

 

1.將有關上帝的真理髮送給朋友

 

根據我自身的經驗,用簡訊將聖經中上帝的真理髮送給身邊的人是非常有效的與人談論上帝話語的方法。當我知道我所居住的城市實施封鎖措施的那天,我收到了朋友的簡訊,內容是一段經文和一段禱告,讀了之後讓我受益匪淺。

 

2.使自己沉浸在經文的環境中

 

第二個有效的辦法是讓自己眼睛所到之處都能看到上帝的話語:把經文抄寫下來貼在卧室里;將手機鎖屏設置成經文圖片;將經文貼在辦公桌周圍。我選用的經文有些是我生命中某個時刻上帝提醒我注意的,有些是與我此刻經歷相關的,還有些是鼓勵自己始終仰望上帝,將自己的生命、憂慮、以及喜樂交託給祂的。

 

3.將注意力鎖定在一條經文上

儘管我將自己沉浸在四處都是經文的環境中,但這並不能保證我隨時隨地都注意到這些經文。但是我發現,每當我最需要的時候,我的眼睛會移向某一節經文,它帶給我思考,並給我安慰。

這段時間,每當我感到心灰意冷、思念朋友或者擔憂不知新冠肺炎何時結束時,當我發現自己開始牢騷滿腹的時候,我貼在牆上的一段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的經文就浮現在腦海中。於是,我求告上帝幫助我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通過禱告,我發現我看問題的角度變了:我不僅有勇氣喜樂地面對每一天,而且還可以去關心他人的需要了。

將經文貼在我的四周讓我非常受益,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帝將聖靈賜於我們心中,與我們同在。當我們軟弱時,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馬書8章26-27節),也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讓我們想起某些真理。這些真理不僅是我們在聖經中讀到的,還有我們在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上帝的信實,良善及恩慈 。祂讓我們明白患難的意義,並且提醒我們有永恆的盼望,使我們不至於羞恥(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羅馬書5章3-5節)。

如今,我不敢自詡能夠完全處理好憂慮的問題,但這些方法讓我有足夠的信心繼續前行。雖然我們還處在封鎖中,情況依然艱難,但我知道上帝能消除我的煩惱和憂慮並且賜我平安。我向上帝祈禱:求聖靈堅固我,幫助我忘掉讓我心生恐懼的事情,而要時刻牢記至高的上帝大過一切的難處 。我相信祂不僅能夠幫助我,也一定可以幫助任何一個求告祂的人,因為祂是信實的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最棒的禮物

7個簡單方法,幫你找回內心的平靜(圖文)

文字:YMI

翻譯:奇奇,中國

 

只要在手機上滑動幾下就足以使我們所有人陷入同樣一個絕望的問題:平安在哪裡?沮喪,分歧,批評,分裂,混亂——世界一片喧鬧。不幸的是,當我們鎖上手機屏幕時,這些情況並沒有消失。

如果你想在這個忙亂的世界中尋求平靜與安寧,可以試試通過以下7種簡單的方法來邀請上帝的平安進入你的生命(歌羅西書3章15節)——無論你面對的景況看起來多混亂。

 

 

早晨真的是少有的特殊時刻——世界還沒有把我們拖入忙碌的節奏中。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思想上帝永不止息的愛,與祂交談(或只是傾聽祂的聲音),但最重要的是,記得上帝值得我們將整個生命託付給祂——不論是平靜的時光,忙碌的時光還是這之間的任何時光(詩篇143篇8節)。

 

 

即使我們已經聽過某節經文100次了,花些時間在忙碌的思緒中默想它其中的真理仍然可以給我們帶來新的看見。上帝是幫助我的(羅馬書8章31節);祂愛我(約翰一書4章19節);祂保護著我(詩篇91篇4節);祂對我的生命有一個計劃(以弗所書2章10節)。當我們將每一個簡單的真理放在心中時,就能更好地認識帶給我們平安的那一位。

 

 

有什麼能幫助我們定心於真實和有愛的事物上(腓立比書4章8節)?是音樂?令人敬畏的自然?令人著迷的藝術書法或快速繪畫視頻?充滿生氣的插花藝術?也許是某個人的言語或是書面鼓勵。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有時候只需輕輕一個點擊,我們就可以刻意地讓那些使我們可以為之讚美上帝的美好內容填滿我們的心。

 

在教會和大家一起敬拜或者把敬拜音樂當做背景音樂播放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花上三分半時間停下來完全專註地聽一首讚美歌曲呢?當我們真正去聆聽我們經常聽到的讚美歌曲中的福音真理時,基督的信息就豐豐富富地紮根在我們裡面,促使我們進入讚美和感受上帝平安的狀態里(歌羅西書3章16節)。

 

儘管我們傾向於匆匆忙忙地度日,卻不去花時間考慮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但這將使我們失去向自己內心傳講真理的機會。為了自己能夠擁有上帝的平安,讓我們追溯自己的情緒一直到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渴望被了解,渴望有價值感,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接納,渴望被認可等),並提醒自己耶穌已經充充足足地填補了我們心中一切的空缺(哥林多後書12章9節)。

 

 

停下來想一想或者說出(或者寫下來)你生活中正面對著哪些壓力能夠防止它們無限制地擴大。而且,當我們將這些壓力交在上帝的手中時,我們就可以得到安息。因為與上帝的大能相比,我們憂慮其實不值一提,祂完全有能力幫助我們(馬太福音11章28-30節)。

 

 

尤其當我們覺得周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時,找到那些不變的事物更加重要,可以給我們帶來安慰。一直都在的友誼,按照本相來愛我們的家人。還有那最終的,那位永遠不變,恆久可靠的天父(雅各書1章17節)。

在這一切之中,聖經向我們保證,我們渴望的平安並非遙不可及。當我們找到各樣的小方法讓上帝進入我們的生活時,祂同在的平安將影響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使我們被基督而不是周圍嘈雜的環境所影響。如此,當我們與上帝同行時,我們將經歷到超越我們預料的平安(腓立比書4章7節)。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是的,上帝會給你超過你所能承受的(有聲播讀)

作者:Madeline Kalu,德國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Joya,中國

 

當我看著我家貓的X光片,嘗試著去理解獸醫的講解時,我的心沉到了胃裡。

“從影像裡你可以看見,癌症覆蓋了整個腸胃,甚至擴散到肺部。”醫生嚴肅地告訴我結論,我麻木地點了點頭。

“我很抱歉。”他小心地說,“但我認為我們應該幫妳的貓解脫。”

我看著單耳(One-Ear),它因局部麻醉的關係昏睡在一旁。炙熱又帶有鹹味的眼淚,從我的眼睛直沿著臉頰落下,我要和陪伴了自己十九年的忠實小伙伴分別了。

主啊,我怎麼還要經歷這個?

回家的路上,我手裡提著空蕩的貓籠,步履沉重,就像走過快速凝固的混凝土般艱難。過去的一年裡,我深受抑鬱症、恐慌症、精力耗盡和公共場所恐慌症等精神問題的折磨……這些問題將我拖垮,直到我感到自己已經再也不能前行。而且,當我在教會裡試圖提出與精神疾病相關的話題時,我卻被拒絕了……連我以為是我朋友的人也反對我。

現在連我的貓,我的摯友,也離開了我。

主啊,我真的無法承受這一切,這真的不是我可以負擔的。

在我的貓離世後幾天,我試圖打開聖經閱讀,卻沒有成功。當我終於成功打開聖經時,我在哥林多前書十章十三節看見了這段: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這段經文並沒有安慰到我。

事實上,我根本不相信。

難道一直以來我都理解錯了嗎?上帝會給我們多過於我們可以承受的嗎?

在我花時間與上帝共處,尋求祂的面之後,我清楚地得著了下面的真理:

 

我們知道祂已得勝

有時候,我們因著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和錯誤決定落入罪裡;但也有時候與個人無關,而是逆境擊打我們,就像我心愛的貓咪去世一樣。

在耶穌三年事工快結束的時候,他就告誡過門徒們,他們將不會從試煉或磨難中倖免:“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約翰福音十六章三十三節)。”

但是,耶穌也繼續說,祂比門徒們所要遭遇的任何試煉都要強大:“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十六章三十三節)。”

與其一直質問為什麼上帝讓我遭遇這些苦難,我選擇提醒自己上帝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全能全知的唯一掌管者。祂已勝過所有我無法面對的挑戰!

 

上帝沒有讓我們獨自承擔

上帝的旨意從來都不是要我們獨自面對重擔。

祂是以馬內利 —— 上帝與我們同在。事實上,上帝在彼得前書5章7節里特別提到,要我們把一切憂慮卸給祂。我藉由禱告來做到這一點 ——把我的軟弱和悲傷帶到祂腳前,與祂分享我內心的負擔。之後,我感到如釋重負,明白上帝在幫我承擔重擔,我不需要把它們都扛在自己肩頭。

上帝要我們知道,承擔我們的重擔是祂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要信任祂並把一切交託給祂。

上帝總是在我們受試煉時開一條出路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章十三節中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不僅告誡他們會遭受苦難 ,也強調了上帝是信實的!祂說上帝會在我們受試煉時開一條出路 ——不一定是讓我們避開它,而是與我們一起經歷它。

保羅自己在艱辛的苦難中,也親身經歷了上帝的信實 ——他被囚禁、遭遇沉船、遭到毆打…然而上帝每次都拯救他(哥林多後書一章十節)。

對我而言,上帝對我的幫助除了來自抗憂鬱的藥,讓我在沮喪和絕望的黑暗中感到些微的希望外,祂也賜給了我摯愛的丈夫,扶持並看顧我。

耶穌把祂的平安賜給我們

耶穌知道我們的信仰會遇見試煉,但祂也向我們保證,祂是我們在試煉期間得著平安的來源: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七節)。

讀這節經文總是令我感到安慰。耶穌知道我們身處這個世界需要平安,而祂也已經把平安賜給我們了。

對我來說,得著來自耶穌的平安就如同有著充分的安全感,好似祂將我捧在祂的手心上。我的心感到輕鬆,彷彿我的痛苦、衝突和壓力都已消除或減輕。

或許單耳(One-Ear)在別人的眼中只是一隻貓,但它是上帝帶進我生命裡的朋友、安慰和支持者。在它離世兩個月之後,我是否依然認為上帝所給我的超出我所能承受的呢?

是的,但我更堅信我可以把痛苦交託給上帝,接受祂的幫助而減輕我的重擔。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上帝愛我,祂會用祂的時間和方法醫治我,因為祂是耶和華拉法(出埃及記十五章二十六節)。

不管你現在正面臨什麼困境,請記住上帝從來沒有要你獨自背負重擔。接受祂所提供的幫助,安息在祂的懷裡,信任祂並讓祂為你而戰吧。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