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復活的能力

閱讀聖經時可以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文字:YMI團隊,新加坡

翻譯:Tutu,中國

 

你讀聖經時會感覺晦澀難懂,有點無聊又困惑嗎?這並不是因為你花的時間不夠多或不夠努力。我們早已把英王欽定版聖經換成了現代新譯本聖經,聖經注釋書也配上了精美的筆記本,希望我們能藉此捕捉到聖經帶給我們的所有啟示。

但是至今這本筆記本仍然是空白的,靈修時間很快就變成了一項任務。我們開始思考:「幹嘛非要讀聖經呢?」

 

請不要絕望!當我們以全新的方式與上帝相遇時,靈修實際上可以是一個生動活潑、改變生命的事。試著在你讀聖經時問問下面這三個問題吧。

 

 

1.我期望讀聖經能給我帶來什麼?

 

我們很容易將讀聖經當成一件需要從「待辦事項」清單里被劃掉的日常任務,因此我們往往出於義務去完成這件事情,而且常常期望能從中學到一些具體的知識。但是,我們為何不將讀聖經看作是與上帝增進關係的一次機會呢?

將研讀聖經視為與上帝相處的美好時光,這可以使我們擺脫那種 我今天需要讀多少章節,我需要學習多少知識,或者我要收穫一些顛覆世界觀的啟示的心理壓力。它幫助我們將其視為一個不僅是研讀上帝的話語的機會,更是親近賜給我們這些話語的上帝的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去問上帝問題,與祂分享自己的懷疑並向祂禱告。

因此,讓我們在讀聖經的時候,不帶任何目的,單單追求與上帝有更親密的關係吧,相信當我們親近上帝時,上帝就必親近我們(雅各書4章8節)。

 

 

 

2.聖經告訴我們哪些關於上帝的啟示?

 

如果我們從小就去主日學,我們會很熟悉《耶穌愛我》這首歌,並且可能會飽讀一系列精彩的聖經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再重讀這些故事,很容易忽略大衛大戰巨人歌利亞以及約拿在魚腹中禱告這兩個故事背後的意義,而僅僅把它們當成熟悉的故事。

但是,當我們重讀這些故事和《聖經》的其餘內容時,請問問自己,聖經給了我們什麼關於上帝的啟示呢?上帝的信實和供應是如何在約瑟的動蕩生活中體現的?思考一下舊約律法背後上帝的智慧和憐憫。我們怎樣才能像詩篇作者一樣,即使在苦難中也能看到上帝的恩典和憐憫(詩篇116篇3-6節)?

在經文中尋找上帝的屬性能幫助我們發現,即使在那些乾枯難懂或者為人熟知的經文里,也可以看到上帝永不改變、良善而充滿愛心的本質。這讓我們在人生旅程中有所依靠,特別是在艱難與困惑之時。

 

 

 

3.上帝想對我說什麼?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上帝能從天上吼幾嗓子,告訴我們生活難題的答案。其實花時間讀聖經就是從上帝那裡得到答案的一種方式,儘管不是我們所期望的那種。雖然聖經不會告訴我們應該為哪個公司工作,也不會告訴我們應該嫁給誰,聖經里也找不到有關如何解決我們家庭矛盾的具體方法和策略。

但是,上帝的道是活潑的(希伯來書4章12節),裡面充滿了智慧的話語,比如「彼此相愛」 (約翰福音13章34-35節),「彼此饒恕」(以弗所書4章32節),最重要的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馬太福音6章33節)。並且,聖經告訴我們去禱告,尋求聖靈的引領將這些智慧活出來。

在我們讀聖經的時候,一起思考可以將所學的聖經智慧怎樣應用到哪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吧。

 

聖經是一本重要的書,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罪,並更正我們,從而改變我們的生命。不僅如此,花時間讀聖經可以讓我們在讀聖經的過程中更加認識上帝,從而加深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讓我們來到「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那位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3章8節)。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4月小漫畫:日日復活日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疫情與不震動的國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一星期斷斷續續的雨,將墨爾本帶入了秋天。雨後的空氣,分外透明、純淨,路上稀疏的行人,友好地打著招呼。疫情期間,大家彼此投射的善意眼光或溫暖的只言片語,也是安慰人心的。

昨晚睡得很好。好久沒有這麼放鬆地醒來,懶在被窩裡。上一次可以不用醒來後,立刻像上了發條的鐘擺,一刻不停的時候,是聖誕假期吧。有三個孩子,照顧她們,停不下來的;有生意,有工作,停不下來的。

不過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讓世界經濟停擺了,我們也不例外。澳洲政府一周內,禁令從一級升到三級,大學停課,關圖書館、教學樓,我們在大學的咖啡店業績也隨之跳水式下跌。其實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就隱隱覺得不安,看著疫情如烏雲一般蔓延過澳洲時,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每天惴惴不安地看著形式越來越糟,然後最壞的情況終於發生了。大學關閉的那一天,終於哭了出來,與其說不忍精心經營的生意遭到重創,更是幾個月以來壓抑著的情緒爆發出來了。

今晨,踏著路上的落葉,心無掛慮地慢慢經過一座座庭院,走過Yarra河的人行橋,雨後涼涼的風吹過來,我知道,過去的幾個月終於過去了,好久沒有曬過太陽的心情,在慢慢舒展,為經歷的一切感恩。

祂有預備
早在疫情開始之前,上帝就為我們做了一切的預備。生意轉型,減少門店,收回投資,每一步都有上帝的帶領和確據,雖然當時不解,也曾迷惑未來的發展,現在來看,上帝的保守和看顧是那麼清晰、顯然。 “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以賽亞書 26章3節)。回首人生,處處是上帝恩典的痕跡,即使身處疫情,誰能否認祂的保守、供應。如果曾以為靠著己力可以積累人生的幸福,現在更知道感恩,這紮實的幸福是因為主在我們生命裡的工作。

祂向著我們的意念是好的
帶著2019年的繁忙和壓力走入2020年,沒有興奮和期待,也不知道如何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實在是累了厭了。在經歷了這跌宕起伏的幾週後,能夠安靜地散散步,不疾不徐地做事情,恍悟這不是自己最需要的嗎?在一切進行式突然急剎車而停下來以後,發現,有些東西是可以放棄的,有些是可以沒有的。上帝給一直帶著責任感負重前行的我放了一個長假,讓我休息,安靜,享受與祂的同在。在這個貌似打擊的背後,有著祂化妝的祝福。

這場疫情來得突然,人人都經歷了無法招架的驚惶失措, 如果主允許我們經歷這一切,我相信有祂的美意。當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時,經歷戰爭、死亡、顛沛流離時,耶和華對他們說“ 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章11節)。這場疫情,讓每個人的生命都經歷了震動,很多經營、積累的人生都土崩瓦解,而只有上帝的國,是不會震動的國。相信有些人被震醒了,發覺曾經追求的東西,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不值得用生命換取;有些人悔悟了,發覺自己離上帝太遠;有些人經歷救贖、醫治、供應,更深地體會上帝的眷顧和同在。不管是什麼,上帝在這場疫情中,做著偉大奇妙的工作,因為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一切,沒有什麼是偶然的,都有祂的美意,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願祂給我們屬天的眼光
疫情在蔓延,真假難辨的壞消息也在擴散,放縱自己的眼睛、耳朵在這上面,就是等著被恐慌、絕望吞噬。看到攀升的自殺率、離婚率、死亡率,你覺察到什麼?這是仇敵在疫情期間大打出手,偷竊、搶奪、殺害,並使出了牠慣用的伎倆——恐懼。壞消息看多了,你還記得上帝的好消息嗎? “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希伯來書 12章27節)。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侍奉上帝”(希伯來書 12章28節)。人類歷史充滿苦難血腥,耶穌的時代也不例外,但祂沒有被世界的痛苦影響拖累,而是汲取屬天的喜樂和能力去影響世界,雖在地上,但注目在天,不求人的滿意、但求父的旨意通行。我們被召要將天堂帶到地上,那就回應上帝,找到自己的位置,興起發光吧。

是的,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措手不及,不過天父不早已借聖經告訴我們了嗎,還有那無比榮美的結局。如果曾經的遙遠,如今近在眼前,曾經的負重,如今可以撇下,曾經的模糊,如今清晰可見,那麼讓我們將自己再一次妥妥地交在祂手中,在祂的計劃裡前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我在抗疫最前線:等候天亮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值夜班的漫漫長夜,我們守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等待著第一道曙光的乍現,等待著魚肚白浮現在天邊,等待著清晨的朝陽徐徐升起。這個時候,努力保持清醒的我們都期待著牆上的時鐘走得快些,夜班得以結束,大家得以安然放下守夜的職務,回家休息。

自從行動管制令實施以來,交通車禍傷亡率大幅度下降,工業意外事故也近乎歸零。病症輕微的人為了避免置身醫院而感染病毒都不會選擇在這個非常時期來掛號看診。向來人潮絡繹不絕的急診室顯得格外冷清,門可羅雀。黃區的病人屈指可數,而且情況穩定。這是一個安靜的夜晚,時間過得分外地慢,大家都放鬆心情,等侯著天亮。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先生無意中開始出現危急狀態:他的血壓突然下降,呼吸越發急促,心跳也開始滑落。老先生不久前才剛中風,今天因為嘔吐不停而被家人送來,初步診斷可能是骨痛熱症,但是需要等到天亮後實驗室才會進行檢測確診。剛開始他的情況穩定,精神狀態良好,只是血氧飽和度偏低,需要鼻導管來吸氧。由於超音波顯示他的心臟功能欠佳,我們並沒有為他吊點滴,只給了抗生素。想不到,短短幾個小時內他的情況急速惡化,強心針才剛注射沒多久,他的心跳就停止跳動了。

換作平時,我們會第一時間按壓病人的胸口,馬不停蹄地實施心肺復蘇,因為心臟驟停分秒必爭,黃金時間僅有4 分鐘。但是 C O V I D – 19 的警訊讓大家不得不在這個刻不容緩的時刻停下來,穿上防護服,才能開始急救。因為防護服的數量有限,只有兩位醫務人員能夠在完整的配備下參與急救,因此負責 CPR 的護士很快就疲累了。為了減低病毒感染率,我得學會隔著玻璃盒為病人插喉,在這個狹隘的空間裡努力地調整影像喉頭鏡的角度,直到屏幕上喉入口顯而易見,才能將內導管插入。整個過程比想像中更加耗時耗力,汗水浸透了防護服,玻璃盒局限了雙手活動的範圍,不再像往常般靈活自如。經過數番嘗試和掙扎,並在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總算成功地為老先生安全插管了。

老先生的心律一直沒有恢復正常,三十分鐘後我們不得不宣告不治。這個時候天已經亮了,只是大家都為老先生匆促的離去感到失落。填寫死亡證書後,我們卸下身上那被汗水浸透了的防護服,正式結束了這個充滿腎上腺素的夜班回家去。

漫漫長夜的等待容易讓人偷懶打盹、精神散漫、意志消沉、反應緩慢。然而,城門外站崗守夜的人需要時刻警戒,才不會讓敵軍有機會潛入襲擊,導致整個城牆失守。同樣的,值夜班的醫生和護士也需要加倍小心,才不會錯過病危的信號。等候天亮絕不是消極被動的狀態,而是積極主動地守候在自己的崗位上,警惕地守護城內居民的安危、守護每個病人的生命。守夜是一份神聖的職務,無論是維持社會治安的警員還是捍衛國家領土的軍兵,無論是值夜班的醫務人員還是在化驗室里分析和檢測血液樣本的技術員,在每個漫長的夜班裡都有義務積極主動地盡忠職守、等候天亮。

那個汗水浸透防護服的夜晚,我對等候上帝又有深一層的領悟、多一份的理解。等候上帝意味著我需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警醒地守護著我的城牆,而不是漫無目的、無所事事地等待祂為我成就心裡所求所願的事。等候上帝並不意味著我有正當的理由打盹睡覺、自我封閉、自憐自艾,而是把握機會主動、積極地服事、搶救生命和靈魂,這樣等候的季節必然不會浪費、不會留白。

無論您處在人生的哪一個季節,等候上帝是信心旅途中的試煉,更是個飽含應許的蒙福之路。但願我們在等待疫情結束的當兒繼續積極等候上帝,因為“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祂”(耶利米哀歌 3章25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