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復活的能力

我忘了耶穌是我的朋友(有聲中文)

作者:Caleb Daniel,美國

翻譯:小七,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自幼在教會長大,我經常聽到耶穌被描述為我「永遠的朋友」。我坐在主日學的課堂上,聽老師常常講耶穌是我可以擁有的最好的朋友。我一遍又一遍聽到祂是多麼的愛我,祂為我獻出自己的生命,因此我要將祂給予我的愛分享給其他人。「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里」(約翰福音15章9節)我確信你們很多人也有過同樣的經歷。

但是,慢慢地,我們許多人忘記了上帝心意里「友誼」的這一面。

直到我上大學的第三年,我才意識到我已經忘記了我與耶穌之間的友誼。我對於我與耶穌的關係中祂作為朋友的這一面變得如此麻木,以至於我常常覺得我更像是祂的屬靈僱工,而非祂所喜悅的人。

我當時剛剛擔任一個很不錯的大學事工的主席一職,新學期伊始,我的生活就被各種待辦的工作搞得焦頭爛額。讀聖經變成了一項任務,禱告也變得很敷衍。甚至是在敬拜中,我也失去了從前對上帝的敬畏和渴慕。我被賦予一個與世界分享福音的使命。這本應該是一個喜樂的任務,卻開始讓我感到厭倦而不是充滿活力。這就是為什麼在約翰福音的最後一章中耶穌和祂的門徒在一起的時刻,成為了我的最愛之一。

耶穌剛剛從死里復活,才向門徒顯現過幾次。當時門徒們在打魚,但他們沒有打到魚。耶穌在岸上呼叫他們並指示他們把網撒在船的另一邊。當他們發現給他們建議的人是耶穌時,彼得從船上跳下來去見祂(約翰福音21章7節),其餘的門徒緊隨其後,但很快也來到岸上。他們上岸的時候,發現早餐早已預備好了。

我會猜想耶穌會用世上最後的時刻來傳福音、醫治病人、使死人復活。這樣不是更有果效嗎?然而,在這裡我們看到耶穌更放鬆的一面。或許,此刻祂和朋友們在一起,是打算表達祂一直想要傳達的一個觀點「常在我的愛里」。

重要的不是他們能為耶穌做什麼,而是可以改變他們生命,甚至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愛。

花一分鐘想像下面的情形:早晨涼爽的空氣中夾著剛烤出來的麵包的香味,而你正在和你最親密的朋友一起。對門徒來說,遠離那些一直不斷湧向彌賽亞的人群,而與耶穌一起享受這最後的時刻是多麼的甜蜜啊。耶穌,世界的救贖主,在回天堂之前,用祂最後的時間,在沙灘上為祂的朋友預備早餐。

我們經常忘記與耶穌做朋友的美好。祂指示我們祂是真葡萄樹,我們要保持與祂連接,因為祂知道在我們多麼容易陷入刻板地遵行宗教義務之中而非與祂建立關係(參見約翰福音15章1-17節)。當我們接受祂的邀請,享受與祂的友誼時,我們就自由了——不再被在事工上有所作為的期望捆綁;不再肩挑成為人生贏家的重擔;不再覺得自己配不上上帝的國度,或自己服事得不夠。

明白這一點後,我的生活恢復了活力,我也從莫名的壓力中得了釋放。有一瞬間,我似乎感覺從自己靈魂的肩膀上卸下了十袋磚頭。我開始在上帝的話語中看到更多之前沒有發現的信息。我禱告得忘了時間,我的敬拜也成為對祂所做一切的真心讚美。我過去出於義務所做的一切,漸漸成為了我與祂的交通和友誼。我不再努力地去滿足我為自己設定的每一條規則而是找到了平安。並且,無論我在何地或者我和誰在一起,我都開始感受到祂的同在。我與祂的互動不再局限於那些我們稱之為屬靈的行為。在我做晚餐時、趕去上課時、甚至是在網飛上追劇時,祂都與我同在。

我真心覺得祂甚至對我生命中看似「普通」的部分也感興趣,而不只是關心我是否完成「屬靈操練」。最終,我和一位失散已久的朋友重逢了,這正是我所需要的。

如果你也感到疲倦、睏乏和精疲力竭,今天就在祂裡面得享安息吧。深呼吸一口氣並記住下面這個每當我又回到宗教義務的惡性循環中都可以托住我的真理:

祂喜歡你,祂願意花時間和你在一起。並且,祂不期望你一直都完美。你可以自由地依靠在祂的恩典中,而這恩典能把你從努力想要「達標」的重擔中釋放出來。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圖文特輯| 復活節:不只是一系列活動

 

圖文作者:YMI & Malcolm Qwah

翻譯:奇奇,中國

 

在人類犯罪墮落之後,上帝就有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救贖計劃——透過耶穌的死和復活來拯救我們。在舊約中,我們看到無數的預言和事件都在預表耶穌的十架之路,以及祂如何死並如何復活——以使祂的信徒可以在祂裡面得到救贖和永恆的生命。

基督在各個方面都成就了舊約中的經文,這讓我們看到我們侍奉的是一位多麼奇妙又信守承諾的上帝,同時,祂也是書寫歷史的上帝——祂的救贖計劃早在創世之先就開始了,並且今天仍然在繼續。這當然讓我們祂裡面有盼望,等候祂的第二次再來。

這個復活節,讓我們花些時間來默想和回應上帝是全知的上帝和守約的上帝這個真理,並體會到祂救贖故事中更大的願景。

 

 

 

耶穌會被祂自己的百姓拒絕。

在以賽亞書53章3節中預言,在約翰福音1章10-11節成就。

雖然許多人拒絕了祂,但對於那些因著信心而邀請祂到生命中的人,祂使他們成為了祂的家人——上帝的孩子。

 

 

耶穌面對控告會靜默不語。

在以賽亞書53章7節中預言,

在馬太福音27章12-14節中成就

 

耶穌從來不為自己辯駁,而是順服地選擇了走向十字架。對於世界來說,祂的做法很愚蠢,但對於信徒們來說,這卻是上帝愛和能力的彰顯。

 

 

耶穌的手和腳會被釘。

在以賽亞書53章5節中預言,

在路加福音24章39節中成就

耶穌死時,被釘的手腳成為了祂身上的記號。當祂從死里復活時,祂的釘痕仍然在那裡。耶穌不是鬼魂,而是復活的救主!

 

 

 

耶穌會被掛起來。

在民數記21章9節中預表

在加拉太書3章13節中成就

正如上帝使用被舉起的銅蛇救以色列民起死回生,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使得所有仰望和信靠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耶穌會將祂的靈魂交在天父的手中。

在詩篇31篇5節中預表,

在路加福音23章46節中成就

耶穌至死完全信靠祂的天父。當祂咽下最後一口氣,人與上帝之間的幔子裂成了兩半。人類因著耶穌的死和復活而重獲新生。

 

 

耶穌不會永遠被埋葬,祂會從死里復活。

在以賽亞書53章11節中預言,

在使徒行傳2章24節中成就。

耶穌戰勝了死亡,獲得了勝利。死亡無法拘禁祂,也無法拘禁一切信靠祂的人。

 

 

 

 

基督會坐在上帝的右邊。

在詩篇110篇1節中預表,

在使徒行傳2章32-36節中成就

基督願意為了我們的緣故而降卑自己並為我們受苦,因此上帝將祂升至至高。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關於靈命成長的三個誤解(有聲播讀)

作者:YMI團隊,新加坡

翻譯:XININGWANG,愛爾蘭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在靈命成長的路上,你是否曾經陷入困境?你禱告並尋求上帝的話語, 你也沒有隱藏那些潛在的罪,但是你的努力似乎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你實在無法確定今天的你是否比上周的你更像主耶穌基督?

其實並不只是你會這樣!但是,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提醒自己什麼是靈命上的成長。我們在靈命上的成長是借著上帝的恩典,以及祂在我們的生命中做工好讓我們更像主耶穌基督的樣子(以弗所書2章8-9節)。當我們感到停滯不前時,讓我們繼續追隨我們的救主,而不是去追求改變本身。

當追求基督時,我們渴望祂幫助我們在德行、知識、節制和愛中成長(彼得後書1章5-8節),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一些常見的屬靈誤解,以免它誤導我們,阻止我們在真理中成長(以下是三類典型的誤解):

 

 

1.靈命成長需要對《聖經》有著豐富的知識

 

彼得談到了《聖經》可以幫助我們增長知識(彼得後書1章5節,3章18節),聖經的知識是絕對值得我們去渴望和努力的。畢竟,《聖經》是我們了解上帝是誰的主要方式。

但是,「 知識」只是我們學習清單的其中一項而已。我們大多數人能夠回想教會或小組中的某些人,他們似乎知道關於《聖經》的一切,但看上去也很驕傲,喜歡批評或者和個混蛋差不多。這樣的人顯然缺乏靈命成熟的一些其他條件。

在《約翰福音》第14章,耶穌告訴我說,「 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約翰福音 14章23節 )。熟悉《聖經》必定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耶穌的教導,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順服祂的教導。當我們每天閱讀《聖經》時,讓我們問問自己,這些經文告訴了我哪些關於上帝的事情?這對我意味著什麼?最重要的是,我該如何將耶穌的教導活出來?

 

2.靈命成長需要我們鍥而不捨地進行屬靈操練

 

彼得敦促我們在屬靈成長上 「要分外地殷勤」(彼得後書 1章5節)。保羅說「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立比書2章12節)。努力操練絕對是靈命成長的一部分。這裡包含我們都知道的——如讀聖經,禱告,參加基督徒團契等等。

但是,注意不要陷入一個陷阱,誤認為只要我們都做到了,就可以有很好的屬靈成長。

很多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在做著看似正確的事情,卻並沒有真正地在尋求上帝或者用心去做。所以這很難算做我們「分外地殷勤」,對嗎?

其實最重要的是真誠地尋求與上帝建立關係。我們被要求「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22章37節)。在我們繼續信實地閱讀聖經、禱告並去教會聚會之時,也讓我們求上帝更新我們的心意,以便我們每天更加愛他。

 

3.靈命的成長是可以每天都量化的

 

有時,靈命成長給我們的初始印象是一條直線,一條有跡可循的道路。這樣一來,我們今天應該比昨天更加成熟。畢竟,如果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沒有更進一步,那就會是在倒退,對吧?

如果我們全心全意地在尋求上帝,但仍然感覺似乎沒有聽到上帝的回應,或者我們與祂並沒有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我們做錯了什麼嗎?如果我們感到停滯不前怎麼辦?

事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時刻。甚至大衛,這個被認為是合上帝心意的人(使徒行傳13章22節),也經歷了他的困惑期,

「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我心裡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 (詩篇13篇1-2節)

如果你感到上帝離你很遠,或者讀《聖經》看起來像是一件乏味的事,或者在禱告時無話可說,這些並不意味著你已經停止成長。雅各鼓勵我們說,「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3-4節)。

因此,即使在那些困難的時刻里,我們也要像大衛一樣堅信:「但我倚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詩篇13篇5節)。上帝會完成祂的旨意。

讓我們一起追隨上帝吧,真誠地尋求與祂的關係,相信祂會為我們裝備知識和德行,即使在我們看不到任何結果的情況下,也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因為我們知道上帝愛我們,並且在此刻,祂依然在我們的生命中做工,幫助我們建立與祂更加親密的關係。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當我們經歷婚戀的試煉,怎樣才能保持信仰的初心?(有聲播讀)

作者:Ruth,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不久前,一位許久沒有聯繫的姊妹突然發了一條朋友圈,言辭犀利,話語中帶著不快。那些話不像是一位得救10多年的青年姊妹說的,因為裡面有對教會的誤解。我心裡一個念頭閃過,這個姊妹是不是經歷了什麼?禱告之中,權衡之下,我給姊妹發了一條微信「親愛的姊妹,最近是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嗎?」原沒有想著她會回復,因為我們也是兩三年沒有見了。收到了姊妹的回復:「好委屈」。細問之下,才發現是因為婚戀的緣故。

這是一位很虔誠的姊妹,外貌脾氣都不錯,為了等待上帝預備的婚姻,她等到了快40歲信心都還是很好。不曾想到,因為一位弟兄,她跌倒了。
幾年前,有一位弟兄跟姊妹表白,說想跟姊妹成立家庭,姊妹沒有拒絕,只是跟弟兄說要順從教會的秩序,弟兄先去跟傳道人說一下,看上帝怎樣帶領。過後,姊妹就這樣一直等待這位弟兄,可是傳道人一直沒有找自己。姊妹想著可能是自己信仰還需要磨鍊,就這樣一直等一直等。沒想到,去年這位弟兄突然宣布跟另一位姊妹結婚……我認識的這位姊妹當時就崩潰了,「我這幾年一直等待的弟兄現在怎麼是這樣的景況。」

當我聽姊妹說完,心中也替姊妹感到傷心。一位如此單純的姊妹,這樣的經歷對她來說肯定是致命的打擊。因著信息傳遞有誤造成了這樣的結局,讓一位有信心的姊妹進入了信仰誤區。對於基督徒的婚姻,沒有進入婚姻的弟兄姊妹是不是應該慎重默想思考一下呢?當我們經歷婚戀的試煉,怎樣才能保持信仰的初心,讓自己不進入誤區?

最近讀經,我又重新讀到了《路得記》。一個像短故事一樣的奇妙的經歷,不長的篇幅記錄了路得特別的人生經歷。

路得在丈夫死後,沒有急著像俄珥巴一樣回本地本族去尋找新的婚姻家庭,而是選擇跟隨婆婆,跟隨上帝。最喜歡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哪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哪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你在哪裡死,我也在哪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於我」(路得記1章16-17節)。從「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於我」可以看出,這應該是一種破釜沉舟的跟隨吧。當然,跟隨的話我們都可以很容易說出,但是其後路得跟婆婆拿俄米回到伯利恆之後,路得肯定經歷了諸多試煉。《聖經》中只是大概寫了路得靠拾取麥穗養活自己和婆婆,可以想像她們的日子不是那麼容易,如果不是信心的跟隨,誰能如此堅持呢。但是上帝多麼喜悅路得跟隨的這份信心,上帝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祝福了路得,成就了她和波阿斯的美好婚姻。路得本是摩押族的後裔,一個父女淫亂而來的民族,上帝也曾因這個民族不接待出埃及時的以色列人,甚至雇巴蘭咒詛以色列人,就命令以色列人說「亞捫人或是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申命記23章3節)這是一句多麼嚴厲的咒詛,但是因為路得對上帝無悔的追隨,上帝在她的身上成就了那上好的福分。上帝祝福了路得的後代,路得也進入了耶穌基督的家譜。
甚願姊妹們,像路得一樣,有信心的跟隨,不是為了得到什麼物質的回報,而是報答上帝的恩典,因為上帝在我們未出生以前,已經赦免了我們的罪,拯救了我們。「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章16節 )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