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怒氣

【7月圖文特輯】從今天開始試著慢慢動怒

繪畫:Eve

今天的太陽也許一樣大;
面對的領導也許一樣難搞;
交通情況也許一樣擁堵又煩人;
孩子也許一樣地打鬧不聽話;
父母也許一樣不理解自己……
但是!今天的父和長兄一樣榮耀、聖潔並且愛著我們啊。

所以,從今天開始,試著學習慢慢動怒吧。也許情況會改變也可能不會改變。然而我們卻可以體會愛里的忍耐和恩慈,也會更明白父和長兄是如何滿有恩慈,不長久懷怒呢!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吼孩子」對我來說,是一個長久的掙扎

作者:可悅

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溫柔的人。事實上,根據不完全統計,認識我的人90%以上都會用溫柔來形容我。見過我帶孩子出門的朋友,也都會感嘆:「你脾氣好好呀。帶著孩子出來吃飯怎麼可以這麼淡定?」

但其實,自從孩子滿了兩歲,有了自己很明顯的自由意志表達之後,我就一直在掙扎一個問題:「我覺得我對孩子太嚴格,很多時候不能接納她」——是的——我會「吼孩子」,並且有的時候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明明說了要往東,她偏要一個勁地往西,最關鍵往西是會給她造成危險的;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明明好好說了5遍以上,「寶寶,再過X分鐘我們就不能玩了,要吃飯了哦」,但15分鐘過後,她還在繼續拿出新的玩具來玩。我更難接受寫作業的時候,明明已經更正幾十遍了,同一個錯誤還是會繼續錯。

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必須重複幾百遍,孩子卻還是好像沒聽見,或聽見就忘記的狀態真是讓人崩潰。

後來,我漸漸發現,我這種一衝而出,不受控制的怒氣,其實很大一部分來自自己安全感的缺失。

我生怕孩子不睡覺就身體變弱了;我生怕她走太快就摔倒了;我也生怕她一個字沒寫好,以後學習成績就不好了;我更怕她如果不養成認真的習慣,未來就被毀了。我有太多的害怕,這些害怕束縛住了我作為媽媽可以給出的愛與包容。

過一段時間,我又發現,我之所以發怒,有的時候也是自尊心作祟。我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作品,想要把孩子雕塑得更完美,好像這樣我就是更厲害的人,值得榮耀。

當孩子的成長不受我控制的時候,我就無比抓狂和喪氣。有的時候,我想放棄,有的時候,我又不甘心,於是把氣撒在孩子身上,變本加厲逼她學會我覺得她應該學會的東西。

無數個夜晚,我傷心後悔地在上帝面前哭泣,請祂幫助我逃脫這吼娃、不接納娃的詛咒,因為我真的好愛她,我也怕我的壞脾氣給她留下不可逆轉的傷害。

但往往第二天,就一定會遇到另外一件新的事情,挑戰我所有累積以及新生長出來的耐心,讓我生氣得更厲害。要當一個耐心、有愛的媽媽,特別是要全天候24小時都有耐心,實在是太難了。

後來,我意識到,我是一個漏洞百出的人,怎麼可能一當媽媽就完美了。所以,我只有在跟孩子發完脾氣後跟她道歉,也請她跟我一起為彼此禱告。禱告我有更多耐心,不對她亂髮脾氣,嚇到她,也禱告天父給她敏銳的心,同樣的錯誤不要一犯再犯。

現在,當我擔心孩子的成長,甚至擔心她會不會被我嚇壞的時候,我開始學著提醒自己,她首先是上帝自己的創造,只是目前託付在我手中。她以後會長大,會有很多時候我無法在她身邊時刻看顧她,所以,始終,決定她命運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位慈愛的主。

我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控不了,我幹嘛要給自己那麼大的負擔去掌控孩子的命運。我要提醒自己,也要學會相信,如果截止目前,上帝沒有放棄過我,那祂一定不會放棄我的孩子;祂是慈愛的主,這一點是不變的, 我要把我的孩子交託在祂的手裡。

另一方面, 對我來說,自尊心是很好解決的事情。當我發現了這個隱匿的壞心思時,我在上帝面前一承認,它就見光死了。我不需要通過孩子來證明自己,事實上,我壓根不需要證明自己。就算我不是一個好媽媽,就算我一事無成,耶穌還是接納我。並且,我是祂手中的工作,祂也不可能讓我成為一個無用的人(以弗所書2章10節),所以,我放棄靠女兒成名了:)

但即便我處理了這些問題,我發現自己還是會控制不住情緒。這個時候,我想起,當孩子們餓了,累了的時候,他們容易鬧脾氣,我難道不是一樣嗎?我太累的時候,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誰累的時候有好脾氣呢?所以,我開始跟孩子們說明,媽媽發脾氣,不是因為不喜歡他們,而是有時候是媽媽真的很累了。所以,他們要學會在媽媽太累之前去睡覺;)

生氣是不是全都是消極的呢?媽媽是不是就不該生氣呢?首先,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發現,在親密的關係里,因為靠太近,彼此的弱點全都直接暴露在眼前,不生氣是不可能的。

其次,連上帝都有生氣的時候(上帝是公義的審判者,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上帝——詩篇 7章11節),我們為什麼要做假面人?

有一天,女兒撒嬌說:「媽媽,我再也不想在你生氣的時候害怕了……」我一聽,心想這可不得了,所以我馬上本能地回答她:「我生氣不就是讓你害怕的嗎?媽媽生氣的時候你就應該害怕,停下不該做的事情,或者開始去做對的事情呀。」不讓孩子害怕,我生什麼氣呢,對吧?

聖經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以弗所書4章26節)。因此,該生氣的時候還是生氣吧,只是不要讓怒氣不可控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就是了。

「吼孩子」對我來說是一個長久的掙扎,從未消失,但我知道,這個掙扎在我不斷地來到上帝面前尋求幫助的時候,是在逐漸減弱的。因為,我作為媽媽,也在成長。或者,上帝給我這個女兒,就是要暴露我這些深層的傷口或隱藏的罪的。祂也為我提供及時的幫助,引導我,讓我能夠越來越完全,成長為祂喜悅的樣子。

就在我最近又在糾結自己無法不吼娃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從主日學帶回來的手工。一個是羽毛,一個是氣球。我看到並沒有多想,但爸爸好奇問了一句。然後女兒就說主日學這周的主題是「溫柔、慈愛」,因為耶穌是「溫柔、慈愛」的(馬太福音11章29節)。

我打開其中一張手工紙,上面寫著「耶穌對小孩子溫柔、慈愛。當其他人不允許小孩子靠近耶穌時,祂主動邀請孩子們靠近祂……」

啊,這真是扎心了,耶穌對待小孩子如此溫柔、慈愛,我怎能太苛刻呢?吼娃不吼娃不是關鍵,關鍵是我要成為「溫柔、慈愛」的人,因為耶穌是如此的。

至此,我那些因為我沒有被溫柔對待過,所以我就天生無法溫柔對待孩子的借口被直接擊敗了。或許原生家庭對我有影響,但我苛刻、粗魯的態度是我需要面對的,這些是我的罪,沒有任何借口。

願主耶穌繼續帶領我,幫我對付我裡面的罪,讓我更像祂。或許,很快,我就只生氣,不「吼娃」了!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章2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7月圖文特輯】當你對某位弟兄或姐妹感到惱怒時……

繪畫:Chin
*原文取自雅米文章《當你對某位弟兄或姐妹感到惱怒氣時……》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

在慢慢動怒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將怒氣交給上帝

作者:聖夏    有聲播讀:以晨

 

 

「咣……」這是我小的時候在家經常製造的聲音。如果我考試成績不好,或者與朋友發生矛盾,父母沒有滿足我要求的時候,我通常在家會做一件事情,就是回自己房間的時候,故意很大聲地關門,來表達我現在心情不好,提醒所有人拉「警報」。

所以爸媽總認為我是脾氣不好,是容易生氣的性格。漸漸地,我也就接受了我的脾氣不好,從未想過我為什麼很容易生氣,很容易情緒激動。久而久之不論是我傷心、委屈,只要我有負面情緒,我統統當成生氣來處理。

後來我知道「摔門」其實對我來說,意味著拒絕溝通。如果對方不符合我的心意或者想法,我就覺得十分煩躁,很容易激動。很多時候,朋友們形容我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我會什麼時候爆炸,身邊的朋友們對我是又愛又怕。

後來出國留學,有機會去教會,認識上帝。當然在與教會的弟兄姐妹相處的過程中,必然少不了一些「戰爭」。牧者總是耐心幫助我們,並用箴言27章17節:「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來鼓勵我們,讓我們勇於面對矛盾和衝突,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接納彼此的不同。

我所在的教會有一個很單純可愛,招人喜歡的姊妹。有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在一個餐廳做兼職,有的時候餐廳很忙,我心裡時常著急,總是會大聲地對她說話,有的時候大聲說話會變成責怪和批評。

我時常看著這個姊妹被我「折磨」得又自責又委屈,有一次我看到她自責落淚的時候,我心裡突然想到,她到底是做了什麼十惡不赦的事嗎?我何至於如此生氣,如此大聲責怪她?是因為她給客人送水送晚了?是因為她沒有給客人菜單?想到這些,我自己都覺得自己的行為很可笑,也感到苦惱。

我找到牧者和她說明情況,並表示我時常感到自己情緒失控,因為控制不了情緒讓身邊人受傷,心裡又很自責。想到以弗所書4章26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就更加內疚。

牧者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當我有負面情緒的時候,知道可以先向上帝禱告,求上帝幫助自己分辨什麼是可以生氣的事情,什麼是不用生氣的事情。然後求上帝幫助自己改變自己的眼光,可以練慣用不生氣的語氣,開放自己的心,嘗試與對方在平等的關係上溝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牧者的幫助下,我意識到不是這個姊妹做得不好,而是因為她沒有按照我的速度,沒有按照我的想法去做的時候,我心裡就產生了對她的不滿,所以才會在工作的時候大聲斥責她。

我很感謝上帝賜我同行的姊妹,上帝藉著我們之間的相處,讓我看到我裡面的問題。當我與這位姊妹相處的時候,讓我更加認識我自己,也知道自己要改變。

理論上,我知道我要忍住自己的「怒氣」,不要輕易發怒。但是現實是,我還是會生氣發怒。只是每當我又向人發怒氣的時候,我就會向上帝禱告,向祂說我的委屈,向祂認罪。我又傷害了人,求祂赦免我、幫助我。

我還會和那個人道歉,表示我沒有控制好我的情緒,傷害了她,求她原諒我。這使我與上帝的關係變得親密,不斷地失敗和重複,也讓我知道靠我自己的能力我沒有辦法擺脫情緒的控制,唯有依靠上帝的能力才可以。

在慢慢動怒的過程中,學會將怒氣交給上帝,向祂訴說自己的怒氣和感受,求祂安慰自己,並且求上帝幫助自己明白髮怒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上帝讓我知道我的裡面時常有委屈和自責,我也被上帝治癒、安慰以及重新得力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