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恐懼

每日旅程:皮袋中的眼淚

20161107-770-425

作者:Poh Fang Chia

翻譯:湘穎

讀經:詩篇56篇1-13節

求你把我眼淚裝在你的皮袋。這不都記在你的冊子上嗎?(詩篇56篇8節)。

聖經啟示我們要專心仰賴耶和華(箴言3章5節),但有時真的做到仍然很困難。我們告訴自己,要相信!但是我們卻缺乏盼望。我們告訴自己,上帝會幫助你的!但隨後我們就動搖了,並陷入擔憂中。

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閱讀詩篇56篇時能得到如此大的安慰 ,因為大衛有和我們一樣的掙扎。

大衛在生命攸關時,寫道,「上帝啊,求你憐憫我」(詩篇56篇1節)。他從掃羅王身邊逃跑(掃羅曾兩次試圖用尖矛刺殺他),來到迦特,一個掃羅國家以外的地方。但這個舉動就像跳出油鍋又入火海一樣,因為迦特是敵人的地盤。當迦特人認出了大衛時,他「甚懼怕」並且假裝瘋癲(撒母耳記上21章12-13節)。

在面對困難時,恐懼是我們的自然反應,我們甚至會哭泣。而大衛向我們展現了怎樣持續地把我們的信心放在上帝身上。首先,他提醒自己:「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詩篇56篇3節)。「上帝幫助我,這是我所知道的!」(詩篇56篇9節)。其次,他想起了上帝會記錄下我們所有的傷痛。事實上,祂知道我們流下的每一滴眼淚(詩篇56篇8節)。祂完全知道我們承受的苦難,祂也關心在挫敗和痛苦深處的我們。

在我們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可以來到上帝的面前——倚靠祂並且不再懼怕(詩篇56篇11節)。因為祂有能力、憐憫、也希望我們能在患難中尋求祂。祂也許不會立即帶我們脫離目前的挑戰,但祂應許我們「祂必與我們同在」(詩篇56篇4,10節)。我們可以安歇在上帝的同在里,被祂 的「生命光」籠罩(詩篇56篇13節)。

思考:你是如何應對恐懼的?知道上帝會記錄下你的眼淚對你來說有什麼含義?

若是恐怖主義不消亡……

After-Such-Horrific-Attacks-What-Hope-is-There-1024x613作者:何佩欣,新加坡;翻譯:鍾林君,中國

短短几天的時間,關於巴黎、貝魯特、恐怖主義和世界局勢的討論已經鋪天蓋地。該說的不該說的大家好像都說過了,每個人心裡也是五味雜陳。但這次恐襲給所有人帶來的最大的挑戰恐怕就是“我也隨時可能遇難,怎麼辦?”。

沒有誰可以對此自然免疫,也已經不再有誰是絕對的安全。巴黎這次所遭到的恐怖襲擊成為法國二戰以來遭到的最嚴重的一次襲擊。這再次提醒我們,恐怖襲擊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自從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以來,全世界很多人就早已生活在恐慌之中——誰知道恐怖分子的下一個目標是哪裡呢?

這一次巴黎遇難無疑會讓許多國家開始新一輪的自我審視,並要決定如何回應不斷增長的恐怖主義。許多人都在問:“有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可以把恐怖分子一次性消滅乾淨?”以及“我們怎樣才能不再生活在未知與不安當中?”

可是,要是我們沒有辦法除滅恐怖主義呢?要是我們沒有辦法消除這個世界上的罪惡與苦難呢?要是不管我們做什麼,都無法將這個世界變得更安全、更美好呢?我們只要看一眼歷史,就知道這十有八九是未來。

現在每天還是不斷有暴行發生。人們因為種族、文化、宗教的差異彼此殘殺。就在前天,新聞報道已經確認,今年10月底一架俄羅斯飛機的墜毀正是恐怖分子所為。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還有什麼盼望呢?如果靠人類自己,我們恐怕永遠也找不到解決方案。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該怎麼辦?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發生,但或許是時候將眼光從我們自己身上挪開,聚焦到那位仍然掌權的上帝身上了。是的,是時候禱告了。

花點時間來禱告,求上帝給那些哀傷中的人帶去最深的安慰;禱告上帝的公義最終會得勝;也禱告祂賜世界領袖們智慧去處理問題。

為什麼禱告?因為上帝了解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也明白我們的每一絲感受。祂知道在爆炸中失去深愛的人是多麼令人難過與憤怒;祂也知道遭遇恐怖襲擊后的社區是多麼無助;祂更知道那些被做為人質帶走的人經歷着怎樣肉體與精神的折磨,也明白他們家人的心急如焚。

上帝知道,因為祂也曾帶領祂的子民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在聖經的《羅馬書》中,使徒保羅寫下了以下話語,用來鼓勵當時一群經歷極大迫害的基督徒,提醒他們基督的大能和愛:

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 然而,靠着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里的。

(羅馬書8章35-39節)

我們可能不太會看到恐怖主義和人類暴行的消亡,起碼在這個世代不會。但有一件事卻是我們可以確定的:

基督永遠不會離開我們。無論是痛苦、患難、甚至是死亡,都無法讓基督與我們分離。

在我們繼續回想、思考最近這些慘痛的事件時,讓我們重新思想主耶穌的救恩,帶着新的認識與感恩進入聖誕季。謝謝上帝將耶穌賜給我們。因為耶穌已經來過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活得有盼望。讓我們努力去關愛他人,分享與傳遞耶穌的愛與盼望。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恐懼

作者:陳健偉, 新加坡

fear

恐懼是一個很有趣的詞語。一提到這個詞就使我們背脊上不禁冒出一層冷汗,使我們裹足不前。從我們對未來道路上的不確定性到想像我們床下睡的是什麼,各種各樣的事物都有可能帶給我們魂飛魄散的壓迫感。

症狀集合:焦慮、手掌出汗、無根據的驚惶、有些情況下是心不在焉的嘮叨。

治療:單單信靠仰望上帝。

列王記下講述了以利沙面對亞蘭王軍隊的故事。在主要的事件之前,亞蘭王聽說了是先知以利沙一直挫敗他為了困住以色列軍隊而策劃的陰謀。王於是就計畫要抓住以利沙。

「神人的僕人清早起來出去,看見車馬軍兵圍困了城。『哀哉!我主啊,我們怎樣行才好呢?』僕人對神人說」(列王記下6章15節)起床時看見軍隊在你窗外,如此開始新的一天實在不妙。但是以利沙冷靜地應對了這件事。他告訴他的僕人不要懼怕。然後他向主禱告,求主可以打開他的僕人的眼睛,使他看到他們將要面對的到底是什麼。在山腰上保護圍繞著他們的是火車火馬。

這個經歷結束之後,亞蘭王的士兵全都眼目昏迷並且被帶到了撒瑪利亞,那裡已經為他們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所有的戰俘都被釋放了。從那時開始,亞蘭軍不再犯以色列的境了。

像以利沙的僕人一樣,當恐懼抓住我們的時候,我們便開始煩躁。我們最先做的事便是愚蠢地東奔西走,彷彿天快要塌下來了一般。但是以利沙以不同的方法應對了——他沒有焦慮,卻是選擇了信靠上帝。

火車火馬的顯示僅僅是一種方式來表明在令人喪膽的情形下上帝的同在,消除僕人的疑慮。

讓我們向以利沙學習。當我們被圍攻時,與其東張西望,不如讓我們抬起頭尋求上帝。

我盼望我們在生命中所有的情況下都能尋求祂,當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感到恐懼時,使我們不會太過於受驚嚇,而是以上帝為我們的避難所,因祂掌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