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情緒

3個標誌檢驗你是否正被情緒主宰(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美國

翻譯:Patty Song, 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使盡了全身力氣才剋制住自己沒有去回復那條簡訊。我也堅定地把手機關了機。我不要再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了。我也不要再因為一時衝動而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

雖然我知道朋友發來的簡訊並沒有惡意。但是對一個在九型人格測試中測得擁有INFJ型人格特點的我來說(順便提一句,這些人格測試也真是精準得可怕),我知道情緒是我的弱點。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必須控制自己,讓自己不成為情緒的奴隸。

親愛的朋友們,情緒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不能讓它控制我們。我知道對於我們有些感性的人來說,要做到不被情緒控制可能是非常困難的。但這卻是我在過去幾年裡學到的最重要的功課之一。

學會控制情緒將會使我們生活中每個方面都變得更好。說到底,我們是誰並不是由我們的感覺和情緒決定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情緒控制了呢?下面幾點,請對號入座。

1.你經常是下意識對某件事給予反應而不是回應

當我被情緒控制時,我常常發現自己在被動地做出反應(有時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當我收到同事帶有負面攻擊性內容的電子郵件,或是又一次發現廚房案台上的臟盤子時,面對類似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我會很容易當即爆發,將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脫口而出。

直接下結論要比出於恩典給別人解釋的空間容易得多。但我要挑戰自己,要儘力避免這種下意識的反應,同時,要求自己去思考如何才能積極地做出回應,而不只是胡亂下結論。

我丈夫和我設定了一系列關於爭吵的條例。其中有一條是, 「不要增加不必要(需要之後再撲滅)的火苗」。換言之,我們不能因著當下的情緒而口無遮攔,不然我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平息由這些話引起的「火苗」——為我們在糟糕情緒中魯莽出口的傷人話語道歉。

下意識地反應可能會讓我們覺得是出於直覺,然而知道我們的行為並不一定要受情緒控制是實現健康情緒生活的第一步。在等待憤怒情緒消退的同時,有時我會請求聖靈光照我,讓我看到自己這麼反應的根源問題是什麼。邀請上帝參與我的情緒反應,有助於我在下次陷入情緒時,可以做出更正確的回應。

 

2.你無法分清事情虛實

我的輔導老師讓我明白的一件事是,感覺就是感覺,它沒有對錯之分。親愛的朋友們,當我在和你們分享「我的這些感受」時,我也是在告訴你們,我們的感覺並不總是可信的。事實上,感覺常常欺騙我們。我們可以在耶利米書17章9節中找到這一真理,經文將心描述為「邪惡」的根源:「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當感覺凌駕於事實之上時,我們已然陷在情緒中不能自拔。換句話說,當感覺變成了我們的偶像時,我們更傾向相信自己的感覺,而不是上帝對我們的看法和實際情況。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該查看內心的時候了。我不應該追隨自己的心(與迪斯尼動畫中的情節相反),我需要的是跟隨耶穌的榜樣,並努力在生活中結出聖靈的果實——包括自製(加拉太書5章22-23節)。

 

3.你感到無法控制自己

無論你是像孩子一樣直接發脾氣,還是選擇迴避面對,不可否認的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並且這種影響通常是負面的。

如果你正在讀這一段,那麼很明顯的,你的情商足夠讓你識別出情緒何時失控。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很難控制情緒的人來說,找到引爆我們情緒的點是什麼會很有益處。我們有可能是因為FOMO而在瀏覽Instagram時感到絕望;或者是僅僅因為手機另一端無人應答而感到被拒絕。找出在生活中可能觸發我們情緒激動的觸因才是關鍵。當我們越了解這些會觸發我們情緒的因素,我們就能越快把它們交給上帝,並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當今這個時代,流行文化在鼓勵我們更加真實面對並坦誠自己的感受,這一做法對於培養真實的人際關係來說當然必要,但因此學會不受情緒控制地生活就變得更加必要了。

了解自己的感受對我們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我們卻不能讓情緒決定我們的走向。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我有沒有讓情緒支配我?我是不是被自己的感覺引向了錯誤的道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查驗自己在哪些方面受情緒控制。

親愛的各位,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上文中講到的任一情況,不要擔心。因為我和你一樣。情緒是我們人類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壓抑它、把它埋在心底,相反,我們可以把它帶到我們親愛的天父面前,因為祂願意帶領和幫助我們活出祂的旨意。

上帝希望我們把生命的每個領域都交給祂,當然也包括我們的情緒。我們越在情緒問題上尋求上帝的指引,就越能辨別出哪些感覺是我們可以信任的,哪些是我們要釘在十字架上的。

所以,別擔心,我們都在這個叫做「生活」的情緒起伏之中。最終,我們都會與耶穌一起達到完全的醫治,成為完全的自己。所以跟我一起宣告吧:「情緒不是我生活的主宰。除了耶穌,我的生命沒有其他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糟糕的情緒有時就像暴風雨一樣忽然襲來,讓我感覺無力抵抗(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707080608
作者:奇奇,中國
語音播讀:安安,香港
播讀後期製作:龐宏宇,中國

作為一個極其情緒化的典型代表。今天我就來給你說說我的日常。

我常常早上起來還覺得陽光明媚,生活好美,想要買一束花布置一下卧室。到了下午可能就感到生無可戀,活着好累。至於原因,有的時候是由某些很小的事情引發,還有些時候真的是毫無來由的就感覺心情很糟。而這種情形對我來說是常態。糟糕的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一樣忽然襲來,讓我感到實在無力抵抗。此時最好能早早地睡覺,不然就是覺得必須要找個朋友聊聊…相信我,你不想成為那個時候跟我聊天的人。因為聊完之後你多半也會變抑鬱。更糟糕的是作為一個基督徒在這種時候我會完全無法靜心讀經禱告,有時乾脆完全放棄,只是告訴幾個要好的朋友為我代禱。而放棄讀經禱告並沒有讓我感到絲毫輕鬆,反而會令我非常自責。“主不是讓你喜樂么?你怎麼還是那麼情緒化呢?”“看吧,就是因為你不靈修才會這麼糟!你的靈命真是一點長進都沒有!”“基督徒怎麼還這麼自怨自艾的!你看看你都成什麼樣了?”這樣的聲音簡直能把我活活吞掉,讓我本來就低落的情緒更加惡化,最後乾脆自暴自棄。我知道這是魔鬼的攻擊,牠實在知道我的弱點,但對此我似乎無能為力。我的日常就是如此悲劇地循環着。我就像是一隻手無寸鐵的小羊等待着情緒猛獸不定時的爆發然後任其宰割。

在上面的情形無數次重演后我終於決定不幹了!主明明白白地告訴我:你要靠着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做剛強的人。要穿戴上帝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以弗所書6章10節)。

所以我決定不再做一個自憐自艾的受害者。而是要拿起聖靈的寶劍(以弗所書6章17節)起來征戰!以下是我近些天來親測有效的方法。

照顧自己的心,靠着禱告得勝

“應該一無掛慮,只要凡事籍着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祂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6-7節)。

我決定不再逃避禱告。情緒襲來的時候我也不躲避,不否認我的情緒,而是承認我現在正受到情緒的影響而不想禱告,然後求聖靈來平復我的心。當有自責或自憐的聲音來侵擾我時,我就奉主的名斥責它們離開,確保我在聖靈的保守裡面。

我發現這樣的禱告對我非常有幫助。聖靈會親自來安慰我的心,給我平安。很多時候我們在情緒裡面很難禱告是因為我們會覺得這種狀態無法來見上帝,為了不否認此刻的情緒我們就拒絕禱告。所以,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承認此時糟糕的情緒,然後求上帝來做工改變我們的心。

默想上帝的話語

聖靈平復了我的內心之後,我需要用上帝的話來充滿它。因此,我會拿起聖經反覆地閱讀一些段落,抓住上帝的應許,並不斷的默想,讓上帝的話語完全印在我的心裡。

比如腓立比書4章11-13節,保羅講到他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喜樂。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章13節)。還有啟示錄21章3-7節描述新天新地的景象。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祂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21章4節)。這些經文都給我極大的安慰。通過默想,我更加清楚上帝的話語,並得以在真理里更加堅固。

每天定時地靈修

上面兩點是特別針對深陷在情緒當下的解決方法。但平時的靈修也非常重要,絕對不能忽視。為自己找到一個每天固定的時間來讀經禱告很重要。我不是一個喜歡早起的人,所以我會用晚上來做靈修。最近我正在禱告方面操練自己,下決心做一個禱告的勇士,所有想起來的人和事我都會記在小本子上,在晚上一一為他們禱告。

每天有規律地靈修有助於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只有當我們有堅固的屬靈生命時才能夠更好地抵禦情緒化的陷阱。

如果你也是一個情緒化的人,我想要對你說,不要怕!上帝已經勝過了這一切。勿讓魔鬼的詭計得逞,起來征戰吧!靠着主做剛強的人。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撥雲見日

當感覺大過事實時…

rail-234318_1024

作者:雨恩,馬來西亞

有一個比喻令我印象深刻,它用火車頭與車廂來說明感覺與事實之間的關係。火車頭是事實,而車廂是感覺;若沒有車廂,火車頭仍然能繼續往前走;但是若沒了火車頭,車廂是沒辦法拉著火車頭往前走的。我是一個情感豐富又敏感的人,曾經也是一個被情緒主宰、被感覺駕馭的人。我常常會因為想太多而腦袋當機,行動也原地踏步。

無論是恐懼、焦慮、罪惡感、憤怒……過多的感覺是會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的。打招呼對方沒回應,就猜想對方是否討厭自己,然後便逃避與對方互動;覺得事情沒做好,羞愧得無顏見長輩或老師,想要躲起來;覺得自己的表現或想法不夠好,而不敢發表任何意見,在團體中總是很被動。在我過去的生活中,這些狀況不勝枚舉。至今,我仍然在學習,以前車之鑑提醒自己,不再重蹈覆轍陷在過多的感覺中。

1.找可以信任的人分享

當人被感覺誤導了,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回應。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鑽牛角尖,而是找到可以信任的屬靈長輩或屬靈同伴分享出來,為你守望。我曾經在害怕退縮、思緒混亂時,屬靈長輩會幫助我釐清當下實際的狀況,看見其中不符合真理的控告和謊言。當我對人有很深的愧疚感時,屬靈同伴則幫助我看見,其實我並不需要為一些事、或一些人的感覺負責。這讓我學習到了我們需要為自己設定健康的界限,當下次有同樣的感覺時,便能夠自己有分辨的能力,知道怎麼處理和面對。

2.讓耶穌做生命的主

「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加福音9章23節)

對我而言,要捨的「己」除了舊有的生命和老我之外,就是我那過多的感覺。許多我想說「不」的時刻,都是因為內心感到過不去、很難受、很彆扭。但我思想,我的心是讓情緒、感覺做我的主,還是讓上帝來居首位、掌王權呢?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很不想愛人,一方面是覺得尷尬,一方面覺得內心明明很抗拒,卻仍然去做這些關懷的行動,感覺非常虛假。但聖經中耶穌教導我們要彼此相愛,而這份愛是從上帝而來的(約翰一書4章7節)。於是我便思想,如果是耶穌祂會怎麼做?學習在感覺不對時,堅持靠主做對的選擇。一段時間後,錯誤的感覺逐漸消逝,而事情仍然導向正確的方向。

3.禱告將感覺交託

「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拉太書5章25節)在禱告中,我求上帝幫助我面對感覺而不逃跑,我也求上帝賜我天父的眼光看待每一件事情。我需要每天不斷地把自己過多的感覺交託給上帝,求祂保守我的心懷意念。在禱告中為自己穿上全副軍裝,戴上救恩的頭盔來思想每一件人事物,也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

4.思想,宣告上帝的話

就像火車頭與車廂的比喻,提醒我們要定睛在可靠的事實上,而這可靠的事實就是上帝和祂的話。我們越認識上帝的大能和慈愛,我們就越對上帝有信心,勝過我們的感覺。我們會對於未知感到恐懼,但聖經多次告訴我們:「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申命記31章6節)。感覺孤單,沒有安全感時,上帝說:「祂與我們同在,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申命記31章8節)。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相對於感覺的經文抄寫下來,放在書桌或床頭等顯眼的位置。我把這段經文放在我的電腦桌前提醒自己——「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舍己。」(加拉太書2章20節)

曾經有輔導與我分享,上帝給我們的「感覺」是很棒的祝福。因著感覺,我們能夠體會耶穌的愛,並回應祂的愛。但是上帝同樣也給我們理性,賜給我們真理。因此,我們對上帝、對人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感覺,而是要全面性的,跟上帝求智慧學習建立與祂、與人的關係,生命才能越發成長。求主更新、煉淨我們,讓我們一起把燃料放在對的地方燃燒,火車才能繼續往前邁進!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 信心不能停)

影評:從裡到外愛着我——《頭腦特工隊》觀影有感

头脑特工队

作者:林佳慧,新加坡;翻譯:白承成,北京

自從學了心理學,大家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你能看穿我的心思嗎?”(答案估計你也知道,所以猜出來並沒有獎勵)。因此我常想:“要是真能讀懂別人的心思那該多好。”有這樣想法的肯定不只我一個,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迪士尼和皮克斯發行的新片——《頭腦特工隊》?

就影片核心內容而言,《頭腦特工隊》向我們展示了一段直達人內里的旅程,將情緒、想象、行為和思想所構築的複雜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令人耳目一新、充滿樂趣。故事情節則主要圍繞11歲的小姑娘萊利腦中(或者說控制中心裡)幾位情緒小人的冒險展開,他們分別是代表憤怒、厭惡、恐懼、快樂和悲傷的怒怒、厭厭、怕怕、樂樂和憂憂。

萊利出生后,樂樂一直手握控制中心的實權。她全心全意守護着萊利的快樂與記憶,卻不知不覺將憂憂擠兌到二線。但是一場危機激發了一次瘋狂的冒險,讓萊利又重新做回“自己”。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樂樂學會了去欣賞憂憂。

這是多麼準確的現實寫照!的確,我們大部分行為都是在保護快樂、避免悲傷。我們常常把悲傷看作是一個很難對付的悲觀者,對其避之若浼。然而,悲傷也是人類情感中很重要、並且很自然的一部分。箴言14章13節告訴我們:“人在喜笑中,心也憂愁;快樂至極,就生愁苦”。悲傷可以使人們彼此連接,也讓我們有同理心。最重要的是,它提醒着我們,這個世界上的快樂只是暫時的。

我們可能會由某些經歷、事情、關係和生活本身找到快樂,但在這個世界上,它永遠是不完美的。只有在天堂我們才會有真實的、完全的快樂,沒有眼淚、哭號、或疼痛(啟示錄21章4節)。那是耶穌將與我們在天堂分享的快樂。

當然快樂和悲傷並不是電影中唯一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的角色。《頭腦特工隊》同時也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當人被恐懼、憤怒、厭惡所控制時,災難就有可能發生。這提醒我們,我們需要很多的智慧去操練節制,而不是為情緒所俘虜,“因為上帝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1章7節)。所以,儘管人們常常說要隨心而行,或許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在大腦被情緒控制之前,三思而後行。

做人就意味着不會簡單,而是繁複而細密,這本身就是一種美。

我們無法說出我們經歷到的每一種情緒,甚至不知道它們是從大腦或身體的哪個部位冒出來的。即便不是完全的不可能,要完全了解我們自己也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然而,好消息是,我們的內里並不是完全的奧秘,起碼對我們的創造主而言不是!詩篇139篇告訴我們上帝如何塑造了我們的內里,並說我們“受造奇妙可畏”(14節)。上帝完全知道並且認識我們。當耶穌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祂也經歷了與我們同樣的情緒——快樂、憤怒、悲傷、憂愁、驚奇等等。即使我們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上帝也從裡到外了解我們,並且會一直愛着我們。

此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圖片來源:福布斯英文網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透心糧www.ya-mi.org/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