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愛的行動

白化病並不使我與眾不同(有聲播讀)

作者:Anatasya Patricia,印度尼西亞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我叫Anatasya,我患有一種叫做白化病的皮膚病。

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我發現我的皮膚顏色跟別人的不一樣。而且我從來沒有見過和我膚色一致的人,所以我不明白自己怎麼了。

小時候的我並不在乎別人會不會因著膚色不同而嘲笑或評論我,因為我還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然而,當我逐漸長大,我慢慢發現了自己在身體上和他人的不同。

起初,我不知道我的身體怎麼了。直到初中我才開始尋找答案。那時我才發現我得了白化病。

白化病是一種由於身體生產黑色素的機能紊亂而導致的疾病,皮膚會因此部分甚至完全沒有顏色。所以,我的頭髮、皮膚和睫毛的顏色都很淺甚至完全是白色。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導致我得了白化病,但據我所知,這種疾病也可能是遺傳來的。我的曾祖母也是白化病患者。

我的身體狀況對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過多的日晒會損害我極度敏感的皮膚。大概是因為大多數人從來沒有見過白化病患者,所以當我走在外面時,會吸引很多好奇的目光。我常常覺得自己似乎成了眾人的焦點——不好的焦點。人們也常常會問我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我媽媽在懷我的時候吃了什麼導致我得了白化病。甚至還有人想和我合影。

在學校,有一些同學無法接受我的外表。他們給我起了很傷人的綽號,比如「迷途的遊客」,或「行走的屍體」。在聽到這些侮辱我的話時,我會傷心地哭,無法接受自己。雖然我知道我跟他們的差異只是身體上的,然而我不明白為什麼人們要這樣侮辱我。

然而,我很感恩自己還是找到了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教會裡——他們不會因為我的皮膚狀況對我有任何歧視。我也參加了一個叫做「印度尼西亞白化病社區」的互助小組。該小組有56名成員。通過這個小組,我認識了很多和我有同樣情況的人,我們經常一起分享彼此的生活經歷,互相給出建議,在人生道路上彼此鼓勵。

我也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很耐心地聽我講我的掙扎,並且不斷地提醒我,我和我的朋友們沒有什麼不同——他們能做的我也能做。他們還告訴我,當人們侮辱我時我沒有必要生氣。他們說,這些侮辱表明人們在關注我,只不過他們用錯了方式。

他們還教導我要不斷向上帝尋求力量。這使我下定決心,不再因自己的處境而沉湎於失望、悲傷和憤怒,而是把精力用在探索上帝對我的人生計划上。

雖然我的父母用上帝的話語告訴我,在祂的眼中,我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但我仍然不明白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創造我。然而在一次家庭靈修中我讀到的一句經文觸動了我。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靈修結束後,我把這句經文記在心裡,並禱告祈求上帝的指引,求祂讓我明白祂對我生命的旨意。

最後,我明白藉著白化病,上帝給了我人生最好的安排。創造我並不是祂的失誤。祂也沒有讓我孤身一人面對困境,而是在我周圍安排了一群朋友還有我的父母——他們總是陪在我身邊支持我。

另一節觸動我的經文是箴言3章5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這節經文提醒我,不要以自己對環境的理解來看待問題,而是要把希望寄托在祂那裡。

現在,我不再把白化病看成是我的一個缺陷。相反,我視之為是上帝給我的獨一無二的特質,對此我很感恩。雖然有時自卑感仍會不時地襲來,但我會祈求上帝賜予我力量,讓我不至沉湎其中。

學著接受自己身體狀況的過程讓我能夠同理那些孤獨、沒有安全感和被棄絕的人,並主動去接觸他們。我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我試著去接近他們,與他們交談,和他們交朋友。

我要繼續在生命中榮耀上帝。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英語老師,這樣我就可以用從上帝話語而來的智慧教育下一代了。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一次徹夜失眠的經歷讓我明白的(有聲播讀)

作者: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一個周日晚上,重感冒的我感到很疲憊,破天荒九點多就開始有了困意。於是,我趕緊收拾,十點前就躺下了。本以為可以補一個多月來欠下的美容覺,可萬萬沒想到,這卻成為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徹夜失眠的開始。

身體疲憊的我翻來覆去很多遍,意識卻越來越清醒。各種各樣的想法開始侵蝕我,我變得越來越焦慮。於是我開始給自己做思想建設,然而很快又被各樣的焦慮攻破。接著焦慮開始變成了恐慌:這一周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必須要有好的休息,睡不著可不行,我必須要趕緊睡!

在床上翻來覆去了不知多少次之後,我起來一看,已經快一點了。這讓我陷入了更深的焦慮。我再次想辦法讓自己睡著,卻仍然無果。當我再次起來看時間時,已經兩點多了。我覺得自己情緒崩潰了。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困難的入睡。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我每一個神經細胞的活動。縱使我的身體疲憊到不行,意識卻不願意關機。絕望中的我開始禱告呼求主來救我。呼求了很久,卻聽不到任何回應。

無邊的恐懼將我吞噬,我開始懷疑上帝是不是離棄了我?感冒造成的身體疲憊加上失眠帶來的巨大痛苦讓我喘不過氣,然而最痛苦的還是以為上帝離開我的感覺。我一邊躺著一邊哭。心裡在想:主,你在哪裡?為什麼要離開我?

似乎過了好久好久。我看了下手機,六點多了。我打開微信,發了一條狀態:睡不著的時候才知道能夠睡著也是恩典。

這是我有生以來頭一次一整晚一分鐘都沒有睡。也是頭一次,我開始覺得曾經能睡著的時候真的好幸福。我一直都把睡眠當做理所當然的,從來沒有想過能入睡也是恩典。

而兩周過後回看這次無眠的痛苦掙扎,卻讓我發現它其實是主給我的祝福。

 

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學會感恩

這次失眠的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睡著真好。我開始每天為著能睡著感謝祂。生活中其他我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比如能看,能聽,能夠參加長跑……我之前從來沒有為這些感謝過主。反而會因著一點點的不滿意就抱怨祂。我以為我配得這一切,我以為若是能得到我想要的我就會更快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善都是祂白白給我的恩典。不知感恩的心只會奪去我的喜樂,讓我陷入自憐和苦毒。

 

發現了我的掌控

這次失眠也讓我發現了我的掌控欲。我想著一定要睡一個美容覺,計劃好了這一周的安排,以為一切可以按照計劃發生。可當沒有如願時,我就非常挫敗,甚至對上帝感到失望。然而是誰掌管這一切呢?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馬太福音10章29-30節)天父若允許我經歷失眠,我為什麼要抱怨,驚慌失措呢?睡眠只是我想要掌控的一小部分。查驗自己的內心,我發現自己知道要一切聽從主的旨意,可暗中卻想要掌控自己所有的一切。小至如何安排一天的時間,大至婚姻,沒有一樣是我肯完全放棄掌控權的。曾聽過美國The Village Church一個關於根性偶像的系列講道,我們敬拜的其中一個偶像就是「掌控」。沒想到借著這次失眠,我掌控的罪被暴露出來。

 

發現了我是憑著感覺來理解上帝的

在痛苦的無眠中,因呼求沒有得到回應,我被一種叫「被上帝離棄」的絕望感籠罩,哭了好久。然而上帝給我的應許在經文裡面說得清清楚楚,祂是不會離開我的:」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當我按自己的感覺來判斷時,這會導致我的信心和情緒不穩定。上帝要我們按照祂的話來信靠祂,而不是憑著虛無縹緲的感覺。不是我感覺祂在祂才在,而是祂應許說祂在就永遠都與我同在。縱使有時候在極深的痛苦中,我感覺不到祂,我也仍然要握緊祂話語的應許——我的天父永遠都不會丟棄我。我應該相信祂的話勝過相信自己的感覺。

最近雖然不再會整夜的失眠了,但仍會有難以入眠的時候。不過,我已經學著不再去掌控。不論能不能睡著,我都相信我的天父與我同在,祂愛我,看顧我。睡得著時我感謝祂,睡不著時我就禱告。我發現那次失眠讓我變得不再那麼焦慮,真的成為了我生命的祝福。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用愛打破隔閡——電影《幸福綠皮書》觀後感

作者:Maggie,中國

前幾天,91屆美國電影學院獎(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幸福綠皮書》脫穎而出,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

「綠皮書」是美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東西。因為當時施行種族隔離政策,所以黑人外出旅遊,都會拿著一本綠色的小冊子,上面列出了哪些旅店和餐廳會讓黑人入住和就餐。這就叫「綠皮書」。

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唐·雪利是一位鋼琴家,甚至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他要穿越美國到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於是他拿著一本「綠皮書」。這就是《幸福綠皮書》這部電影的主要劇情。

唐找了一個白人做司機,司機的名字叫托尼·利普,有過劣跡,痞性很重,在路上發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越往南,唐就越被排斥,因為越往南,種族歧視越嚴重。一開始,唐只是不能進入高級酒店,後面是不能用白人的廁所,再往後都不能用白人的更衣間。在這裡,不歧視黑人的白人也不敢多管閑事,社會對於黑人都是冷漠的。托尼雖然滿口髒話,言語粗俗,但是對待唐,他有熱情。

《幸福綠皮書》比以往的「政治正確」電影探討得更深一些,並不是單純地塑造種族對立形象,或者平鋪直敘美國白人對於黑人的壓迫。作為接受白人所把持的高等音樂教育的唐,他的思想並不為自己所屬的黑人群體接受,但是由於他的膚色,他也受到白人的排斥。

而托尼的身份設定也很有意思。他是一個白人,卻充滿了粗鄙之語。在那個年代,白人接受教育的機會更多,托尼卻沒有什麼文化。

一個在重重阻力之下取得行業矚目成就,一個在各種社會製造的便利之下自暴自棄。這是雙重的反差。

托尼不喜歡黑人維修工,維修工用過的水杯他都要扔掉,但是托尼對唐有一份敬意,雖然他根本看不上唐所說的藝術品,也不理解他的藝術。

《幸福綠皮書》這部電影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告訴我們,愛是如何遮掩矛盾和衝突的。

唐在托尼的勸說之下,吃了人生中的第一塊炸雞。那個年代,都說黑人喜歡吃炸雞,白人不喜歡,然而其實有黑人不願意吃炸雞,有白人對炸雞很是痴迷。這也是《幸福綠皮書》電影設置的獨特之處,矛盾中還有矛盾,但是不僅僅是渲染矛盾,而是指引大家認識愛與和平。所以吃炸雞這一幕,不單單是電影一個有趣的情節,更是代表著矛盾中的矛盾消彌。

上帝造人本來就是平等沒有歧視,是人類在種族之間製造了歧視和對立,能化解這些的只有理解與愛。

電影最後,唐和托尼一起去了一家黑人酒吧演奏,而不是為那些自認為是「上等人」的白人演出。他們衝破了內心的堡壘。唐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和自己的同胞打成一片,托尼也拆開了心中的圍牆,和黑人坐在一個地方傾聽音樂——這在當時是很出格的,白人並不喜歡和黑人坐在一起。

這也許是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我們應該勇敢走出去,不要懼怕,不要把自己的靈魂封鎖,要把冷漠變成愛。

電影沒有突兀地要求平等,聚焦傷痛,而是給人們指引了一條道路。聖經上說:「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言10章12節)。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因為各種各樣的緣由,不敢去愛,不敢說愛?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了種族隔離。但是人心之間有隔膜。願我們可以用基督的愛打穿與人之間的隔閡。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雅米漫畫:禱告與成長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