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管制令下,修復和上帝的關係變成我的首要任務(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望向鏡中的自己。不懂何時,歲月悄悄帶走了我粉嫩無暇的臉蛋,只留下一雙厚重眼袋,粗大的毛孔與眼角的細紋。目光再往下,肚子和大腿的贅肉仍然不離不棄地跟隨著我,縱然我已經嘗試做不同的運動去消滅它。好不容易從鏡子前離開,腦袋驟然想起,隨著大馬行動管制令的開始,我的存款已經從原本的四位數退到三位數。我看向日曆,數算著日子,想著政府何時才會通知我去新的學校報到,開始我的教學生涯。

在馬來西亞行動管制令的日子裡,我就是如此開始我新的一天。明明應該是陽光燦爛的25歲,可卻硬把自己活成像一個整天埋怨的歐巴桑。用埋怨開啟無所事事 的每一天。埋怨自己不討好的臉蛋、身材,和遲遲未到的工作。我也頻繁刷著社交媒體,垂涎著吸引人的衣服、保養品和排毒產品的廣告。深信一白遮三丑,一胖毀所有。那時的我心裡想,如果我有錢,我就有能力買這些看起來可以讓我活得很精緻的物品。如果我有很多錢,我一定可以活得很幸福。如果我有錢……

可是我沒有!我按著計算機,算著如果我買下這些奢侈品,剩餘的存款可以幫助我度過多少無業的日子。耳邊似乎迴響著家人叮囑我不要再亂花錢了。我懊惱地抓了抓我的頭,心裡覺得非常氣餒。看著我的好朋友幸運地在行動管制令期間還能在家工作,薪水準時地進入戶口,而我卻在就業的前一個星期,政府公布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准老師無限期延後報到。這瞬間打亂了我的計劃。想到連日常生活起居的消費都要家人的支持,我的心頓時涼了半截。

推開曾經陪著我度過無數日子的聖經和靈修筆記本,我一肚子的委屈不甘。可我不懂該向誰抱怨,唯有向上帝發脾氣。

「為什麼……」我抱著頭禱告。「上帝呀,你說過禰未曾留下一樣好東西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嗎?我是禰的女兒,禰萬王之王的女兒,可為什麼我的生活卻如此糟糕?我只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有薪水,給我自己和家人過上好點的日子。為什麼禰那麼疼愛禰其他的兒女,卻不重視我,甚至我沒有信主的朋友都比我好上千萬倍!」

在無數個失眠的夜晚,我覺得上帝讓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祂不愛我,沒有滿足我心裡膨脹的物質慾望。我總覺得那時候沒有工作的我活得很失敗。我的計劃,我的夢想全被這行動管制令給打亂了。

上帝總是沉默。祂似乎已經不再對我說話。祂的沉默讓我更生氣,也讓我覺得聖經的話語顯得特別諷刺。上帝的賜福,憐憫和安慰我通通都感覺不到,感覺到的是祂的冷漠。

寫到這裡,我心裡突然湧出了一股憂傷。現在回想起來,我無數次地和上帝發脾氣,祂也無數次地陪在我的身邊。祂可能也難過地想著為什麼這個傻女兒總是以為祂不愛她,不疼她。為什麼她總是不信祂為她準備的禮物,是比她自己想要的好上千萬倍呢!

這個世界是多麼多姿多彩,人心的慾望也是無窮無盡。我以為,唯有工作和金錢才能堆砌我想要的日子。我以為只要我穿著美麗的衣服,有著苗條的身材,臉上化著精緻的妝,有足夠的存款,我就可以過上幸福的日子,不負25歲花樣年華的自己,卻不曾細想我已經不知不覺掉入危險的試探里。

這些「我以為」一步步地讓我覺得上帝不重要,祂幫不了實現我的幻想。

後來我終於得到了一份穩定的教職工作,生活也慢慢改善。可我知道我和上帝的關係出現了很大的裂縫。每天看似有禱告讀經靈修, 每天也有一堆的事情要交託給上帝。可靈修變成一個死板的例行公事。完成後我就點開手機里的購物網站,想著下次發薪水時要送自己什麼禮物,好讓我從中得到暫時的滿足。

可是心裡常有一股莫名的空虛,提醒我的缺乏,讓我不能真正的快樂。我常在想,上一次我真正滿足地笑是在幾時呢?是我收到一個個郵寄包裹的時候?是我運動瘦了一斤的時候?還是我用新的洗面乳洗臉後發現皮膚變好的時候?

都不是。我突然發現那些曾經讓我覺得喜樂的時光往往和上帝脫不了關係。我和祂在湖邊散步的對話、靈修讀經的感動、和祂分享日常瑣事的晚上、又或者祂在某本書給我的話語……我發現能滿足我的是祂自己。我真正的喜樂竟是源自於我和祂的關係。當我和上帝的關係變質了,我的心自然就不再快樂了。

後來工作上遇到難處,作為新人的我把不平放在心中,沒有告訴任何人。可任性的我又脾氣暴躁地質問上帝,「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順心的日子總是這麼短暫。」 讀到以賽亞書的48章10節 「我熬煉你,卻不像熬煉銀子;你在苦難的爐中,我揀選你」時,我心裡立刻向上帝說,「那我寧願禰不揀選我,我已經受夠禰給我的苦難了。」上帝似乎也反問我:「你到底是要我改善你的生活,還是更新你的生命?」

我想到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魔鬼希望用世界的榮華富貴誘惑耶穌。我突然發現我一昧地希望上帝改善我的生活,挪開我的困難,滿足我心裡無限的慾望,那我信的還是上帝嗎?如果我單單要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魔鬼也幫到我,不需要上帝。

「那我當初為什麼要選擇這位上帝?」我想起自己那一年不顧家人的反對,堅定並開心地選擇耶穌為我一生的主。是因為祂曾經給我什麼「好處」嗎?不是的。吸引我的是祂對我的愛。「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31章3節)從我信主以來,一路有風有雨,有陽光燦爛,也有陰雨連綿。可一路上,祂總是篤定地在我的身邊。最初吸引我的,是祂如父親的關愛,恩友的指教,和良人的陪伴。

那為什麼現在我不想再跟隨祂了呢?我想,是因為我把生命的焦點放在錯誤的地方了。上帝已經不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這個世界的繽紛。我不明白的是,世界琳琅滿目的商品只可以改善我外在的生活,可內在生命的改變唯有倚靠上帝的話語。

我知道我需要更迫切地尋求上帝,好趕走我心裡不斷膨脹的慾望。於是我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禁食禱告。從前以色列人犯罪後,會向上帝痛哭禁食禱告,好尋求上帝的面。而我在飢餓當中,學會了緊緊地抓住祂的同在。我彷彿回到剛認識上帝的時候,心裡對祂的渴慕和愛。禁食的那天晚上我終於重新感受到祂的同在了!這才發現上帝從來沒有放棄愛我。祂一直愛我,只是我心裡的慾望攔阻了我和祂的親密,讓我看不見祂。

靈修時,上帝帶我看一個故事。故事裡有一個男人,因饑荒舉家搬到一個地方。他向那邊的人謊稱她的妻子是她的妹妹。因為他心裡想:「恐怕這地方的人為利百加的緣故殺我,因為她容貌俊美。」(創世記 26章7節)男人名叫以撒。

「恐怕」讓這個男人做錯了一個決定,傷害了她妻子的心。「恐怕」是「我以為」會發生的事情,是自己的想法。其實我們很常被自己的想法轄制,就像以撒。

恐怕我太胖,恐怕我不夠好,恐怕我不夠錢。我以為上帝偏心,給我的祝福都是次等的。我以為我要足夠優秀,人和上帝才會愛我,我以為我太不好了,所以上帝把一個一個重擔壓在我的身上……

「恐怕」和「我以為」讓我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我害怕,我擔憂。於是當困難一波波來時,我對上帝失去最初的信心和愛,以為上帝會拋棄不好的我。這使我離開祂,轉向物質,讓物質滿足那顆如無底深洞的心。

唯有創造人心的才能滿足人心。和上帝美好的關係勝過物質帶來的短暫歡樂。祂明白祂兒女的所需。若我們活在祂的裡面,我們根本不會缺乏。

如今,我慢慢從物質的慾望里走出來。喜歡購物其實沒有錯,喜歡用小物品去裝點自己的生活也是好的。可當心裡對物質的渴望大過對上帝的愛時,這些不知不覺就會變成侵害我們生活的偶像了。

我覺得我和當年拜偶像的以色列人一樣,無數次地離開上帝。可上帝的愛從來不因人的失敗而停止。上帝對犯下無數錯的以色列人與我說:「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以賽亞書43章4)

修復和上帝的關係變成我生活中的首要任務。靈修禱告不再是死板沉悶的每日必修課,而是我和上帝約會的時間。每次和上帝獨處時,祂總會給我新鮮活潑的話語。從前覺得聖經是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書,可有上帝陪我一起讀時變得別有一番滋味。

工作的難處仍然在。日常也有一些煩心的事攪亂我的心情。可不同的是,在這些苦裡面,我總嘗到上帝為我預備的甜。苦裡面的甜比單純的甜更來得彌足珍貴。

上帝的同在是最寶貴的。25歲的生日剛過,我回顧我的願望清單。才發現生活永遠不會滿足,願望清單只會無止境地加增。我把願望清單清空,只留下一條「不忘初心,不負祂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妙的創造

你懂Ta的愛的語言嗎?(有聲中文)

 

作者:Amanda Vogelei,美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在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我和丈夫就努力將基督放在我們婚姻的中心。我們共同建立了像禱告、讀經、去教會敬拜、參加小組活動以及與彼此談論自己的信仰情況等一些列習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關係中沒有沮喪的時刻。

其中一種情況如下:幾乎每個早晨,我的丈夫都會給我做早餐,打包午餐,並在我上班要遲到了衝出門去之前遞給我我的包和一杯外帶咖啡。當我下午下班回家時,廚房的盤子已經洗好,鍋里已經做好了晚餐。但是不知何故,有些時候我仍然感到自己被忽視。

我最初的反應是讓那種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內疚感潛入我的心底。我是怎麼了?我怎麼會這麼自私?這麼不知感恩呢?

我怎麼可以要求如此努力而無私地服侍我的丈夫用另一種方式愛我呢?難道我對他所做的不滿意嗎?

在我和丈夫尋求促進我倆關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由Gary Chapman寫的名為《愛的五種語言》一書。Chapman在他的書中提到了表達愛的方式不止有一種,而是包括言語的肯定、服務的行動、精心時刻、有意義的禮物和肢體接觸。

學習彼此更願意被愛的方式是一種無私。這意味著我們深切關心對方的需要,並且我們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和習慣,以便更好地愛對方。

我和我丈夫不是一夜之間就找到了彼此愛的語言的。我們首先禱告上帝來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彼此,以便我們的愛能夠得以堅固並持久。

我們將創造力與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相結合。

受Chapman《愛的五種語言》的啟發,我們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計劃一個有意義的約會,盡量多牽手和擁抱,刻意注意用言語表達對彼此的愛,當知道對方這一天很累時主動做晚餐,或者買一個小禮物來讓對方知道我們在想著彼此。

我們很快了解到,雖然我很感恩我丈夫給我服務的行動(誰不希望自己躺在床上看劇時有人送來吃的 ?),但實際上,當他用言語來誇讚我時我才感覺到最被愛。我丈夫也有類似的經歷,雖然他喜歡我一直鼓勵他,並告訴他我為什麼愛他,但當我們在一起度過美好時光時,他實際上感到最滿足。

我們愛的行為當然不僅限於這幾種方式,但我們要確保在我們給予愛時始終如一地將對方的愛的語言放在自己心中。我們也知道,各自的愛的語言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我和丈夫需要不斷地重新評估和溝通,以便繼續很好地彼此相愛。

以弗所書4章2節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保羅很喜歡愛——他不止一次地寫到了關於耐心、持久和良善的愛。保羅在這節經文中並沒有特別在談論婚姻,而是指的我們與所有人的關係和互動,以及當我們在生活中活出這節經文時,會是多麼美好!當我們在婚姻中或在其他的關係中,用上帝給我們每個人的無條件、永遠不變之愛的一小點來愛他人,都是在榮耀上帝。

如果你在幾個月前問我「對你來說在婚姻中表達愛意味著什麼」,我可能會告訴你「善待對方,尊重對方」,「首先考慮對方的需要」或「關心對方所關心的」。當然這些說法很好也很正確,但在我漸漸地學習和成長中我明白了表達愛並非是「千篇一律」的。以基督為中心的愛意味著用心和一對一,它需要我們有耐心並渴望去更了解自己和對方。而且我們明白,以基督為中心的愛並不僅僅止於這種經歷,而是隨著我們繼續尋求基督,祂將不斷教導我們新的方法來放下我們自己的喜好和渴望,而去愛他人(約翰福音15章13節) 。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520特輯| 沒有戀人,我該如何去愛? (有聲中文)

作者:Rachael Ch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對於沒有情人的我來說,今年的“愛情日”對我來說過得相當平靜。直到與我認識的一位姐妹在一起研讀了一晚聖經後打趣地說這“只不過又是一天”時,我才又對此進行了思考。

我驚訝於她竟然對此能如此不在乎。是不是我對情人節過於重視了?

我仍然記得在自己的學生時代,我的老師教我們把情人節看作是 “友誼日”來慶祝,並為彼此做友誼綁帶。我們會興奮地把彩帶緊緊捆在一起,似乎是為了證明我們緊密的友誼。現在我顯然已經長大,過了那個時期。因為現在的我總在情人節這天難過我所沒有的愛情——我想要卻沒有的浪漫關係。

我們很容易渴望愛的表達方式——牽手、親吻、和貴重的禮物,而我們卻忘記了真正的愛比這要深邃得多。

作為人類,我們會更傾向於可以感知到的愛的形式——當有人擁抱我們時,我們會感受到被愛,有人緊握我們的手時,我們會感到受安慰。

當情侶們用這些形式來慶祝他們的愛情時,單身人士們可能會滿懷羨慕地看著他們,希望自己也能有個人相擁。但是在我們太過在意我們所沒有的之前,我想鼓勵大家去思考這一真理:真正的愛唯有在 “自己本就是愛”的那一位身上找到。

“……上帝就是愛。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祂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約翰一書4章8-10節)

這些詩句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愛的認知。愛首先是從上帝來的,因著恩典,祂差派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為我們來,又因著憐憫,叫耶穌擔當了我們的罪。愛是耶穌的犧牲,在這個終有一死的、破碎的世界之外給了我們永生。耶穌為我們贏得了平安,以及與天父的和解——這就是愛。

我記得在中學的時候,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不合群也總是被誤解。作為一個靦腆、安靜、不喜歡和人聊天的女孩,我很羨慕那些外向、廣受歡迎又喜歡交朋友的同學們。我如此渴望能夠合群,以至於我討厭我內向的天性。我想讓別人注意到我,並接納我,但似乎沒人在意我的存在。即使到了現在,我已經脫胎換骨,能力也不斷增強,我仍然渴望得到他人的讚賞和認可。

然而,在我成為基督徒後,我得知了上帝超過我所能想像地愛我,我深深地感動。對這一點的認識重新定義了我的自我價值觀——我不再從別人給我的愛和關注中獲得滿足,而是在祂無條件的愛中得到滿足。

也正是基督的愛“激勵我們”,“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哥林多後書5章14-15節)。祂的愛使我在永恆的眼光中不再渴望他人的認可和浪漫的愛情所帶來的短暫快樂,因為祂給我力量,讓我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祂,為祂所愛的、也希望我去愛的人而活。

這種愛遠超出肢體動作的表達。我可以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我所愛的人身上,或沉默地陪伴在某個朋友身邊,或者只是在某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隨時提供幫助。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我可以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的基督徒兄弟姐妹,傾聽他們的痛苦,用上帝的話告誡他們,鼓勵他們常常回到上帝的愛中。我可以捕捉到一個基督徒姐妹的需要,並敞開心扉去滿足她的所需。我可以為祂子民的緣故做出犧牲,因為天上的財寶永不褪色。

從上帝之愛中流淌出的實際行動的愛要遠遠超出肢體表達的浪漫,而是“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希伯來書10章24-25節),好使我們為耶穌的再來預備好自己。

沒有比幫助彼此在基督裡成長更好的愛的方式了。當我們真正相愛的時候,我們的天父就得著了榮耀。

因此,每當愛的外在表現形式讓我們渴望得到可以觸碰到的愛時,讓我們舉目看一看各各他的十字架——在那里耶穌向我們展現了最偉大的自我犧牲的愛,並去愛我們周圍的人,“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章18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3點建議助你解決家庭矛盾(有聲中文)

作者:Sarah Tso,新加坡

翻譯:Abby,中國

有聲中文:楊瀾,中國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和家人剛結束一次周末衝突。別誤會,我和我的家人都很愛彼此,希望把最好的給對方。只是有時候,驕傲佔據了我的心,相比家庭關係的合一,我更想要事情按自己的方式進行。尤其是在這個周末,我自認為能比父親把事情做得更好。

那是一個星期六晚上,和往常一樣,我們一家人出去吃飯。買單之後,我就沉溺在自己的想法中:為什麼父親不主動為晚餐買單?為什麼他不主動為我們的餐桌找椅子?最重要的是,難道他不記得小時候因為我沒有這麼做而責罵和打我屁股嗎?我感到憤怒,讓他跟我道歉,像20年前他讓我道歉一樣。然後我們回家了,路上一句話也沒說。

作為一個寫歌的人,我剛剛寫了一首歌來提醒自己,我是天父的孩子。但在錄製樣帶之前,我突然意識到,對於在地上的父親,我是怎樣的孩子?我意識到,在這種情況下,誰是對的並不重要。我佔據了道德制高點,並自認為比他強。這種傲慢的審判心態,從來不討主喜悅。

我想到了羅馬書12章,這是我最近在靈修時讀的經文。在這段經文中,保羅寫到關於教會合一的建議,我發現了三條解決衝突的準則,而且對於家庭內部衝突,這三條準則也適用。

 

1.以上帝看我的方式看別人

 

作為上帝的兒女,我們要從上帝那裡而不是世界上獲得智慧。當世界告訴我們「應當只在乎你自己」的時候,上帝希望我們用謙卑的心而不是自我保護來回應。

我想起了耶穌的例子。在我還悖逆耶穌的時候,祂就已經為我死了。那麼我又是誰,怎麼能佔據道德制高點凌駕於我的父親之上呢?父親和我都是因著恩典蒙拯救的罪人,正如葛培理所說,「十字架腳下的地面處於同一高度。」這意味著我必須把父親也看作是上帝正在改造中的人,並用上帝給我的我不配得的恩典來尊重他。

羅馬書12章3節總結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看得合乎中道。」上帝所喜悅的更新的心靈里容不下自私的驕傲。

 

2.持守美善

 

擁有一個好的記憶力有時對我來說並不是件好事,因為我很難忘記父母對我做過的錯事(但有誰的父母是完美的呢?)羅馬書12章9-10節說:「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在這種關係緊張的時刻,我很難看到父親的優點。但他在我的生命中為我做的事,比我所知道的要多得多。只因為我不記得他為我所做的犧牲,並不意味著這些犧牲不重要。

對我來說,「彼此推讓」的一種方式就是「持守美善」——上帝要我鼓勵我的父親,認識到他身上的好,就像上帝通過別人提醒我,我的事奉是如何有成果來鼓勵我一樣。我越多讓聖靈提醒我他人和所處景況的好,感恩心就越能戰勝我批判的想法,幫助我贏得感恩、互相建造並最終榮耀上帝的家。我意識到自己如何尊重在地上的父也顯明了我如何尊重在的天上的父。上帝要我尊重天上的父,也尊重地上的父,看重兩者都勝過自己。

 

3.選擇和解

 

羅馬書12章結尾說,「不要自己申冤……聽憑主怒……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章19節上,21節)

知道我和爸爸兩個人都有責任並不能讓我的行為變得正當,因為我永遠沒有審判權。當父親沒有遵守他先前所教導我的(犯了雙重標準的罪)時,我深陷在沮喪和失望之中,幾乎到了憤怒的地步。我允許對父親的不敬之情在腦海中蔓延。

但這違背了上帝的旨意。祂沒有讓我們以罪惡的方式來處理罪惡(這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破壞,並帶來更大的罪),祂知道這個負擔對我們來說太重了。相反,上帝要求我們把這個渴望交給祂,讓祂來治癒我們。只有祂最懂得如何公正地對待罪惡。祂將清空我們心中的仇恨和分裂的想法,把對他人的愛放進去讓我們去與他們和解。當我們以善待那些冤枉我們的人時我們就是在對抗邪惡,並讓上帝以祂完美的方式和在祂的時間點來處理罪惡。

上星期六晚飯後,我面臨一個選擇。要麼忽略我帶給父親的痛苦,繼續錄製歌曲樣帶(感覺自己像個偽君子),要麼選擇一條難走的路,向他道歉。

我知道如果衝突得以解決,那晚上我倆都會睡得更好,所以我選擇了後者。我鼓起勇氣在父親旁邊的位置上坐下,和他坦誠相見。我說了對不起,還與他分享,對我來說,忘記童年時期他對我說的話,是多麼的困難。然後我問他下次我能做些什麼使情況好轉。謝天謝地,父親接受了我的道歉,甚至為此感謝了我。我感到肩上的擔子已經卸下了。

說對不起很困難,但卻如此值得,因為我知道與地上的父和天上的父保持良好的關係比任何錯置的驕傲和立場「正確」都重要得多。也許我很擅長贏得爭論,但我的自信心不在於此。相反,我的自信在於我是我地上父親的女兒,最終也是天父的女兒。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