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羅馬書靈修| 毫無可誇的被愛(有聲中文)

作者:多加,中國

讀經:羅馬書3章21-31節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羅馬書 3章23-24節)

8歲那年,我和家人去海邊度假。因着不會游泳,我只能在淺水區玩耍,不想還是被一個浪打翻。我努力想站起來,卻總被浪擊倒。我大呼救命,不遠處的媽媽聽到后趕緊過來把我救了起來。這時,我嘴巴耳朵鼻子里已經灌滿了鹹鹹的海水。

這段經歷至今仍記憶尤新。很久后再聊起,母親半開玩笑地說當時的我被浪裹挾着,兩手亂抓、兩腿亂蹬,她幾乎無從下手;如果我不那麼掙扎,她或許可以早點將我救起,我還能少喝幾口海水。

多年以後,當我來到上帝的面前,思想主的救贖時,再次想起母親的這番話。是啊,在被救這件事上,是歸功於我自己的掙扎呢還是母親的施救?很顯然,完全是母親有力的施救,而且正如母親所言,我的掙扎還起了反作用。上帝對我們的救贖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羅馬書3章24節說,“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地稱義。”類比母親救我這件事,她救我是因為我多乖嗎?不是的,我一定有惹她生氣的時候,正如我們都會犯罪得罪上帝。母親救我單單因為她的愛。上帝救我們同樣如此——祂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救贖了我們。這份愛是自上而下的,不是我們平時表現有多好賺得這樣的好處,而是上帝白白的恩典。正如羅馬書3章27節所說,“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思考:你會因着自己信,就輕看不信的人嗎?你會因着自己的剛強,就輕看軟弱的人嗎?這份毫無可誇的被愛如何讓你更加愛上帝愛人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紀念櫻桃子:那最珍貴的,是愛

作者:Joanna Chang,台灣

(文末附彩蛋)

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這幾天聽到日本著名漫畫家櫻桃子逝世的消息,都感到相當驚訝、難過,並感到惋惜。與其他動畫不同,櫻桃子所創作的《櫻桃小丸子》沒有超能力、酷炫的聲光效果、或離奇的劇情,其樸實的動畫風格深深地吸引幼時的我。生動詼諧的動畫內容加上老是突破盲點,說進大家心坎裡的旁白大叔,我和同學們還樂此不疲地談論劇情,甚至玩起角色扮演的歡樂時光。這些都成為我兒時美好的回憶,帶給我無限感動。

由作者自己的童年故事改編而成的《櫻桃小丸子》,講述了1970年代日本靜岡縣清水市一位平凡小女孩的故事。「小丸子」是作者的媽媽在年幼時稱她的小名。一個單純、可愛、臉上常掛著寬麵條眼淚、三條線、常跟姊姊吵架、和同學拌嘴,也愛和爺爺耍任性撒嬌的小女孩,就這樣陪伴我從年幼到如今。

我在動畫中小丸子的年紀開始收看這部動畫。那時是90年代,和小丸子的成長時空背景有些差距。當時的我,覺得昭和人沒有電玩的童年是多麼單純美好。後來讀到櫻桃子的散文作品,字字句句就如動畫中的小丸子長大了一般,講述著自己進入大千世界的生活。不變的語氣、一樣的擇善固執,動畫中常有的超齡台詞和眼光,也在散文中更加成熟綻放。讀過才明白,原來小丸子本人的童年生活竟不如動畫呈現的那樣美好:爺爺待家人不好,是全家人都不想接觸的人;長大後經歷兩段婚姻的她,向讀者表明動畫作品呈現了自己對理想家庭、理想爺爺的想像。櫻桃子以心中嚮往的家庭樣式進行創作,呈現出平凡、真實且快樂的家庭和小學生活,讓人深受感動,甚至回想起兒時單純美好的生活。

細想自己與小丸子最大的共同點,可能就是自己也是個渴望完美卻經常犯錯的女生,平凡的身軀裡裝著大大的夢想。成年後的生活,亦如櫻桃子本人的生活,總是有諸多不易,不盡完美,與兒時的理想相去甚遠。每每彷徨、無助、迷茫的時候,我也會想起《櫻桃小丸子》那些充滿哲理的對話,給自己帶來一絲溫暖與安慰,「有些事情不是我不在意,而是我在意了又能怎樣」、「我們的哀傷和年齡是沒有關係的」、「只要活著就能遇到好的事」。當然,還有一些話,讓我對人生有新的思考與視角:「幸福就是雖然貧窮,但是大家身體都很健康」、「心滿意足享受每一點快樂,是走向幸福的唯一途徑」、「反正擔心或不擔心結果都是一樣的,既然這樣,光擔心的話不是很吃虧嗎?」

我也漸漸地發現,我內心底那份對於平凡與偉大,完美與錯誤百出,孤單與被愛之間巨大落差的不可釋懷與困惑竟漸漸消失了。面對困境的無助與失落,也漸漸被盼望所取代。櫻桃子在自己的漫畫中找到了一位愛她,寵她,為她打氣的爺爺,而我也在生命裡遇到了這樣一位上帝。就如同櫻桃小丸子的爺爺,這位上帝告訴我即便我不完美,祂也還是愛我,接納我,因為我是按祂自己的形象所造的(創世記 1章27節);即便全世界都否定我,祂都看我為寶貴,願意用自己獨生子的生命做代價換回我在祂裡面的生命(約翰福音3章16節);並且,祂告訴我,即便看似平凡的生命,也是寶貴(馬太福音10章29-30節),而祂對我有美好的計劃,要預備我做各樣的善工(以弗所書2章10節)。原來最讓人心滿意足的,不是這個世界的光鮮與成功,而是櫻桃子筆觸中去尋找、嘗試勾勒的愛。最偉大的事情,不是賺很多錢,成就很大的事業,而是愛(馬太福音22章34-40節)。

我們內心所尋求卻很多時候不明白的,櫻桃子在她的漫畫裡為我們試圖描繪開來。感恩這部畫著一切平淡無奇,卻又無比珍貴的事物的漫畫陪伴我們那麼多人走過童年,在我們的內心播下了大大小小對愛的理解與盼望。接下來,尋找這份愛的事情,就讓我們繼續努力下去吧。願上帝祝福櫻桃子的家人,也願每一個人,在各自的生命裡,也尋找到那珍貴的,無條件的,讓人幸福,並可以依靠的愛。

彩虹室內合唱團的《全部》,由櫻桃子作詞,相澤直人作曲。影片連結為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與相澤直人合作的「雙城記·II」音樂會現場。歌詞如下:

我最珍貴的
全部都在這裡
哭泣 歡笑
憤怒 喜悅
我最珍貴的
全部都在這裡
哭泣 歡笑
憤怒 喜悅
普通的感情
就當做普通的事物
原本的一切
現在都在這裡
我最珍貴的
全部都在這裡
全部
全部都維持這最初的樣子
我最珍貴的
全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文中視頻出自Rainbow Chamber Singers |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Youtube頻道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延禧攻略》|把仇恨留給耶穌,你去愛吧!

作者:雲曦,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黑蓮花」這個詞,火了一整個夏天。即便沒有追劇,有不少人也還是聽說了《延禧攻略》。更有人天天在朋友圈裡直播劇情走向,入戲之深恨不能屏穿進去。

不同於以往的大女主戲,這部劇的女主並未以不諳世事的傻白甜形象出現,而是一登場就伶俐過人,機智地幫助他人化險為夷。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更是有如神助,開了掛一樣送一個個仇人「領盒飯」。「黑蓮花」女主加上暢快淋漓的復仇劇情,沒有「尷尬癌」溢出屏幕的不適感,再加上恰到好處的剪輯,着實讓人慾罷不能。

女主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魏姐」,善良懂自保,足智又多謀,且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魄力,這樣的人設讓人着迷。而她口中一次次提及的「報仇」,也因着反派們讓人無法原諒的惡,漸漸地被合理化,以至於出現了「敵女主者敵天下」的局面。隨着精彩的劇情鋪展開來,網友們對“魏姐”愈發喜愛,連劇中溫婉善良的「白月光」富察皇后也表示,女主是她內心深處的自己,護她周全就像是守護真實的自己。大家對女主心生嚮往,「魏瓔珞」成為平凡人生的終極夢想——主角光環加身,一路打怪升級,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終走向輝煌的人生巔峰。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聖經中竟然也曾4次提及「魏姐」的人生信條——「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並且有3次都是上帝直接給以色列人——祂的子民頒布的法令。第一次說到的是如果有人傷害了孕婦,以色列人該如何處理,「人若彼此爭鬥,傷害有孕的婦人,甚至墜胎,隨後卻無別害,那傷害她的總要按婦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審判官所斷的受罰。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出埃及記21章22-25節)。第二次講到的是如果有人使其他人身體致殘,應該怎麼處理,「人若使他鄰舍的身體有殘疾,他怎樣行,也要照樣向他行。以傷還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他怎樣叫人的身體有殘疾,也要照樣向他行」(利未記24章19-20節)。第三次則是講到如果有人做假見證陷害他人,應該怎麼處理,「人無論犯什麼罪,作什麼惡,不可憑一個人的口做見證,總要憑兩三個人的口做見證才可定案。若有兇惡的見證人起來,見證某人作惡,這兩個爭訟的人就要站在耶和華面前,和當時的祭司並審判官面前,審判官要細細地查究。若見證人果然是作假見證的,以假見證陷害弟兄,你們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這樣,就把那惡從你們中間除掉。別人聽見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們中間再行這樣的惡了。你眼不可顧惜,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申命記 19章15-21節)這樣的法令,是不是讓人好不解氣?

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卻似乎不能得到或不能及時得到這樣的公義。學業、工作、家庭、人際關係中都難免有各種摩擦,生活中更是有可能遇到諸多不公——背叛、凌霸、性騷擾、強姦、害命、欺詐、作假等。面對強者的欺侮,我們常會覺得毫無還手之力,亦很多時候沒人撐腰。因此,當「黑蓮花」出現的時候,人們眼前一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誅之」,這不就是我們深藏內心卻又無力達成的願望嗎?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足夠強大,手刃仇敵,抵擋這個世界的不公,甚至進而保護他人,替天行道。

這樣對公義的訴求和有能力抵擋惡的願望或許並沒有錯,可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公義,真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復仇所達到的嗎?人心乃萬惡之根,誰又能保證復仇的快意不會逐漸蒙蔽人的眼睛,讓被欺壓者終有一天成為欺壓者?如嫻妃,如太監袁春望?即便不會如此下場,復仇的代價又是否是我們能承受得起的呢?

女主的復仇之路一開始就被人提醒,要復仇就得拋棄善,裡外一致心狠手辣,才能成功。靠着內心強大的復仇意志,最終女主報了仇,讓所有曾惡待她的人都沒有落得好下場。可當她真的如願以償時,內心卻並未真正快樂——至親至愛一個個的離去,哪一個都是痛苦的打擊。被恨支撐一生的「魏姐」,每一次痛失所愛都讓觀眾跟着唏噓。因為除了手刃仇家的能力,愛也是人們窮盡一生所追逐的。如果沒有了恨和復仇,女主在宮外原可以過簡單幸福的生活,可以和至親至愛相守一生。可從恨的種子深種的那一刻起,這樣的人生就和她漸行漸遠,成了「如果」。當人們失去了愛,失去了善良,最終只剩下恨時,生命又有怎樣的意義呢?如此看來,恨和復仇確實是一種毀滅性的力量,毀滅了敵人,也吞噬了自己。

還好,聖經中還有一次提及「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這一次,耶穌告訴人類,恨解決不了問題,愛有加倍的力量。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馬太福音 5章38-42節)

這看似與常理格格不入的思維,卻是耶穌給我們帶來的解藥。因為我們所有需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才能被滿足的恨都被耶穌在兩千多年前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所背負。現實所無法滿足的公義,耶穌都用祂所經歷的鞭傷,以及生命的代價賠付。別人欠我們的,祂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命償命。

別人所無法償還的,祂來還,就連我們自己需要還別人的眼、牙、命,祂也一併還掉。不僅如此,祂還把愛留給了我們,讓我們可以用愛的力量去建造他人、去恢復關係,去將一個個迷失的人帶回上帝的身邊。

我很好奇,如果魏瓔珞澆灌的不是仇恨的種子,而是愛的種子,後宮的生活會有如何的不同。而當我們去撒播愛,而不是仇恨的時候,我們的人生會有怎樣的不同。要不,黑蓮花,把仇恨留給耶穌,我們去愛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關於戀愛與婚姻:誰是我註定的「那一位」?(有聲中文)

Of-Love-and-Marriage--Who's-the-One-

作者:Kezia Lewis, 泰國

語音播讀:JOJO,中國

編者的話:作為一個屬靈的基督徒單身青年,你是不是對於家人和輿論的催婚深惡痛絕又萬般無奈?因為你相信愛你的上帝為你安排了只屬於你的「那一位」,而當你遇到的時候你自然就會知道。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要如何才能夠找到上帝為我們安排的「那一位」呢?今天的文章或許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我今年34歲,結婚不過4年,不能算是戀愛和婚姻的專家。可是,因為我已經結婚了,所以不少單身的朋友都會問我:「你是怎麼知道你丈夫Jason,就是你的『那一位』?」

是啊,我是怎麼知道呢?

我先跟你說吧:我也曾問過同樣的問題。我以前深信上帝會預備「那一位」男生給我。所以我為此找了很久。但是我也被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如何才能知道他是誰?」

這些問題令我深思--我要怎麼知道站在我面前的人就是我要嫁的人?我該有什麼樣的感覺?我又要留意哪些徵兆呢?

當我開始嘗試釐清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對戀愛和婚姻的錯誤觀念。我終於明白:原來並沒有所謂『註定的那一位』。

如果你認為上帝已經指定一個人作為你的伴侶,你就縮小了自己的選擇範圍,也很難找到這個伴侶。他到底是誰?上帝從來沒有在聖經裡給你關於他的詳細描述啊。我相信只要你和上帝有緊密的關係、走在祂的道路上,祂會引導你認識幾位適合作你伴侶的人選。沒錯,是「幾位」。不是一位,而是很多個。任何一位真正跟隨耶穌的弟兄/姊妹,都能成為你的丈夫/妻子,因為上帝是你們生命的共同基礎,讓你們透過祂得以建立關係。是因為他/她與耶穌之間真實的關係,使他/她有資格成為你的伴侶。每個人和耶穌真實的關係都不太一樣。而其他跟這個人有關的細節都不過是額外的點綴。

上帝希望你作個決定。當你問上帝他/她是不是你的「那一位」,上帝同時也在問你:他/她是不是你的那一位。身為上帝的兒女,能夠自由做不同的選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祂不是一個下命令要你遵守的暴君。上帝會給你判斷和渴望的空間。當你與祂緊密同行時,你的判斷就會開始與祂的旨意吻合,你渴望也會與祂希望的吻合。因此,我敢說:選擇吧。選擇愛人,並且承諾去愛。不要讓尋找「那一位」使你的生活變得戰戰兢兢。

我並沒有嫁給我的「那一位」。可是,因為我選擇了我的丈夫,他就成為我的「那一位」。我嫁給了上帝放在我生命中、是我選擇去愛、與他一起事奉上帝、一起成長的弟兄。

我鼓勵你為婚姻禱告,並且求上帝在你做決定時給你智慧。祂渴望你──渴望我們──這樣做。但我們更迫切的禱告應該是:求主讓我們完全明白,婚姻的意義並不是我們與誰結婚,也不是用來填補我們的幸福(當然上帝是希望我們快樂的)。婚姻最重要的是,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動工,好讓我們反映出祂的榮耀。婚姻,是上帝表達祂對我們和教會永不止息的愛的方式(以弗所書5章21-33節)。

儘管等待上帝給你「那一位」,聽起來既浪漫,又敬虔,也似乎出於聖經,但是你真的不用再等了。我們真正需要、能完全滿足我們渴望的「那一位」,已經跟我們在一起了──祂就是主耶穌。在祂裡面,我們毫無缺欠。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