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慈愛的上帝

你我是被祂所召的人

有聲播讀&作者:Joanni,中國

 

我來自一個很小的城市,從3歲起父母離異後我就一直跟著爸爸和奶奶生活。後來直到我13歲,媽媽再婚,我就跟著媽媽去另一個國家生活。 當時我媽媽和繼父已經是基督徒了,所以我有時就跟著他們去教會,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

因為從小沒有跟媽媽一起生活過,所以我們之間的感情好像隔著一座山,沒辦法有正常母女的親密感。一直到我16歲開始進入叛逆期,我跟媽媽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疏遠,直到零溝通。我的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我的朋友圈很亂,我也開始抽煙、喝酒、逃學,打架混酒吧,最後沒辦法升學需要留級。我跟媽媽大吵一架後,媽媽實在沒辦法就決定把我送回國,有一年半的時間我們都不再聯繫。

回國的生活更加糟糕,更是頹廢糜爛。我總是覺得自己是被遺棄的、無價值的、無用的。也因為這種缺愛的心理和創傷,我到處尋找認同和接納。男、女朋友我都交過,目的就是能讓自己感受那一點點的存在感、被愛和被接納的感覺。但因著上帝的感動,我和媽媽的關係開始有所緩和。一年半後,她再次讓我重新和他們一起在另一座城市生活。我同意了,因為我深知自己在這裡是沒有出路的。

那年我20歲,來到這座城市後上帝安排我遇到一位屬靈「媽媽」。她僱傭我去她的幼稚園工作,同時不斷地鼓勵我,幫助我回到信仰。因為她辦的是基督教私立學校,慢慢地我又開始接觸信仰。前兩年我也工作得很開心,可到了第三年我又開始懷疑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雖然對上帝有所認識,生活方式也有變化,可那內心深處的空虛和迷茫並沒有抹去。

同年,也就是2013 年,在無知、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情況下,我意外懷孕了。我當時只有害怕、羞愧和不知所措。因為剛剛和家人的關係稍微緩和,自己實在沒有勇氣和臉面告訴家人,我就自己決定把孩子打掉了。打掉孩子的那幾個月我真的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絕境,生活再無一點希望與價值。也開始越來越厭惡自己,討厭自己,逐漸進入抑鬱狀態,不再能正常工作。我開始經常請假,曠工遲到,甚至多次想要自殺結束生命。可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總會有兩個聲音在我耳邊:「結束生命吧」和「放下一切去認識,尋找上帝」。祂可能是唯一能告訴我我存在的意義的。當我放棄自己的時候,上帝沒有放棄我,我相信當時一定是祂給了我力量和勇氣做這個決定去尋求祂。

在2014年年初我找到了一家基督教事工,並開始參加他們為期6個月的門徒訓練課程。第二個星期的課程主題是「聆聽上帝的聲音」。那是我第一次「聽見」上帝對我說話,祂對我說:「壯壯( 我的小名), I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我是照著你本來的樣子愛你的)。」當時的我內心深處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愛 ,淚水止不住地落下。因為祂的愛,從那以後我開始真正與上帝建立關係,內心裡大大小小的傷痕也開始慢慢被祂醫治。

漸漸地,我和媽媽還有家人的關係越來越好,媽媽和我的繼父也成為我全職服事上帝的最大支持。在這7年里,我專註認識上帝,認識自己和幫助他人走出陰影。當然,我在這跟隨上帝的路上還是會跌跌撞撞,也沒少犯大大小小的錯。可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很清楚地知道——不要停止追隨上帝,並要敢於敞開我的心向祂尋求幫助,面對錯誤。也不要放開祂那恩慈、憐憫、無條件愛我的手。

現在我明白那句話了:浪子回頭金不換。我最喜歡的一節經文就是羅馬書8章28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我和你就是按照祂的旨意被祂所召的人,並且沒有任何事能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參羅馬書8章38-39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8月漫畫特輯:管教的手

繪畫作者:Chin,馬來西亞
內容摘自靈命日糧文章《牙痛的教訓》

 

沒人喜歡疼痛,也沒人喜歡被管教,

然而上帝會因為愛我們而管教我們。正如經文所說: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

(啟示錄3章19節)

 

但即使是管教,上帝管教的手是慈愛的手,因為祂是慈愛的父。

祂的管教是我們能忍受的,並且能使我們活出基督的樣式來。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認命」還是「順服」?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苦楚?

作者:Jessie Ng,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有人說,命運帶來的那些裂痕和灼傷,都是為了使我們變得更強大、更溫柔。面對苦難若抱持這樣的觀念,就可以較為坦然地解釋生命中那些難解的苦楚。也許這也是人們所說的「認命」。苦難確實是磨鍊人心志的最佳修鍊場,就連詩篇119篇也說:「我受苦是與我有益」。基督徒面對苦難災禍,不外乎是罪中的苦楚、上帝的管教、信心的考驗、或是像約伯那樣無解的遭遇。

無論哪一種,受苦對上帝的百姓而言都可以趨向好的結果,因為聖經說受苦使人進入完全。因此基督徒面對苦楚要「順服」。然而,前者所述的「認命」,與聖經所說的「順服」,究竟有什麼區別?苦難臨到一個不相信上帝的人,同樣可以將他塑造成一個溫潤如玉,遇事從和的人。從結果上來看,似乎沒什麼區別。坦然接受命運的不公和無端的災禍,與順服上帝臨到自己身上的苦楚,是不是都是一樣?

面對苦楚,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挺「順服」,卻發現自己好像是越來越「認命」。比如眼看著環境局勢如此糟糕,若有人在此刻對我說:「我們要迫切積極地求上帝拯救當前困境,若是祂願意,可以一瞬間就使新冠病毒消失,世界復原」,我必定忍不住要嗤笑。這怎麼可能呢?我相信上帝的能力,可這越來越糟糕的情勢卻越來越使我相信,上帝就是定意要如此折磨,定意要用災禍懲罰人類。再往下想,不免想到人類如此罪惡滔天,本就該承受這一切,我們哪裡還有臉面求上帝憐憫和拯救。


以我個人來說,我想上帝就是定意要讓我受苦。面對所有苦楚,我要做的就是「順服接受」。不知不覺地,上帝在我心目中成了一位嚴厲的教官,為了訓練祂的百姓成為成熟、剛強的精兵,總是讓他們經受各種苦;為了祂國度榮耀的「偉大事業」,上帝的百姓不能有埋怨也不能逃避。

最好苦難災禍多一些,使目的加速達成。這種觀念給我帶來的另一個影響,就是在禱告求上帝拯救人從困境中出來這件事上,我變得無力和無奈。因為我內心深處開始不相信上帝會拯救人,即使這樣禱告了,上帝也不會改變心意,那麼我又何須如此迫切禱告困境解除呢?乾脆就禱告受害者能夠順服接受(認命)就好了。

於是上帝在我心目中變得越來越冷酷。尤其是環境越來越糟糕,局勢越來越灰暗,未來越來越模糊的時候,我一邊命令自己要「順服」,一邊在內心裡漸漸失去對上帝的愛。直到聖靈在禱告中提醒,也在和人分享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不相信「上帝是慈愛的」這簡單真理!以至於當人對我說,上帝如此愛自己的百姓,祂希望自己的百姓快樂、平安的時候,我竟覺得這句話不可信,而且極其危險。


就這麼簡單的一個真理:「上帝是慈愛的」,就瞬間擊碎我這些日子為了使自己變得「強大」而對天父築起的心牆,思想至此,淚水奪眶而出。上帝的國就是祂的百姓,祂正是為了祂百姓的平安才讓自己的兒子為人而死的啊!我就是上帝國中的一員,祂豈能不愛惜?就連我的頭髮都數過了,祂怎會是那種為了成就自己「大業」就犧牲小人物的冷酷君王?我真是大大地誤解上帝了。

祂固然有希望百姓剛強的愛,但也有憐惜愛護的愛,因為聖經說:「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申命記32章10節)。眼中的瞳人是如此珍貴!並且上帝也曾對祂的子民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章11節)。

哦!「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這是上帝親口說的(以賽亞書49章15節)。祂豈能不憐惜、疼惜自己的百姓呢?當然,上帝也說祂會熬煉自己的百姓如熬煉銀子,但那都是我們能夠承受的,「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最大的問題是,我原來一直在揣測和判斷上帝隱秘的旨意,在受苦的過程中認定上帝隱秘的旨意必然是如此這般(也許是因為有個原因會好受一些),卻忘了要相信上帝顯明的心意——祂是如此充滿慈愛,對全人類,也對我。


回想亞當夏娃受蛇誘惑犯罪的經過,竟如此相似。蛇暗示夏娃,上帝的命令背後還有「隱藏」的目的,那就是祂不想讓亞當夏娃和自己一樣能判斷善惡。這樣一來,夏娃和亞當就會開始懷疑上帝對他們的愛。上帝沒有告訴他們設立這條命令的目的,因此對亞當和夏娃來說這是「隱秘的事」。上帝要考驗的,正是他們是否無條件地相信上帝並且順服命令。但夏娃最終放著上帝顯明的命令不顧,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上帝,最後墮落犯罪。

「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唯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申命記29章29節)。原來不管什麼事,我都不該隨意判斷上帝背後的心意,而是應當相信上帝自己的啟示——祂是慈愛並且不願意人滅亡的上帝。因此面對別人或自己的困難災禍,我們當然要迫切祈求天父拯救和解決當下的困境。這不僅只是相信上帝的能力,更是相信上帝的慈愛。

上帝是慈愛良善公義的,祂不是世人所說無緣無故無情無愛的「命運」。況且對基督徒而言,上帝是他們的天父,所有臨到自己身上的苦都不至於絕望。若是因為自己的罪,那就是上帝像父親一樣的管教;若是考驗,那就是經歷上帝的方式。無論哪一種,最終都會讓我們更深地認識上帝是我們的父,和祂是如何愛我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7月漫畫特輯 | 禱告的幕後


繪畫:Chin,馬來西亞
*內容取自靈命日糧文章《禱告的幕後》

 

我們常常因為別人不及時回復我們的信息而不安、焦慮。

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懷疑對方是不是不在乎自己,

或者兩人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

有時候,我們以為上帝不及時回應我們禱告,

也是因為祂不在乎。然而上帝並不是這樣的……

*此圖文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