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懼怕

傳道書靈修| 懼怕讓你錯過了什麼?(有聲中文)

作者:Rebecca Lim,馬來西亞

翻譯:Barnabas,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第11章

「當將你的糧食撒在水面,因為日久必能得著。你要分給七人或分給八人,因為你不知道將來有什麼災禍臨到地上。雲若滿了雨,就必傾倒在地上;樹若向南倒或向北倒,樹倒在何處,就存在何處。看風的必不撒種,望雲的必不收割。風從何道來,骨頭在懷孕婦人的胎中如何長成,你尚且不得知道,這樣,行萬事之上帝的作為,你更不得知道。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光本是佳美的,眼見日光也是可悅的。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然而也當想到黑暗的日子,因為這日子必多,所要來的都是虛空。

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上帝必審問你。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

 

我最大的恐懼就是害怕失敗。

不論是桌游的比拼,還是購物時的選擇,抑或是做改變生活軌跡的決定,比如是否出國……我太害怕自己會因為做出錯誤的選擇而最終一事無成,這樣的恐懼有時候會完全吞沒我。

常常我因為在頭腦里花費太多時間權衡自己選擇的利弊,盤算著失敗的可能性大小,以至自己完全錯過了經歷過程,或者前行的機會。

換句話說,我就像傳道者在傳道書11章4節中所描述的那個人,他最後既沒有撒種也沒有收割,因為他忙於觀看「風」和「雲」,在等待著完美的天氣採取行動。

然而,雖然我認為自己已經儘可能地謹慎和有智慧,並覺得這樣子生活可以使自己免於錯誤決定帶來的痛苦,但最終我意識到,不論我多麼能預期某種形勢之風險的可能性,或者成功的可能性,這並不能保證我可以得到我所期望的結果。

當我剛剛工作九個月後就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時,這個真理深深地敲醒了我。當我在申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認為自己已經做對了所有的事情——我禱告了且詢問了教會牧者和領袖的意見,我還對這家公司做了功課。事情順利到使我覺得上帝已為我敞開了大門。這當然意味著這個決定會帶來長遠的成功,不是嗎?

不幸的是,正如傳道人一次又一次強調的——在生活中唯一確定的是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儘管我們儘力去嘗試,但我們仍不能明白這位行萬事的造物主的作為。(傳道書11章5節)

那麼要如何解決呢?在採取行動前,不是要對每個細節進行分析,關注每一個「天氣預報」以防止大雨毀壞自己的工作,而是「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第6節)。這意味著我們要去抓住每個機會,勤勞地撒種,並把結果交託給造物主。

在嘗過了成功與失敗的滋味之後,我開始漸漸明白上帝話語中的智慧。即便失去了自己第一份工作讓我對未來又灰心又憂慮。但我已明白,若無論上帝把我放到哪裡,我都忠心地恆久為主做工,祂總會帶領我更接近祂的呼召——使用祂給我的恩賜以榮耀 祂。

在找到了一份更適合我的工作後,我回頭看,我明白了成功和失敗,敞開和關閉的門的真實意義——它們都是指引我們明白上帝對我們心意的工具。

或許這使我們能夠理解傳道人那充滿信心的宣告「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10節)。別再讓自己因過去的失敗或者自己無法控制的環境而停滯不前,我們可以心懷下面的真理而大步前行:在做一切的決定性抉擇時選擇敬畏耶和華,這會幫助我們度過生活中一切的不確定性。

 

問題反思:

 

1.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敢於承擔風險的人還是一個規避風險只願意待在舒適區的人?傳道書11章1-6節如何幫助你在即便不知道所有的答案時就滿懷信心地踏出去?

2.今天的靈修如何幫助你「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第10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音樂:啟航

set_sail

我與世俗爭戰
我在靈裡爭戰
原本的信仰漸漸冷淡
沉入了世界的試探
一直猶豫不決

戰鬥缺乏戰略
潛伏的力量還未發掘
我已投降於這世界

人生海中漂流尋找路口
該往東南還是往西北走
到了選擇的那一個時候
眼睛被蒙蔽找不到出口

我失去自己生命跟隨風
直到祢的雙手將我緊緊擁
祢話語平息我靈的波動
叫我不懼怕生命海的洶湧
我下定決心活出祢教導
縱然浪會澎湃我也會跌倒
我堅定信心向祢來依靠
獻上我微不足道的愛以回報

曾經為生活而忙
其實早已被世俗捆綁
我無法自拔身不由己
被逼向這個世界屈膝
在崩潰之際
我突然憶起
我遺忘已久
不離棄我的上帝

我會全心全意為主祢而活
我會從心裡的最深處
啟航
———————————————————-
[詞:吳兆慧,17歲 曲:魏獻祥,26歲]
音樂蒙允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作者筆記:
“在我們教會的處境裡面,多數的青少年人都是被灌輸『學業至上』的思想,或被世俗的負面影響(科技、電玩、色情、破碎家庭等等)所支配,信仰充其量只是排在第二位。所以,敬畏上帝的青少年人的心志漸漸冷淡。信仰根基不穩定、不深入,導致很多的社會問題產生,比如自殺、多角戀愛、金錢誘惑、欠債等等。我們看見這樣的問題,就製作了一部短片,配合我們教會的傳道在主日的資訊分享,希望喚醒人們去重視這些社會問題的嚴重性。最後,也因為這樣,我們創作了這首詩歌。
這首詩歌是由一位17歲的姊妹(吳兆慧)填詞的,她迫切地感受到信仰的重要性,所以就寫了這首詩歌。隨後,我(魏獻祥)為這詞譜上曲子。為了貼切地描述詞中提到的一些處境,我是以現代流行曲風來編寫的。整首詩歌的創作靈感,都是來自一部影片的故事。在短短的3至4個星期裡面,詞曲就因著上帝的感動,編寫出來了。”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3章5-6節

靈命日糧 :恐懼時刻

讀經:詩篇23篇 

當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經歷了恐懼戰慄的時刻。那時,妻子瑪蓮已經進入產痛階段超過30個小時,這使她和胎兒都處於危險的境地。代班的醫師並不熟悉瑪蓮的身體狀況,以及她的懷孕過程,所以他耽擱一段時間才決定做緊急剖腹手術。結果,嬰孩必須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而且醫生對嬰兒的情況束手無策。

靠著上帝的恩典,後來兒子麥特恢復了健康。但是,我仍記得當時站在加護病房的嬰兒床邊,那是我人生中最害怕的時刻。然而,透過禱告,我知道主就在身旁。

無論是在人生的恐懼時刻,或是其他時刻裡,除了上帝的同在和關心,沒有其他事物能安慰受傷的心靈。詩篇作者大衛寫道:「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篇4節)

當人生面對狂風巨浪, [....]

靈命日糧 :不要害怕

讀經:讀經:以賽亞書43章1-4節  

我的妻子在懷我們的第二個孩子時,病得很嚴重。當醫生們想盡辦法要找出病因時,她的狀況卻越來越糟,甚至有些危險。

對我來說,看她遭受痛苦讓我覺得很無助和害怕。有時,我們甚至懷疑上帝是否垂聽我們的禱告。一個星期天,當我試圖在聖經中尋找安慰的話語時,我的眼睛不經意地停頓在以賽亞書43章1節。

開頭是「不要害怕」,結尾是「你是屬我的」。我立刻感受到了聖靈的帶領,這節經文對我是如此的貼切。上帝以親切的口氣對以色列人所說的話,在這一刻也提醒了我:「你從水中經過……過江河……從火中行過 」(2節)每一句話都像是對我說的,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安慰並不是從醫治或是擁有神蹟的應許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