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成長

好奇怪,我竟然不介意我老公不幫忙做家務了

 

作者:可悅

過年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老公最近很久沒有幫忙做家務,或者主動照顧孩子起居(除了陪玩)了。比這更讓我心頭一驚的是,我竟然一直沒有意識到,也沒有因此生氣。這,實在太奇怪了!

我不是一個很介意老公一定要分擔多少家務的人,因為我很享受做家務,也覺得自己家務做得挺有效率的。但在結婚之前我就通過讀各種婚姻預備書籍有概念:夫妻應該分擔家務,哪怕只是倒垃圾。然而結婚後,我發現我的先生更喜歡工作,而非家務。雖然他不抗拒做家務,但要他每天固定分擔某一項家務對他來說不現實。他總是說:「如果有什麼需要做的,告訴我具體做什麼就好。」但其實他因為工作關係,並不是時刻都能在我需要他幫忙的時候出現,所以他參與家務的時間,真的只是偶爾。最後連垃圾都沒辦法幫忙倒……這實在是打破了我心中對好老公的定義。

 

你對好老公的定義是什麼?

因為結婚之前,我們都已經信主,所以我對我的老公有很多「基督徒丈夫」的期待。比如謙卑、疼愛太太,特別是表現在主動分擔太太家務這方面。如果結婚,我期待我的先生會主動掃地、拖地,這簡直就會是我心中的超級英雄;如果有小孩,我希望他可以半夜起來給寶寶餵奶,至少每天幫孩子洗澡或讀故事。但實際的畫面跟我的想像實在相去甚遠。一開始,我會因為自己想成為一個不抱怨,有無限包容的賢妻良母而忍耐。但忍著忍著,各種奇怪的想法就開始跑出來:「他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完全看不到其他人的需要,只知道坐在那裡等待被服侍?」 「他父母太溺愛他了,小時候什麼家務都不讓他做,所以他現在完全沒有想法要參與家務!」 「我們出門在外,他又沒有在工作,為什麼還是我從早到晚照顧小孩,他在那裡刷手機?這太不公平了!」有的時候,我還可以開玩笑跟他調侃,說很抱歉自己沒有辦法跟他一起刷手機,因為我還要幫小孩子洗澡。到後面,這些內心底的怨言因為日積月累沒有正確地梳理就爆發了,會覺得跟很多其他我們關係中的問題一樣,不愛做家務就是先生不夠愛我的證據。

接納我?接納他?

我以為上帝會立即批評處理我先生,為我伸冤。畢竟很久以前我有在祂面前謙卑,先改變過自己。沒想到,這次還是一樣的配方,祂呼召我先審視自己。我開始整夜睡不著覺,而我老公睡得安穩得不得了。我不敢相信上帝是想讓我先跟祂認罪道歉。我不敢相信,就算我聽兩個小時的聖經,不停地聽讚美詩,我也還是睡不著。做錯或沒做好的,不是我老公嗎?在睡不著的時間裡,我實在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只好開始禱告起來。我先來到上帝面前,告訴祂我內心的傷心、委屈,順便告訴祂,我知道我應該為我的老公禱告,但是我真是一句都禱告不出來,因為我內心充滿了憤怒,也充滿了恨。於是我又開始向上帝認罪,為我的不原諒和苦毒道歉。這些積累的怨氣讓我變成了一個容易生氣的人,我也變得對他人不再有恩慈。我不能很好地透過祂的眼光去接納欣賞我自己,在遇到麻煩的時候也不再去仰賴上帝的恩慈。我開始用人的眼光去看我自己,而不是上帝的。不管外界對我的影響是如何,我的責任應該是守護好我的心,在上帝面前做一個祂喜悅的人——一個依靠祂,在祂裡面有安全感,又可以因著祂的愛去愛人,溫柔待人的人,哪怕是對待仇敵。而不是一個被灰心、失落、怨恨充滿,而無法為他人禱告的人。

 

 

新造的人

我一直以為信主後我就是一個新造的人了,卻不想信主十多年後,上帝在我裡面還有許多更新的工作要做。並且更新的程度,簡直是從裡到外。以前看不到,或不想面對的自己身上的問題,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原生家庭的問題都更多地顯露出來。我很想說,我認錯禱告後一切就都好了。的確是那樣,只是不是一夜之間。我開始在我的生活中一點一點做出其他的改變。這當中包括尋找專業的輔導,調整自己的時間分配,甚至包括鍛煉身體。我把自己和自己的時間交到上帝的手中,把自己對人事物的評判交到祂手中,把我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交到祂手中,也把價值觀交到祂手中,由祂重新塑造。這當中,我會困惑,會懷疑,也會需要等待自己的突破,但我知道,前面有出口,祂在引領我。
回到我先生的事情上。我沒再去管他是怎樣對待的我,或者他是怎樣做丈夫這件事情很久了。當然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有碰撞,我會「舊疾」複發。但規律就是,當我越多地關注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而不是我與先生的關係,或者我先生與上帝的關係時,我們兩個成長的空間就越大,速度更快了。我的先生還是不會主動做家務,但這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問題。因為我不再需要他成為一個標準的好「基督徒丈夫」。我開始明白,人沒有標準模式,關係也沒有標準模樣,就像人不能有刻板審美一樣。我的老公不愛做家務,不代表他不愛我,或許是他成長的經歷或個性讓他想不起主動承擔家務,與其改變他,不如從其他角度欣賞他以及用其他方法解決家務問題吧。比如,他很喜歡工作,那就讓他多工作,賺的錢給我花吧,哈哈哈哈。但在改變我的時候,上帝也在我的先生裡面做了更新的工作,讓我都快認不出來了。所以,在請上帝改變我們的另一半之前,快請上帝改變我們自己。你不想更早成為上帝手中那無比美麗的作品嗎?

我們一起查經的日子(有聲中文)

 

作者 :東尼叔叔,加拿大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 (路加福音24章48-49節)

三年前,我參加教會的查經小組,小組約有十多人。 其中有一半參加者是未信主或是未曾受洗的。當時我想,靈修生活可以結伴同行,是一件好事!這樣,亦是一個好機會,透過不同人的經歴,看別人怎樣領受聖經的話語,啟發自己內心未能洞察的真理及教導。當時查考的經文正是路加福音,是一卷很吸引我的福音書。 就如福音書內的自序,路加以詳細考察的態度寫成這書,使人得以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路加福音1章3-4節)

 

 

在第一次的查經聚會中,已感受到組長身體力行,除了安排聚會細節,她還在聚會中預備愛心晚餐及美味甜品。其後,弟兄亦加入大㕑兵團,泡製老火靚湯及西點。這樣,我們不單在靈命里互相造就,還像家人般分享生命點滴!我想,上帝是喜悅人獻上最好的給祂,透過愛的互動,大家得以一起成長!這就像路加福音10章27 節所說的: 「你要盡心、盡性、儘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原來小組已成立有10年之多,當中並非一帆風順,譬如查經的方式曾作出不少調整,而組員的變動亦帶來挑戰。大家記得聖經中撒種的比喻嗎?(路加福音8章4-8節)有一個撒種的人出去撒種,種子只有一部份的機會可落在好土上,成長得結實;有些落在路旁的,表示拒絕接受福音;有些在淺土磐石上,逐漸流失;有些在布滿荊棘的土地,代表無法放下或抵擋世上的吸引,最後未能堅固。 其實,種子代表的是上帝的信息,都是好的,問題是人的內心,如何回應 ? 是否有讓祂的話語,在自己生命中打下根基,還是不冷不熱、聽而不行呢?

 

然而,當弟兄姊妹經歷到低谷憂傷,我們又可以怎樣並肩而戰?記得,去年一位組員身患重病,我們感到既恐懼又無奈。當組員感到焦急無力時,正是上帝讓我們學習如何齊心代求,以忍耐及信心等待祂的心意。又如何借著每人自發的行動,一點一滴去實踐基督的愛!如路加福音11章8節說:「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地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最近,這位組員的身體已稍微安定下來,她亦抓緊機會,四處傳講上帝的榮美!

上帝也十分恩待小組,最近有四位弟兄姊妹相繼受洗或決志信主!感謝主,祂是又真又活的神!回想這幾年,我們一起查經的日子,當中的信息及教導,在小組中歷歷在目,既扣人心弦 、又激勵人心!我深信全能的天父,已向小組展示,祂美好的帶領及奇妙的應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

我是新造的人嗎?(有聲中文)

作者:天堂鳥,新加坡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回顧我信主至今的年日,不知不覺已過了15個年頭。從大學時代悔改信主以來,我從一個火熱的基督徒,變成了教會裡的老鳥。期間我上過了初信成長班、聽過無數的主日講道,也參加了好多年的查經班,似乎所有關於聖經的知識和教導,該聽過的,也都聽過了。然而,擁有聖經知識是否讓我與基督的關係更親密呢?我看待事物的方法、態度和言語是否不同了呢?我的生命是否變得更像基督了呢?我是否更樂意去饒恕人,對人有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呢?

這真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當我誠實面對自己,我不得不承認我的生命中還是有許多的老我,像是:自以為是、論斷的心態、埋怨、懷恨、不饒恕等等。

我是個心思比較敏感的人,常會因別人的一句話或惡劣的態度受傷,自尊受損,久久無法平復。然而,上帝卻在這時候讓我聽到一句經文說:「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傳道書7章21-22節﹞

當代譯本修訂版將這句話解釋為:「你不要斤斤計較別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是的,聖靈實在了解我的軟弱,我很容易因一句話而耿耿於懷,但是接下的那一句才是當頭棒喝,我自己何嘗不是因氣憤而不經意的說出一些傷人或論斷人的話呢?

對於身邊一些我認為難以相處或曾得罪我的人,我心裡難免有疙瘩,會刻意與他們保持距離。然而,主卻用以弗所書4章31-32節這段經文提醒我:「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上帝在基督里饒恕了你們一樣。」

要饒恕得罪我們的人談何容易呢?尤其是那些不斷帶給你傷害,在你生命中留下很大傷痕的人。這些人或許沒有來跟我們道歉,也沒有請求我們的原諒,我們要如何得釋放呢?我們受到傷害後,往往無法忘記別人如何虧負我們,覺得自己很委屈,無法釋懷,這種情緒積累在心裡久了往往會產生苦毒和怨恨。後來,我發現這種記恨和不饒恕的心態,其實也是一種罪,是主所不喜悅的。

然而,我們何嘗不是得罪了上帝,而需要面對祂對罪惡的刑罰呢?羅馬書5章6節說:「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雖然我們是不配的罪人,但祂卻願意饒恕我們,甚至差遣祂的愛子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是祂主動與我們和好,因著愛的緣故祂願意與我們修復破裂的關係。

上帝不單是讓我們與祂修復關係,祂更希望我們與人和好,因為「祂借著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又將勸人與祂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哥林多後書5章18節)上帝的心意是要我們「除去」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和惡毒這些不好的心態,並將這些「改換」成一顆恩慈、憐憫和饒恕的心。

我想,生命成長更像基督,是需要花一輩子來學習的功課。從前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妥。我待人和善,也從不虧負別人,但是對於那些傷害我的人與事卻是久久無法釋懷。因著聖靈和真理的光照,我才發現自己的生命有許多的軟弱和不足,有許多上帝不喜悅的地方。

一直記得一位聖經導師所說的話:「屬靈生命的成長是要需要刻意去操練的,若不刻意去行,我們屬靈生命必然是倒退的,因為那是生命的本能。」說實在的,我們若不刻意操練或者去順服主的教導,我們的生命仍舊會被老我轄制,無法成為「新造的人」。祈求主幫助我們有一顆謙卑受教的心吧!好叫我們的生命能活出新的樣式,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不虧欠主所賜我們的救恩!讓我們一起努力,脫離「舊人」,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新人」!

 

*本文由雅米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山上的城

#換臉挑戰:50年之後的你會是什麼樣?

作者:Rebecca Lim,馬來西亞

翻譯:奇奇,中國

 

這幾天,我的社交媒體圈子裡滿屏都是朋友們發布的照片,並標記著#換臉挑戰(40-50歲以及年齡更長的朋友除外)。

#換臉挑戰的意思是上傳一張自己或他人的照片(如果你願意的話)到FaceApp應用程序,並使用其中的一個濾鏡看到自己幾十年後的樣子。 (如果圖像太可怕,他們還有一個濾鏡可以讓你回到過去,陶醉於你幾十年前的樣子。)隨著這陣風潮,互聯網上不僅僅是普通大眾的,還有很多名人的「老齡」照片提醒了我們,美麗是稍縱即逝的,對於有錢人和名人也不例外。

 

圖為Jonas兄弟的原照,取自@jonasbrothers

 

圖為Jonas兄弟的在經過FaceApp濾鏡換臉後的效果,取自@jonasbrothers

 

在好奇地看過朋友們的照片後,我決定冒險嘗試看一看自己在50年後的樣子。

令我驚恐的是,FaceApp預測出我變老的過程不是很優雅。事實上,如果我老的時候真的和那個預測圖像一樣的話,那麼我不僅要面對我已經在忍受的身體問題——8個小時的睡眠後仍然會酸痛的後背,下降的視力,一過度勞累就會左搖右晃將要崩潰的膝蓋……而且我臉上的每一個褶皺和紋路都會被拉長和放大,我吃過的所有炸雞和冰淇淋都會永久地在我的臉頰上留下證據。

這讓我好奇我的朋友們是如何有勇氣曬出自己的照片的—— 我的照片直接被我拖進了垃圾箱,但卻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中。

我其他那些參加這項挑戰的同事們不敢相信地看著他們50年後的照片,我們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謝天謝地,我們不會立刻變成這樣!」

我們的反應讓我禁不住思考:為什麼當我們想到衰老或變老時,頭腦里都是負面的想法呢?我們想像自己的皮膚變得鬆弛,力氣逐漸衰竭,頭上滿是白髮(我們現在正努力嘗試用染髮來遮蓋),臉上有深深的褶皺和紋路——恐懼不由地開始在我們心中蔓延。

更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將衰老與我們的外表聯繫起來?事實上,即使沒有#換臉挑戰,我也注意到我與朋友們的大部分談話都在聊我們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減緩衰老:做面膜,吃保健品,排毒計劃,激光治療,9步韓國護膚法……等等。

我們知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我們花多少錢在美容產品上,那些可怕的線條和皺紋最終還是會出現在我們的臉上。那麼為什麼不把#換臉挑戰變城一個挑戰如何更好地變老的機會呢?

當我想到生活中那些優雅的老人時,我意識到並非是他們的外表吸引我,而是他們人生經歷中的智慧,他們在回想上帝在自己生命中的信實時聲音中夾雜的激動,他們對侍奉上帝不滅的熱情,以及他們自身散發出的恩典。這些人讓我想到:「我希望自己到了他們這個年齡的時候也可以如他們一樣對上帝仍然充滿熱情。」

這促使我以一種不同的方式思考衰老:我不再憂慮自己老了時外表會變得怎樣,而是在想我是否可以過一個他人會欽佩的一生?我的生命是否可以將其他人引向基督呢?

如果有人發明了一個APP,讓我們可以看到50年後自己內心的樣子,我們會看到什麼呢?悔恨,不饒恕,苦毒,硬著的心?還是一顆安息在基督里的平靜內心並喜樂地期待在永恆中與基督同住(很感恩,在腓立比書3章20-21節中上帝許諾我們的身體將會在未來的某天被改變,讓我們可以像祂榮耀的身體一樣)?

幾天前,當我們在小組聚會中被要求畫出自己在5到10年後的樣子時,這個問題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那天晚上,我完全呆住,只是茫然地看著我手中的紙。

也許是因為在過去的五年里,我看到上帝將我的計劃一個又一個地毀掉……祂有時候使用最令人謙卑的方法讓我繞道,以至於我能走在祂給我設定的正確道路上。

我看到自己多年的辛苦工作在一天內化為泡影,只做了九個月我就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宣教領域服侍了幾個月後又經歷了長時間的失業和無數閉門羹。長時間沉浸在惡劣的環境和衝突中間,我也無力改變。

在我生命中這些令人崩潰和困惑的時候,我很容易被誘惑遠離上帝或因為臨到的環境而責怪祂,但有一個事實仍然是千真萬確的:即便當上帝引導我去走那條看起來是我最不會選擇的道路時,或者我只是因為別無選擇而勉強服從祂的計劃時,祂也總是會把我帶到一個更好的境地。

這讓我想知道自己在10年後,或50年後的樣貌或者取得的成就真的有那麼重要麼。我越是思想上帝如何將我帶到我現在所在的狀態,就越會想:如果我生命中未來5到10年和過去5到10年一樣,那麼也許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對上帝的心會有怎樣的改變?

我能更快地服從上帝和相信祂對我生命的計劃嗎?我是否仍然信實地尋求祂對我生命的旨意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呢?當試煉臨到我的時候,我會更能夠將它視為「大喜樂」(雅各書1章2-4節)嗎?

這些問題所需要的深入思考可能都會讓我們頭髮多白幾根。但我們的回應將決定我們是否可以在上帝的恩典里優雅地老去。

經歷過人生的最低點之後,現在的我知道,我唯一可以信靠的人生異象是一顆心安定在基督里並與祂同行。而這也許是我人生中唯一重要的大計劃。如果我生命的異象是為了追求公義——過一個靠著上帝引領的生活——那麼無論祂引導我到哪裡,甚至我看起來是什麼樣子都沒有關係,我可以放心,祂會帶領我所有的腳步,我將「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篇92篇12-14節)。

事實上,當我以這種方式來生活時,我可以期待在10年,20年,50年後自己的樣子。因為我知道我的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我將有許多機會在智慧中長進並繼續體會祂在我生命中的良善。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