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成長的身量

痛苦分手後的盼望(有聲中文)

作者:Lidia ,印度尼西亞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Yibin,中國

 

我和他2010年3月開始約會。我們是在大學課堂上認識的。他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所以我想既然有共同的信仰,我們就一定能攜手度過人生的風暴。

那年下半年,我發現我的兩側乳房都長了腫瘤。這個消息讓當時只有20歲的我相當震驚。當我把這個消息毫不保留地告訴了我的男朋友時,他表示理解並會支持我。

然而,就在我接受手術的幾天前,他打電話說,他母親知道我長腫瘤的事後,隨即叫他和我分手,因為她擔心如果我們婚後我患上癌症,會花光她兒子的錢。

聽到這些時我哭了,也很生氣。她怎麼能這樣想呢?

我沒有和他爭論,而是將一切都藏在心裡。我甚至沒有告訴我的父母。面臨手術,我的思緒一片混亂。

上帝是仁慈的,儘管我情緒一團糟,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然而,當我恢復知覺後,我痛哭起來。他母親的話還是很傷人。他確實來醫院看過我,但第二天就打電話說不能再來了,因為他母親不許他見我。

 

繼續一段不確定的關係

雖然被他母親禁止,但我和他還是經常在一起。我知道我們的關係不健康。但當時的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健康的關係。三年來,我們的交往一直是保密的。

我對未來不確定,但我進退兩難。一方面,他母親的話傷我很深;但另一方面,我不想失去他。我擔心一旦分手,沒有人會接受我乳房被切除的事實。

我也不想告訴其他人我的情況——已經有朋友嘲笑我吃得太健康。我害怕其他人說一些他母親那樣傷人的話。

我男朋友也是優柔寡斷。他並不完全同意他母親所說的一切,也想繼續和我約會,但又不想不尊重父母。

終於,我將自己的處境告知父母。他們非常心疼我,但也談了他們的看法:我男朋友的母親希望給兒子最好的,情有可原。最終父母建議我和他分手。

我和上帝的關係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我覺得與上帝疏遠了,心理沒有平安。雖然我沒有停止祈禱,但我感覺不到祂的同在。雖然內心有種強烈的感覺讓我對這段感情做個了結,但我卻仍然堅持,無論吵了多少架,這種不確定的關係都必須保持下去。

 

上帝如何醫治我破碎的心

有一天,我男朋友告訴我他在和別人約會。他和另一個人單獨出去玩了。我們的關係就這樣結束了。

我沉浸在悲傷和淚水中。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感覺快要瘋了。我向一些基督徒朋友求助,第一次把一切告訴了他們。當夜,我在耶和華面前痛哭,懇求祂的幫助。

當我把一切都帶到上帝面前時,我想起詩篇34篇18節:「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感覺上帝正通過這節經文向我說話,問我:「女兒,你不相信我嗎?」我是萬軍之耶和華,萬事都在我的權柄之下。

說實話,這不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上帝對我這樣說。但之前,我不願意順服,因為害怕失去我的男朋友。當我完全交託時,我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可能離開我們,唯有主耶穌是可以永久依賴和信靠的。

然而,接下來的一周並不好過。我十分心碎,不僅是因為分手,還因為覺得自己毫無價值,覺得別的男人會迴避我這樣的女人。前男友母親的話依然影響我。獨自工作時,我會被悲傷淹沒,莫名流淚。

但上帝不斷堅固我。祈禱帶給我平安,也給我力量去放下那些糾纏我的傷人話。慢慢地,過去所受的傷害對我情緒的影響越來越少。日子一天天過去,上帝幫助我慢慢走出悲傷,原諒傷害過我的人,學會完全地信靠祂。

活在上帝所賜的喜樂平安里,我不再為別人的眼光而憂慮。相反,我選擇專註於上帝希望我做的事情上,也正學著忽略那些負面的話語。

我深深體會到上帝的良善,不是因為生活一帆風順,而是因為上帝一直都在我身邊。通過這次經歷,上帝幫助我成長,教會了我不要專註於博取別人的愛,而要專心愛祂。我認識到上帝已經赦免了我的罪,這幫助我原諒周圍的人。祂教會我如何在逆境中禱告。上帝不僅在我和前男友的矛盾中幫助了我,而且依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幫助我。

我也學習到,無論我離上帝有多遠,祂總不撇下我,也不丟棄我( 希伯來書13章5節)。無論我何時回到祂身邊請求祂寬恕我的罪,祂總會接納我。

上帝給我們的是真正的喜樂,而不是今天來明天去的短暫快樂。無論我們曾經歷過多少掙扎,傷害,拒絕,我們都可以來到耶穌面前向祂求告。我們可以將未來交給祂,即便事與願違,依然可以在祂裡面有盼望。我們若住在祂裡面,生命就一無所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寫給感覺快要放棄信仰的你(有聲中文)

作者:Rob Chagdes,美國

翻譯:Helle Cheng,香港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親愛的朋友,

你是否感覺對一切毫無盼望,快要放棄主了?抑或你正被孤單淹沒,已看不見主對你的愛?其實我曾經也歷過這樣的時刻。如果這正是你現在的狀況,我想告訴你,主有辦法讓你在掙扎中經歷祂。

前段時間,我已經在這份我認為是主帶領我做的工作中做了好幾年。但我的工作並不如意,我也很難找回曾經對工作的熱情。因此,我開始會做出一些糟糕的決定,起初只是些小決定,後來漸漸到大的決定。有時我似乎能夠看到一線生機,但卻還是會不斷回到黑暗中。我感到自己在一點一點變得支離破碎,如同活在絕望的深淵中。

也就是在這段黑暗的日子中,我開始質疑我是否應該繼續跟隨主。我是在尋求主的旨意後才找到這份工作的,然而我卻一直對工作感到失望,因此我感覺自己被誤導了。我身邊有很多朋友事業都蒸蒸日上,他們給家人的供應是我不可能給的,並且他們看起來也在工作中找到了我不能企及的滿足感。

我感到自己一敗塗地。

於是我開始考慮放棄我的信仰,擁抱可以給我帶來更多誘人可能的世界。

感謝主,讓我在掙扎期間遇見了祂。祂打開了我的眼,使我能夠以新的方式看見祂。主讓我看到,世界可以給我的東西並非是我所需要的。祂開了我眼,提醒我祂是值得我追求的。

在這段時期我明白了幾個非常重要的真理,我希望它們能夠鼓勵到正處於同樣處境的你。

首先,我向你保證,你不是孤單一人,主必定會為你開一條出路。

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說: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 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當你看到「試探」這個詞時,你可能會立刻聯想起罪,但實際上「試探」這個詞的意思是試驗、考驗和檢驗。主使用我生命中這段黑暗的日子來試驗我的信心,讓我看到自己的內心裡到底裝了些什麼。而且如使徒保羅所說,這些試驗或考驗很常見,這讓我確信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有這種感受的基督徒,也讓我明白身處困境並不會使我成為一個失敗者。當你處在艱難時期時,請謹記你的身邊有人與你同行!

再者,如果你留意的話,會發現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的經文中是有一個承諾的:上帝會為你開路,讓你可以忍受這段時期。

你可以安然相信拯救就快要來到,縱使未必是以你預期的方式。我經歷的拯救並不戲劇化,也不是馬上就出現,但上帝似乎在藉此讓我看到祂正在我的生命中動工,即使我看不見祂的作為,我仍然可以相信祂的帶領。

這帶出了第二個我想提醒你的真理:即使在艱難的日子裡,你也可以確定上帝正在做工。耶穌在約翰福音 5章17節中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事實上,在我人生的這段黑暗時期里,也有一些好事發生。這些事情並不容易,但當中卻有一些造就我靈命的關鍵時刻。上帝讓我看到了自己對成就的依賴,並向我顯明這一點怎樣逐漸成為我的偶像。當我表現理想、能夠在限期內完成工作、達到我追求的目標並完成清單上的待辦事項時,親近主可以很容易。然而,當我未能辦好事情,又或被我所背負的責任和重擔壓到透不過氣時,我就感覺離主很遠。同時,主幫助我看到,當我抽空靜下來與主會面時,生活總還是會繼續。我並不需要一直有所成就,才能證明我對這個世界很重要。

主一直在我心裡動工。直至我放下自己,放下我對成就這個偶像的追求,我終於得到了拯救。

即使我們看不見主的工作,即使四周漆黑一片,即使盼望好像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主從未停止祂的工作。主一直、一直、一直都在工作。

最後,我想要告訴你:你需要主,主是良善的。除了你和主的關係外,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東西可以讓你感到滿足。

在這段黑暗時期里,有些時候我會想起彼得在約翰福音 6章68節所說的話。在耶穌剛剛教授了一些很難被接受的真理後,約翰如此記錄:「從此,祂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約翰福音 6章66節)。

然而,當耶穌轉過來問門徒是不是也打算離開時,西門彼得用一個問題回應耶穌,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翰福音 6章68節)。

這節經文令我不禁自問:「如果放棄了主,我會到哪裡去呢?」

事實是,我的答案是「沒有哪裡可去」。世上有數之不盡的人事物,是我沒有能力「修補」的。我無法醫治身邊與癌症搏鬥的人;我無法醫治心愛的人所受的傷痛;我也不能夠靠自己預見未來,知道哪條路才是最適合我的。這些情況讓我意識到自己多麼需要主。我知道耶穌有永生之道。祂有超越我智慧的真理。祂的故事遠比我的偉大得多,坦白說,沒有其他任何地方能跟我與主共同在的時光相比。

我希望你也能記住,即使上帝的旨意與我們預期的不同,也仍然改變不了祂是永生的唯一源頭這個事實。正如彼得所說的──實在沒有其他地方值得我們去了。如果想要真的活著,我們便需要主。

當我從人生這段艱難時期走出來,我明白了能夠以全新的方式與主相連多麼重要。我開始習慣一個人靜下來,定期抽時間親近主。我不再那麼專註於「讀經靈修」,而是定睛在讓我與主更親近的屬靈操練上。我不再強行追求靈命上的「完美」,而是追求在在我自己的困境中與主相遇。我仍在掙扎和努力,但我已經下定決心投入這場拉鋸戰。

回首過往,我不後悔經歷了這麼一段掙扎存疑的日子。在黑暗中前行讓我更認識主。祂對我總是滿有恩典、慈愛並恆久忍耐。祂有能力解決我們的疑惑,並且即使在我們想離開祂的時候,祂也寸步不離。

所以親愛的朋友,請不要放棄。請不要失去信心。你不是孤單一人,主正在你身邊。祂沒有放棄你。祂聽到了你的哭訴。祂也必定拯救你。

挺住!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3個標誌檢驗你是否正被情緒主宰(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 Moreland,美國

翻譯:Patty Song, 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我使盡了全身力氣才剋制住自己沒有去回復那條簡訊。我也堅定地把手機關了機。我不要再被自己的情緒控制了。我也不要再因為一時衝動而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

雖然我知道朋友發來的簡訊並沒有惡意。但是對一個在九型人格測試中測得擁有INFJ型人格特點的我來說(順便提一句,這些人格測試也真是精準得可怕),我知道情緒是我的弱點。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我必須控制自己,讓自己不成為情緒的奴隸。

親愛的朋友們,情緒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不能讓它控制我們。我知道對於我們有些感性的人來說,要做到不被情緒控制可能是非常困難的。但這卻是我在過去幾年裡學到的最重要的功課之一。

學會控制情緒將會使我們生活中每個方面都變得更好。說到底,我們是誰並不是由我們的感覺和情緒決定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被情緒控制了呢?下面幾點,請對號入座。

1.你經常是下意識對某件事給予反應而不是回應

當我被情緒控制時,我常常發現自己在被動地做出反應(有時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當我收到同事帶有負面攻擊性內容的電子郵件,或是又一次發現廚房案台上的臟盤子時,面對類似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我會很容易當即爆發,將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脫口而出。

直接下結論要比出於恩典給別人解釋的空間容易得多。但我要挑戰自己,要儘力避免這種下意識的反應,同時,要求自己去思考如何才能積極地做出回應,而不只是胡亂下結論。

我丈夫和我設定了一系列關於爭吵的條例。其中有一條是, 「不要增加不必要(需要之後再撲滅)的火苗」。換言之,我們不能因著當下的情緒而口無遮攔,不然我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平息由這些話引起的「火苗」——為我們在糟糕情緒中魯莽出口的傷人話語道歉。

下意識地反應可能會讓我們覺得是出於直覺,然而知道我們的行為並不一定要受情緒控制是實現健康情緒生活的第一步。在等待憤怒情緒消退的同時,有時我會請求聖靈光照我,讓我看到自己這麼反應的根源問題是什麼。邀請上帝參與我的情緒反應,有助於我在下次陷入情緒時,可以做出更正確的回應。

 

2.你無法分清事情虛實

我的輔導老師讓我明白的一件事是,感覺就是感覺,它沒有對錯之分。親愛的朋友們,當我在和你們分享「我的這些感受」時,我也是在告訴你們,我們的感覺並不總是可信的。事實上,感覺常常欺騙我們。我們可以在耶利米書17章9節中找到這一真理,經文將心描述為「邪惡」的根源:「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當感覺凌駕於事實之上時,我們已然陷在情緒中不能自拔。換句話說,當感覺變成了我們的偶像時,我們更傾向相信自己的感覺,而不是上帝對我們的看法和實際情況。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該查看內心的時候了。我不應該追隨自己的心(與迪斯尼動畫中的情節相反),我需要的是跟隨耶穌的榜樣,並努力在生活中結出聖靈的果實——包括自製(加拉太書5章22-23節)。

 

3.你感到無法控制自己

無論你是像孩子一樣直接發脾氣,還是選擇迴避面對,不可否認的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並且這種影響通常是負面的。

如果你正在讀這一段,那麼很明顯的,你的情商足夠讓你識別出情緒何時失控。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很難控制情緒的人來說,找到引爆我們情緒的點是什麼會很有益處。我們有可能是因為FOMO而在瀏覽Instagram時感到絕望;或者是僅僅因為手機另一端無人應答而感到被拒絕。找出在生活中可能觸發我們情緒激動的觸因才是關鍵。當我們越了解這些會觸發我們情緒的因素,我們就能越快把它們交給上帝,並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當今這個時代,流行文化在鼓勵我們更加真實面對並坦誠自己的感受,這一做法對於培養真實的人際關係來說當然必要,但因此學會不受情緒控制地生活就變得更加必要了。

了解自己的感受對我們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我們卻不能讓情緒決定我們的走向。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我有沒有讓情緒支配我?我是不是被自己的感覺引向了錯誤的道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能需要重新查驗自己在哪些方面受情緒控制。

親愛的各位,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上文中講到的任一情況,不要擔心。因為我和你一樣。情緒是我們人類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壓抑它、把它埋在心底,相反,我們可以把它帶到我們親愛的天父面前,因為祂願意帶領和幫助我們活出祂的旨意。

上帝希望我們把生命的每個領域都交給祂,當然也包括我們的情緒。我們越在情緒問題上尋求上帝的指引,就越能辨別出哪些感覺是我們可以信任的,哪些是我們要釘在十字架上的。

所以,別擔心,我們都在這個叫做「生活」的情緒起伏之中。最終,我們都會與耶穌一起達到完全的醫治,成為完全的自己。所以跟我一起宣告吧:「情緒不是我生活的主宰。除了耶穌,我的生命沒有其他王。」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