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播種的力量

2020年,我的盼望在哪裡?(有聲中文)

 

作者:希の夢,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今年是馬來西亞籌備已久的2020旅遊年。可是,一開年,似乎便出師不利。歷時多日的澳洲大火還沒撲滅,新冠肺炎疫情從中國武漢開始在全球蔓延。雖然很多地區開始管制人員進出,不少人在自家隔離,可刷著微博,還是會看到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地在上升。去旅遊?還是保命要緊!

接著,便是看到非洲蝗災肆虐。很多國家已經或者即將面臨食物短缺的大問題。然後,奈及利亞又被曝出現一種可怕的神秘怪病 —— 一旦被感染,在48小時內就會死亡。因為發生得太快,太突然,醫護人員及科學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找到致病的真正原因,也因此無從採取預防行動。再到最近泰國商城的槍擊案。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世界似乎被黑暗籠罩著,看不到光明,不禁讓人思索,是否還有盼望。

 

「但願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借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馬書15章13節

原來,上帝使信祂的人有盼望,又借著我們對祂的信靠而把喜樂和平安賜給我們。無論今天我們遇到的問題有多大,我們都不至失望,因為上帝使我們有盼望。那麼,祂如何使我們有盼望呢?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體會到以下三點:

 

1. 祂現在就陪在我身邊

信耶穌的人,心中有聖靈同住。信靠祂的人,只要在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我們的路(箴言3章6節)。因此,無論我們遇到何種境況,我們都可以在其中凡事禱告。感到焦慮、不安時我們可以禱告交託,感到喜樂、滿足時,我們也可以禱告謝恩。因著我們的信心是建立在不動搖的上帝裡面,我們即便在困境中也可以有喜樂、平安,有盼望!

 

 

 

2. 未來世事難料

最近的一系列事情也讓我們看到誰也無法預測明天,誰也不知道自己的計劃是否會突然被中斷。但是,我們可以有信心,未來不管面對好事還是壞事,我們都能順服,因為上帝仍在掌管萬事萬物。畢竟羅馬書8章28節說道:「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耶利米書29章11節里上帝對被虜走的以色列人也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因此,當我們思考未來時,把信心放在上帝裡面,相信祂會帶領,會給我們盼望吧。

 

3. 死後我們也可以有平安

死亡聽起來很可怕,但信耶穌的我們,必定得永生,進入天堂,與愛我們的天父有永遠的團契。在天堂,一切都是完美的,正如啟示錄21章4節說:「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可是,我們千萬不要自滿,總要警醒,把福音的好消息傳給身邊未信主的人。不如,在這樣危急的時候,列出身邊未信主的親人朋友,照著名單,為他們禱告可以早日信主。也為自己禱告,能學習順服上帝,抓住所給與的機會,敢於傳福音。

願我們在這些考驗中,能學習把盼望放在基督里。同時,也分享給身邊的人我們心中因為有這盼望而產生的喜樂與平安!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讓人不想讀聖經的四個謊言(有聲中文)

作者:Sarah Tso,新加坡

有聲播讀:蔣冠華,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對我來說每一個新年都差不多。元月1日通常標誌著另一個年度的循環往複,我又要在家裡、工作中、教會裡,以及對朋友承擔起該承擔的責任。

大學畢業後,我受到一種流行說法的影響:覺得為了不讓自己失望,就不要制定新年計劃。然而,同時,我問自己說:隨著每一年的過去,難道我不應該在自己的屬靈生命上看到一些成長嗎?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被呼召要在基督里成長,我需要住在祂裡面好使自己能多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4-5節 )。但我要如何才能住在耶穌里呢?我意識到,我的靈命成長取決於我花多少時間讀上帝的話語和禱告。

我知道,我越有規律地開始我的靈修生活,我的靈命就越有成長。

今年年初,我因著上帝在耶利米書29章13節對以色列人說的話而被提醒和鼓勵: 「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 上帝已經向世人顯明了祂自己——如果我想要真正在祂裡面成長,我就應該去讀聖經中祂如何向我們啟示祂自己。

但是首先,我要克服四個使我遠離上帝話語的謊言。事實上,這些源於我們罪性的謊言在我與基督徒朋友們交談時經常出現,表現出了我們沒有分清輕重緩急,在閱讀上帝的話語時缺乏自律。
謊言1:聖經太難懂了

前幾年,我試著一次讀一章聖經,但由於我是個「全局思維」學習者,這對我來說是不夠的。只有當我開始一本書一本書地理解聖經時,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本書的原意和作者的意圖——尤其是在聖經的整體敘述中。

閱讀與聖經相關的其他資料(比如大衛·鮑森的《解鎖聖經(Unlocking the Bible)》、《聖經工程(The Bible Project)》的視頻和沃恩‧羅伯茨的《上帝的藍圖(God』s Big Picture)》)也幫助我理解每本書的整體主題和結構。讓我對聖經了解更加清楚的是我在家裡和聖經閱讀社群里與那些志同道合的基督徒一起討論有困惑的章節。

 

謊言2:我沒有時間讀聖經

去年6月中旬,我放下借口,開始從創世記開始,一次讀完《聖經》中的一本書。作為一個視聽學習者,我一邊聽有聲聖經,一邊閱讀我的實體聖經。我在上下班途中閱讀,因為那是我注意力最集中最不容易受干擾的時候。因為有時候我在上下班的路上要花兩個小時,我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從6月到12月)就讀完了整本《聖經》。

我越是有規律地讀經、禱告,這些屬靈操練就越來越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習慣。

好像聖經的每一頁都活了起來,對上帝和祂救贖計劃的新的認識每一天都在刷新我的認知。

 

謊言3:我無法遵行聖經的話語

在通讀聖經的時候,我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的章節,尤其是關於罪的章節。例如,我記得在讀《以西結書》第16章時被震懾——當上帝把祂最好的東西給了祂的子民時,他們卻還是不滿足而去拜偶像,這讓上帝感到被背叛。

這種對上帝之愛的新認識令我的心憂傷,我再次認識到自己的罪,並因自己拜偶像的罪向祂認罪悔改,請求祂幫助我更多順服祂,並與一些基督徒朋友分享讓他們監督我。

上帝把祂的律法放在我們心上,寫在我們的心裡,這是令人欣慰的(希伯來書10章16節),祂給我們意願和能力,讓我們可以在祂裡面立志行事,遵守祂的律法(腓立比書2章13節)。聖經里有很多人都覺得他們無法遵行上帝的話語,但是祂總是給我們憐憫和恩典來使我們能夠順服祂。只有藉著祂給的力量和供應,我才能順服祂和結果子(約翰福音15章5節)。

 

謊言4:聖經與我今天的生活無關

當我通讀聖經的時候,我常常透過那些經文章節看到上帝借著祂的話語給今天的我講話。例如,當我讀《俄巴底亞書》的時候,我不理解為什麼其中要記載俄巴底亞對以東的簡短審判(俄巴底亞書1章1-21節)。然而,當我想到在聖經整體的救贖計劃中上帝的公義和仁慈時,我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

通過閱讀其他資料,我了解到在公元一世紀時,因著上帝對罪的審判,以東不再以一個國家的形式存在 (俄巴底亞書1章18節)。就我個人而言,我從俄巴底亞那裡得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教訓——上帝是仁慈的,祂預先給了我們一些警告,讓我們有時間去認罪悔改,但這些警告不會永遠存在。上帝是公義的,如果我們繼續悖逆,祂的審判將會臨到。

我在啟示錄20章15節中讀到了和俄巴底亞書類似的警告,這催促我去傳福音。鼓勵我在年終的時候,參加了本地的宣教事工。希伯來書4章12節說:「上帝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我很清楚,聖經在今天仍具有非常的意義。有兩個問題尤其幫助我理解那些聖經中難懂的部分:這段經文對它本身的受眾講了什麼?這些話語,對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有什麼啟示?

在上帝的話語中與祂同行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事情啊!

我從中收穫了什麼?完全不是我所料想的困惑、難解和與我生活的不相關,上帝的話語使我更清晰、明確並且對現在的生活很實用。

如果這其中任何一個謊言在阻止你深入挖掘上帝的話語,我鼓勵你向祂認罪悔改,尋求從祂而來的愛、寬恕和力量,最終在祂的話語中認識真理——因為只有上帝的真理可以對抗從仇敵來的的謊言。今年,讓我們充滿信心地努力與那位愛我們和供應我們的上帝建立更深的關係,盼望我們在祂裡面有屬靈的成長!

 

 

 

閱讀原文請看雅米英文網站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

上帝在跟我捉迷藏嗎?(有聲中文)

作者:Daniel Hamlin,美國

有聲播讀:兩小鹿,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上帝會沉默嗎?

這是個合理的疑問。我對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一個絕對肯定的回答,「是的!」兩年前,我覺得上帝會帶領我完成一些我已經開始、但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一直拖延著沒有完成的學校課程。我確信我需要完成它,好為我人生的下一個篇章做準備。所以我回到了學校。

我努力完成了學業項目,並希望自己知道在完成後該做些什麼。而我對未知未來的一切疑慮很快就因為我專註於手頭的學習任務而煙消雲散。

然而現在的我完成了學業,正面臨著一個我真心不喜歡的問題:「下一步該做什麼?」

當我試圖找到答案時,我不斷地——有時是絕望地——在祈禱中尋找上帝。當祂帶領我去取得學位時,祂的帶領是如此的清晰,因此我確信一旦我完成了,祂會告訴我接下來要做什麼。但到目前為止,我什麼聲音也沒有聽到。都快安靜到可以聽見蟋蟀聲了……

不確定性讓我的生活充滿焦慮,而焦慮又讓我產生懷疑。很快,這感覺就像所有最壞的想法正在我腦子裡開派對,誘惑我質疑上帝的信實。我真的聽到上帝了嗎?祂在乎嗎?這只是我的想像嗎?祂為什麼不回答我?這些問題都試圖在我的腦海中紮根。

在我現在所處的人生階段,我經常思考上帝是不是有時就是不想回答我,或者就是不想說話。而我最終相信,即使上帝是沉默的,祂也總是在啟示著什麼。

關於這個概念,我在聖經中找到的最好的例子可能是當耶穌的屍體躺在墳墓里的時候。從表面上看,當門徒們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天堂似乎沉默了。所應許的彌賽亞,就是門徒們曾誓死跟隨、認為要永遠作王的那位,他的身體已經死了,躺在墳墓里。

你能想像他們那三天是多麼艱難和孤獨嗎? 想像一下他們面對的焦慮、恐懼和絕望。也許他們覺得自己被上帝欺騙了。耶穌已經向他們證明了自己的身份,但是現在祂被埋葬了,他們的希望破滅了。在祂死之前,他們的未來似乎是確定和安全的,但現在他們發現自己是沒有領袖的亡命之徒。

但是,當門徒們試圖在沉寂中找到出路的時候,上帝成就了祂對地獄和罪的誇勝——耶穌對死亡永恆的得勝。現在回想起來,門徒們可以看到當他們覺得上帝已經沉默的時候發生了什麼。看上去上帝似乎忘記了人類,實際上祂是在拯救人類。

在我不確定的時候,我讀了很多詩篇。詩人常常糾結於上帝為什麼似乎是沉默的。大衛,也許比其他任何人都更經常為此向上帝哭訴。有一首特別的詩帶給我很多安慰。大衛在詩篇27章13節中說:「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見耶和華的恩惠,就早已喪膽了。」大衛的生活證明了這句話的真實性——他確實在生活中看到了上帝的仁慈,儘管很多時候他都覺得自己被遺忘了。但他得著上帝所應許的國(撒母耳記下5章4節);上帝實現了祂的話,證明了祂的信實。基督的空墳墓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真理讓我思考這樣一種可能性:當上帝似乎沉默的時候,也許祂在做成遠比我想像的要多的事情。

因此,與其問上帝是否沉默了,不如問我自己一個更恰當的問題:我的信仰是在建立在聖經所揭示的上帝身上,還是在我自己的情感和確定性上?當我在這寂靜的季節里等待上帝的指引時,我提醒自己,上帝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所以我現在不應該懷疑上帝的信實。

我提醒自己,當基督的身體躺在墳墓里,天堂似乎陷入了沉寂時,上帝卻為我完成了我所知道的最偉大的愛的行動。我開始花很多時間來讀聖經,因為我們這一生所需要知道的事情,祂都已經寫在聖經上了。

當上帝沉默的時候,並不意味著祂不在,而我也不想再讓沉默使自己質疑上帝。正如章伯斯(Oswald Chambers)所說,「確定性是常識性生活的標誌:恩典的不確定性是靈性生活的標誌……我們對下一步不能確定,但我們對上帝有確信。」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播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