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救恩

腓立比書靈修 | 我們需要自己賺取救恩嗎?(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2-13節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在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中,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主管留下好印象。我立即買了新衣服(當時我的衣櫃里只有T恤和牛仔褲),盡心完成分配給我的一切任務,哪怕只是幫忙拿咖啡這種小事。因為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工作達不到標準。

我的直屬領導是一位非常善良,非常熱情的女士。她對我一點也不嚴厲,每每都以最溫和的態度糾正我的錯誤。然而,每當她叫我去她辦公室時,我都是踮著腳尖輕聲走進去,生怕自己讓她失望(儘管我知道她不會因為我缺乏經驗而批評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年夏天,我是在「恐懼戰兢」中賺得了那一小筆報酬。

保羅曾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勸他們就算自己不在那裡,也「當恐懼戰兢做成他們得救的功夫」(腓立比書2章12節),正如他們常作的那樣。這句經文讓我很不解。難道我們不是單靠信心得救的嗎(以弗所書2章8節)?怎麼保羅在這裡說我們應該努力賺得救恩呢?

在之前的經文中,保羅描述了耶穌如何謙卑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因而被升為至高。保羅提醒我們,終有一天,一切被造之物都會承認耶穌是主(腓立比書2章5-11節)。保羅在對腓立比人說,看哪,這是我們所事奉的尊貴榮耀的君王!」

「這樣看來」保羅繼續說道,「我們要戰戰兢兢地服事祂!」就像我當實習生時敬重主管的經驗和智慧一樣。儘管我很開心自己能得到這次實習機會,但我知道自己是個實習生,在面對主管時我充滿了敬意。那麼,面對這位宇宙偉大的創造者,難道我們不更應該帶著恐懼戰兢的敬畏之心嗎?

保羅勸我們儘力「做成得救的功夫」,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得救。在其他信件中,保羅清楚地教導我們,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9節)。但這只是個開始。我們還不是上帝起初創造的樣子。還不是榮耀、無可指摘,純潔無瑕並將在新天新地與基督一同作王的聖徒(啟示錄20章4節)。

所以保羅勸我們,每一天都要為那榮耀的終點而努力。這不僅指我們應該在教會或侍奉中儘力做到最好,也是指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盡心竭力。無論我們是在為準備考試而學習,亦或是在為一個不講理的老闆跑腿,還是在為家人做飯洗碗,讓我們都全心全意地去做,因為我們知道上帝已經救贖了我們,所以每一天,我們都應更努力地讓自己與祂親近,變得更像祂。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並非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而是靠著在我們裡面做工的聖靈。無論何時,聖靈都在激勵我們,使我們能夠渴望去做上帝喜悅的美善之事(腓立比書2章13節)。讓我們努力去過一種與上帝兒女身份相稱的生活吧,相信上帝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不斷帶領我們,去實現祂的美好計劃。

問題反思:

1.你做好事的動機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

2.你覺得活出救恩是件難事嗎?今天的經文有鼓勵到你嗎?

3.你在生命中哪些方面難以做到讓上帝喜悅?一一列出來,交託給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看完電影《敦刻爾克》,我覺得我更有勇氣傳福音了

Dunkirk-Searching-For-The-Way-Home

作者:CalebYoung,澳大利亞
翻譯:覃函涵,中國
*圖片來自電影官方宣傳片

為了活下去,你願意付出怎樣的努力和代價?為了救他人的性命,你又願意付出多少呢?

這兩個問題正是電影《敦刻爾克》的核心主題。這部動作驚險片是基於二戰時發生在法國港口敦刻爾克的真實歷史事件創作的。

當時納粹入侵法國,40萬盟軍士兵(大多數是英國人)被逼到了敦刻爾克的海灘,他們孤立無援,被迫擱淺了。家鄉英國就在26英里之外——穿過英吉利海峽就是。然而連時任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也認為,即使是這樣,最多也只能救出4萬人。最後的事實卻是,全國各地由軍隊和平民船隻組成的一批批小艦隊成功地拯救了33萬4千名士兵,把他們平安帶回了家。

電影情節緊湊,視覺和聲效一流,敘事方式獨特,製作精良,再加上整體演職人員的出色演技,使得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爆表,絕對是今年大片兒中的佼佼者。

然而當我審視我的基督信仰,我意識到影片內容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應該如何對待耶穌在十字架上施行的拯救大能。(前方高能小劇透)

有很多人需要救恩

就像在1940年的敦刻爾克海灘上一樣,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絕望的人。他們生活在恐懼之中,渴望找到出路。影片中年輕的士兵Tommy和Gibson因求生心切而偽裝成醫務兵,登上了專門運送傷員的船隻。如今的很多人也是如此,他們靠自己想盡辦法,帶上面具,好讓自己覺得有安全感。可惜,就像電影里那艘傷員運輸船最終沉沒了一樣,我們從這個世界中獲得的虛假保障,根本無法拯救任何人。

我們要把出路指給他們看

在電影中,Dawson先生和他十幾歲的兒子Peter以及水手George都知道,只有他們家的船和英吉利海峽上其他成百上千的小船才能拯救那些士兵。可是,知道歸知道,要救人需要的是行動。他們得越過艱難險阻,駛過海峽,才能真正拯救士兵們。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那可以救人靈魂的“道路,真理,生命”在哪兒。但是僅僅我們自己知道這一點,並不能幫助到任何人。我們必須要刻意地尋找機會,跟周圍的人分享這個好消息。

跟人分享救恩的好消息並不容易

對於Dawson,Peter和George來說,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過程充滿艱辛。對於所有自願使用自己的船隻去搭救士兵們的普通平民來說,他們要面對的是德國潛艇和飛機的轟炸。整個過程充滿着風險和不確定性。前往敦刻爾克的水手們需要的是勇氣,決心,甚至是要犧牲自己,才能去拯救海對面那些絕望無助的人們。

同樣的,把耶穌基督的救恩分享給周圍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我們也要面對敵人的攻擊。它一直在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失去信心和放棄。然而正是因此,我們要像奔向敦刻爾克的水手們一樣,帶着勇氣和毅力迎難而上,為了拯救他人甘願獻上自己。

你永遠不知道為了生存人們願意忍受什麼。電影《敦刻爾克》體現了人類在困境中的堅韌精神。但是僅僅靠着堅韌的精神還不足以拯救我們。我們無法拯救自己脫離我們的罪性。基督的福音之所以美妙就在於,它並非是要我們倚靠自己的能力。就像電影里那些拯救了成百上千生命的船隻一樣,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救生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跳上那艘艇!對於已經得救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去把這白白得來的耶穌基督的美好救恩告訴更多人。

電影《敦刻爾克》宏大的場面,精良的製作絕對會讓觀影的你感到驚心動魄,你會對在敦刻爾克所經歷的恐懼和勇氣感同身受。然而,當你沉浸在電影帶給你感動的同時,也希望你可以受到啟發和鼓勵,去把耶穌基督的救恩分享給周圍那些需要救恩的人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重新美麗重新美麗)

 

 

在短宣中經歷上帝的同在與帶領

WeChat Image_20170522150442

作者:勇者,馬來西亞

雖然不同的人對短宣有不同的看法,但從聖經的教導我們可以看見,基督徒最主要的使命是傳揚福音,進而可以帶領人悔改信主,而短宣作為一種與人分享福音的形式,恰好可以成為我們實踐這使命的途徑之一。倘若你躊躇着自己應不應該去短宣,希望我在奧克蘭短宣的經歷能夠給你一些想法,亦或者能夠讓你看見上帝如何透過短宣來祝福未信者,並使參與者更親近祂。

出發前的準備

2016年9月,我剛好有機會聽到奧克蘭短宣隊負責人介紹前往奧克蘭短宣的機會。通過此次介紹,我才了解到,原來奧克蘭這個大城市竟也有地方沒有教會。而此次奧克蘭短宣的目標就是要和當地的一些基督徒機構合作,在奧克蘭的一個地方設立一間教會。出於對此目標的認同,我向大學的團契報名參與這次短宣。後來也因着上帝的恩典,我被負責人選中,順利加入這個共有24人的短宣隊。

短宣隊的負責人一開始就培訓我們要怎麼樣效仿耶穌(路加福音10章1-8節),並按着符合聖經的方式來向眾人為短宣籌款。起先,我以為倘若我是為上帝做工的話,祂自然就會供應我一切所需,不需要我費力氣。可籌款的過程並不如我想象的一帆風順。在籌款截止日期的前一個星期,我僅籌得所需款項的50%。短宣領隊和我團契的團長紛紛與我通話,對此表示關切。到那時候我才想起我尚未和我所屬的教會分享我這一方面的需要。因為雖然我知道我們在基督里都是同一個肢體,但那時的我並不認為我所屬的教會是一間熱衷於國內宣教的教會,所以也就沒有打算跟他們分享這件事。

可截止日期已近在咫尺,我惟有向教會的弟兄姐妹們分享這個短宣計劃,希望可以藉此籌足所需要的款項。令我驚訝的是,有些素未謀面的弟兄姐妹竟樂意捐獻給我。因着他們的慷慨,我在截止日期的前三天便籌足了所需款項以及前往奧克蘭的交通費。這讓我想起使徒保羅所說:「我的上帝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里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章19節)上帝藉著籌款這件事讓我反省了自己的小信,也看到了祂實實在在的應許——透過聖徒們的慷慨解囊來供應祂的子民。

13天的短宣

在整個短宣過程中,我們白天要逐家佈道,向當地的居民宣傳教會將要舉辦的鄰里活動,而晚上則進行培訓。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們得以逐家佈道至離教會方圓3公里的住宅區。而上帝也賜下晴朗的天氣讓我們能夠到附近的沙灘和公園進行街頭佈道。比較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儘管當地的居民大部分都不是基督徒,但他們卻也認為這裡有必要設立一間教會,並且對這事工和我們的接觸表示歡迎。

在整個短宣當中,上帝讓我認識到讀經、禱告是多麼的重要。馬可福音11章24節說,「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我們也相信,因着禱告,祂必指引我們前方的腳步。所以我們整個短宣是跟禱告形影不離的。每天早上一起床我們就到宿舍的禱告室里向上帝禱告,把一整天的活動都交託給祂。有一次,一位姐妹在我們要進行戶外活動的前一天堅持要大家禱告,把當天的天氣狀況交託給上帝。果真,上帝在那天也賜給我們非常暖和的天氣。甚至我們每一天在逐家佈道結束之後,都會有一個簡短的檢討會,除了一起商討哪個環節可以做得更好之外,更為著一整天的活動向上帝獻上感恩。

這個短宣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上帝確實與祂的子民同在。靠着聖靈的大能,我們可以放膽傳揚主的福音。在參加短宣以前,要我和陌生人說話其實是很件很困難的事。有時候因為這個原因,我並沒有很想要和陌生人傳福音。但我很感謝上帝在我參加短宣時,祂的聖靈非常積極地引導我們整個傳福音的過程。

在一個公園的時候,我和另外一位姐妹有機會與在那裡等待跨年煙花表演的一家人談話。其中一位女士不顧她丈夫對基督徒的鄙視,繼續和我們聊天。在聖靈的引導之下,我們向她傳福音。就在這個時刻,她不自覺地向我們坦誠她和她丈夫鄙視基督徒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們一家人曾經因為誤信假福音而被傷害,進而對基督教產生懷疑。我們愣了一下,隨即安慰她,且向她解釋整個基督教的信仰該是建立在耶穌基督身上而不是在個別的人身上,因為我們都犯了罪,都需要上帝的赦罪之恩。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她聽了表示對此感到欣慰,也向我表達她會重新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基督之上,並且希望能夠到即將建立的新教會參與崇拜。感謝上帝,儘管我不擅長與陌生人交談,但上帝知道,且賜予我們口才,說該說的話。

短宣一直持續到2016年的最後一天,我們團隊決定舉行燒烤派對來歡慶新一年的蒞臨,更以此作為向周圍人傳福音的契機。「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書2章9節),整個短宣旅程在祂的帶領下順利結束,且有人悔改歸向主。我們都為此感到很開心也很感恩。

上帝的救恩

曾經我教會的一位退休牧者跟我分享,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GPS,即上帝的救恩計劃(God’s Plan for Salvation),而這個計劃我們可以完整地從聖經里得知。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是不夠的,上帝也命令我們要去向別人述說祂使我們得救的計劃,因為我們是祂的工人,而這世上仍有許多祂的莊稼在等着被祂的工人收割。所以我很感恩,有這一次的機會可以參與短宣,未來也會積極去為主收取莊稼。

這就是我的短宣之旅,希望我的分享能夠讓你對短宣有更多的認識和想法。也祝福你若有機會參與短宣的話,能在當中經歷到上帝的同在,並向世人傳講祂的福音。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每日旅程:真正的歸宿

20161008-770-425

作者:Marlena Graves

翻譯:陳琳

讀經:約珥書2章1-25節

蝗蟲、蝻子、螞蚱、剪蟲那些年所吃的我要補還給你們。——約珥書2章25節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很難相信自己能夠真實地經歷到上帝的良善和信實(約珥書2章23節)。她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父親缺席,母親則對她有情緒暴力和家暴。除此之外,她曾經遭到過許多男人的性侵害。後來,她想要跨越童年時期和成年早期的陰影。但是儘管她衷心地跟隨耶穌,儘力去服侍別人,她仍然無法輕易除去那些經歷對她生命的影響。

這個女人開始意識到她無法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做出任何改變。她也為著自己近幾年做過的一些糟糕的決定付上了代價。在過去的十年中,她做出了一些錯誤的選擇,她感到劫數難逃,必受咒詛。這些事情加上她童年時期和成年早期的那些經歷,就好像蝗蟲一樣,毀壞了她人生中的好「土地」,讓它變得荒蕪(約珥書2章3節)。

值得慶幸的是,上帝比起我們所遭受的環境和我們犯下的罪惡要強大很多。祂的恩典比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任何困難和做過的錯誤決定都要大得多。我安慰她,提醒她上帝「願赦免我們的一切罪惡,醫治我們的一切疾病。祂救贖我們的命脫離死亡,以仁愛和慈悲為我們的冠冕。祂用美物使我們所願的得以知足」(詩篇103章3-5節)。

我們都要承受自己犯罪的後果和別人對我們犯罪時帶來的傷害。但是當我們開始依靠上帝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罪無法決定我們的人生,上帝才能。祂開始糾正我們生命里的錯誤,讓我們迴轉歸向耶穌,直到完全被祂恢復!(約珥書2章25節;使徒行傳3章21節)。

思考:為什麼知道我們在基督里不再被上帝定罪是如此重要?上帝的慈愛和饒恕如何激勵你為榮耀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