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新冠肺炎

創作歌曲 | 我病了你會來看我嗎?

主唱 :黃秀麗 Wong Siew Lee
作曲 :黃秀麗 Wong Siew Lee
填詞 :王有義 Peter Ong
編曲 :Sam Lau
MV :梁志光 James Leong

時間永遠困在車水馬龍
感情早已迷失在繁忙中
大事小事總是塞滿前頭
我病了你會來看我嗎?

積極思想好像到了盡頭
安慰詩歌沙啞卡在喉嚨
想躲避鏡子裡憔悴的面容
我病了你會來看我嗎?

你可以陪我 靜看人生的潮起潮落
也許你會陪我 等到風景都看透
感覺是赤裸裸 多少面具早已遺漏
絕望湧上心頭 記得握著我的雙手

你可以陪我 走過這遍荒蕪的沙漠
漫天塵沙中 跪著等待黎明的沉默
喜樂和哀愁 讓祂塑成一生的輪廓
奇蹟出現與否 你陪我到從容不迫

我病了 想你來看看我
靜靜陪我 握著我的手

 

創作筆記:
這是一首為醫院事工/病人關顧事工所創作的歌曲。在2019年8月,我有機會和一位青少年時就認識的弟兄(王有義弟兄)聊起,想嘗試創作一首與病人關顧有關的歌曲。其實那時候, 我心裡有很多的感觸,我看到病人關顧和醫院事工的需要,很多病人躺在醫院裡,家裡,在療養院裡,是沒有人去關心陪伴的。我把所要表達的需要和內容、經文等與有義弟兄分享。感謝主,在三個月內,我們一起完成了這首歌。他把詞寫得很好,我作曲。

這首歌主要是要把病患的場景和心情表達出來,在歌曲的開始,你們可以想像一位病患躺在病床上,望向窗外,見到繁忙的街道情景,似乎見到以前很忙很忙的自己、很忙很忙的我們,但,在他的心裡深處,卻是有很多無奈,掙扎,痛苦,也許在那時刻,他心理更希望的是有人陪伴,而想見的人卻不在他身旁。

盼望這首歌能讓更多人看見病人的需要和掙扎。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應該如何把愛化為行動,回應如此的處境呢?病人的需要繁多,基督徒在哪裡?願我們在這服事的道路上效法基督的榜樣,不負耶穌所託付我們的福音使命和愛人的誡命。

 

 

*此作品由原創者原創經雅米事工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原創者,以及“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疫情之下,來自詩篇121篇的鼓勵(有聲中文)

作者:Veena Kuruvilla, 新加坡
翻譯:Xining Wang ,愛爾蘭
有聲播讀:Joya,中國

 
新冠病毒對我們來說意味著很多,從停止與人擁抱、握手到優雅地處理某些廁紙品牌缺貨的可能。這個大流行病觸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求生慾望。對一些人來說,新冠病毒奪走了他們所愛之人的生命,並改變了他們一生的軌跡。從中國到美國,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之快,在短時間內讓成千上萬的人感染,也讓我們幾乎沒有時間真正地理解他們的痛苦、為他們禱告。更甚,我們每天睡前滿腦子病毒最新統計,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對未知的恐懼更強了。

然而,作為基督徒,我們被呼召行走在真理的庇護中,而非跟隨現實讓人抑鬱的節奏。生活被暫停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該陷入絕望,相反,當我們迫切禱告時,這成為我們回想和倚靠上帝話語的時機。

此時的我們都經歷著不同程度的患難,讓我們記住在上帝——我們的幫助——裡面的盼望,並且一起來讀詩篇121章,裡面寫到讓我們定睛於上帝,因為祂是如此的上帝。

祂是全能的主
詩篇的作者以提問開頭,“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詩篇121章1節)他的下一句話顯明了他的信心,“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121章2節)。

我們只有睜開眼睛才能舉目。這意味著作為上帝的子民,我們被呼召遠離屬靈的打盹,要盡情享受造物主的偉大。

像其他許多人一樣,我也犯了過多關注這個世界的錯誤。有時這會使我失去了跟上帝交通的喜悅。隨著新冠病毒的蔓延,我從一個新聞資訊跳到另一個新聞資訊,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否則我本可以將這些時間花在讚美和祈禱上。隨著航班的取消和邊境的封鎖,我和丈夫都擔心可能再也見不到我們年邁的父母,因為他們住得離我們很遠。當超市的貨架開始清空時,我又開始擔憂自己沒囤貨是不是太魯莽。要克服這一點,就應該只用有限的時間看新聞,並降服在真理面前,消除自己的憂慮。

毫無疑問,主是一切幫助的源頭。而祂的幫助會來——它沒有來了又走,讓我們跌個踉蹌。無論大事小事,天父的幫助永遠在。祂不僅可以在我們食物不夠時激發我們的創意,而且只要我們願意,祂還可以通過這個封鎖時期來使我們與祂及他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問題是,我們去哪裡尋找答案?

祂是供應者
知道我們的上帝必不叫我們的腳動搖,並且蔭庇我們(詩篇 121章3-6節)是如此地給人力量。這不是說祂會保障我們的健康和財富,而是應許我們,當我們把自己交託給祂時,聖靈會保守我們的腳步。

這意味著我們在這恐懼的時刻可以有平安。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來自上帝的祝福,並為有機會與其他基督徒團契(不管形式如何),而向祂感恩。這也意味著我們每天醒來,知道當我們堅定不移地為患者和排外的心禱告時,那位全知全能的,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就願意並且渴望通過我們做工。

我們的天父是一位充滿活力,永不枯竭的父親,祂致力於我們信心的成長,和祂國度的降臨,我們身體上的隔離沒有阻礙祂的計劃。在4G網絡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裡,因為對抗病毒而保持社交距離的現狀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機會,讓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對話當中提及基督。現在也是與那些在我們社交圈邊緣的人建立和修補關係的時候。

問題是,我們是在祂的蔭蔽下向前邁進嗎?

祂是救主
詩篇的作者在最後誇勝說,“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7-8節)。

這就是我們每天歌唱和喜樂的原因,尤其是在現在這樣充滿挑戰的時刻。我們對病毒的了解可能不足,但是我們也知道病毒沒有強過耶穌已經戰勝的罪惡——那容易網羅我們的罪。對於耶穌的信徒來說,這是一個解脫。

即便病毒摧毀我的身體,我也太可放心,病毒能摧毀的不過如此,它既不能審判我,也不能定我的罪。無論是疾病還是死亡,都無法勝過被基督釋放的人,因為我們不再是環境,試煉,思想或磨難的囚徒。我們裡面耶穌基督的寶血將保護我們。耶穌將以信心代替混亂,以智慧責備世俗,以聖潔更新我們的心意,並且這個更新過程會一直持續,直到天父上帝叫我們回天家。

問題是,我們有信心嗎?

毫無疑問,我們是被呼召生活在這個時期的。讓我們選擇不要被病毒嚇倒,而是堅信上帝的應許,這是病毒和魔鬼都無法破壞的。

點擊查看原文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疫情與不震動的國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一星期斷斷續續的雨,將墨爾本帶入了秋天。雨後的空氣,分外透明、純淨,路上稀疏的行人,友好地打著招呼。疫情期間,大家彼此投射的善意眼光或溫暖的只言片語,也是安慰人心的。

昨晚睡得很好。好久沒有這麼放鬆地醒來,懶在被窩裡。上一次可以不用醒來後,立刻像上了發條的鐘擺,一刻不停的時候,是聖誕假期吧。有三個孩子,照顧她們,停不下來的;有生意,有工作,停不下來的。

不過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讓世界經濟停擺了,我們也不例外。澳洲政府一周內,禁令從一級升到三級,大學停課,關圖書館、教學樓,我們在大學的咖啡店業績也隨之跳水式下跌。其實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就隱隱覺得不安,看著疫情如烏雲一般蔓延過澳洲時,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每天惴惴不安地看著形式越來越糟,然後最壞的情況終於發生了。大學關閉的那一天,終於哭了出來,與其說不忍精心經營的生意遭到重創,更是幾個月以來壓抑著的情緒爆發出來了。

今晨,踏著路上的落葉,心無掛慮地慢慢經過一座座庭院,走過Yarra河的人行橋,雨後涼涼的風吹過來,我知道,過去的幾個月終於過去了,好久沒有曬過太陽的心情,在慢慢舒展,為經歷的一切感恩。

祂有預備
早在疫情開始之前,上帝就為我們做了一切的預備。生意轉型,減少門店,收回投資,每一步都有上帝的帶領和確據,雖然當時不解,也曾迷惑未來的發展,現在來看,上帝的保守和看顧是那麼清晰、顯然。 “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以賽亞書 26章3節)。回首人生,處處是上帝恩典的痕跡,即使身處疫情,誰能否認祂的保守、供應。如果曾以為靠著己力可以積累人生的幸福,現在更知道感恩,這紮實的幸福是因為主在我們生命裡的工作。

祂向著我們的意念是好的
帶著2019年的繁忙和壓力走入2020年,沒有興奮和期待,也不知道如何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實在是累了厭了。在經歷了這跌宕起伏的幾週後,能夠安靜地散散步,不疾不徐地做事情,恍悟這不是自己最需要的嗎?在一切進行式突然急剎車而停下來以後,發現,有些東西是可以放棄的,有些是可以沒有的。上帝給一直帶著責任感負重前行的我放了一個長假,讓我休息,安靜,享受與祂的同在。在這個貌似打擊的背後,有著祂化妝的祝福。

這場疫情來得突然,人人都經歷了無法招架的驚惶失措, 如果主允許我們經歷這一切,我相信有祂的美意。當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時,經歷戰爭、死亡、顛沛流離時,耶和華對他們說“ 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章11節)。這場疫情,讓每個人的生命都經歷了震動,很多經營、積累的人生都土崩瓦解,而只有上帝的國,是不會震動的國。相信有些人被震醒了,發覺曾經追求的東西,都是虛空,都是捕風,不值得用生命換取;有些人悔悟了,發覺自己離上帝太遠;有些人經歷救贖、醫治、供應,更深地體會上帝的眷顧和同在。不管是什麼,上帝在這場疫情中,做著偉大奇妙的工作,因為在我們生命中發生的一切,沒有什麼是偶然的,都有祂的美意,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

願祂給我們屬天的眼光
疫情在蔓延,真假難辨的壞消息也在擴散,放縱自己的眼睛、耳朵在這上面,就是等著被恐慌、絕望吞噬。看到攀升的自殺率、離婚率、死亡率,你覺察到什麼?這是仇敵在疫情期間大打出手,偷竊、搶奪、殺害,並使出了牠慣用的伎倆——恐懼。壞消息看多了,你還記得上帝的好消息嗎? “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希伯來書 12章27節)。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上帝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侍奉上帝”(希伯來書 12章28節)。人類歷史充滿苦難血腥,耶穌的時代也不例外,但祂沒有被世界的痛苦影響拖累,而是汲取屬天的喜樂和能力去影響世界,雖在地上,但注目在天,不求人的滿意、但求父的旨意通行。我們被召要將天堂帶到地上,那就回應上帝,找到自己的位置,興起發光吧。

是的,發生的一切讓我們措手不及,不過天父不早已借聖經告訴我們了嗎,還有那無比榮美的結局。如果曾經的遙遠,如今近在眼前,曾經的負重,如今可以撇下,曾經的模糊,如今清晰可見,那麼讓我們將自己再一次妥妥地交在祂手中,在祂的計劃裡前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我在抗疫最前線:等候天亮

作者:方友望,馬來西亞

 

值夜班的漫漫長夜,我們守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等待著第一道曙光的乍現,等待著魚肚白浮現在天邊,等待著清晨的朝陽徐徐升起。這個時候,努力保持清醒的我們都期待著牆上的時鐘走得快些,夜班得以結束,大家得以安然放下守夜的職務,回家休息。

自從行動管制令實施以來,交通車禍傷亡率大幅度下降,工業意外事故也近乎歸零。病症輕微的人為了避免置身醫院而感染病毒都不會選擇在這個非常時期來掛號看診。向來人潮絡繹不絕的急診室顯得格外冷清,門可羅雀。黃區的病人屈指可數,而且情況穩定。這是一個安靜的夜晚,時間過得分外地慢,大家都放鬆心情,等侯著天亮。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老先生無意中開始出現危急狀態:他的血壓突然下降,呼吸越發急促,心跳也開始滑落。老先生不久前才剛中風,今天因為嘔吐不停而被家人送來,初步診斷可能是骨痛熱症,但是需要等到天亮後實驗室才會進行檢測確診。剛開始他的情況穩定,精神狀態良好,只是血氧飽和度偏低,需要鼻導管來吸氧。由於超音波顯示他的心臟功能欠佳,我們並沒有為他吊點滴,只給了抗生素。想不到,短短幾個小時內他的情況急速惡化,強心針才剛注射沒多久,他的心跳就停止跳動了。

換作平時,我們會第一時間按壓病人的胸口,馬不停蹄地實施心肺復蘇,因為心臟驟停分秒必爭,黃金時間僅有4 分鐘。但是 C O V I D – 19 的警訊讓大家不得不在這個刻不容緩的時刻停下來,穿上防護服,才能開始急救。因為防護服的數量有限,只有兩位醫務人員能夠在完整的配備下參與急救,因此負責 CPR 的護士很快就疲累了。為了減低病毒感染率,我得學會隔著玻璃盒為病人插喉,在這個狹隘的空間裡努力地調整影像喉頭鏡的角度,直到屏幕上喉入口顯而易見,才能將內導管插入。整個過程比想像中更加耗時耗力,汗水浸透了防護服,玻璃盒局限了雙手活動的範圍,不再像往常般靈活自如。經過數番嘗試和掙扎,並在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總算成功地為老先生安全插管了。

老先生的心律一直沒有恢復正常,三十分鐘後我們不得不宣告不治。這個時候天已經亮了,只是大家都為老先生匆促的離去感到失落。填寫死亡證書後,我們卸下身上那被汗水浸透了的防護服,正式結束了這個充滿腎上腺素的夜班回家去。

漫漫長夜的等待容易讓人偷懶打盹、精神散漫、意志消沉、反應緩慢。然而,城門外站崗守夜的人需要時刻警戒,才不會讓敵軍有機會潛入襲擊,導致整個城牆失守。同樣的,值夜班的醫生和護士也需要加倍小心,才不會錯過病危的信號。等候天亮絕不是消極被動的狀態,而是積極主動地守候在自己的崗位上,警惕地守護城內居民的安危、守護每個病人的生命。守夜是一份神聖的職務,無論是維持社會治安的警員還是捍衛國家領土的軍兵,無論是值夜班的醫務人員還是在化驗室里分析和檢測血液樣本的技術員,在每個漫長的夜班裡都有義務積極主動地盡忠職守、等候天亮。

那個汗水浸透防護服的夜晚,我對等候上帝又有深一層的領悟、多一份的理解。等候上帝意味著我需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警醒地守護著我的城牆,而不是漫無目的、無所事事地等待祂為我成就心裡所求所願的事。等候上帝並不意味著我有正當的理由打盹睡覺、自我封閉、自憐自艾,而是把握機會主動、積極地服事、搶救生命和靈魂,這樣等候的季節必然不會浪費、不會留白。

無論您處在人生的哪一個季節,等候上帝是信心旅途中的試煉,更是個飽含應許的蒙福之路。但願我們在等待疫情結束的當兒繼續積極等候上帝,因為“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祂”(耶利米哀歌 3章25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