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智慧人

《天路系列-箴言》第七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第7日

閱讀經文 箴言4章

 

【箴4:1】眾子啊,要聽父親的教訓,留心得知聰明。
【箴4:2】因我所給你們的是好教訓:不可離棄我的法則。
【箴4:3】我在父親面前為孝子,在母親眼中為獨一的嬌兒。
【箴4:4】父親教訓我說:「你心要存記我的言語,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
【箴4:5】要得智慧,要得聰明,不可忘記,也不可偏離我口中的言語。
【箴4:6】不可離棄智慧,智慧就護衛你,要愛她,她就保守你。
【箴4:7】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內必得聰明。
【箴4:8】高舉智慧,她就使你高升;懷抱智慧,她就使你尊榮。
【箴4:9】她必將華冠加在你頭上,把榮冕交給你。」
【箴4:10】我兒,你要聽受我的言語,就必延年益壽。
【箴4:11】我已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導你行正直的路。
【箴4:12】你行走,腳步必不至狹窄;你奔跑,也不至跌倒。
【箴4:13】要持定訓誨,不可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她是你的生命。
【箴4:14】不可行惡人的路,不要走壞人的道。
【箴4:15】要躲避,不可經過,要轉身而去。
【箴4:16】這等人若不行惡,不得睡覺;不使人跌倒,睡卧不安。
【箴4:17】因為他們以奸惡吃餅,以強暴喝酒。
【箴4:18】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箴4:19】惡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麼跌倒。
【箴4:20】我兒,要留心聽我的言詞,側耳聽我的話語。
【箴4:21】都不可離你的眼目,要存記在你心中。
【箴4:22】因為得著它的,就得了生命,又得了醫全體的良藥。
【箴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4:24】你要除掉邪僻的口,棄絕乖謬的嘴。
【箴4:25】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當向前直觀。
【箴4:26】要修平你腳下的路,堅定你一切的道,
【箴4:27】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腳離開邪惡。

4章一共分成三個部分,每一個部分沿續使用稱呼「我兒」作為起首的模式(1、10、20節)。

第一部分(1-9節) 強調智慧的至高地位:智慧值得用你一切所得的去換取(7節),珍愛她能使你得到豐厚的報酬(8-9節) 。這樣的呼籲和懇求代代傳承,這位父親師承於自己父親的教誨(3-4節) ,而現在把同樣的勸誡傳遞給第三代: 「….不可忘記,也不可偏離我口中的言語。」(5節)這些智慧的言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第二部分(10-19節)再次使用兩種道路的圖像。父親呼籲兒子要行走在智慧的道上(11節),並要避開惡人的路徑(14- 15節);父親始終在指導兒子行在正直的道路上(11節)。

惡人的生活方式是徹底邪惡不堪的;這等人若不行惡,就不得安眠(16 節) ;他們又把作惡施暴當作家常便飯(17節)。由此可見,一條道路滿是榮耀光明,而另一條則是陷入黑暗的深淵(18-19節)。

請注意此處的命令:「要聽」(10節)、「要持定」(13節)、「不可行」(14節),還有「要躲避」(15節)。 智慧的生活就是要時時保持警醒,隨時做出有紀律、謹慎的決定,來追尋智慧。

 

第三部分(20-27節)鼓勵這位年輕人留心觀察自己屬靈生命、態度和行為表現,並提醒他要保守他的心和整個內在的生命,特別是思想(23節)。他需要棄絕邪僻乖謬的口(24節),「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馬太福音12章34節)他需要保持眼目向前正看(25節),也就是前 往智慧的路一跟隨上帝的道路。這 樣一來,他的腳必踏在堅固的地上,遠離邪惡(26-27節)。

4章提醒我們行走在智慧的道路上並非只是一次性的選擇,而是終其一生都要選擇智慧,並拒絕邪惡之路。如同保羅提醒提多,上帝的恩典乃在於:「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提多書2章12節)

 

-靈程反思-

1、智慧人可以享有什麼益處?

2、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再對照23-27節所提到的內容。請分享你對自己的心(所思)、口(所言)、眼目(所見)和腳(所行)有何覺悟?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箴言》第五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第五天

閱讀箴言3章13-20節

 

【箴3:13】得智慧、得聰明的,這人便為有福。

【箴3:14】因為得智慧勝過得銀子,其利益強如精金,

【箴3:15】比珍珠(或作「紅寶石」)寶貴,你一切所喜愛的,都不足與比較。

【箴3:16】她右手有長壽,左手有富貴。

【箴3:17】她的道是安樂,她的路全是平安。

【箴3:18】她與持守她的作生命樹,持定她的俱各有福。

【箴3:19】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

【箴3:20】以知識使深淵裂開,使天空滴下甘露。

 

箴言中提到許多關於智慧帶給人的祝福,在今天閱讀進度的經文中,我們看見其中最首要的祝福,在詩篇1、119篇,以及馬太福音5章里也被提及過;凡是尋見智慧的,就得到了真幸福。

14-15節描寫了智慧不可估量的價值:「得智慧勝過得銀子」(14 節),「其利益強如精金」(14節);又「比紅寶石寶貴」 (15節)。智慧使你在生命的質與量(生命的歲數)上都得著祝福:她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象徵上帝的賜福,參出埃及記20章12節),又給你尊貴與財富(16節),她的道路既安樂又平安(17節)。

18節把智慧比作「生命樹」,這帶領我們回到上帝的伊甸園中(參創世記2章9節)。當亞當和夏娃聽從了蛇的聲音後,通往生命樹的路徑就斷絕了。在聖經里,「生命樹」 往往代表著結實累累,蒙受諸多恩典的生命(參11章28-30節及13章12節)。

19-20節描述了智慧在上帝創造萬物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井然有序的受造物的源頭,就是上帝的智慧。如果說上帝用智慧來創造生命的秩序和節奏,那麼我們在這世上所能擁有的最佳生活指標,就是知曉上帝創造天地時所運用的智慧。

對舊約時代的信徒而言,這個智慧是來自敬畏上帝(1章7節)。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這個智慧來自於跟隨耶穌基督,祂就是上帝的智慧(哥林多前書1章24、30節)。經上說:「萬物是藉著祂造的」 (約翰福音1章3節) ;又說:「萬有….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歌羅西書1章16節)

這世界是因著耶穌基督也藉著祂而有的,想要快樂地生活在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上,卻不願意參照耶穌基督的智慧,這樣的人生乃是一場絕望的追尋。耶穌就是這智慧,祂應許要賜給我們豐盛的生命(約翰福音10章10節)。

箴言3章的內容反映出一個父親慈愛又熱切的關注,要讓祂的兒子認識智慧的價值,並且行走在這條道路上。要知道智慧既是上帝的恩賜,也是人生的任務。同樣地,耶穌是上帝賜給我們最偉大的禮物:我們要在基督里成長,就必須常常禱告,聆聽上帝的話語,拒絕撒但的誘惑,小心謹慎地行走在狹窄的道路上。

 

 

-靈程反思-

1、對於生命的質與量,智慧給了我們什麼?你認為活出智慧的關鍵是什麼?

2、在智慧中成長,既是上帝賜的禮物,也是人生的任務,請問你怎麼看待這個事實?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馬背上”的閱讀

作者:王志希,中國

read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以弗所書5章15-16節

十八世紀英國循道派宗教復興運動的發動者、傑出的戶外佈道家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一生風塵僕僕,四季常騎著瘦馬,在各處旅行佈道。他典型的每日活動,包括淩晨四點起床後一個小時個人靈修、五點主持晨禱會、白天在不同的村莊向村民講道、天黑後或約見循道派領袖(或主持崇拜聚會)。而在如此眾多的事情要做的情況下,他仍堅持一件事情-閱讀。每日早飯後,衛斯理就「上馬前行,隨身帶著書籍,在馬背上閱讀」(許牧世:“衛斯理約翰傳略”,載《衛斯理•約翰日記》,頁26)。他似乎總是在工作,從不曾休息。他曾說:「我和空閒無緣。只要活著,如果健康狀況容許,我就要做事。」即便一天有許多時間都花在當時英國落後的交通上,他也不會浪費光陰:「我通常在馬背上閱讀歷史、詩歌和哲學,因為其他時間還有別的事要做。」

處身於三個世紀後的我們,雖擁有愈顯便捷的交通,但卻因為都市化的發展,上學和放學、上班和下班花費於等車和坐車上的時間依然不少。我們清楚什麼是一直“在路上”(on the way)的感覺。於是,我們想出各種方法,來『消磨』這些『在路上』的時間。例如地鐵站派發或出售商業化的報紙,又如地鐵播放各種新聞和廣告;還有數位化時代的典型表現:我們上癮似地用智慧手機發訊息、打電話,或用平板電腦玩遊戲、聽音樂、看電影和電視劇。

這一切並非完全不好。但是如果只有這一切,我們快節奏生活中早已所剩無幾的時間真的會化為烏有。西元一世紀時,使徒保羅教導以弗所教會的基督徒,「要謹慎自己該如何生活,不要像一個無智慧的人,倒要像一個有智慧的人」(Be careful then how you live, not as unwise people but as wise Ephesian 5:15 NRSV)。而究竟該如何生活才像一個“有智慧的人”呢?在保羅看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愛惜光陰”(以弗所書5章16節)。有趣的是,保羅在此似乎同時想告訴我們,「邪惡的世代」的邪惡渴望,就是讓我們成為無智慧的“愚昧人”——而“愚昧人”在此的顯著標誌,就是浪費光陰。

也許,前文提到的約翰•衛斯理能在這一點上給予我們啟發。都市中的我們不再坐在馬背上,但仍需要坐在計程車、公車或地鐵上。除了有時的社交(如發訊息或打電話)和娛樂(玩遊戲、聽音樂、看電影和電視劇)之外,我們是否可以如衛斯理一樣,隨身攜帶一本屬靈書籍或小本聖經,在交通工具上閱讀?或者,我們是否可以運用我們比衛斯理便利得多的條件——即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在上學和放學、上班和下班的時候,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單單屬於自己與上帝的“神性空間”,來閱讀書籍、聆聽詩歌或默想聖言?

曼寧(Brennan Manning)引用《衛斯理的信息》(The Message of the Wesleys: A Reader of Instruction and Devotion)說,“除非願意閱讀,人不可能在恩典中成長”(曼寧:《衣衫襤褸的福音》,頁17)。“馬背上”的閱讀,能操練我們成為“愛惜光陰”的“智慧人”,並藉此使我們在天父上帝透過聖靈、藉著聖子耶穌而賜給我們的恩典中,不斷成長。

二十一世紀的你,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馬背”?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