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智慧的言語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四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以晨

第44日 閱讀經文:箴言29章

 

1.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
2.義人增多,民就喜樂,惡人掌權,民就嘆息。
3.愛慕智慧的,使父親喜樂,與妓女結交的,卻浪費錢財。
4.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
5.諂媚鄰舍的,就是設網羅絆他的腳。
6.惡人犯罪,自陷網羅,惟獨義人歡呼喜樂。
7.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惡人沒有聰明,就不得而知。
8.褻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眾怒。
9.智慧人與愚妄人相爭,或怒或笑,總不能使他止息。
10.好流人血的,恨惡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
11.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
12.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
13.貧窮人、強暴人在世相遇,他們的眼目,都蒙耶和華光照。
14.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
15.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16.惡人加多,過犯也加多,義人必看見他們跌倒。
17.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
18.沒有異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
19.只用言語,僕人不肯受管教,他雖然明白,也不留意。
20.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21.人將僕人從小嬌養,這僕人終久必成了他的兒子。
22.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
24.人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他聽見叫人發誓的聲音,卻不言語。
25.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26.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華。
27.為非作歹的,被義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惡人憎惡。

 

在29章里,我們看到那些選擇智慧和拒絕智慧的人所呈現不同的生活方式、行為和態度,以及其選擇所造成的結果,它們包括:

1.愛慕智慧的,會成為父母的祝福;拒絕接受智慧的,則花天酒地,浪費錢財(3節)。
2.智慧的王行事公平,會為國家帶來安定;索賄貪污的領袖將使國傾敗(4節)。
3.選擇行惡的,將自陷羅網;選擇智慧的,則歡呼喜樂(6節)。
4.那拒絕智慧的好用褻慢及輕率的言論興起爭端;而智慧人,則帶來和平(8節)。
5.拒絕智慧的驕傲自大,但最終必被降為卑;心懷謙讓的,最終必得尊榮(23節)。

除了比較選擇智慧和拒絕智慧之人的行為與後果之外,29章也對選擇愚頑生活的人做了一些觀察:

1.他們冥頑不靈屢勸不改,終必自招毀滅(1節)。
2.他們好用諂媚(或許是為了設計陷害他人),其結果就是自食其果(5節)。
3.喜好行惡的人常常敵對喜好行義的人(10節)。
4.昏庸的君王無法分辨事實與謊言,必會助長腐敗與邪惡(12節)。
5.懶惰、悖逆或頑固的僕人不肯接受他人口頭的訓誨,可能需要更嚴格的管教才能使他轉離愚蒙(19節)。
6.言語急躁衝動的,是最愚昧的人(20節)。
7.與惡人狼狽為奸的,在審判作證之際必落入困境;他們不是說實話為自己辯證,就是說謊話違背他們當初的誓言(24節)。

作者比較了選擇智慧與拒絕智慧所帶來的後果,讓我們見識到愚頑度日者的結局;也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讓我們避免在生活中違背上帝的法則。此章的結尾,以強烈的口氣表明惡人與義人是水火不相容的(27節),兩者之間絕對沒有中間的灰色地帶。

這種存在於善與惡之間勢不兩立的分歧,在箴言中屢見不鮮,作者多次以「為耶和華所憎惡的」(3章32節,11章1、20節,12章22節,15章8-9 26節,17章15節,20章10、23節)來表達。正如耶和華憎厭邪惡,智慧人亦反映出祂的公義,也憎惡所有邪惡的人(27節)。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6章14-18節中,強調基督徒與上帝之間的連結,特別指出正義與邪惡之間不會有任何共同之處。保羅繼續引用利未記26章12節和以賽亞書52章11節的經文,呼籲我們要行走在上帝的道路中、追求聖潔,徹底脫離邪惡。

耶穌也作了相同的呼籲。祂在約翰福音8章44節中,嚴厲警告那些與魔鬼結合、以它為父的人。反之,祂讚賞上帝的子民與天父連結,並且遵行天父的心意(馬太福音12章49-50節)。

靈程反思

1、再看看29章里那些選擇智慧與拒絕智慧之人的對比。請分享有哪些是你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
2、與基督連結是什麼意思?你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改變,讓自己的生活符合上帝的旨意?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三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佳音

第43日 閱讀經文:箴言29章

 

1.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
2.義人增多,民就喜樂,惡人掌權,民就嘆息。
3.愛慕智慧的,使父親喜樂,與妓女結交的,卻浪費錢財。
4.王藉公平,使國堅定;索要賄賂,使國傾敗。
5.諂媚鄰舍的,就是設網羅絆他的腳。
6.惡人犯罪,自陷網羅,惟獨義人歡呼喜樂。
7.義人知道查明窮人的案,惡人沒有聰明,就不得而知。
8.褻慢人煽惑通城,智慧人止息眾怒。
9.智慧人與愚妄人相爭,或怒或笑,總不能使他止息。
10.好流人血的,恨惡完全人,索取正直人的性命。
11.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
12.君王若聽謊言,他一切臣僕都是奸惡。
13.貧窮人、強暴人在世相遇,他們的眼目,都蒙耶和華光照。
14.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
15.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放縱的兒子使母親羞愧。
16.惡人加多,過犯也加多,義人必看見他們跌倒。
17.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
18.沒有異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
19.只用言語,僕人不肯受管教,他雖然明白,也不留意。
20.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
21.人將僕人從小嬌養,這僕人終久必成了他的兒子。
22.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
23.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裡謙遜的,必得尊榮。
24.人與盜賊分贓,是恨惡自己的性命,他聽見叫人發誓的聲音,卻不言語。
25.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26.求王恩的人多,定人事乃在耶和華。
27.為非作歹的,被義人憎嫌;行事正直的,被惡人憎惡。

 

第29章是猶大王希西家命文士抄寫下來的最後一組箴言。今天我要從中挑出兩組對照的箴言和兩則單獨的箴言來探討。

2、16節把義人與惡人的興起做個對比。一方衷心喜樂;另一方則哀聲嘆息(2節)。一方主持正義,而另一方毫不在乎(7節)。而其結果是,義人必得勝,惡人必自食惡果(16節)。

15、17節則是強調管教孩子的重要性。我們生來帶著原罪,所以糾正與管教可以培育出不讓父母蒙羞(15節),反而帶給父母喜樂和平安(29章17節,22章15節,23章13-14節)的孩子。過度的體罰與虐待當然必須避免,然而完全缺少權杖則導致孩子任意妄為。

18節提醒我們,上帝的話語旨在指引我們的道路,是重要又有價值的;若沒有祂的指引,我們將無止盡地走上罪惡的道路。聽從上帝的教導,則讓我們蒙受祝福。

上帝藉著聖經的話語把祂的價值觀和道路指示我們,這是何等的感恩啊!想想看,沒有上帝的帶領,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司布真則強調恭敬研讀上帝話語的重要性,他特別指明這是一個忠心委身的行動:「常常在研讀經文的操練中運用恩典的力量,將使我們的生命得以改變,得以有祂的形像,上帝的話語就是一面反映祂樣式的鏡子」。9

25節特別指出全然信靠主的就得安穩(參18章10節)。如果我們不信靠上帝,反而信靠人,就會落入陷阱讓他人主導掌控進而影響我們的生活;由此可知對人的畏懼會成為吞噬人的網羅。

我們必須記得,最終掌管一切的是上帝;是祂指引君王的心,如21章1節所說:「王的心在耶和華的手中」。(這或許是聖經中最能撫慰人心的真理,羅馬書8章28節提醒我們,上帝不只掌管一切,並且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而行使祂的權柄。羅馬書8章里提到的「益處」,指的就是祂的目標,就是使我們的言行都符合耶穌基督的形像(29節)。我們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都是上帝計劃或允許的,為了引導我們敬虔成長。

我們要信靠掌管一切的上帝,而不要落入畏懼人的陷阱中。如同奧古斯丁(Augustine)所說的:「除非全能的上帝定意讓事情發生,否則必然不會發生;是祂允許事情發生,也是祂親自讓事情發生」。10

靈程反思

1、以上四組箴言,你認為哪一則對你現在的生活最具鼓勵,並且是你最需要的?你要如何把它應用在你的言語、行為和思想當中?
2、上帝話語中的知識、教導和指引(18節),如何改變了你的生活方式?此外還有什麼是你需要做出的改變?

 

9參史帝夫·米勒(SteveMiller)所著的C.H.Spurgeon on Spiritual Leadership(Chicago:Moody Publishers2008109)。

10參奧古斯丁所著,由路易士·亞蘭德(LouisAArand)所翻譯的Faith,Hope and Charity(New York: Paulist Press194789)。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智慧的言语,第四十一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佳音

第41日 閱讀經文:箴言28章

 

1. 惡人雖無人追趕也逃跑,義人卻膽壯像獅子。
2. 邦國因有罪過,君王就多更換。因有聰明知識的人,國必長存。
3. 窮人欺壓貧民,好像暴雨沖沒糧食。
4. 違棄律法的,誇獎惡人,遵守律法的,卻與惡人相爭。
5. 壞人不明白公義,惟有尋求耶和華的,無不明白。
6. 行為純正的窮乏人,勝過行事乖僻的富足人。
7. 謹守律法的是智慧之子,與貪食人作伴的,卻羞辱其父。
8. 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
9. 轉耳不聽律法的,他的祈禱也為可憎。
10. 誘惑正直人行惡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裡,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11. 富足人自以為有智慧,但聰明的貧窮人能將他查透。
12. 義人得志,有大榮耀;惡人興起,人就躲藏。
13. 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
14. 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里。
15. 暴虐的君王轄制貧民,好像吼叫的獅子、覓食的熊。
16. 無知的君多行暴虐,以貪財為可恨的,必年長日久。
17. 背負流人血之罪的,必往坑裡奔跑,誰也不可攔阻他。
18. 行動正直的,必蒙拯救;行事彎曲的,立時跌倒。
19. 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追隨虛浮的,足受窮乏。
20. 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
21. 看人的情面,乃為不好,人因一塊餅枉法,也為不好。
22.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
23. 責備人的,後來蒙人喜悅,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
24. 偷竊父母的說:「這不是罪」,此人就是與強盜同類。
25. 心中貪婪的,挑起爭端;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
26.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憑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27. 周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
28. 惡人興起,人就躲藏;惡人敗亡,義人增多。

在箴言最後的篇章里蘊含的大多是實用的見解及生活常識的教導,然而28章卻是著墨在義人的行為,以及他們如何生活在與上帝立約的互動關係里。1節告訴我們惡人逃跑,其原因當然是因為他們作惡多端;而義人卻因為他們與上帝的親密關係而安枕無憂。

4、7節告訴我們,義人如何在生活中聽從上帝的教導。有些聖經版本把「訓誨」(參新譯本28章7節)翻譯成「律法」(參和合本28章7節),這反映出某些學者的想法,認為此處所指的應該是上帝當年在逾越節把他們從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救出來之後,頒布給祂子民的律法。這律法教導他們身為被上帝所拯救的子民應該如何生活;遵守律法並不能獲取救贖(照做就能得救),但是救贖所結出的果子卻讓我們能活著並遵守律法。

不同於那些與壞朋友為伍的人(7節),這智慧之子謹守律法。然而,如果我們輕忽律法,則上帝不聽我們的呼求(9節)。我們的禱告為上帝所憎厭,因為我們既不聽又不順服祂。詩篇66篇18節也記載著:「若我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要做到順服本來就不容易,而順從也不總是讓人受益的;因此這是一種信任的行為。對主的信靠就是要擁有敬畏主的生活態度,依據主的道路和智慧前行。這也意味著要聽從祂,並對罪敏感,願意認罪悔改,而不去遮掩它(13節)。

信靠主,行走在祂的道上,必得豐裕和護佑(18、25-26節)。而那些反其道而行的人,硬著心腸悖逆主,追求罪惡的生活,必陷在禍患里(14、18節)。12和28節的經文中特別提到領導者的特質,不論是好或壞,他們對人民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現今,他們拒絕上帝和祂的道,就反映在不尊重生命(例如謀殺或任意墮胎)、身體(例如姦淫)、財物(例如偷竊),聲譽(例如做假見證),還有他們自己(例如貪婪的消費主義)。一日惡人當道,國家則必遭殃。

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只有上帝才能賜予我們的救贖。只有祂能化惡為義,化恥辱為明志,化險為夷,化墮落為清白,化自我中心為忠心信靠主。難怪保羅稱耶穌是上帝賜給我們的智慧,如經上所說:「……上帝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哥林多前書1章30節)

靈程反思

1、4-5、7、13-14、25、26節針對正直的生活方式,提出什麼實用的指示?而你要如何在自己的生活里實際活出這些教導?

2、你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信靠主」的生命?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

天路系列 | 箴言,第三十七天

文章來源:靈命日糧事工《天路系列》—《箴言》

有聲播讀:小七

第37日 閱讀經文:箴言25章

 

1 以下也是所羅門的箴言,是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謄錄的。
2 將事隱秘,乃 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
3 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測不透。
4 除去銀子的渣滓,就有銀子出來,銀匠能以作器皿;
5 除去王面前的惡人,國位就靠公義堅立。
6 不要在王面前妄自尊大,不要在大人的位上站立。
7 寧可有人說:請你上來,強如在你覲見的王子面前叫你退下。
8 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免得至終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
9 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泄漏人的密事,
10 恐怕聽見的人罵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
11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里。
12 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
13 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在收割時,有冰雪的涼氣。
14 空誇贈送禮物的,好像無雨的風雲。
15 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16 你得了蜜嗎?只可吃夠而已,恐怕你過飽就嘔吐出來。
17 你的腳要少進鄰舍的家,恐怕他厭煩你,恨惡你。
18 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
19 患難時倚靠不忠誠的人,好像破壞的牙,錯骨縫的腳。
20 對傷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脫衣服,又如鹼上倒醋。
21 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
22 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
23 北風生雨,讒謗人的舌頭也生怒容。
24 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
25 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
26 義人在惡人面前退縮,好像趟渾之泉,弄濁之井。
27 吃蜜過多是不好的,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
28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

所羅門王駕崩之後,以色列國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北國以色列由十二支派中的十個組成,而南國猶大則由剩餘的便雅憫和猶大兩支派組成。大衛的後裔希西家,是猶大國的第十三位國王。

在希西家的統治期間,亞述人一舉征服了北方的以色列國,並意圖染指猶大國。希西家是一位敬虔的王,一心一意信靠耶和華,也就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並且守祂的誡命(列王紀下18章5節)。繼之,上帝把猶大國從亞述人手中解救出來。為了把屬上帝的律法及智慧保存給後代,希西家命文士集結了一百多則所羅門王的箴言,收錄在25-29章里。這個創舉是在動蕩不安,族裔國土飽受威脅的時候完成的。

2-3節提醒讀者關於上帝與君王的職責。人類並非無所不知,但上帝卻是知曉一切;而且祂向我們啟示我們所需要知道的事情。以色列的王就代表了上帝,然而他仍有所不知道的事情。生命總有其神秘不解之處,有時候王者的心意和決策也不盡然都為人所了解。碰到這樣的時候,我們只能信靠上帝,因為只有祂是無所不知的,祂也委任君王代替祂來治理萬事。

25章里包含了一些精闢的對比和至理名言:

凡事謙讓虛心,遠勝自誇自重,最後自取其辱(箴言25章6-7節;路加福音14章7-11節)。

正確的管理和充滿智慧的勸誡,其價值等同金銀和美麗的飾品(11-12節)。

忠信的使者叫差他的人心裡舒暢,就如辛勤工作時得享一杯沁涼的飲料(13節)。

空洞的承諾如同無雨的風雲,一無是處(14節)。

蜂蜜香甜令人喜愛,但多食則無益(16、27節)。凡事當避免過度追求,力求中庸方為上策。

謊言或假見證的破壞與傷害力,等同能刺穿肌膚的利劍或捶打身軀的大槌(18節)。

擇人而信(19節)。危急時倚靠不忠的朋友,如同用斷齒咀嚼食物或用跛足奔跑,它們不單毫無作用,並且令人痛苦不堪。

對著沮喪愁煩的人歡唱,試圖讓他開心,是不體貼的,甚至會造成更多傷害;這樣的做法就像把醋澆在傷口上,或在冷天把人的外衣拿走一般(20節)。

和諧的婚姻勝過享受舒適的豪宅(25章24節,21章919節)。與其與聒噪的配偶同在一個屋檐下,倒不如住在屋頂或暴露在沙漠之中。

消息的傳遞在古時候沒有那麼快速,然而一旦聽到好消息,就會讓人頓時精神為之一振,重新注滿活力(25節)。

一個犧牲正義的人會令自己蒙羞(26節)。當力保純真的本性,並阻擋一切邪惡!

缺乏自我控制和抵抗力的人,會讓自己陷入險境(28節)。

 

靈程反思

1.猶大王希西家極度珍惜上帝的律法和智慧,盡最大的力量讓人們把這些典範條文記在心裡。請問你有多麼珍惜上帝的智慧呢?你能用什麼有效的方法,將這些珍貴的智慧語錄銘記於心中?
2.25章里的哪一句話最能打動你的心?你如何把這樣的智慧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箴言》研讀簡介

箴言的最主要作者,是在西元前970-931年之間統治以色列國的所羅門王。他撰寫了箴言中一大段談論智慧的部分(1-9章),還編輯了10章1節-22章16節中言簡意賅的箴言名句。22章17節-24章34節收錄了外邦智者的名言。接下來的25-29章,則又是出自所羅門王所寫的箴言。

30章是亞古珥所寫作的精彩名句,然而我們對亞古珥了解甚少;31章1-9節的作者為利慕伊勒,他既非以色列王,亦非猶大國之君,我們對他所知也有限,然而他有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母親,他把母親對他的教化傳承下來。31章10-31節是箴言的結尾,讚揚才德兼備的婦女。舊約中的路得就被授予如此美譽(路得記3章11節),這巧妙地把這卷書與路得記連接起來(在希伯來經典中,路得記就編排在箴言的後面)。

箴言的主旨是:「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章7節,9章10節),提醒我們真知識和智慧只存在於尊敬和敬畏上帝的關係中。要活出真智慧就必須敬畏上帝,並以祂的話作為生活的依據。

 

《箴言》的架構:  

1章1-7節 試探、祝福、誘惑、信仰與智慧

1章8節-9章18節  信心與行動如何結合

10章1節-22章16節  言語和智慧的生活方式如何決定我們生活的進程

22章17節-24章34節  呼籲:順服上帝、轉離世界

25章1節-29章27節  貪心的危險;忍耐及禱告的重要性

30章1-33節  亞古珥之言

31章1-9節  利慕伊勒之言

31章10-31節  結尾:有智慧的婦人

關鍵經文:「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1章7節)

 

*點擊图片進入原文網站閱讀或免費索取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