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服事
我意識到自己服事倦怠了(有聲中文)
作者:Sarah Tso,新加坡
翻譯:Abby,中國
有聲播讀:馨寧,中國
2010年9月29日,那一天,我意識到自己倦怠了。作為一個年輕的基督徒大學生,我認為自己對倦怠是免疫的。畢竟,我不是在把什麼都做「好 」,每周在教會和校園多個事工服事嗎?
雖然這些都是好事,但我沒有意識到,在我內心深處的是一種專註於「為主做事」的「馬大精神」,這扼殺了我給人安息的「與主同在」的「馬利亞精神」(路加福音10章38-42節)。結果,我的事奉從充滿感恩的行為轉變為毫無喜樂的事工——我與上帝的關係也受到了影響。
就像《路加福音》十五章中浪子寓言中的大兒子一樣,漸漸地我看到上帝不再像父親那樣,而更像一個對我要求越來越多的暴君。我對「服侍上帝」的渴望在我的靈里變成了苦毒。
倦怠的癥狀
這是怎麼發生的?我意識到罪魁禍首是我對上帝賦予我的能力感到驕傲,並短淺地尋求人的認可。而當計劃沒有按照我的想法實現或當我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時,我就對上帝隱忿。我把自己所從事的事工包裝成「服事他人」,但其中一些實際上變成了「服事自己」。
比起陷入倦怠更危險的是,在每況愈下的屬靈狀態下,我戴上了喜樂的面具。當有人問我過的如何時,我沒有分享自己的掙扎。我的倦怠絕非突然發生的,而是多年來這些沒有得到檢視的錯誤觀點導致的。
通過聖經和導師的帶領,我終於謙卑下來,發現了屬靈倦怠的癥狀。
倦怠的第一個癥狀是一顆怨恨上帝的心。記得每周我要來回幾次奔波在位於西部的大學和位於北部的教堂之間,單程就得花近一個半小時。對我來說,完成作業、整理作業所需材料、及時趕回來參加教堂聚會或帶小組(通常沒有時間吃晚飯),壓力特別大。
我有時會因無法參加一些晚上的教會聚會而受到譴責。我感到很孤獨和被誤解。這引起了我對教會和上帝的怨恨,我覺得他們對我的服事要求太高了。
浮出水面的第二個倦怠癥狀是,我暗中期待對上帝的服事可以得到回報,以表彰我的努力。
這也許類似路加福音15章中的大兒子想要父親給他一些東西,讓他和朋友們一起慶祝吧。當我感恩的日子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對上帝也越來越怨恨。
倦怠的第三個癥狀是對人的能力和力量的依賴。以利亞向上帝呼求的時候,這個癥狀就很明顯。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只剩下我一個人」(列王紀上19章10節)。這些話表明,以利亞是多麼容易忘記上帝是他幫助的源泉,是他正在做的所有工作背後的驅動力(列王紀上19章18節)。同樣地,我開始覺得如果我停止事奉,事情就會分崩離析。但正如在以利亞的日子一樣,上帝的一切工作都是靠祂支撐的,不是靠我們。
恢復之路
倦怠後的幾個月幫我糾正了對上帝的看法。我重新學習到,上帝不需要我「做」什麼,而只是「當」祂所愛的孩子(約翰一書3章1節)。在諮詢了教會和校園的導師後,我選擇了辭去教會事工。這給了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校園裡去愛和服侍上帝,也讓我可以更好地應付這段時間的大學生活。
我也聽從導師的建議,留出時間與主相會,在那裡祂耐心地提醒我祂的恩典和憐憫。為什麼我要如此努力去獲得人的短暫認可?
我有自身的價值。一次播客佈道上,我聽到一位牧師說:「物品的價值在於別人為它所付出的代價。」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創造的,祂又用基督的寶血買贖我,這個昂貴的代價,決定了我在上帝眼中寶貴价值。我在祂裡面是完全的,所以我不需要追求人的認可!
上帝在聖經中對摩西、以利亞、約伯、耶利米和約拿的忍耐,也使我深受鼓舞,因為他們都因事奉上帝而灰心倦怠。事實上,上帝愛祂的兒女,祂給我們工作不是要我們疲乏,乃是要與祂建立關係,使我們更像基督。我們被召不是自給自足,而是要記住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的(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上帝,我們的好牧人,知道我們的軟弱,邀請我們在祂裡面安息,依靠祂。
今天,我把定期在上帝面前檢查我的心,並與可信賴的導師分享我的屬靈狀況作為首要任務。當考慮一個新服事或參與教會和福音機構的事工時,這一點尤其重要。我捫心自問:我這樣做是為了上帝還是我自己?是依靠上帝的力量還是自己的力量?這是出於感恩之心嗎?
我懂得了喜樂、充滿活力的服事源於與上帝喜樂、充滿活力的關係。這種關係遠離自給自足的雜念,並因著與上帝共處、享受祂和祂的話語而得到充分的澆灌。這樣的服事是一種選擇,源自於在關係中對上帝的熱愛,並單純地想服事上帝好可以跟祂說:「謝謝你!」耶和華所賜給我們的,讓我們心存感謝,倚靠祂,以此來榮耀祂,好在那末日,我們可以聽見這話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章23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
突破「平庸」,從「小事上忠心」開始(有聲中文)
作者:MZ,中國
語音播讀:MZ,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在我十四、五歲的時候,我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有點失落。當時我在一所英語學校,身邊的朋友給我的感覺就像大家所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有英語環境,興趣愛好也各有不同,學習能力還都不錯的。因著當時英語各方面能力的不足,再加上課外活動也總是吊車尾,我一直質疑上帝到底有沒有看到我當時的處境?甚至會覺得上帝對我不公平,為什麼其他人可以做到的事我卻不行?懷揣著這樣的心態,我發覺自己不但沒有什麼長進,反而更加消極了。直到有幾次和父母、老師聊天,我才發現我的問題並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我看事情的方式出了問題。
首先,我都在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比較。
當我在和別人比較的時候,往往忽視了自己本身的長處以及價值。上帝已經賜給我突出的表達能力、適應能力、還有人際交往能力,並且因著這些恩賜我才有能力結交到不同的人並且給他們帶去鼓勵和幫助。但當時由於羨慕別人的寫作能力、深層次的思考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得我完全忽視了自己的能力。
其次,在我自己沒有努力的事情上幻想自己可以達到一些成就,例如足球基本功不紮實就想成為明星隊員;英語學習不認真就希望自己可以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很多時候當人在某些領域突出的時候,不單單只是因為恩賜不同,同時也包括他們在這些領域所付上的努力。當我剛進入那間學校的時候,各項學業以及運動項目都有待提高。在此期間我付出的努力和其他人相比又少很多。所以,當我奢望自己達到別人努力很久後的水準時,其結果往往會使自己失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根本沒有花時間去讀經禱告與上帝建立關係,就質疑上帝。
那個時候,我和上帝的關係一直都是忽遠忽近的。讀聖經就像完成任務,禱告也只是在告訴上帝我的想法。有的時候,甚至同樣的禱告事項可以重複好幾周。用這種單方面,自我的交朋友方式,連人都不會願意和我做朋友吧。
在此之後我慢慢地做出了一些改變。例如在功課上,我儘力去完成當日的任務,並且更多次地找老師和同學交流提升英語的水平;在運動方面,更加刻苦地練習基本功,以及找一些基礎較好的朋友一同練習;讀經的時候會盡量去理解經文意思,並且不懂的地方找牧師或者父母詢問。禱告也不再單單只是告訴上帝自己的想法,而是開始尋求上帝的想法,並且更多地為身邊的人禱告。慢慢地,身邊的人對我的看法開始發生變化。
路加福音16章10節寫道:「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當我們在該做的事情上專心並且認真地做好時,上帝會將更重要的事交給我們!就這樣,我走出了我的「學渣」經歷。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我在認真做我應該做的事時,我和身邊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近。當我和他們交流時,我慢慢發現,上帝已經在使用我來鼓勵、幫助、影響他們的生命。
突破「學渣」,一起從「小事上忠心」開始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服事的兩種態度(有聲中文)
作者:東尼叔叔,加拿大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前段時間我在讀經時,讀到聖經中當耶穌在馬大家作客時,耶穌對馬大說:「馬大馬大,妳為許多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加福音10章41-42節)馬大的盲點是過於忙碌,打點接待的工作,內心只看到自己的付出,而忽略了接待耶穌的真正意義,是需要安靜聆聽!
透過這段經文,我回想我大學畢業后,工作亦非常忙碌。當時的我在工作上負責電訊項目創新及管理工作。商業社會,講求的是效率及表現。所以我以為背上更多職責,上司便會欣賞,這樣事業便會更邁向成功及卓越。因此,當我在教會事奉時,亦抱着同一種態度來事奉,可這樣的態度卻給我帶來了莫大的掙扎。當時我在教會的事奉工作是每個月將審核后的財務表彙報給堂委會。後來,教會職員方面發生變動,財務表未能盡時完成,我的彙報工作亦受影響。所以我便主動分擔預備財務表的工作。
不知不覺,我用上很多的周末時間在教會上,也漸漸感到非常忙碌,便開始向牧者抱怨。牧者多次勸勉我要禱告交託,我卻沒有依從,反而產生反感。因為我認為不用將這種小問題帶到上帝面前,以為自己在職場上的經驗,足夠應用在事奉崗位上。然而,一天畢竟只有24小時,久了,事奉的工作令我感到過度勞累,我也逐漸地缺席所有的事工會議,只用文件彙報。最後,更用諸般理由推卸責任,辭去事奉崗位!
後來,接替我崗位的姊妹,卻有着不同的事奉態度。她就像馬利亞,開始事奉之前,會用禱告安靜交託。透過禱告,她積極地邀請其他姊妹的協助。結果有更多人參與事奉,大家可以互相協調,互補不足。她們的事奉也變得更活潑以及帶來更多的互動性 。後來,我與這位接任的姊妹成為好朋友,她亦向我提出不少的建議與鼓勵。透過她的鼓勵,我從禱告中,才慢慢地放下心底的自我及期待,學習在大小事情上交託主,並安靜地聆聽祂的旨意。「 因為上帝不是叫人混亂,乃是叫人安靜。」(哥林多前書14章33節)同時,我更在聖經中看到不少有關操練信心的經文,讓我可以學習在等待中持守盼望。
感謝主,如今我已重新投入事奉的工作,且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凡事以上帝的心意放在首位!每每回想往日的事奉態度,倚靠自己的能力,看似成功,其實是失控!背上太多的責任,以為是卓越,其實是孤單!因為當人開始忙碌地追求自己的名,目光和焦點自然就會轉到他人的稱讚上,同時可能會導致遠離上帝。
最後,我要說,上帝真好,讓我在聖經中看見真實的自我,幫助我不再老想着証明自己的能力,而是只要在職份上儘力,榮神益人便足夠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