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服事

我該怎麼判斷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1)

Jan Sullivan,美國

我該怎麼判斷上帝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呢?這是一個經常會困擾我們的問題。很多人在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十字路口上都曾掙扎過,比如說選擇工作的時候。我怎麼才能知道應該申請什麼工作呢?我應該接受哪一個工作呢?

一個能夠讓我們清楚瞭解上帝旨意的辦法,就是透過祂話語的啟示。在路加福音10章27-28節中,上帝賜予我們一個命令,也是耶穌所說的最大誡命。耶穌說道,「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所以如果你要是能夠做到這兩件事,就是在按照上帝的旨意而行事。

所以當我們在生命中尋找上帝的旨意時,可以問問自己這個恰當的問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和所過的生活是否展現出我對上帝和我對鄰舍的愛呢?

我應該如何愛上帝呢?
所以我們該如何展示對上帝的愛呢?這裡有三個方式可以顯現出我們對主的愛——崇拜,順服和侍奉。

崇拜指的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可以想想你最喜愛的電影明星,樂隊或者運動員。當我們向這些名人們表達我們的崇拜時,我們想要瞭解一切與他們有關的事。我們知道關於他們的數字,例如身高,生日,年齡,最喜歡的顏色等等。此外,我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打扮得像他們,想要成為他們等等。所以,我們意識到我們崇拜的人或事會對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有多麼大的影響。

我們是否渴望著進一步瞭解上帝呢?我們是否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效法基督上呢?我們是否努力花時間與耶穌獨處,抑或是在祂的身邊,聆聽祂的話語呢?

耶穌曾在約翰福音14章23節中告訴我們,「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道」。基督進一步地解釋並闡明了順服祂的話語是一種方式,讓我們向耶穌表達我們的愛。

父母教給我們規矩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給我們設定了界限來保護我們不受不自覺的傷害。比如說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敢說你的媽媽或爸爸肯定告訴你別碰那些爐子,因為你可能會被燒傷。那就是一條規則,或者是一個指令,他們期望你去遵守。如果你不遵守的話,很可能已被燙傷過。

其實這條規則背後的事實是:因為你的父母愛你並且不希望你遭受不必要的傷害。這就是他們給你指令的原因。當我們順服並且按照他們所說的方式來做,我們就是在愛他們、尊重他們。

同樣地,我們的天父如此地愛我們,所以祂給我們設下了準則和規矩讓我們去遵守,免得我們受傷害。當我們完全相信祂的界限是為了我們的福祉而設立的,我們就是愛他。

我曾經多次看到父母們非常傷心並且沉溺在痛苦之中,因為他們的孩子拒絕父母們定下的規則,結果受到重傷甚至失去生命。「要是他們能聽我的話就好了」,這是我們常聽到的怨言。我猜想當上帝觀察我們的行為時,是否正在搖頭。祂會不會說,「要是他們能聽從我的話就好了呢」?

在表現我們對上帝的愛時,我們必須順服祂的訓詞和命令。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宣稱自己愛上帝,卻又漠視祂的訓誡,不肯順服祂。

第三件我們為了愛上帝而做的就是我們為祂和他人所獻出的服事。在約翰福音13章中,耶穌為祂的門徒洗腳,這是我們該如何生活的完美典範。祂教導我們要互相服事。當我們如此去做,互相照顧時,我們便是在向上帝表達我們對祂的愛。

比方說,倒垃圾是弟弟的責任,在他放學回家之前你能替他完成任務嗎——就當作有趣的事吧——然後別告訴他是誰替他做的!無論是幫助媽媽把買來的日常雜品放好或幫鄰居遛狗,你其實擁有數不清的機會來服侍上帝,從中表示你對他的愛。在這個過程中,你甚至可能會發現你喜歡做的一些事並且對未來要選擇什麼職業有個初步認識。

關懷他人連同愛上帝乃是行在上帝的旨意中。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開啟生命另一章

陳群鈺,台灣

五餅二魚的獻上
眼睛退化後,雖然我在教會中司琴,也帶領主日學,並且參與許多短宣隊與相關活動,但在我內心總是有個聲音告訴我:妳不可能做傳道的啦!上帝一定不會呼召我的!

正當大四的我打算在企業管理系畢業後去找個工作混口飯吃時,上帝透過馬可福音6章34-44節對我的心說話。我與門徒一樣,當耶穌挑戰我時,我告訴祂:主啊!祢搞錯了啦!我是個需要被幫助的人,如何去成為別人的幫助呢!?上帝又問:妳有什麼?我回答說:我只有剩下一隻眼睛。主對我說:拿過來給我!我對主說:是嗎?祢確定嗎?主沒多說些什麼,祂只是讓我看見經文中說有人把五個餅兩條魚拿來給主,主就擘開了,祝謝了,結果就有五千人吃飽!

是的,主啊!祢知道我多麼渴望自己的生命能夠成為別人的祝福,即使我的身體有缺陷,但我還是很想成為祢能使用的人。我不知道祢會怎樣用我,但我願意將自己獻上給祢,或許要跟這五餅二魚一般先被破碎,又分給眾人,我也願意。

就這樣,我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一晃眼也十二年了!主的恩典真是夠用的,祂在我服事的過程中允許一些人際衝突、挫折來探觸我內心的驕傲與低落的自我形象,彷彿獻上的餅必須先被擘開,然後被祝福、分給眾人,竟然是完整的餅!生命破碎的過程真的很痛,甚至有時我都已經不認識我自己了,然而每次焠煉後自己的生命與裂光都更成熟。

獻上,看起來是失去!但上帝用祂自己的生命填充了我的那些失去,並且祂加給我的是我用錢也買不到的生命深度與內心喜樂,更讓我確認每個祂所創造的生命都是極有價值的。

屬於我的特殊事工
我曾開玩笑的對朋友說:我這個人除了眼睛不好外,其他都好!嘴吧愛說話、愛唱歌,腳又能走,喜歡到處亂跑,還有許多功能為主用吧!

但是成為全職的傳道人最需要的就是用眼睛,讀聖經、看被輔導者的表情、高度的行動力…,我曾懷疑上帝到底有沒有想清楚我在這當中會面臨的限制?我也問神,如果祂真的呼召我,那麼我如何有方法與能力來回應祂對我的呼召呢?

哥林多後書12章8-10節寫道,保羅為著自己所謂的刺三次求主將之挪去,我也如此禱告過不知多少次,參加許多醫治特會,但上帝並沒有以身體得醫治回應我,反而用祂溫柔的話語堅固我:我的恩典是夠祢用的!

上帝的恩典真的很多,雖然我無法透過眼睛看到人就直接去傳福音給他們,但是透過電話與現代科技的網路我仍舊接觸了許多人並且與他們一起在禱告中經歷主的大能的改變。另一個恩典是祂給我很好的記憶力與特別的音樂感,所以我請人將詩歌和絃唸給我,然後我記下這音樂的感覺,還是能夠司琴。在台北捷運與交通工具的發達,讓我突破行動的限制,透過引導的服務,我可以到我需要去的站,達成我需要服事的目標。

約翰福音9章說:有個生來瞎眼的瞎子,有人說是他父母犯了罪,有人說是他本身犯了罪,但耶穌說都不是,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榮耀來。這段經文在我眼睛剛失明時出現在一部電影裡,在往後信仰生活中這段經文也一直鼓勵我,上帝能在我身上顯出祂要得著的榮耀來。是的,主啊!我無法自己為祢的榮耀增添些什麼,但我願祢持續在我的生命中掌權,好讓我的生命能夠彰顯祢的榮耀!

靈命日糧 :創造你的人生


讀經:馬可福音10章35-45節 

我讀了一本教人如何自助的書籍,其中的勸告似乎不錯:「只做你擅長的,因為這樣最能使你感到滿足。」作者想協助讀者創造他們想要的人生。我不知道你會如何做,但我若只做我擅長的,那麼,我應該不會成就太多事!

從馬可福音10章,我們讀到雅各與約翰這兩位使徒,計畫將來有一天能過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他們要求在耶穌的國度裡坐在祂的左邊和右邊(37節),惹得其餘十位門徒很惱怒(41節)。(有可能那也是他們渴望得到的位置喔!)

但是耶穌利用這個機會,教導祂的跟隨者另一種人生態度──服事他人。祂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43-44節)。這樣看來服事他人是上帝為我們所計畫的人生。

即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並不是要受 [....]

靈命日糧:堅定站立

讀經:歌羅西書1章19-27節 

記得高中地球科學的期末報告,我和朋友一起建造了一個流水槽。在父親的大力協助下,我們製作了一個中央有控制樞紐的長型夾板木箱,並用塑膠布做為木箱的內襯,最後在箱子裡鋪上一層沙。箱子的一端接著水管,另一端則是排水孔。組裝完成後,我們把接水管的一端抬高,把水打開,藉以觀察水流通往另一端排水孔的路徑。實驗的第二個步驟,是放置一顆石頭在水流中,以觀察石頭如何改變水流的走向。

這一次的實驗報告,使我同時領悟到科學及生命的道理。我體會到,如果只是站在河床邊,我無法改變河水流動的方向。我必須要踏進生命的河流中,並站在那兒以改變水的流向。這也就是耶穌所做的。聖經將救恩比喻成磐石(撒母耳記下22章47節;詩篇62篇2、6-7節),且使徒保羅也進一步闡明,基督就是那個磐石(哥林多前書10章4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