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楊巧雙

楊巧雙:馬來西亞首位華裔基督徒女議長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Janice Tai,新加坡

翻譯:悅,中國

*背景歌曲:新心音樂事工《平安的盟约》

身為一名華裔基督徒女性(馬來西亞的少數族群),楊巧雙卻於2013年成為州議會中第一位女議長——並且也是史上最年輕的一位,年僅34歲。

在楊巧雙過去10年的政治生涯中(五年梳邦再也議員和五年雪蘭莪州議會議長),每一步都有上帝信實的帶領。

本來這位前律師不太可能涉足政治,一個戲劇性的愛情故事卻成為了這一切的開端。

2007年1月,一位牧師朋友與楊巧雙共進晚餐,席間他突發預言:「你今年六月份會被求婚。」

楊巧雙告訴雅米的記者說:「當時我聽到這個預言后覺得非常不着邊際,我單身,而且又沒有約會對象。一直到了五月,也沒有任何跡象。」

她照常生活,幫助爸爸和朋友經營一個活動策劃公司,同時在教會服侍。那時候,她已經不再做律師了。

就這樣到了六月。當時巧雙在教會負責新信徒事工。這一天,她第一次登上講台講道。她不知道的是,教會的同工Ramanchandran Muniandy,一位IT工程師,當時也坐在教會裡全神貫注地聽着。

他深深地被巧雙吸引了,因為在他最近幾個月的禱告里,上帝給了他未來的妻子在教會講道的異象。

雖然當時Ramanchandran 和 巧雙已經是朋友了,但是從那時起,他看她的眼光變了。他建議巧雙為自己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禱告。就在當月,Ramanchandran向她求婚了,巧雙為此禱告十天後接受了求婚。預言實現了。但是上帝對他們有更宏大的計劃。

當時巧雙和她之前的校友Edward Ling一起帶領一個團契小組。Edward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並堅信它有很大的影響力。

而巧雙則恰恰相反,她既不懂政治也對此不感冒。她甚至都沒有登記成為選民。但是巧雙很想支持她的朋友,所以她加入了Edward所在的一個反對黨派——民主行動黨(DAP)。

與此同時,上帝示意巧雙和她的未婚夫在一月份結婚。雖然他們不知道為何要如此匆忙,但是出於順服,他們將婚期敲定在2008年1月5日。

成為馬來西亞第一位州議會女議長

沒過多久,訂婚和結婚時間這麼緊湊的原因就明了了。一個月後選舉開始,民主行動黨決定讓巧雙競選梳邦再也的議員席位。他們認為她可以吸引那裡年輕的中產職場人士。就這樣,Edward成為了巧雙的競選負責人。

巧雙說:「這個消息讓我非常震驚,因為我完全沒有政治野心。但是上帝給了我一個可以一起為此禱告的丈夫。競選期間,在我覺得自己準備不足無法進行公眾演說的時候,他也一直陪在我身旁支持我。」

巧雙當時需要儘可能多的支持。她的對手是一位老練的女政治家。在競選期間,對手分發的宣傳冊里有一長串的政治經歷描述;而巧雙的宣傳頁上除了印有她的護照照片就沒什麼了。

許多人嘲笑她年輕和缺乏經驗,但是巧雙很有毅力,而且年輕也是她的優勢。她甚至想到一條標語「是的,我沒有經驗,我沒有腐敗的經驗!」她還在集會上邀請年輕人分享他們對國家的看法和願景。

儘管她只能從自己的儲蓄中拿出大概700馬幣(約合170美金)來競選,但她的支持者和朋友們為她募集了超過30,000馬幣的競選經費。2008年,她以71%的高投票率贏得競選,年僅29歲。巧雙於2013年再次當選,並在有56名男子的州議會中脫穎而出,就任議長,主持了那年眾議院會議。

這位前律師雖然喜悅,並對這一榮譽表示感激,但她卻發現選舉結束后的道路是一條寂寞的路。像她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在工作之餘都是跟朋友一起相聚,但是她的周末全被社區活動和其他工作佔據。

她回想到:「上帝引導我走這條路,我順服了,但我也感到很沮喪,因為我覺得自己遠離了做傳道人的夢想」

*介紹雪蘭莪州州議會中“反對時間”的記者招待會

 

政治上的壓力

然而,巧雙依然堅持着,因為她相信上帝給了她一個更大的平台讓她在馬來西亞為著公義和正直而戰。她的黨派提出的反腐敗和種族相關的政策也與她的政見不謀而合。

在過去的五年中,儘管作為執政黨的領袖,巧雙卻通過加強反對黨在州內的作用,推動了政治體制的制衡。例如,她提出了「反對時間」這一說法,讓反對黨成員在每次州議會休會前發表意見。同時她做出了一些調整,要求在審查州政府賬目的委員中必須要有一名反對黨成員。

在馬來西亞,種族,宗教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作為基督徒的巧雙卻力求在土地分配問題上實行公平的原則。在任職期間,她成功地讓一座清真寺遷了址,把土地分給印度教和錫克教建廟宇,以及幫助佛教協會擴建。

與此同時,她一直對自己的信仰充滿熱情。三年前,她出版了個人傳記《成為楊巧雙》,書中描述了上帝是如何一步一步帶領她的。

然而,她的反對者卻用她的書來煽動宗教敏感性。去年五月,一位大學講師提交給警方一份報告,指控巧雙試圖通過她的書「勸誘、影響和煽動」人們信仰基督教。當時,恰逢印度尼西亞的一位著名基督教政治家,前雅加達州州長Ahok,因對古蘭經的評論被判入獄兩年。

巧雙受到了公眾的質疑,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受到任何指控。她說:「反對者們常常拿我的信仰攻擊我,尤其是在網上。但我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就是立即澄清錯誤的指控,保持正直廉潔,這樣他們就沒有什麼可指控我的了。」

雖然管理委員會和接待外交訪問這樣的事務讓她十分忙碌,但巧雙還是盡心地經營家庭。她和現在已經成為牧師的丈夫會每晚在睡前輪流帶着兩個女兒(現在分別四歲和六歲)一起禱告。

被問及是否打算長期從政,巧雙回答:「我只想盡心做好每天的事,努力參加每次選舉。」她的願望是聽從上帝的旨意,當上帝讓她退出政壇時,她絕不會耽擱一秒。但目前為止,她覺得上帝還想讓她參加下一次選舉。

巧雙對年輕人的忠告是:永遠不要對上帝失去信心,祂對你的生命有美好的計劃和旨意。

巧雙說:「人們告訴我,想在馬來西亞政界保持清廉是不可能的,這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會吞噬我。但儘管目之所及儘是荒涼的廢墟,尼希米還是重建了破碎的城牆。當我們把信心和希望建立在上帝身上時,就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2017年5月在沙阿蘭舉辦的雪蘭莪州議員會議

 

*本文中關於異象和預言的部分僅代表受訪者的個人神學觀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