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款待

小漫畫:同是異鄉人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

靈命日糧 :宴客名單

讀經:讀經:路加福音14章7-14節  

昆蘭社團是第一世紀猶太人的一個社群,他們離群索居,拒絕受外界影響,專心預備彌賽亞的到來。他們非常注重靈修生活、潔淨禮儀,而且嚴格遵守行為規範。根據僅存文獻顯示,他們不讓瘸腿、瞎眼、殘障的人加入他們的社群,因為他們深深相信,身體上的「缺陷」就等同於不潔淨,不能參加宗教儀式。因此,他們吃飯的時候,殘障人士是絕不可能在受邀之列。

諷刺的是,就在同一段時間,以色列的彌賽亞卻在猶大、加利利的大城小鄉裡工作。耶穌宣講天父國度的降臨,帶來教訓,也帶來安慰,祂更施行了極大的神蹟。但叫人詫異的是,祂竟然說:「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路加福音14章13-14節)。

耶穌所說的話,與昆蘭社團那些「屬靈精英」的宴客名單相比,實在發人深 [....]

靈命日糧 :敞開家門

讀經:讀經:使徒行傳18章1-4節  

知名基督徒作家路卡杜在《小人物的大革命》一書中寫到:「殷勤好客接納了不同的群體。在英文中,好客(hospitality)和醫院(hospital)這兩個字,都出自同一個拉丁字源。這並非偶然,因為這兩個字都具有相同的醫治功能。當你為某人敞開家門,你就向對方送出了一條訊息:『我在乎你,上帝也在乎你。』你可能覺得你只是說:『歡迎來拜訪我。』但你的客人聽到的是:『我是值得被看重的。』」

當亞居拉和百基拉向保羅敞開家門時,這大概就是保羅所聽到和感受到的。當保羅從雅典抵達哥林多的時候,旅途的辛勞大概讓他累壞了。他也可能因看似失敗的宣教事工而感到沮喪(使徒行傳17章16-34節)。他隨後寫到:「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哥林多前書2章3節)。亞居拉和百基拉或許是在市集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