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濃情蜜意
是的,我們還是會親吻說再見(有聲中文)
作者 :Amy Ji,新加坡
翻譯 :奇奇,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分別前吻別是我和丈夫非常認真對待的一件事情。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在門前吻別,即使是他趕著要去上班,我一隻手抱著一個哇哇哭著的嬰兒,另一隻手抱著一個黏人的幼童。
當我們的朋友碰巧在附近目睹時,他們會常常會被嚇到,而與我們一同服事的青年人則會假裝沒看見或嘲笑我們,說:「你們認識那麼久,也結婚那麼多年了。別再那麼膩人了!」
他們想知道「對於一對老夫妻來說真的有必要每天吻別嗎(哎,拜託,我們才結婚七年)?」
但是,確實是有必要的。
讓我告訴你,有些早上,我其實根本不想和丈夫吻別。
當我們的小女兒尖叫著說弟弟剛又把捲紙全散了開來,桌子和地板上到處都是吃了一半的穀物早餐;當我剛把最後一個樂高積木收好,結果看到丈夫把一大堆衣服放在沙發上等著我疊,而我前一天晚上幾乎只睡了四個小時,因為需要一晚三次給小兒子餵奶時。
在那些日子裡,和丈夫吻別根本就不在我的日程計划上。
但是他已經站在門口,穿著正裝,準備衝出門去上班。他示意我吻他。我腦子裡還有101件事等著我去做——我多想要給他翻個白眼啊,但我還是去吻了他。
你可能會問我:「為什麼?」
答案就是,那可能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
幾年前,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在一次短宣旅程中遇到了一位弟兄。他們兩人都各自有呼召要到一個東南亞國家宣教。兩人在約會一段時間後決定結婚。他們得到了當地教會的祝福和委任,並順利地接受了婚前輔導。
然而在他們結婚三個月後,我們就收到消息說她丈夫死於交通事故,隨後舉辦了葬禮。僅僅度過了12周的新婚生活,他就離開了——沒有任何解釋,也沒有給我的朋友說再見的機會。
就這樣,我的好朋友成了寡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爭吵都不能也不應該取代我們對彼此的愛。
在我和我的一生摯愛之間,有著幾十種差異,每天也都有成百上千的小爭吵,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之間的愛比我們說「我願意」的那一天少。
在我們開始以夫妻的身份生活在一起時,我們決定承諾要每天在門口吻別。還有一系列其他的「新婚承諾」,比如承諾永遠不要讓爭吵過夜,或者即使我們有了孩子也要為約會騰出時間。
當我們把它們寫下來的時候,看起來又甜蜜又理想化,但當我們在婚姻中不斷地重溫它們時卻受益匪淺,特別是在有了新生兒而造成我們睡眠不足和工作壓力大的艱難時期。
有一點我想說,在我們接受彼此的不同並遵守這些承諾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我們個人的虧欠以及上帝忍受了我們多少。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教會我們,只有上帝的愛才能將我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們的婚姻能夠繼續下去。
正如保羅在歌羅西書3章14節中所說:「除此以外,還要穿上愛心,因為愛是貫通全德的。」。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不管我們是否喜歡,我們每天和每次分別時都要給對方一個吻。每次這樣做時,我們都意識到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吻別。
但更重要的是,這樣做,我們在每天開始時就選擇愛對方勝過愛自己——拋開疲憊或自我利益,提醒對方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對其他人來說,這可能只是匆匆一吻,但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深刻的提醒——提醒我們,我們愛是因為祂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
如何在你軟弱疲乏時愛上帝(有聲中文)
作者 :Vanessa Matelski,美國
翻譯 :Anna,中國
有聲播讀:小七,中國
聖經中有很多關於力量的經文。上帝呼召像約書亞和基甸這樣的聖經人物要剛強。詩篇中到處是大衛關於這個話題的反思。當耶穌被問到:「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祂回答,「……你要盡心、盡性、盡意、儘力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12章28-30節)。
但是當你筋疲力竭時要如何愛上帝呢?
我身患一種慢性病,叫「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簡稱POTS。
POTS會影響我身體的各個部位,從大腦到腳指頭。人的身體本可以自發做的一切動作,我的身體卻因失調而做不了。我每天要經歷嚴重的疲乏、心悸、血液循環不暢、疼痛和一個有意思的癥狀叫「腦霧」(大腦難以形成清晰的思維和記憶)。
我經常會感到身體疲倦。事實上,可以說疲乏到寸步難行,疲乏到沒有力氣把頭從桌上抬起來,沒有力氣給自己做一個三明治。
所以對我來說要「儘力」愛上帝,那這個愛可不會太多。
但慶幸的是聖經說的「力氣」不總是指身體的力量。而指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這一點用英文不太好翻譯出來。
The Bible Project中有個特別酷的視頻就講到了聖經中多次出現的「力量」這個詞。他們解釋到,這個希伯來語「me』od」最初出現在申命記6章5節中,對它更精確的翻譯是「Muchness(以下譯作充足)」。
用你一切的充足來愛你的上帝。
如何理解這個詞呢?根據新的牛津美語詞典,「Muchness(充足)」意思是「數量或程度上的豐足」。上帝想讓你用充足的量來愛祂。祂想要你盡心、盡性、盡意——用你的全人,全部的存在來愛祂。
上帝想讓你用最真實的你自己,並盡你所有的力量來愛祂。
我們愛上帝的力量不是從自己而來
通常,當聖經談到力量時,總是說上帝是我們的力量。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我的詩歌…」(出埃及記15章2節)
「我的救主啊,求你快來幫助我!」(詩篇22篇19節)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詩篇28篇7節)
「我的力量啊,我必仰望你……」(詩篇59篇9節)
「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以賽亞書12章2節)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哈巴谷書3章19節)
你肯定能領會到其中的意思。
當上帝成為我們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內在的。上帝堅固我們的心思和意念,增強我們靈里的信心。祂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們的軟弱上彰顯了祂的力量。無論我們多麼軟弱,祂都是剛強的。
祂應許要更新和重建我們——但卻不一定是身體上的,而是靈裡面、精神和情感上的更新和重建。
軟弱也能成就我們的充足
上帝想讓你盡你所有能力來愛祂——這也可能指用你的體力!如果你身體強健、精力充沛,感謝上帝!用上帝賜予的恩典來愛祂、服侍祂吧。尋求祂的引領,讓祂告訴你如何才能使用使用你的力氣——把它用在哪裡,如何才能讓你的好體力來影響到你的生命。用上帝賜予的力量來愛祂吧,因為這就是你「充足」的一部分——是上帝賜給你的恩賜。
那如果你不是天生身體強壯的呢?如果你很孱弱、帶著病或殘疾呢?依然要喜樂!
我再說一遍——為此喜樂吧。
不是只有你是孱弱的。
使徒保羅就跟你一樣身體孱弱。但是他的軟弱更顯出上帝的力量。在哥林多後書中保羅談到了他的軟弱、掙扎和困苦,在哥林多後書12章10節里,他甚至以他的軟弱為可喜樂的,「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雖然保羅在身體上是軟弱的,但他在信心、呼召和使命上是堅定無比的。
他盡心、盡性、盡意、儘力並盡他的軟弱來愛主。
我們也被呼召要如此愛上帝。
我們要在我們的軟弱、我們的疾病和殘疾中愛上帝,因為這些構成了我們的「充足」。所有這些都是你的一部分。
就個人經歷而言,要在這些影響到日常生活的軟弱之中愛上帝可不容易。要通過演講、與朋友的交談、社交媒體、藝術或是在寫作來使用自己的軟弱、疾病和殘疾來尋求上帝的旨意也很難。有時我感到我無法使用我的這些軟弱。畢竟,總是感到精疲力盡、痛苦、眩暈、噁心或者一整天都無力是很難受的經歷。
讓這些成為我「充足」的一部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無論如何,它就是我的一部分。我要用這一部分來愛我的上帝。
我的心。
我的魂。
我的意念。
我的力量。
我的軟弱。
我的充足。
這些都要來成就上帝的美意。
找到你自己的「充足」!
所以問問你自己:什麼是你的特別之處呢?你能夠舉起350磅的重物嗎?你擅長演奏樂器嗎?你有寫作的天賦嗎?你對拍電影充滿熱情嗎?你有鼓勵和安慰別人的恩賜嗎?你能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嗎?你是一個充滿憐憫的聆聽者嗎?當別人哭泣時你能靜靜地陪伴嗎?你能讓人發笑嗎?
然後問問你自己:我要怎麼用這些來愛我的上帝呢?因為這些構成了你的「充足」。
這就是你的力量。上帝就是想讓你用這些來愛祂。
「力量」不一定是指身體強壯。上帝需要的是:你現在所有的、你現在所是的、你現在所做的。所有這些讓你成為了你。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用你特殊獨特的部分來愛上帝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
靈修| 上帝是唯一的掌權者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靈修經文:詩篇16篇
金句: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篇16篇4節)
「既然你最近這麼倒楣,先是失業,後遇車禍,不如請某某某幫你改運?他透過生辰八字就可以知道你的吉凶禍福,挺準確的。」
前幾天,難得能在忙碌中能抽出時間和好久不見的朋友聚餐,下班後我便馬上趕往說好的晚餐地點。一見面,我們幾個人少不了寒暄幾句,點了餐點後聊起其中一名好友開始接觸生命數字密碼,那是源自古希臘的占數術,使用切身相關的數字,如生辰年月日,就能看一生的命運。帶著好奇心,我把丈夫的生辰寫下交給好友,不出一會兒,他滿臉認真地開始分析起丈夫的性格、優缺點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當下我也愣住了,因他所說的,確確實實發生在我們生活中。
近來先生在工作上不太順利,讓我們夫妻倆對前路感到徬徨和焦慮,而友人的話頓時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他先指出丈夫若到國外工作將會有更好的發展,並且可獲貴人相助,放棄的話可能需要繼續苦苦等待升遷的機會。不久前,丈夫正好婉拒了一份國外的工作機會,只因身為獨子的他,放不下年邁的父母孤單地在本地生活。
真正有價值的資產
待先生回到家後,我轉述了友人的話,他笑了笑說:「上帝才是掌權者。」這句話如當頭棒喝,成功穩住了我原先波濤起伏的心緒,重新被提醒凡事都是出於上帝。每個人終其一生中,難免會出現憂慮、害怕、消沉的情緒。有的擔心工作前景,有的對另一半感到失望,有的為孩子操碎了心,簡而言之,沒人能逃過憂慮與壓力。自然而然地,人們會試圖嘗試不同的方法,期盼能夠翻轉命運,換來衣食無憂、風平浪靜,甚至大富大貴的人生。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禰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禰以外……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篇16篇2-4節)
其實無論我們身處順境或逆境,都有上帝要我們學習成長及操練的功課,使我們成為更合祂心意的人。若我們能帶著屬天的眼光,看待今生的苦難,相信我們的態度與情緒必然會大有不同。正如保羅在苦難面前,從不退縮,更不後退。他堅守上帝的話語,以忍耐的心奔跑前面的路程,竭力完成福音職責,改變了千萬人的生命。
願我們轉眼仰望耶穌,畢竟再困難、沮喪、棘手的事都會成為過眼雲煙,唯遵守上帝的話,操練敬虔,可享今生來世的福樂。求天父打開我們的屬靈眼睛,明白我們一切的好處都不在禰以外。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