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為祂而活

靈修小文 | 耶穌的聖誕派對(有聲中文)

作者: Elisa,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以前的我很喜歡聖誕節。因為這一天除了是假日,還是彼此交換禮物,與最愛的人約會吃大餐的日子。我也很喜歡在這天相約朋友一起去狂歡舞會,參加各樣的聖誕派對。

但當我了解了聖誕節背後的意義——耶穌基督的誕生後,我更加喜愛這個節日了,也明白沒有耶穌基督的聖誕節,就失去這節日真正的意義,只剩下俗世的慶典。所以後來的我從到處參加狂歡派對到跟朋友相約一起去教會參與聖誕聚會,在這天單單只將目光放在耶穌為我們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事實上。

雖然我沒再去參加世俗的派對或舞會,跟朋友狂歡。但我反而覺得我更快樂了,因為耶穌基督的救恩是我收到過最棒和最寶貴的禮物。因著這份禮物,我從一位在世上寄居的孤兒成為了上帝尊貴的女兒。

在耶穌誕生那天,天使向牧羊人報這大喜的信息,通過牧羊人讓更多的人得知這佳音。如今,教會也借聖誕節的機會,在平安夜向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傳得救的福音,將盼望帶給世上的人,使主的榮耀得著頌讚。

我也要成為那傳信息的牧羊人。於是去年聖誕節我為耶穌基督策划了一個生日派對。這個派對里有耶穌基督,有聖誕樹,有火雞聖誕餐和報佳音的團隊。我邀請了親戚朋友到我的家相聚,共同沉浸在詩歌的旋律中,彈琴歌唱;也為那些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介紹這個生日派對的主角耶穌基督。派對里那一聲聲的 「Merry Christmas」 表達著對彼此的祝福和愛。讓那年的聖誕節過得特別美妙。

當然,能夠成功舉辦這個派對,我要感謝熱心幫忙的家人,出錢出力的丈夫、孩子們,還有踴躍參與的家人和朋友們。我也期待在當中一起參與的未信主的親戚朋友能有天接受耶穌基督的愛,回到祂的懷抱里。然而最重要的是,感恩主賜給我服侍祂的機會,使我心中充滿無限的喜樂和期待。

最後,就像聖經彼得後書3章9節說的「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願世人都能收到並接受這份世上最珍貴的禮物!

思考:今年的聖誕節你會為耶穌基督做些什麼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停止仇恨,學會饒恕(有聲中文)

作者:Olivia,中國

語音播讀:Melody,加拿大

愛是一種正向,積極的能力。相反,仇恨則是一種負向,具有破壞性的能力。

我曾經是個非常愛記恨別人的人,甚至多少年前的仇恨都還記在心裡。最後導致了我開始憎恨自己,無法走出苦毒的捆綁。

直到2014年被教會牧養後,我才知道了饒恕二字。在牧師為我禱告的時候,上帝幫我挪去因著性騷擾而捆綁我的深深仇恨,我人生第一次感到了如釋重負。原來我一直像一個挑擔子的人,把仇恨的擔子全都挑在自己的身上。而那一刻我把它們全部卸下來了。我不需要再死死地抓著那些傷害我的人不放了,因為我知道公義的上帝會做出審判,他們雖然逃過了法律的制裁,但在上帝來的那一天卻不可能逃得過。我也慢慢開始對他們生出了憐憫之情,自己也開始喜樂起來了!有一次我在路上聽讚美詩的時候,上帝讓我原諒了一個曾經深深侮辱過我的男人,我甚至開始為他能信主而禱告。當時我的心得到了完全的釋放。我感到無比喜樂。這兩次我都經歷到了上帝的大能,祂親自挪去了我內心的仇恨,釋放了我的心,讓長時間被仇恨和苦毒牢牢捆綁著的我完全得到了自由。我對上帝充滿了感恩!

在那之後,我知道了這節經文:「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章14—15節)我開始省察自己,知道我自己也是個罪人,並且在不斷犯罪得罪上帝。如果天父不饒恕我的過犯,那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詩篇130篇3節)我從那時起做了一個決定——我要饒恕所有得罪我的人。因為我希望我的天父饒恕我。每當別人再得罪我的時候,我都會默想這句經文,然後跟主禱告,依靠祂,祈求祂使我能饒恕他們,不再去計較別人對我的虧欠,而每一次主都會給我力量!

我深深明白,是因著認識了上帝,我才學會了愛,才可以為著那些我仇恨過的人禱告。去教會的經歷也讓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或許正是因為他沒有被好好對待,才會去傷害別人。我慢慢學會了理解和寬容別人。上帝給了我愛仇敵的能力。這種愛絕對不是人的愛,而是上帝公義的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哥林多前書13章4—8節)

2016年的時候,上帝又開啟我,讓我看到我有時會憎恨自己,不肯原諒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靠著上帝的恩典和力量,我開始學會跟自己和解,饒恕過去的自己。我看到《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一書中寫到:「我們要能接受失敗,不要逃避。一生都在逃避失敗的人,也將躲避使自己變得更成熟的機會。我們被耶穌吸引,正是因為祂『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希伯來書5章8節)。成熟的人會被臉上留有戰鬥瘡疤,憂慮皺紋,淚水印記的人深深吸引。因為那些人所學到的功課,比從來沒有遭遇失敗、臉上無皺無痕的人——沒有真正活過的人——還足以讓人信賴。」我因此明白了失敗和苦難雖然在當下讓我覺得很難受,但從長遠來看卻是上帝的美意,是會讓我成長和成熟的!

當我終於釋放了自己的時候,我感覺一束光照進了我的內心,一切都變得美好了,我不再陷在一種負向情緒中,而開始積極地看待失敗和苦難,這樣的轉變讓我感覺真的好有力量。

當我學會了饒恕的功課時,我的情緒也變得更加穩定和正向了。我的心中漸漸被喜樂充滿,和人的關係也更加和諧了。我真的不敢相信憂愁苦毒的自己竟然可以變得像現在這麼溫柔喜樂!如果你也希望在我身上的奇妙轉變發生在你身上,那麼就去認識上帝吧,停止仇恨,學會饒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知道我是被愛的之後,我終於不再在愛情中迷失(有聲中文)

作者:小小魚,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從小到大我都缺乏健康的自我形象和安全感。

我認為自己不夠漂亮,不夠聰明,沒有才幹,孤陋寡聞,沒有創意也很無趣。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更沒有被愛的權利。因為擁有負面的自我形象,我也很沒有安全感。當初的我認為,甚至是相信,長久的愛並不存在,愛是可以隨時離我而去的,愛是可以隨時讓我受傷的,愛是可以隨時被人奪走的。

雖然心裡很是害怕受傷害,但其實內心深處卻又非常地渴望被愛也很期待被肯定。在數年前,我談了一場戀愛。由於彼此的不成熟和無知,在那段感情裡面,我常為他對我外表的挑剔而傷透心,常因自己的不安全感受盡折磨,更常因為他與其他女生親密的舉動和言語而處在緊張和焦慮的狀況。我多日以淚洗面,甚至在夢裡也哭泣,深怕失去那份「愛」,深怕自己被取代,深怕自己被拋棄。我把那人還有那段關係和他的一言一舉當作為我生命的全部、我整個世界、以及我的價值來源。我把心裡的缺乏和渴望都投射在那人身上。將近一年後,我最害怕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因為一些事情,我提出了分手,而他在幾天後就進入了新的戀情。

我失去了我的世界,我失去了我的價值。我,被「淘汰」了。

經歷感情的挫敗後,我更加討厭自己,更加相信自己配不上真正永恆的愛。我開始武裝自己,拒愛情於千里之外。雖然沒有進入愛情,但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價值和安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我希望自己能從關係,尤其是愛情當中得到肯定和價值。因為這樣,我越發痛恨和責怪自己。我常不受控制地把自己的焦點和心思過度集中在某個人身上。我常一而再再而三地譴責自己,又常迷失自己。

去年的某一天,我感到很沮喪也很憂愁。我質問上帝為什麼不把我創造得「更美好」,「更出色」一些。就在那時,上帝突然給了我一個意念,我彷彿聽見祂在回答我說:「你很美好,而我要你學習把安全感和價值建立在我的愛和真理裡面。」

那一瞬間我得到了答案,心中充滿興奮和說不盡的感動。原來上帝就是我生命的答案,祂理解並關心我的需要,祂對我的愛不會改變,祂珍惜並看重我,祂是我最大的喜樂和滿足!

我開始能完全帶著感恩的心面對過去的破碎,並以祝福的心面對前男友的婚姻。

從那之後,我的自我價值觀和感情觀出現了很大的轉變。我立志讓上帝來充滿我的心,讓祂得著我的生命,讓祂更新我的思想。我常學習安靜等候上帝,享受在祂永不更改且無條件的愛里。我仍在學習並操練以上帝為我生命的主,讓祂坐在我生命的寶座,讓祂成為我的最優先。我開始把婚姻的主權和自己的情感交給上帝,而我也實實在在地相信上帝設立的愛情是美好的,是神聖的,是及其可貴的。我不再以世界的眼光看自己和愛情。我不再是為了填補心裡的空洞而去追求愛。我知道我需要的是能陪我同走天路,同心服事榮耀上帝的伴侶。

直到今天,我仍在學習,並靠著上帝保守自己的心。

當我越認識上帝的時候,我就越認識自己。

當我學會享受在上帝的愛里的時候,我就越懂得如何去愛。

記得,你是美好的。就如詩人對上帝讚美道:「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詩篇139章14節)

你是有價值的,是被愛的,因為「唯有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章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

雅各書靈修 | 我們偏心待人嗎?(有聲中文)

作者: Lydia Tan,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今日讀經:雅各書2章1-4節

雖然距離雅各寫這封信給他的猶太信徒同胞們已經過去了約有2000年的時間,但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這些話仍然又真又活。我們都犯了按外貌待人和偏心待人的罪——而且頻率遠遠超出我們所意識到的。

我在當地一家法式麵包店做兼職,因此我要接待各種各樣的顧客。他們的外貌、舉止、職業、社會地位、家庭背景、價值觀等都不一樣。沒有哪兩個人是相同的。如果我把講法語的法棍愛好者與連不同的法式麵包名字都念不出的顧客區別對待的話,我就是在做雅各強烈反對的事情:偏心待人。

通俗來講,「偏心待人」指的是不顧其餘人的利益和感受而對某些人給予特殊關注或給他們特權。偏心待人會涉及到歧視、偏見和偏愛。當我們去仔細查考,我們對周圍人的潛藏偏見和那些細小的先入為主觀念對我們與他們之間的關係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時,我們自己都會大吃一驚。而這些偏見很大部分來源於我們成長的文化、家庭和社會環境。

基於此,我們——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會得出一套自己的標準,來評估一個人是否比另一個人更值得我們的愛、關注和仰慕。我們沒有遵行上帝對愛的完美標準,而是應用了我們自己敗壞的準則。

與我們不同的是,比起外表,上帝更關心我們內心的狀態。祂在乎的不是我們的外貌、才能、成就、名聲這些,而是我們裡面的狀況(撒母耳記上16章7節)。

事情的真相是:在上帝的眼中,我們都是同樣破碎和不配的罪人,並且迫切需要得到上帝的恩典和憐憫。這個真理需要深入我們的內心,我們才能不偏心待人。正如蘇格蘭傳教士辛克萊·弗格森(SinclairFerguson)在解讀雅各書時所說的那樣——一切都從審視我們自己的內心開始:「如果我看不到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需要,那我將永遠無法看到別人的內心和需要。」

只有當我們允許上帝慢慢改變我們的心,並走祂為我們預備的道路時,我們才能夠像上帝看待我們一樣,用恩典和愛的眼光看待別人。

上帝不偏心待人,祂也呼召我們如此行。

請記得,我們的回應反映了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

 

問題反思:

1、在學校、教會、工作中或在朋友和家人中間,我們有哪些情況可能犯了偏心待人的罪?

2、是否有某群人是我們更喜歡接近的?比如富人(又或者是窮人),在學術上傑出的人,或是有成就的人?我們的看法和上帝對他們的看法一致嗎?

3.我們怎樣才能保守我們的心,不讓自己偏愛某個群體呢?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為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