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生活

傳道書靈修| 把握生活中的簡單快樂(有聲中文)

 

作者:Karen Pimpo, 美國

翻譯:Julia , 中國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今日讀經:傳道書 2章18-26節

「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上帝的手。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上帝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唯有罪人,上帝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上帝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在很多方面,Scott都是一個典型的戶外愛好者——強壯,留著鬍鬚並有著燦爛的笑容。他熱愛大自然,愛家人和上帝,他充滿激情地追求著這些事物。Scott把家安在了美國阿拉斯加美麗的曠野之中,一個僅有五千人口的小鎮。他18年來都經營著自己的生意,並非常努力工作。

他突然離開人世時僅有五十七歲,留下了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年的妻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還有一個剛出生的孫子。他的離去令家人十分悲痛,他的家人和朋友們感覺似乎隨著他的離世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但當人們在他的追思禮拜上分享有關他的回憶和彼此鼓勵時,卻感到悲喜交雜,福音在他的人生中不斷被重複著。

「他是一個強壯的人卻也是一個軟弱的人」,他的一個朋友說到,「他身體上很強壯但他可以完全依靠上帝並不覺得羞愧。」

「他是個很好的領受者 」 另一個朋友說到, 「無論上帝給予他什麼,他都能完全敞開地去領受,他珍視自己在阿拉斯加的家和家人。」

「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 ,第三位朋友說到,「但他完全信賴主。他總是能開懷大笑並找到生活中的喜樂。」

他們沒有談論Scott在生意上的敏銳或職業上的成就。他們沒有談論他所累積的財富或者那些他給予了他人的財富。他們談論著他的喜樂,他的慷慨和他愛上帝的方式。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個朋友都向會眾發出了接受基督成為救主的邀請並說到 「如果科斯特在這裡,在你沒有聽到福音之前他是不會讓你離開這裡的。」

有一句19世紀的古老諺語這樣說:「裹屍布上沒有口袋」。它的意思是當人死了以後,沒有什麼是可以從這個地球上帶走的。同樣的,傳道書的作者也提醒我們「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傳道書2章21節)。這聽起來像一場毫無意義的悲劇,很容易讓我們陷入絕望。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奮鬥的嗎?如果我們為之努力所得的一切都將在我們離開之時留給其他人?我們註定要過悲傷痛苦的生活嗎(傳道書2章23節)?但傳道書也為我們提供了盼望——有一個人我們可以在祂那得到滿足。

對那些討上帝喜悅的人(傳道書2章26節)來說,這個地球上易逝而有限的事物可以帶來巨大的喜樂,因為它們是來自無限上帝之手的美好恩賜。我們有理由從吃、喝中找到滿足並從我們的「工作」中得到滿足——無論上帝呼召我們去做什麼和進入怎樣的關係中。我們不是在「捕風」而是在上帝給予我們的人生中找到滿足。

Scott的遺產是他對上帝的完全信靠和依賴。正因為他完全仰賴上帝,才因此被祝福擁有傳道書作者所說的那種「智慧,知識和喜樂」。Scott知道,成就、財產和人生的勝利在永恆的光中都會黯然失色。但是因著他的信心,他能夠全然地去愛他周圍的人並把握住生命中簡單的快樂。他榮耀了上帝並在吃、喝以及工作之中找到了喜樂。你可以怎樣活出相同的人生狀態呢?

問題反思:

 

1.你希望在死後被人們紀念的是什麼?在接下來的兩周里你可以做一件怎樣實際的小事來投資在你的願望上。

 

2.思考一些可以持續幫助你「把握生活中簡單快樂「的事情。你可以怎樣安排出更多的時間來實踐這些呢?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我有一個夢想

傳道書靈修| 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有聲中文)

 

作者:James Bunyan,英國

翻譯:奇奇,中國

有聲中文: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傳道書1章1-11節

 

「在耶路撒冷做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幾年前,在一天的神學訓練過後,我開車載著一位同事在M1高速公路上行駛。我們一邊開著玩笑,一邊琢磨著我們所學習到的知識,而我的腦袋也不斷想著當晚我要進行的一個壁球比賽。

突然之間,我們前面的貨車駛向一輛小汽車,將它撞向了防護欄,我們一下子被拉回當下。我們將車減速,駛到出事的車輛旁邊以提供幫助。

最終,因著車輛本身優質的構造,乘客們都沒什麼事。但是我們還是被嚇到了。不只是因為眼前的車禍,還因為我們剛剛離死亡那麼近,很有可能一瞬間就再也不一樣了。傳道者在傳道書的開場白讓我回想起那場車禍,這對於所有滿足當下的我們來說,是一個直接的提醒:生活短暫且脆弱。

這就是希伯來語單詞「 hebel」帶給我的想法,這個詞在NIV譯本中被翻譯為「無意義」,而ESV則翻譯為「虛空」。這個詞讓我們看到我們的一生就像蒸氣或薄霧;美麗但脆弱,短暫且微不足道。這條信息貫穿了整本傳道書,正如開頭幾節經文所說的:

 

「傳道者說:虛空(Hebel)的虛空(Hebel),虛空(Hebel)的虛空(Hebel),凡事都是虛空(Hebel)。」

本書的作者像一位精神導師(1節)一樣在寫作,他有足夠的特權去體驗生活所能提供的一切樂趣,並且有足夠的智慧來理解他所經歷的。

他的經歷導致他問道:

 

「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 (傳道書1章3節)

這是21世紀的常見問題,我們當中許多人為了我們的職業和聲譽辛勤勞作並犧牲了一切。而且,「勞碌」一詞不僅指帶薪工作。經營一個家庭,培養一項技能以及做一個信實的朋友都需要艱辛的努力。

然而傳道者察覺到我們的生命是轉瞬即逝的,所以自然界並不會注意到我們(4-7節),我們的感官無法使我們滿足(8節),也沒有什麼事物令我們驚訝的(9-10節),後代將不會記住我們(11節)。再辛勤工作也不會改變這一點。

這並非是鼓舞人的說辭。那聖經中為什麼會這樣記錄呢?

恩,作為智慧書,傳道書幫助我們看到耶和華是無限的而我們是有限的,由此激勵我們謙卑地信靠和敬畏祂。

知道我們這一生所追逐的一切(例如名望,享樂和財富)不會存到永久,或者我們的生活會轉瞬即逝(就像那次車禍提醒我的)使我不過分看重我自己的人生卻非常認真地對待上帝的審判;也使我不去自私地抓取生活中的事物,而是把它們當作禮物來感恩;並讓我知道過度規劃生活中的小細節是愚蠢的,因為生活會在此過程中發生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

但是最重要的是,傳道書通過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一生都是「虛空」,幫助我們去渴望耶穌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我們的生命可能是一片雲霧,但是福音卻有一些振奮人心的話要對我們講。在福音中,我們看到了一位上帝,儘管創造物看似毫不在意,但祂仍然尊重我們,愛我們到足以為我們死而復活,以保證我們與祂可以在永恆中共度未來。當我們把一生交給耶穌時,祂會給我們一個永遠不會消逝的未來和意義(馬可福音8章35節)。

 

問題反思:

 

1.為什麼我們常常忘記我們的生命是一片霧氣?在什麼時候我們可能會記得這一真理?

 

2.這些真理會讓你覺得非常壓抑還是讓你很釋然?為什麼?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榮耀的身體

被生活打敗的無奈感曾讓我對信仰動搖(有聲中文)

作者:Rachel,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一段感情的結束,友誼的破裂和學業上的壓力讓我感覺自己被世界打敗了。當我的生命中不斷出現各種問題和壓力時,我會感到非常無奈。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真的由不得我做主,也不在我的掌控中。禱告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或回應,也讓我漸漸不想禱告,認為我只能屈服於這些問題,只能「認命」。

這樣的想法讓我在生活中漸漸失去了盼望和喜樂。一旦我受到了傷害,不論是在感情上受傷還是身體有什麼病痛,我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時,便會感到失望。似乎受傷後我只能望著疤痕,愛莫能助。我改變不了什麼,上帝似乎也轉臉不看我的無助。因此,我憂鬱了。

這樣的情緒甚至動搖了我的信仰。而我只能與妹妹以及一位主內的姐姐分享,來尋求答案。在與她們的聊天過程中,我逐漸反省到我的問題所在。

 

1.我信仰的根基轉變了

我從小成長在基督教背景家庭,從接受耶穌基督是我救主的那刻開始,我的根基是基督。我知道我是罪人,而罪的工價是死,但耶穌基督卻釘在十字架上讓我因著祂受的刑法得平安,因祂的寶血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節),我唯有倚靠祂才能得拯救。但是在生命旅程中,自私的我漸漸在自己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轉變了信仰的根基,我慢慢地把上帝視為 「幫我達成願望的神」。因此在禱告沒得到答案時我就失望,感情結束後沒得到回應就開始懷疑。這樣的我實際上已經把基督變成了自己的「願望盒」,把自己擺在了上帝的位置,忘記了基督才是我生命的主宰。也忘記了耶穌基督在我不配得時為我釘在十字架上,讓我出死入生。甚至不記得我作為一個已經在罪中死了的人根本就不可能、也沒有能力拯救自己。羅馬書8章28節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當我把自己擺在中心位置上時,我根本就看不到祂的愛和美好的旨意。祂是我軟弱中的幫助,祂的旨意大過我的旨意。我應該順服禱告後的答案和回應,因為知道祂掌權,知道祂的旨意是叫我得益處。

 

2.在疤痕中看不到恩典

 

我發現自己被傷害後留下的疤痕一直不能痊癒,這是因為我只專註在傷害上而看不見祂的恩典。「為什麼我需要經歷這些?」 是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常常會問的問題。直到我的朋友提醒了我,「那些傷害留給你的疤痕一定有祂的恩典。問題是你專註於疤痕還是恩典呢?」 的確,因著疤痕很痛又很醜,所以我總盯著它看。而忘了在這些幽谷時,上帝如何帶領我,讓我成長。哥林多後書12章9節記載,「祂對我說:『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我應該定睛在基督身上,不讓經歷的傷害模糊了我的焦點,乃要心系祂的恩典。

 

3.認為祂不愛我了

當我經歷了被傷害卻沒有看到上帝的保護時,我理所當然地以為祂不愛我了。然而其實這些失敗的經歷能讓我生命得以成長,並讓我更加信靠祂。有些經歷是主給我們的管教。我們總要經歷一些管教,才能夠健康地成長。希伯來書12章5-6節寫道,「你們又忘了那勸你們如同勸兒子的話說:『我兒,你不可輕看主的管教,被祂責備的時候也不可灰心。因為主所愛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祂在管教我們時就不愛我們了嗎?萬萬不是,正是因著祂愛我們,才管教我們,要我們結出聖靈的果子。另外,有些經歷是種試煉。雅各書1章2-3節也這麼說到,:」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在試煉中我們才能成長,才能變得更有基督的樣式。

我知道自己之所以會對生命沒有盼望,認為自己被生活打敗是因為我把自己當成了生命的主宰,而我真的是無能為力。我生活中的大大小小都應由上帝來掌權。我要學習順服,學習在疤痕中看見祂給我的恩典,也在信仰中堅定不移。如同希伯來書12章1-2節所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 雖然生命中依然有許多我不能改變的事,但是當我認定上帝是我生命的主宰時我就可以交託和順服並不再背負痛苦。

 

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當人生的變幻莫測就像突然來襲的暴風雨(有聲中文)

作者: Nico,馬來西亞

語音播讀:馨寧,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PEXELS

最近,在每個晴朗的午後,總會冷不防地下一場大雨,讓人措手不及。好不容易晒乾的衣服就被一場突然的雨淋得濕溚溚。天氣尚且如此變幻莫測,何況人生呢?我們常常是懷着好心情,計劃着新的一天,卻被一場突然來襲的暴風雨徹底打亂。

這讓我想起一個幾千年前的人。他既聰明又努力,還是母親的心肝寶貝。我本以為他會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然而他用詭計從親生哥哥那裡交換了一樣珍貴的東西——長子的名分。接着,憑靠着自己的聰明,又從他父親那裡騙取了屬於長子的祝福。正因如此,他被迫離開了溫暖的家,到遠方躲避哥哥的追殺。後來,他努力了很多年,靠着自己的勤奮和聰明,為自己積累了很多財富。本以為他可以從此安居樂業,然而,他卻被迫再度逃難,躲避岳父和表哥們的追殺。

在他的生命里,有着無數次晴空萬里后的暴風雨。然而,上帝總在他走投無路時一次次地介入。上帝第一次在伯特利向他顯明,並親自與他對話時,他的生命似乎出現了一個微妙的轉變。原本他懼怕那模糊不清的未來,對自己逃難后的生活毫無希望。然而,上帝的出現給了他勇氣和盼望,讓他有力量繼續走下去。可他從此就過着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並不是。一次次的磨練讓他終於學會慢慢放手,不再抓那些遲早會失去的人事物。相反,他終於學會抓住那位永不改變的上帝。

他就是創世記里的雅各。第一次讀雅各的一生,我深深佩服這個聰明的男人,聖經里唯有他和上帝摔跤。後來我再三重溫雅各的一生,心裡卻震驚難過。在他身上,我彷彿看到我自己。聖經彷彿一面鏡子,赤裸裸地照出那個最真實的我!

一直以來,我總是靠自己的小聰明和努力來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當我讀到雅各一家從示劍逃出來后,他失去了生命中最愛的妻子拉結時,我的心就猛然地被揪了一下。我當時的生活像極了雅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裡的財務狀況,自己的情緒,加上一波波外來的繁瑣事務把我重重地壓垮了。我用儘力量咬着牙關從一個個坑洞里爬起來,可我知道我靈命已經枯乾,深深覺得誰也不能再把我重新拉起來。

「我也沒做錯什麼,怎麼你一直刁難我?」在我深知我再也無能為力走出眼前的困境時,開始大聲向看不見的上帝喊出我的失望。安靜了一會兒,我閉上眼睛,愛我的天父讓我回看過去的自己。過去的我一直定睛在自己的問題上面。我一直在自己的困難里鑽牛角尖,我以為我可以靠自己的手抓住很多東西,但卻發現我抓得越緊,它們流失得越快。

時間回到我十四歲那年,我曾經為了融入我很在乎的一群人而戴上偽裝的面具,並因此得了困擾我很久的情緒病。在十八歲那年我喜歡上了一個男孩,並在之後的兩年裡整個人都被這個男孩牽動。在學校里我用自己的聰明和努力儘力在每場考試中表現出色,想要贏得母親和親友的讚賞。可後來,一切都改變了。我曾經最在乎的人,最後也不再聯絡了;輝煌的成績也都成為了過去……

我睜開眼睛,腦海里出現了一個平靜的聲音;「你曾經以為可以抓住很多東西,可是你真的抓住它們了嗎?」這時,我的眼淚已經不由控制地流出來了。原來我在乎的人事物有那麼多,可卻沒那麼在乎一直不離不棄陪着我的天父。我說上帝對我不公平,可我這樣對待愛我的上帝就公平嗎?

我跟雅各一樣,喜歡計劃,並用努力來爭取自己想要的。當自己的努力和收穫不成正比的時候,我開始責怪自己,也責怪上帝。但也如雅各在遇到絕境時總是耶和華先來找他一樣,當我軟弱癱倒在地時,總是愛我的天父先來找到我,把我扶起來,並讓我看清自己。

「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撒加利亞書4章6節

原來上帝並不是在刁難我,而是藉著處境在和我說:「女兒呀,你太依靠自己才會陷入那無能為力里。有很多事都是你做不到、也抓不住的。你當抓的是永恆不變的我。」

我終於發現,原來那些我所經歷的難處是要我學會把重擔交託給祂。人往往走到絕路時才能學會真正握緊上帝的手。我也終於認識了真正的自己——我的爭強好勝、自卑自憐。

於是我想要重新站立起來,但這個過程卻充滿反覆。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感到羞恥,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愛我的主,更覺得自己那麼糟糕根本不配完成祂要我做的。我明明知道我需要來到耶穌的面前,尋求祂的幫助,卻被自己的罪惡感捆綁得動彈不得。這時,是祂再一次用祂溫柔的愛來擁抱我。當我重新來到祂的施恩寶座前,我的心裡終於感受到久違的平安和喜樂。「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做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

我曾經就像走在鋼絲繩上,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跌下去。但當我握緊祂厚實的手掌,就對未來不再懼怕。在未來也許我還會遇見無數個晴朗日子裡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但因着祂的話語,我就有平安。因為聖經上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

我曾經很怕早晨醒來的那一刻,因為一睜開眼睛,就有無數的壓力重擔迎向我。但現在,我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這位從不打盹的上帝會保護我直到永永遠遠。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121篇1-2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奇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