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生活小竅門

創意圖文:基督徒的人生沒有竅門

作品標題:基督徒的人生沒有竅門
創作形式:數碼圖文設計
圖文設計:雅米創意團隊
作品描述:生活真的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吗?使用捷徑就是最好的方法嗎?

我發現我 「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對我跟上帝的關係其實並無幫助。有多少時候,我只在飯前向上帝嘀咕,睡前再咿呀兩句,誤以為這就是常常禱告的健康屬靈生活,誤以為這就是在謙卑地依靠上帝。有多少時候,我只是有選擇性地匆匆瞥一眼一些安慰人的聖經經節,而沒有深入研究聖經,還以為自己這就是讀聖經了。有多少時候,我雖然知道上帝的話,卻沒把它付諸實踐?又有多少時候,做完禮拜,我就會覺得萬事大吉,覺得離開教會我就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為我已經完成了一到兩個小時的「敬拜」任務。頗具諷刺的是,當我沉迷於這些以及其它的「基督徒生活小竅門」時,我最終忽略的是與上帝的關係,無法享受祂的同在。

你呢?你是否也因為有这種「解決問題」的心态,而感到愧疚呢?
透過文章「基督徒的人生沒有竅門」來了解一下吧!點此閱讀全文

01-TC

02-TC

03-TC

04-TC

 

 

*此作品為雅米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基督徒的人生沒有竅門

Confessions-of-a-Christian-Life-Hacker-768x460

作者:Karen Kwek,新加坡;翻譯:曹琴琴,中國

朋友打開一包薯片,把袋子下面的兩個角往裡掖起來,然後不停地順着兩個角往裡卷薯片袋,一瞬間,袋子就搖身變成碗狀,方便大家從裡邊拿薯片。我看得目瞪口呆,他真是太有才了!我老公也很有才。他是我們家的科技高手,不僅把我們家所有的無線設備聯網了,還把我們所有的娛樂資訊整合到用一個遙控器就能操作。哈,生活就是可以這麼便捷!

我非常喜歡生活中的這些小竅門,它們都是一些很有創意的方法和捷徑,能非常高效地解決問題。在過去,這些節省時間的妙招都是由父母傳授給孩子或由各個領域的導師傳授給學徒。但是,你可能已經猜到,計算機行業將這一傳統的理念進行了創新,並讓其迅速流行開來。

2004年,科技記者丹尼·奧布萊恩(Danny O’Brien)對計算機高手(通常稱為「黑客」)們的工作流程進行了研究,發現他們有某些共同的小竅門,能大大簡化編程任務。生活「小竅門(Life Hacks)」這個詞應運而生,並被引申用來描述能夠幫助我們更快、更好、更經濟地完成更多事情的各種方法、竅門或技巧。如今,互聯網和一些媒體分享平台(比如YouTube)使得幾乎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能獲取生活小竅門(Life Hacks)。

誰不喜歡便捷的生活小竅門?

從電腦鍵盤上的快捷操作到各種給水果削皮切片的小妙招以及能幫我們省錢的旅遊攻略,我都喜歡,為什麼呢?

第一,生活小妙招能讓我提高辦事效率,更好地享受生活。我可以很快搞定棘手的問題,就能有更多的時間放鬆自己,享受成果。

第二,如果我不用請專業人士幫忙,就能既省時又省力地解決問題,我會覺得自己很聰明,很有成就感。其實,只要在網上看一些實用的文章或視頻,我們幾乎都能成為「專家」。

第三,我也跟大家一樣,渴望得到即時的滿足感。我們都想立馬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這會讓自己感到很滿足。誰都不願意等待,因為等待會讓人壓力山大,坐立不安。廣告公司和營銷人員就常常利用人們的這一心理,比如,他們會打出一些標語(「趕緊搶購,售完即止」)或者提供按需服務。

這些原因確實會讓我們愛上生活小竅門(Life Hacks),因為如今有太多可供選擇的產品或服務,讓我們常常無從下手。有太多東西耗費我們的精力和金錢,所以現在的消費者就像皇帝一樣,習慣採用既迅速又簡單的解決方法。我們已經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比如,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立即看到事情的結果。

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在講求「即時」性,比如速溶咖啡、即時信息以及極速信貸。生物技術也在研究能讓動植物快速生長的方法,以便儘快讓我們食用。就連新聞和建議類的文章也在力圖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信息。你有沒有經常看到這樣的標題:「致富5步曲」、「成功人士的7大秘訣」?不管是通過實踐經驗,還是通過閱讀指南全集或文章,我們都能獲取一些基本的生活小竅門——我們甚至在用小竅門來獲取小竅門。

我說的沒錯吧?

基督徒生活有小竅門嗎?

既然可以從「解決問題」的視角來看待工作、任務,我們常常也禁不住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生活。作為一位技術作家,也是「生活小竅門 (Life Hacks)」這個詞的創造者,丹尼·奧布萊恩(Danny O’Brien)表示:「對大多數人而言,現代生活就是一個沒有簡單解決方案的超複雜問題。但我們可以從小的方面入手;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捷徑……所以生活小竅門這個概念真的非常吸引人,因為它承載着巨大的希望,讓我們相信可以通過一些小竅門來改善人生。我們不需要完全理解或掌握人生就可以讓人生變得更能讓人忍受一些。」

很多人下意識里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之所以喜歡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許是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不會對生活這團亂麻手足無措。不過不要誤解,我完全贊成以好的方法解決問題,贊成縮短銀行排隊的時間(其實應該縮短所有地方排隊的時間!)。但是生活真的就只是一個複雜的大問題嗎?快速解決問題是否真的是我們面對人生最好的辦法?就在我反思自己對捷徑的喜愛、對聰明方法的熱衷時,我突然意識到,聖經所展現的卻是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

生活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種關係。

睿智的所羅門王一生致力於探索世界,儘管他富有智慧,卻得出這樣的結論:人生深不可測。「在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事,人不能查明;儘管人勞碌尋查,總是查不出來;即使智慧人以為知道了,還是查不出來」(傳道書8章17節,聖經新譯本)

所羅門試過所有的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他明白這不是人生的答案。所羅門尋找人生的意義,但無論知識、享樂、奮鬥、進步還是財富,都不能讓他感到滿足。直到後來,他才意識到上帝是我們所有人的創造者和審判者,我們的生活因此與上帝緊密相關。所羅門總結道:「在你壯年的日子,當記念你的創造主……當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因為這是每一個人的本分。」(傳道書12章第1、13節,聖經新譯本)

然而,按照我們的本相,我們不可能得到上帝的喜悅,因為我們無視上帝,不聽祂的話,理應受到祂的責罰。但好消息是,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拯救我們,藉著祂,我們可以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基督徒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已經修復的關係。這個關係真實存在,直到永恆。因為這是一個關係,所以沒有捷徑可言。

事實上,人生會經歷困難是有原因的,因為上帝要用磨難來培養我們的品格。正如使徒保羅所言:「(我們)知道患難產生忍耐,忍耐產生毅力,毅力產生盼望」(羅馬書5章3-4節,聖經新譯本)。聖經告訴我們:「你要在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耐心地等候祂」(詩篇37篇7節,聖經新譯本),要相信上帝會在對的時間出手相助。但是對於習慣即時滿足的我們來說,等待是何等的難。

的確,做耶穌忠心的門徒需要耐心,需要我們盡上本分,沒有捷徑可走。

我發現我 「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對我跟上帝的關係其實並無幫助。有多少時候,我只在飯前向上帝嘀咕,睡前再咿呀兩句,誤以為這就是常常禱告的健康屬靈生活,誤以為這就是在謙卑地依靠上帝。有多少時候,我只是有選擇性地匆匆瞥一眼一些安慰人的聖經經節,而沒有深入研究聖經,還以為自己這就是讀聖經了。有多少時候,我雖然知道上帝的話,卻沒把它付諸實踐?又有多少時候,做完禮拜,我就會覺得萬事大吉,覺得離開教會我就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因為我已經完成了一到兩個小時的「敬拜」任務。頗具諷刺的是,當我沉迷於這些以及其它的「基督徒生活小竅門」時,我最終忽略的是與上帝的關係,無法享受祂的同在。

從上帝而來的人生小竅門

我們已經意識到基督徒的生活沒有捷徑可言,但我依然想說,如果生活小竅門是指把我們從許多麻煩和挫折中拯救出來,那麼耶穌對我們的拯救才是真正的妙招 !祂的死一次性並永遠地擔當了我們的罪,祂實實在在是我們的救主。除此之外,我們在基督里能夠得到從上帝而來的一切智慧和力量,得到我們所需的一切,得到基督永恆的生命。

這意味着上帝的話語也能為相信祂的人提供當下的生活幫助。所以當我們好好讀聖經時,我們就會受益。因為上帝「賜給人智慧……看顧正直人的路徑」(箴言2章6-11節,聖經新譯本)。祂沒有向我們承諾會有捷徑可走,但祂的智慧和遠見能保護我們不犯後果嚴重的錯誤——「當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因為這是每一個人的本分。」

我依然會去我最喜歡的網站獲取便捷的小竅門,並學習更有效地使用谷歌,但現在我意識到,睿智的所羅門王所傳遞的信息可能才是我們生命中最好的竅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壓力山大?試試這五招!

5-Ways-To-Deal-With-Stress-768x460

作者:Hans Anthony,印度尼西亞;翻譯:小雨,台灣

「遇到問題了就說明你還活着。」這句話說得太對了。只要我們還活着,就必然會遇到問題,不是嗎?如果哪天我們不用再面對問題了,那說明其實我們也不再活着了。

問題本身的問題在於它們經常把我們的焦點從重要之處轉移,搞得我們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身心俱疲。生活變得一團糟,我們也覺得被卡住,壓力山大。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突出重圍呢?根據我自己處理壓力的經驗,我想鼓勵你嘗試以下五件事情。

一、禱告
聽起來很老掉牙吧?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禱告是我們與上帝溝通的渠道。當遇到困難與壓力時,就會有人提醒我們要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但實際上,我們做到了嗎?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其實都是試圖自己找出路,或者找別人來幫我們解決問題。

我記得在2012年,我遇到了一個很緊張的局面。當時因為我對進口貨品稅收估算錯誤,導致自己的公司要支付大約1億印尼盾(大約7572美金)的罰款。從邏輯上來講,問題越大,理應越快投奔上帝,不是嗎?然而,我卻浪費了好幾天,總想自己解決,最終得到的結論是:對此,我束手無策。

我們都知道聖經教導我們要把憂慮卸給那位有能力背負我們重擔的上帝(詩篇55章22節)。聖經也告訴我們「應當一無掛慮,將我們所要的告訴上帝」(腓立比書4章6節)。但我們或許並不真的相信上帝在乎我們。這個世界問題那麼多,又有那麼多的人提出他們的需求,上帝會不會懶得聽我的禱告?而且,即使祂很關心,祂能提供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除了禱告之外,似乎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做。

因此,上帝只好給我一個天大的難題,好叫我屈膝來到祂跟前。我走投無路,承認自己能力有限,並祈求上帝,賜我清晰的思路,好使我能夠找到解決辦法。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感覺就像一個沉重的負擔從我肩上卸了下來。的確,當我們降服在上帝面前時,祂就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充滿我們,取代我們的挫折感(腓立比書4章7節)。我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不過我已不再陷在焦慮不安之中了,因為我知道我並不是獨自一人在面對問題。

二、與敬虔的人為伍
我們和誰在一起影響了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如果在我們身旁的是一群樂觀的人,即便是面對難題,大概也不會讓人覺得那麼可怕。但是,如果我們被消極的人環繞,最後就有可能變得沮喪和失望。我很慶幸我有敬虔的朋友,在艱難的日子裡他們是我傾訴的對象。雖然他們不是「專家」,不能充分了解與分析我的問題,他們卻給了我很多鼓勵,並用禱告扶持我。當我與他們分享自己所經歷的壓力時,我開始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的情況,我的壓力指數也顯著下降。

要對抗壓力,你得找一群能夠建造你的夥伴。要和愛上帝、渴望生命活得像基督的朋友在一起。如此一來,我們就「得以彼此扶持丶互相幫助」(傳道書4章9-10節;箴言18章24節)。

三、感恩
你可能聽到這句話很多次了:「不要告訴上帝你的困難到底有多大,而要告訴你的困難你的上帝有多大。」當我們只專註於我們的問題時,我們很可能就只會感到壓力大而不知所措。

當我以禱告來到上帝面前,讓自己接觸敬虔友人及其忠告之後,我感到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我感恩當我的生意尚小時,上帝給我機會學習這重要的一課。我無法想象,如果這個危機發生在我的公司成長得更大的時候,會有怎樣的後果。可能不僅是我面臨巨額損失,甚至會牽連到其他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他們的家庭)。

美國哲學家及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對抗壓力最大的武器就是我們控制自己想法的能力。」這也是我所操練的。我選擇把注意力從一件事(我面臨的問題)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帝)身上。而且,你知道嗎?即便是在困難之中,我們也能夠數算恩典。畢竟,不論順境逆境,獻上感恩是上帝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

四、從上帝的角度看事情
因着人類有限的理解力,我們經常下錯誤的結論。 12個探子的故事,總是提醒着我,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事情是多麼的重要。當10個探子回報說,他們所窺探的那地充滿堅固的城池和高大的巨人時,以色列人的結論是,上帝已經拋棄了他們,這讓他們無路可走(民數記14章2-4節)。約書亞和迦勒則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他們認為那地是良善的上帝要賜給以色列百姓的佳美土地,他們對上帝的保護滿有信心(民數記14章7-9節)。

與其被壓力和絕望淹沒,我學會了思考這個問題:「上帝想要藉著我所面對的難處,在我生命中或透過我做些什麼呢?」我發現,就是在這些難處當中,我的性格變得更堅強,處理問題更有智慧,管理公司也更加謹慎。這個過程也模塑我,為了上帝的緣故,成為一位更優秀的商人。

五、從過程中學習
將重擔卸給上帝並不等於我們要變得消極和掉以輕心。如果我們不應用我們從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教訓,當類似的問題再次出現時,我們可能還是會面臨同樣程度的壓力(甚至更甚!)。

想知道我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嗎?禱告尋求上帝,並與敬虔的夥伴分享之後,我決定找出更多有關計算稅務的訊息。有一天,當我上網瀏覽時,我找到一篇稅務釋疑的文章。依據該文——真是令我又驚又喜——我的計算方式其實是正確的!我把這篇文章拿給稅務顧問看,證實了我的確不必支付任何罰款后,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當上帝允許祂的孩子遇見困難的同時,祂也應許,這些困難不會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祂會為我們開一條出路,好讓我們可以承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當我們用上帝的應許填滿我們的思想時,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存放壓力了。我們將能夠以感恩的心接受我們的處境,並敞開心胸從中學習。因為我們知道,上帝可以使用任何狀況來塑造祂的孩子成為祂的樣式。祂甚至會為我們預備更大的事情。

想想在成為埃及宰相之前, 約瑟所受的13年磨難。想想在被託付治理國度之前,在外邦國王手中,但以理的信心所受的諸多挑戰(但以理書1-6章)。

只要我們還活着,就總是會遇見各樣問題,經歷各種壓力。但我學會了,我們不用被壓力擊垮。我們可以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依靠祂來應對壓力。我們可以尋求敬虔朋友的建議,並且把我們的焦點轉向上帝。我們的心思意念也可以充滿感恩,並把我們的眼目定睛在上帝為了自己的緣故所要教導我們的功課上!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發表於雅米印尼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

君子愛財,花之有道

What-type-of-spender-are-you-768x460

作者:Ivan Kwananda 印度尼西亞;翻譯:覃函涵,中國

從小,我就是一個節儉的守財奴。我家一直被各種財務問題困擾,因此我很早就學會了定期存錢,這樣我才能付得起學費。我把錢看得很重,因為它能給我一種安全感。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發現金錢原來不是最重要的東西。上帝告訴我,重要的不是我能省多少錢,而是如何運用智慧支配金錢並相信上帝會看顧我的需求。在過去幾年之中,我嘗試挑戰自己,定期做慈善,也開始了自己的捐贈計劃。我會在特殊的節日,例如春節,情人節和聖誕節的時候專門存一筆錢,好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價值觀不同,成長經歷不同,花錢的習慣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然而,聖經里說過:“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章1節)這其中自然包含我們的錢財。上帝供給我們的一切所需,並希望我們成為良善忠心的僕人來管理好他交給我們的一切(馬太福音25章21節)。有一天,我們的主,天下萬物的所有者會歸來並檢查我們是否好好地管理了祂賜給我們的資源。

要用財物尊榮耶和華(箴言3章9節),我建議我們首先了解自己的花費習慣——懂得自身的優缺點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上帝賜給我們的資源。我學習的專業是財務管理,據此,我想給四種不同花費習慣的人提供一點小建議。

1.慷慨的給予者
這類人樂於用自己的錢財來祝福他人。如果給予可以讓他人綻放笑容,他們會由衷感到高興。他們喜歡請朋友吃飯,給他人買禮物,需要他們慷慨相助的時候他們也毫不猶豫。

優點:慷慨是一種高貴的品質。聖經也教導我們要對他人慷慨,就像天上的父對我們慷慨一樣(箴言 22章9節, 哥林多后書9章6-7節, 提摩太前書6章18節)。 一個願意慷慨施予的人可以被上帝使用,去回應那些向上帝求助的禱告,讓有需要的人感到被愛,被珍視。如今,這種愛的關懷越來越稀缺、珍貴,因為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的個人訴求,而對他人的需要選擇視而不見。

缺點:樂於慷慨給予的人很難做到堅持定期存錢,因為他們周圍一旦有人有需要,他們就很容易就被打動,然後慷慨解囊。這也使得他們很容易被愛佔便宜的人利用。在極端情況下,他們的慷慨甚至會傷害到他們所愛的人的(包括他們自身的)利益。

建議:這類人需要妥善分配他們的錢財,給每一個花錢的名目固定一個配比,尤其是重要的名目,比如說十一奉獻,供給捐贈,存款等等,並且嚴格按照配比去執行。捐贈的名目可以適當多分配一些,但是一定要保證定期有一定比例的錢放到存款里(例如,個人收入的百分之十或二十)。

這類人也應該學習謙卑下來,認識到他們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並且識別哪些是他們也愛莫能助的情況。請求聖靈賜給他們敏銳的心和洞察力,幫助他們能充滿智慧地給予,而不是衝動地給予。(箴言19章2-3節)

2.吝嗇的守財奴
守財奴(比如說我)對待錢財非常小心謹慎,顯得十分吝嗇。我們的座右銘是:“每一分錢都很重要。”我們花錢非常精準仔細,需要的每一筆花銷我們都有詳細計劃(不要想輕易讓我們把零錢捐出來哦)。

優點: 守財奴們都擅長做預算和存錢。他們最適合做出納,或者在財務部門工作來保證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沒有被濫用。

缺點: 他們時常被認為很自私或者是過於保守迂腐。一不小心,錢財有可能就會成為他們的偶像,因為他們把錢財看得很重,容易信靠錢財更甚於信靠上帝。即使是對有需要的人,要他們捐贈錢財也比較困難。

建議:守財奴型的人要學會向他人散財,因為上帝呼召我們,是要我們關心周圍有需求的人(箴言14章31節,28章27節)。我們需要認識到上帝希望我們與人分享,並真誠地贈予周圍有需要的人(慢慢來,一開始可以少一些)。記住希伯來書13章5節所說的:“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3.恣意的消費者
恣意消費的人花錢很衝動,沒有計劃,也沒有計算,心裡喜歡的東西就要買。他們是廣告商們最喜歡的目標客戶,也很容易被打折衝昏頭腦。他們買的東西往往都是他們想要的,而不是他們需要的。

優點:這類人懂得享受生活。他們是很好的旅遊、購物和玩樂的夥伴。他們從不退縮,願意抓住一切機會享樂,並永遠熟知最新的打折信息、餐館折扣等等。

缺點:無論他們有多少收入,他們都容易變成“月光族”,很少有存款。這類人很少長遠地考慮自己的花銷。他們很容易負債纍纍,特別是他們手中有張信用卡的時候。

建議: 恣意的消費者們需要學會分辨“需要”和“想要”的區別。買東西之前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還是只是心裡很喜歡想要買?”“不買它我的生活會受影響嗎?”遠離購物中心,尤其打折季的時候。購物之前寫好詳細的購物清單,不在清單上的東西一律不買,即使很便宜也不買。記住箴言21章20節的話語:“智慧人家中積蓄寶物、膏油,愚昧人隨得來隨吞下。”

4.精明的消費者
這類人比較謹慎,任何情況下花銷之前都會仔細斟酌利弊。他們知道如何在對的時間花錢做對的事情,因此不管他們花錢幹了什麼,總能讓自己和他人受益。

優點:他們的錢從來不浪費,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這類性格的人在財務領域往往受人尊重,他們的意見看法也受人垂青。

缺點:這類人花錢可能充滿算計和控制欲,很難真誠地施予。他們花錢可能期待着某種結果或利益,如果對結果不確定的話,他們可能就不願意給予和捐贈了,對宣教和建立教會尤為如此。

建議:這類精明的人需要學習培養同理心。學習如何對自己不熟悉的人施予錢財(比如給小費,為老人買車票等等),或者是對那些沒有機會回饋你的人們施予錢財。雖然在短期看不到任何結果,也還是要學習用財物支持教會的宣教事工。銘記路加福音14章13-14節里耶穌說的話:“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

不管怎樣,讓我們把榮耀上帝和愛他人當做我們使用錢財的目標吧。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發表於雅米印尼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生活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