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痛苦

當上帝在苦難中看似沉默不語時(有聲播讀)

作者:Deborah Fox,澳大利亞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Carol,中國

 

2019年從一開始就不太平。三月,紐西蘭基督城清真寺受到恐怖襲擊,將近五十人喪命,我和朋友們一同哭泣、悲鳴。接著,我姊姊所居住的印尼東部巴布亞省發生大洪水,導致多人喪命、身家財產都被沖走而無家可歸,我姐姐也因此失去了她的家。這讓我感到極度悲傷、不可置信。
除此之外,我的心憂傷不已,因世界各地飽受迫害的基督徒和一些其他小眾宗教的信徒不斷面臨暴力、性侵害、監禁甚至人身死亡的威脅。他們的經歷讓人悲傷,所需要的幫助也超乎想像。既然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因突如其來的天災或是瘋狂殺手而受害,為什麼上帝似乎對這一切無動於衷呢?這是對或公平的嗎?

魯益師( C. S. Lewis)認為苦難的問題不在於上帝的屬性,而在於我們這些按祂形象創造的人是怎樣的人。在《痛苦的奧祕( The problem of pain )》這本書里他提到:「自然秩序與人類自由意志的存在必定導致痛苦的可能,如果我們想要將痛苦排除在外,我們不得不排除生活本身。」

聖經上明明記載著上帝的良善,祂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 (出埃及記34章6節 );「祂喜愛仁義、公平,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 (詩篇33章5節 );「上帝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 約翰一書 1章5節)。上帝是良善的,但我們不是。上帝給我們自由意志做選擇,很不幸地,通常我們選擇的後果會讓不管好人壞人都受到影響。我們的罪腐蝕了這個世界,疾病、事故和自然災害成為每個生物都可能遭受到的後果。

我們究竟該如何勝過痛苦?我們要怎樣在生命的暴風雨中敬拜上帝?以下這四點對我很有幫助,讓我定睛在上帝不改變的良善上:

 

1.敞開與天父誠實相處

我以前總覺得要自己把事情處理好後才能向上帝禱告,但這不是上帝的心意。上帝要我們時刻呼求祂的名,向祂述說我們的意念。我向祂發怒、述說悲傷的時候,正是我發現自己的心開始發生真正改變的時候。

我和父親的關係也幫助我更加了解,如何與天上的父親近。我父親總是陪伴在我身邊。當我向他分享我的掙扎和心情時,我發現我們的關係更加靠近。這也讓我意識到如果我能和在地上的父親真實相處,那麼我也需要真實地和在天上的父相處。

聖經里舉出許多敞開與天父誠實相處的例子;在大衛王寫下的眾多詩篇里,其中一篇提到「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祂,在祂面前傾心吐意,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 詩篇62篇8 節)。而在撒母耳記上1章15節里,哈拿向耶和華吐露自己不生育的愁苦。我們不一定有辦法了解為什麼悲傷的事會發生,但是上帝要我們將一切分享給祂。我們是祂的兒女,祂關心、在意我們的傷痛。

2.認識到試煉可以幫助我們成長

信仰基督是一份極致珍貴的禮物,但聖經教導我們這並不代表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保羅甚至表明一旦我們跟隨主耶穌,有可能遭受到更大的試煉,但我們要因為福音的緣故將這些都看作是祝福(羅馬書8章17節)。畢竟,痛苦和考驗可以強化我們的品格。

在我青少年時,我經歷了慢性疾病和霸凌等難題。我相信這些經歷能夠幫助我對於在某些狀況上較軟弱和脆弱的人表現出更多的同情和同理心。回首過往,我發現正是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時期,我與主耶穌的關係變得更加堅固。認知到我無法事事靠自己,也幫助我塑造出對上帝更深的信心。我可以完全依靠祂,相信祂一定會帶領我。

就像保羅所說的:「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羅馬書5章3-5)。

 

3.不定睛在我們的痛苦身上,試著去幫助別人

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對暴力行為有什麼反應?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時,我們該怎麼回應上帝?主耶穌賜給我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我們彼此相愛;要愛人如己( 約翰福音13章34節,馬可福音12章31節) 。但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愛我們的仇敵 (馬太福音5章43-46節) 。

對於紐西蘭基督城的槍擊事件,許多教會、政治家和社團的回應便是實際付出愛的好例子。不論什麼信仰和宗教背景,大家一齊興起來為穆斯林朋友們禱告便是展現無私的愛。同樣地,當姊姊所居住的城鎮被洪水淹沒時,她也因各單位和團體接踵而來的關心及支援倍受感動。教會、學校團體、警察單位和各機關負責人紛紛齊聚一堂,供應並妥善運用其人力、物力和資源。儘管許多人在這次災難中失去了他們的財產和家園,但大家不只關注自己的損失,而是儘力協助任何有需要的人和地方。

這些充滿憐憫和恩典的行為讓我不禁更深審視自己的心,並挑戰我即便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想辦法去愛周圍的人。

4.主耶穌了解,也知道如何安慰我們

上帝對苦難的了解遠超出我們任何人。祂是那位飽受磨難的上帝的僕人,當祂死在十字架上時,祂為全世界的罪承受了藐視、厭棄、憂患、擊打(以賽亞書53章3節)。知道全宇宙的創造者不但聽見我們的哭嚎,更了解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痛苦時,我們的心會感受到極大的安慰。當我們受傷時,祂也跟著一起傷痛。

哥林多後書1章3-4節告訴我們上帝「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當我失去兩位年輕好友,同時對自己的健康也感到恐慌的時候,我感覺我快無法堅持下去了。我沒有任何抵擋黑暗的力氣,所能做的只有向上帝哭求並交託我的痛苦。這並不會立即見效,但我必須老實承認,當我被上帝慈愛的雙臂緊緊包圍時,我感受到了來自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立比書 4章7節)。上帝所賜的平安也讓我更有能力,去安慰身旁失去親友的朋友。

痛苦和苦難通常讓人無法理解。當我們陷入苦難的迷霧時,很容易怪罪上帝或是假定祂毫不在意我們。請記住,千萬不要失去愛上帝的心!我們可以坦然來到主面前分享心情;也要記得不管發生什麼事,祂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們也應當鼓起勇氣幫助、陪伴需要度過難關的人。

我們知道上帝是良善的,因為祂很愛我們,甚至為我們犧牲了祂的愛子。或許我們永遠無法了解有些事為什麼會發生,但若是我們知道上帝關心我們、與我們同在,我們就會好受一點。苦難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就算傷痛可能存在多年,我們依然能夠仰望永遠的榮耀,與之相比,我們所經歷的苦楚真是至暫至輕(哥林多後書4章17節) 。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成長的身量

上帝能使用我的痛苦經歷祝福他人(有聲中文)

作者:Jefferson,新加坡

翻譯:Helle Cheng,香港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幾周前,我在教會的查經小組與弟兄姊妹們一起閱讀華理克的著作《標竿人生》。書中的一段文字吸引了我的注意:

在你人生的各種經歷中,痛苦的經歷往往是上帝在你未來的事工中使用最多的。你的每一個傷痛都不是白費的!事實上,你最有影響力的事工極有可能源自你最深的痛苦。(此處是華理克的原話。)

這段文字直擊我心。我回想起上帝如何使用我剛度過的一段痛苦經歷與我一位未信主的同事打開了話題。

就在那之前的幾天,我教會的一個好朋友指出了我對他人的漠視。他指出,我時常只看重自己的需要高過他的,這讓他感到很受傷,而我一些其他朋友也有同感。例如,即使知道朋友已經非常疲憊需要休息,我卻仍然堅持拉著他們陪我吃飯。

朋友指出我的不是後,我很快向他道了歉,但心底里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

「他說的是真的嗎?我真的如他描述那樣自私嗎?」

這些問題困擾我多日,因為他口中的我,與我自認為的我差距甚遠。

我繼續閱讀《標竿人生》,書中關於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章8-11節中的經歷記述大大安慰了我。保羅記述了他在小亞細亞事奉時遇上的種種困難,而這樣的經歷提醒他要全心全意地信靠上帝。

華理克用下面這段話回應了這段經文:「你必須願意敞開心房與人分享你的痛苦經歷,上帝才可能使用它來祝福別人。你必須不再遮掩,而是坦承自己的錯誤、失敗和恐懼……保羅深明這點,所以他坦然面對自己灰心失意的日子。」

這番話責備了我的心。受批評向來不是件令人舒服的事兒。雖然批評時常是出自善意,讓我們能看到自己的過失並加以改正,但卻無可避免地會傷害到我們的感受。不過,我決定不去盯著傷害看,而是以開放的心接納朋友的批評。同時,我決定以後更加註意朋友的需要。

痛苦的經歷讓我們更了解自己

上帝透過朋友對我的批評,使我看見自己從前忽視的罪。在我思想這件事時,詩篇139篇23-24節在我腦海浮現:

「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我意識到我一直都很自私,不太顧及身邊人的感受。雖然被批評不好受,但我為此心存感恩,因為它不光再次提醒我自己是個罪人,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看到上帝的救恩是多美好,因此我才能夠過順服的生活。

 

上帝如何使用我的經歷祝福他人

事發後幾個星期,上帝給我機會與一位未信主的同事分享這次經歷。

在吃過午飯後,我們走在回辦公室的路上,這位同事問起我對他的看法。回答前,我決定探究一下為何他會突然問我這個問題。

顯易而見,他被一個朋友狠狠地批評了。聽過他的分享後,我決定向他講述自己被批評的經歷——朋友的指摘如何幫我更了解自己,而上帝又怎樣助我與朋友冰釋前嫌。

那位同事一直全神貫注地聽著,直至我談到如何與朋友重修舊好時,他打斷我說他並不信主,也不信我能與朋友和好是靠上帝的幫助。

縱使他很快轉到新的話題,但我確定我的分享對他有所影響。雖然他還未願意敞開心房談及上帝,但我相信上帝已透過我,向他展現祂的慈愛。

華理克在《標竿人生》中寫道:「有誰比一個戰勝了(嗜酒的)惡魔而重獲自由的人更適合幫助嗜酒者呢?」我們可以成為上帝的僕人,去幫助那些與我們面對同樣爭扎的人。

我明白了我們經受的所有苦難都有意義。雖然我們感到上帝似乎是在責打我們,但祂的旨意高過我們的意念。祂會成為我們痛苦中的安慰。

當我們認罪悔改時,上帝會原諒我們並借著我們完成祂的工作。

當我們看到一些人正面臨著和自己的痛苦經歷類似的情況,就去找機會與他們分享上帝的愛吧。透過我們真實的分享上帝如何帶我們走出軟弱,他們將會認識我們的上帝。

假如你正經歷痛苦,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夠鼓勵你。上帝從未應許我們在今生不會受苦流淚,但祂應許了使用仍會犯罪的我們,並應許醫治和安慰我們。祂也會透過這些痛苦經歷,彰顯祂的聖名,祝福我們身邊的人。

「你們如今要知道,我,唯有我是神!在我以外並無別神。我使人死,我使人活,我損傷,我也醫治,並無人能從我手中救出來。」(申命記 32章39節)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在令人絕望的生產中經歷平安與盼望(有聲中文)

陳述:Grace Loh,新加坡

作者:Sophia Ng,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我和丈夫Bryan一直盼望著上帝賜給我們第二個孩子。當我們終於看到驗孕棒呈陽性時,真是欣喜若狂。

前12周,一切都很正常。然而在進行第13周掃描時,超聲波醫師卻發現了一些問題。她立刻拿起電話,詢問資深醫師。我當時就知道出事了。但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不想在公共場合崩潰。

之後他們帶我去做檢查。在挨過了將近4個小時的不停檢查後,會診醫師讓我坐下來,告訴了我壞消息。他建議我終止妊娠,並給我定了個日期,就結束了。

之後我和丈夫打電話給牧師,告知他這件事。牧師的話讓我認識到終止妊娠就是墮胎,他說:「你需要根據上帝的話來重新考慮這件事。」

然而,我的內心很掙扎。我心裡是很想終止妊娠的,但卻沒有平安。我在自己的意志和上帝的意志間被拉扯著。明明知道不可能把孩子帶回家,所以我不想忍受懷孕頭三個月的噁心、嘔吐和經歷分娩的痛苦。在萬分困惑的時候,我告訴上帝,「我想要按照我的方式來。」但我感覺到祂在說,「孩子,那不是我的方式」。

第二天,我坐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所有的想法又交織在我的腦海中,最終我放手了。我告訴上帝: 「不管未來怎樣,我都選擇你的方式。」

那一刻,上帝所賜出人意料的平安充滿了我,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保守著我們的心靈和意念。

 

漫長的九個月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難過了。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抑鬱過。我們的孩子,我們知道是上帝所賜的,卻活不了。我終於了解了什麼是抑鬱——就像是你被困在一個無法逃脫的黑洞里。你失去了對生活的所有熱情,什麼也不想干,只想躺在床上。你甚至不能禱告,因為你只想死。我記得有好幾天我都陷在這種感覺里。

有次,Bryan在失去理智的時候也陷入了抑鬱。然而在目睹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後,我們的長女——當時一歲半的Charity,第一次表現出了同理心。她走到爸爸旁邊,擦了擦他的眼淚說:「爸爸,別哭。」。

朋友和家人對此事的反應各不相同。滿懷善意的人卻可能說出各種傷人的話。許多人告訴我們,「Grace,你需要相信上帝會醫治他」,「你禱告得還不夠」或「你的信心不夠大」。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這些人很愛我,他們並不是有意要傷害我。

在內心深處,我知道上帝不會醫治我的孩子,我註定要經歷這種傷痛。我認為相比面對正面的環境,面對負面的情況時,選擇信任上帝並堅持到底所需要的信心要大得多。

經歷火一般的試煉,讓我學習仰望上帝,而非期待環境有所改變。

上帝在祂的話語中並沒有說祂一定會醫治我們;給我們好的工作;或事情一定有好的結果。祂從來沒有應許我們這些事。他說祂將賜給我們豐盛的生命(約翰福音10章10節),但我們知道這豐盛的生命並非免於試煉或患難,而是在最艱難的時候依然有希望、喜樂、平安和愛。

是的,我希望上帝醫治我們的孩子,但是如果全知全能的上帝知道這對我或對世界並不是最好的呢?

陪伴我們經歷這一切的屬靈長輩建議我們給孩子取個名字。我們一直想給我們第一個兒子取名為Matthias,意思是「上帝的禮物」。雖然知道這份「禮物」將不久於世,我們還是靠著信心給他起名叫Matthias,因為不管怎樣,我們都看他為一份禮物。

 

出生

在懷孕第38周左右,我因為巨痛入院。醫生給我注射催產素來引產。有一陣,我感到Matthias在我體內翻滾、掙扎,但最終他安靜了下來,我也睡著了。

幾個小時後,醫生來檢查我,發現我的子宮撕裂了,而且還在流血。他們說我需要做緊急剖腹產。醫生們讓我簽了一堆我幾乎看不懂的文件,授權醫生進行任何必要的手術,然後就被推進了手術室。

當我從手術中醒來,可以抱抱Matthias時,他已經變冷了,身體僵硬,臉色發青,皮膚又軟又粘。

我問Bryan的第一個問題是:「我的子宮還在嗎?」我的子宮破裂了,差點觸及大動脈。如果裂痕再大一點,我就會失去子宮。

 

出人意料的平安

因著無法預知生產後各自的心理狀況,所以我們做了準備以應付各種狀況。但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是當時所經歷的內心深處的平安,感覺就像被上帝出人意料的平安完全包裹了起來。

我曾經害怕痛苦、傷心、和為自己的決定而付出代價,但這一路下來我學到的是,上帝的恩典永遠是足夠的。

不管這個選擇看起來多麼艱難,一旦你對上帝說「是」,祂就會陪伴你走每一步。祂的平安會護衛你,祂的恩典會給你力量。

通過這次試煉,上帝的道向我活了起來,我也因此獲得許多財富,如耐心、寬恕、理解了上帝的平安與恩典,以及學會了靠信心而不是靠眼見生活。箴言3章5-6教導我即使我不明白祂在做什麼和為什麼做,我仍要相信祂,因為祂的意念和道路高過我的意念和道路(以賽亞書55章8-9節)。這些經文幫助我將自己的處境交託給主並像馬利亞一樣回應主:「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加福音1章38節)。

如Hillsong United在《沙漠之歌(Desert Song)》中所寫的那樣:「有一種信心比金子更寶貴,主啊,求你用火焰煉就我。」在整個試煉過程中,Charity就是我們的彩虹,我們的陽光,是她的歡聲笑語將我們從沮喪的深淵中拉出來。她真是我們的珍寶。她現在也明白了生與死。她說:「我等不及去見耶穌的時候見到弟弟了!我會超級開心的。」

許多理解了死亡的孩子都會害怕死亡,但她卻知道死後還有生命。這是之前我們無論怎麼也不可能教會她的。

 

再一次經歷試煉

悲傷偶爾仍會突然襲來。在Matthias離開我們近一年之後,我得知一個好朋友懷孕的消息。這對我打擊很大,讓我心生嫉妒。為什麼她能有個健康的寶寶?

不久之後,我意識到自己的胃口發生了改變並且有點疲憊感。在家中的妊娠測試證實我第三次懷孕了。

驚喜之後接踵而來的並非都是美好。我很早就開始出血,婦科醫生在我體內發現了血塊,並且告知我還有流產的危險。更嚴重的是,醫生認為我的子宮再次破裂的可能性是20%到30%。如果破裂發生在醫院以外,我甚至可能沒命。

如果在過去,面對這種情況,和一次次的檢查結果,我會驚慌失措。而現在,我能泰然處之,如果孩子還活著,就順其自然吧。

我的指望建立在上帝的屬性上。無論結果如何,祂向我所懷的意念是最好的,並有更深遠的意義。祂才是我們靈魂的錨。

悲傷不會消失,傷痕也仍舊會在那裡。但我們不會因悲傷而絕望,因為我們心中有平安和盼望,知道有一天我們會團聚在天堂。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新的樣式

生病的時候,耶穌沒有把我忘記(有聲中文)

作者:傑西,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

又是相同的一條路,相同的公交車,相同的大門——這就是我的治療之路。自從確診頑疾之後,我無數次懷揣著沮喪的心情,穿梭在醫院之間。這一次似乎情況更為糟糕。

因為帝都繁忙的工作節奏,我像很多年輕人一樣,日復一日忙於生計,哪怕身體患病也只能「抽空」去看醫生。「注意休息」「不要太拼了」「不要熬夜」「減少壓力」……醫生每次都重複同樣的話語。每日忙得暈頭轉向的我只是簡單地附和一聲「好的」。殊不知我敷衍的每一次叮囑都給疾病的加重提供更多的機會。就在一個月前,全身感染使我意識到這次好像自己並沒有那麼幸運了。奔走了幾家醫院,醫生都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案,最終在一直嘮叨的那位專家那裡,我知道了長期透支的健康,讓我的免疫系統幾乎瓦解,而病毒開始趁虛而入,大肆猖狂,侵蝕著我身體的各個系統。思想著接下來的日程,我詢問醫生有什麼便捷的方法,這次醫生狠狠地給我一句「放棄治療是最省事兒的方法了,真不知道到這個時候還有什麼比治病更重要」。無奈中我只能接受了醫生的治療安排。

 

因為免疫系統的衰弱,我並沒有意識到在治療過程中會對藥物產生副作用。藥物的刺激加上身體的虛弱,體溫飆升到39.2℃。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開始擔心了,我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我用盡所有力氣支撐著自己的意識,撥打急救電話、求助朋友、查閱自救資料。最後得到的答案是機體反應,需要物理退燒。夜裡我迷迷糊糊跑去藥房買退燒藥,在那個夜晚我已經分不清身體上散發的是汗水、淚水、還是倒霉的雨水。夜不能寐,我躺在床上問上帝:「你在哪裡?」「這次是要帶我離開世界嗎?」「我還有很多心愿未了怎麼辦?」然而,上帝並沒有回答我的任何問題。我一個人默默地忍受著日復一日病痛的折磨,工作擱淺、收入中斷、學業停止,一切計劃都被病痛打亂了。而我的禱告似乎也沒有任何的回應,直到我耗盡了所有的情緒。冷靜下來的時候,我打開聖經,開始尋求最後的希望。

「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 53章4-5節)

我突然明白,上帝造人並非要苦待兒女。病痛乃是我們罪所滋生的苦難,上帝為了救贖每一個子民,白白犧牲了獨生子。祂並不是不愛我們,恰恰相反,祂不單單是要醫治這肉體的病痛,更要重價贖回我們永恆的生命。當我在醫院被折磨得支離破碎的時候,我問醫生可以停止嗎?太痛苦了,醫生說還不夠,還要忍受!這讓我想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所走的路。祂當時所忍受的痛苦,比我所忍受的誠然更重,然而祂卻在走不動跌倒時依舊負重前行,為要達成對我們肉體和靈魂的救贖。上帝讓我思想這段歷史,告訴我,祂並沒有丟下我一個人,而是從兩千年前,就以祂愛子的犧牲向我顯明了祂對我的愛。並且,我們在地上的痛苦,不過是短暫的,我們榮耀而永恆的生命,祂已為我們成就。

看著醫院裡其他病人絕望的表情,我知道了自己是幸運的。畢竟我在這短暫的痛苦後有永恆的盼望,而主的釘痕手也會一路扶持。我也突然意識到,我應該把這安慰,帶去給那些在絕望中掙扎的人,因為「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彼此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