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盼望

搖櫓十里 邀主登船

作者:圓圓,北京
lighthouse-116524_590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記得很多年前,一首流行歌曲可謂紅極一時。其中三句歌詞是這樣寫的:「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這幾句話帶著一絲對過往回憶的憂傷和惋惜,又有著對世事無常,時間流逝的無奈與無助。

聖經中有一段經文記述耶穌登船的事,是上帝激勵我們的美好啟示。

「到了晚上,祂的門徒下海邊去,上了船,要過海往迦百農去。天已經黑了,耶穌還沒有來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門徒搖櫓約行了十裡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耶穌對他們說:『是我,不要怕!』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16-21節)

我們都像是門徒,心中有個迦百農——那個要抵達的目標或是目的地。這個目標可能是工作,婚姻,或是在服事中建立事工。我們上了船,按著自己的方式搖櫓划船,要努力達到這個目的地。我們搖啊搖啊,可能行了3里,可能行了5里,甚至可能已經行了10里,感到疲憊無奈,還沒到目的地,都想要放棄了——可能心裡甚至還想埋怨:我們的主耶穌現在在哪裡呢?我們本已經筋疲力盡,但屋漏偏逢連夜雨,海上又忽然狂風大作,海就翻騰起來。正如我們的生活,本已經困難重重,或是在諸多小煩惱之上又添各種不順利之事,心裡肯定特別沮喪、特別難過。

正在這時,門徒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哎呀,多麼激動人心。其實耶穌一直和我們同在,只是耶穌一直在海上,不在我們的船上。耶穌掌管萬有,勝過海上風浪(路加福音8章25節提到「連風和海也聽從祂」),更是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有時,耶穌暫時不在我們的船上,但祂不會拋下我們不管。上帝給予我們的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是在世上如同在天上的平安和喜樂(約翰福音15章11節:「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

當耶穌漸漸近了船的時候,門徒就害怕。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門徒會害怕。根據平行經文馬太福音14章22節和馬可福音6章49節的記述,他們害怕的原因是以為自己看到「鬼怪」。我想,大概還有以下幾種可能:也許是因為當時已經天黑,海上又狂風大作,海浪翻騰,他們看不清、認不出那人是耶穌,於是他們在慌亂中害怕;或是因為他們以為那個從海上走來的人是要劫船,於是感到害怕;或是因為雖然他們看見了耶穌,並且在之前跟隨耶穌的過程中也見過祂行神跡,但他們不明白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臨近船到底意味著什麼,於是他們感到害怕。不管如何,門徒沒有因為耶穌的臨近而歡喜,反倒害怕起來。

我常常試圖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沒有接受耶穌基督作我生命的主,沒有決志一生跟隨耶穌之前,我完全認為我的人生我做主,我自己掌控自己,奮鬥可以改變命運。蒙恩信主以後,我也仍然會在各樣的事情中,常常信心軟弱,著急地抓取想要達成的目標,想靠自己獲取在世界中的好處。面對耶穌基督叩門臨近,雖然我知道那是從上帝而來的救贖和祝福,但我常常拒絕,因為我感到害怕,害怕被上帝掌管,失去所謂的「自主權」,害怕失去屬世界的好處,害怕失去對人生的預期,不知道上帝要帶領我去哪裡。但事實卻是,我在拒絕生命和祝福。

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對門徒說:「是我,不要怕!」多麼令人安慰的一句聖言。在新約聖經中,耶穌也多次告訴人:「不要怕」(路加福音5章10節),「不要懼怕」(路加福音12章32節)「不要怕,只要信」(路加福音8章50節)。

「門徒就喜歡接祂上船,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約翰福音6章21節)

這又是一個神蹟。聖經中很多經文記載,當人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時,他們就立時被醫治,立時被潔淨,立時被釋放得自由,瞎子立時得看見,瘸腿立時得行走……這裡的經文是:「船立時到了他們所要去的地方。」按我的理解,這絕不是耶穌如同動畫裡的阿拉丁神燈,實現人的欲望幻想。我們呼求耶穌、迎接耶穌、信靠耶穌,是立時得生命、永生。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在海面上行走的神蹟之後,指出耶穌是生命的糧。耶穌告訴我們,不要為必壞的食物勞力,不要因世上的事缺乏而求神蹟(約翰福音6章22-64節),信靠祂要得的,是祂所賜的「生命」,永恆的生命。這是與天父連接、充滿屬天使命和方向的生命,充滿上帝所賜、在地如同在天的自由與喜樂的生命。

我們能如此充滿盼望,是因為耶穌已經宣告:「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章6節)。

願主話語入我心,喜得永恆生命;
蒙主恩典永跟隨,全心交托信靠。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朝聖之旅的感想

作者:恩,馬來西亞霹靂州
Acknowleged
(照片:在加利利海邊,耶穌基督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以此挽回挫敗灰心的彼得。)

這次朝聖之旅,除了讓我彷佛置身在從未敢奢想過的夢中,也讓我對人性、對上帝的愛有了更深一層的體驗。

這是一場機遇,是上天在對的時間賜下了對的機會。這趟行程剛好排在假期的開端以及課程之前,這段時間也是聖地天氣最好的時刻(不太熱也不太冷),而我則把握了這次擺在面前的黃金機會,並且承蒙上帝的憐憫保守,終於得以順利完成這一趟美夢一般的旅程。

這次旅途,除了打開我對聖經地理環境的視野,也讓我感受良多,特別是關於人性與上帝的愛。一直以來我對人,特別是基督徒的為人都抱著單純的信任與信心。但是漸漸地,我發現人(包括我自己)的確都逃不了犯罪悖逆的天性,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弱點或缺點。無論自覺或不自覺,我們會無意中得罪一些人、招惹一些人的討厭。我有幸在旅途中聆聽一些生命故事,在細細聆聽、嘗試理解之後,漸漸就找到這個人相關表現的內在原因。有時,是因為人的罪性,但有時候則是因為曾受傷害、被背叛的經歷,而漸漸形成的自我保護方式。缺乏被關愛、被尊重的經歷,導致對他人的不信任,即使對方也是個基督徒。

其實,基督徒帶來的傷害往往比非信徒帶來的傷害更大,這就像是家人的背棄,比朋友的離棄更令人傷心。

旅途中,有一次領隊分享了一個感動人心的資訊。他提醒我們這一趟朝聖之旅,目的無非都是想更加認識耶穌基督以及上帝的愛。他勸勉我們都要學習『放下』,學習饒恕,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製造紛爭;要學習主動去改變、去愛,讓別人得以從我們身上看見耶穌基督的愛與寬容。放下和改變,不容易,卻是更美好生命的開始。

漸漸地,我發現團隊的氣氛有了改變。大家彼此寒暄、禮讓,嘗試包容甚至付出關愛,彼此關顧而不只是專顧自己。這種溫暖和諧的關係非常美好,讓我想起詩篇133篇1-2節的經文:「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

聆聽別人分享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上帝在這個人身上的恩典與眷顧。雖然對方在某些人眼裡不是那麼討人喜歡,但是我深深感受到上帝很愛這個人,正如愛其他人一樣。如經上所記:「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裡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馬太福音18章10節)除了衣衫襤褸的弟兄,一些看起來不那麼『屬靈』的基督徒也不可輕看,因為我們往往不會知道對方與上帝的關係,也不曉得上帝在這個人身上奇妙的作為,或許對方實際上比我們更『屬靈』呢!

我們論斷批評別人,往往就是因為自覺是個『義人』,而其他人都是『罪人』。我們很少想到自己要聆聽、理解和體恤對方,為對方的軟弱禱告,包容和接納對方,就像耶穌基督聆聽、理解、體恤我們,為我們的軟弱禱告,包容和接納我們,甚至為我們犧牲生命。『饒恕』和『接納包容』是非常不容易的「愛的功課」,也因為很難,耶穌基督才親自來到世界體現這愛,讓我們先感受被主深愛的震撼,才能用上帝的愛去愛其他的人。正如經文所記載:「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章19節)

這次旅程,讓我看見當領隊的不易,因此也更佩服帶領數十萬常常抱怨的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我親自去過那除了沙和石頭就什麼都沒有的曠野,開始能體會以色列人的心情了。但是,我更因此看見了上帝的愛有多堅定。上帝的愛,並不會因著人的軟弱而有所改變或退縮,反之,是人自己選擇了悖逆而離棄恩典。

盼望在將來的人生路上,我們能一輩子緊緊跟隨主基督,走在祂恩典的光中,直到見祂面的日子。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我為何沒有放棄盼望

作者:Michele Ong,紐西蘭
Why-I-Didn’t-Give-Up-on-Hope
我對『盼望』這個詞評價不高。對我來說,這個詞聽起來軟弱無力。如果把盼望擬人化,它應該就是個意志薄弱的受氣包,沒有自己的觀點。心懷盼望就好比傻傻地堅信—只要向許願池裡投幾枚硬幣,就會有人成全你的願望。有人凝視窗外灰濛濛、陰沉沉的天空後或許會說,「我盼望不要下雨」。一些靈修材料說耶穌是我的盼望,十字架是我的盼望,基督在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歌羅西書1章27節)。但我從未真正理解過這些。

一連串令人失望的關係外加人生問題的大疑問-「我的人生到底在幹什麼?」-讓我不堪負重、深陷絕望。當我和前男友分手的時候,我真害怕自己會淪落得像帕蒂和塞爾瑪那樣(動畫情景喜劇《辛普森一家》中不刮腿毛的煙鬼雙胞胎姐妹),只不過我是紐西蘭版本,家裡前院還有上百萬隻流浪貓出沒。

我對生活的諸多想法都太過消極,以至於我妹妹不得不對我施行『哎呀罐』處罰機制,類似於『髒話罐』。每當我說消極的話時,我就要將5塊錢罰款投進她的Hello Kitty存錢罐中。罐中的錢將用來捐贈給一個價值觀和使命都讓我無法贊同的機構。這相當令人痛苦。

但天父上帝擁有最終的話語權。有一個星期天,牧師講道的主題竟然是『盼望』。她說,盼望並不是像世人所理解的那樣-軟弱無力的空頭支票。當我們的盼望是在上帝裡面時,我們就是把盼望之錨錨定在永不食言的全能者那裡(希伯來書6章19節)。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感覺好像是上帝親自跑到地上,給了我人生當中最狠的一次訓誡。我一下子意識到,我要改變對盼望的看法。盼望不是意志薄弱的懦夫。絕對不是!在那位創造天地的上帝裡面,盼望既堅固、牢靠,又充滿自信。

當我們抓住盼望時,就好像抓住了救生繩-它可以助我們度過人生的風暴,走過失望、傷害和艱難。只要我們把靈魂安靠在盼望之上,我們就可以走過生命中最動盪不安的時光,然後說:「上帝是我的盼望,祂扶持了我。」

當我們在復活節仰望十字架時,我們也在仰望饒恕、醫治、救恩和永生之盼望。所以,讓我們持守這盼望,因為它永遠不會令人失望。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等待

作者:朝雪, 中國河北
autumn

一粒種子落入大地的懷抱
潮濕的泥土是它的暖床
幾滴春雨滋潤了它
幾縷陽光溫暖了它
漫長的等待
等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等待,不是黎明太過遲延
不是希望已經消失
不是一切已經停止
等待,是『信』的考驗
是『望』的見證
是『愛』的呼喚……

嫩綠的葉片上頂著幾滴露珠
泛著太陽五彩的光芒
微風吹過
輕搖它的葉片
落下了露珠
破碎了光芒……

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上帝,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篇62篇5節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