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破碎

我就不能既跟隨耶穌又同時把父母給愛了嗎?(有聲中文)

作者:Chen Pei Fen,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語音播讀:Zel,新加坡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你看看你做基督徒給家裡帶來了多大的衝擊。你連祖上的傳統都不要了!家裡人心聚不到一起,你父親覺得自己好失敗。」

母親很生氣,試圖說服我放棄我的新信仰。從她的話里看得出來她很難過。父親雖沉默不語,心碎也寫在了臉上。好幾天他都睡不好覺,因為他的女兒背叛了家族傳統,去追隨「外國」的上帝了。

那一年我15歲,剛剛接受耶穌做我生命的救主。決志時,我心中充滿喜樂,知道這意義非凡。然而此刻,我卻面對一場大風暴。父母的傷心失望也讓我很心痛。

母親的百般勸說讓我覺得自己非得在耶穌和父母之間做出選擇不可。如果我想聽從父母,不讓他們傷心的話,就意味着我要放棄自己的新信仰。但是我就不能既跟隨耶穌又同時愛父母嗎?

相信應許

我出生在一個傳統的新加坡華人家庭,父母都是客家人。和許多華人一樣,我們從小就祭拜各種神明,燒香祭祖,供奉死後的祖先。

在這種傳統中長大的人如果做了基督徒,不僅會被看作是拋棄傳統信仰,更會被認為是背叛家門,給家族抹黑,因為他追隨的是外國宗教,效忠的是外國的神。

但當我決心跟隨耶穌的那一刻,這些好像都不重要。當時我關心的只是相信耶穌是否是件正確的事情。我心中一直有很多疑問:「我是誰?活着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世界如此混亂,有解決的辦法嗎?我死後會怎樣?」而基督教似乎給出了全部的答案。

這一切都是從我的一個基督徒朋友Veronica向我傳福音開始的。她和我分享她在聖經中所學到的東西,也邀請我參加佈道活動,並給我看一些經文,像是約翰福音3章16節:「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儘管我對人生充滿疑問,但我那時的生活其實還算不錯。我的家人很愛我,朋友們也都很喜歡我,我成績優異,體育也很棒。我並不覺得我需要上帝。儘管基督教解答了我對於人生的困惑, 但我並不覺得自己需要委身於耶穌。

然而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內心覺得無比空虛。於是我開始禱告,我說「上帝啊,如果你是真的,可以向我顯現嗎?」

不久后的一個周六下午,我正準備去買冰淇淋,一個陌生人攔住我問是否可以跟我分享福音。出於禮貌,我同意了。那會兒,我已經聽福音聽了無數遍,都能背誦出一些經文了,然而那一天不一樣,當她與我分享約翰福音3章16節時,我的心像被擊中了一般。

我相信那一刻,聖靈觸摸了我。約翰福音3章16節的真理從我的頭腦進入到我心裡。突然間,我明白了這節經文的含義。我的眼睛彷彿被打開,看到上帝「如此愛」的「世人」也包括「我自己」。我感受到罪的沉重、我的不堪以及我多麼地需要耶穌。我終於明白了他為什麼會為我上十字架,並且為上帝這麼愛我感到感恩。

真理光照我的那一刻,我開始大哭,完全停不下來。我第一次明白自己是個罪人,並且感激上帝原諒了我。那一天,我認了我的罪並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救主。

然而喜樂很快被恐懼淹沒,當我想到自己的決定意味着什麼時,我立刻意識到父母會如何想以及他們會怎麼反應。「我這是做了什麼?他們要是發現了,會說什麼呢?」

不過這位女士安慰我說,成為家中第一個基督徒在屬靈里意義重大。她提醒我保羅和西拉因着一個神跡逃脫了監獄並向獄卒傳講福音的事情(使徒行傳16章30-31節)。當獄卒詢問「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當然,保羅和西拉並不是在講單單獄卒自己相信了上帝,他一家人就都得救了。救恩來自每個人各自對上帝的回應,不能轉移也無法傳給下一代。但是家庭中如果有一個成員決志信主了,福音在這個家庭就有了立足點,這就為其他家庭成員聽到和見證福音打開了一扇門。

這些經文給了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會認識上帝。我要抓住這個成為我們家族福音信使和為福音做見證的機會。

不過首先,我必須面對他們的攔阻。

直面挑戰

起初的幾個月,我對新信仰隻字未提。我不敢說,因為我知道告訴父母的後果。我也不敢去教會,但通過禱告、讀經、在放學后與基督徒朋友聚會查經,我在靈里愈加堅強。每天早晨,我也會禱告和讀經,但之後便會將聖經藏起來以防被發現。然而,好景並不長。

一天,我忘記收起桌上的聖經,結果被父親看到了。我的父親是個傳統的華人家長,因此他並沒有直接質問我,而是讓母親問個究竟。不久,她找到我,直截了當地問:「為什麼你桌子上會有一本聖經?」

除了承認我是基督徒,我別無選擇。母親無言以對,只是失望地搖着頭。接下來的幾天,似乎風平浪靜。父母什麼都沒說,但我可以感覺到空氣中的緊張氣氛。我知道這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

幾天後,父親遞給我一封他的親筆信,什麼都沒說就去上班了。信里寫到他對我成為基督徒的決定感到又失望又難過。他談到自己沒能守住這個家很失敗,以及我的行為可能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他指出「一個家庭怎能拜兩個神呢?」

父母相信對家族神明的忠誠能帶給我們平安、和睦和保障——這些是父母最希望我們能擁有的。但現在,我離經叛道地跟隨耶穌會震怒那些神明,並危及整個家庭。

那天下午,母親和我坐下來,談起這封信里的內容。這一次,她明顯很不高興,她告訴我:「你爸這幾天都沒睡好」,隨後她提高音調,「他心煩意亂,覺得自己很失敗,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你真是不孝啊,我們對你付出了這麼多,你就這麼報答我們嗎?」

我沒有反駁她也沒有為自己辯護,只是默默地聽着。也許母親開始的時候還期盼我能改變想法,但我的緘默讓她徹底失望。我回到房間,思考着媽媽說的話,並尋求上帝的幫助。

「天父」,我心情沉重地向祂呼求,「我好傷心,我傷害了我的家人,求你堅固我的信心,我知道你是真神,求你給我力量支撐下去。我該怎麼做啊?」

我左右為難,感覺被迫在上帝和父母之間做出選擇,而兩者對我都十分重要。父母讓我離開這個「外國」神,而我知道我不能這麼做。但與此同時,我不希望父母覺得我背叛了他們。

耶穌在路加福音14章26節中談過這個問題,「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門徒。」

耶穌並不是讓我們去恨家人。祂是讓我們衡量做門徒的代價,並思考自己是否準備好跟隨祂。耶穌真正要問的是:你跟隨我的決心有多大?你願意將我置於你的家人之上嗎?你願意為我放棄你珍愛的一切,甚至捨命嗎?

面對這個挑戰,我捫心自問,我下定決心跟隨耶穌了嗎?我願意為了祂而面對父母的不滿嗎?我應該如何協調和「平衡」對耶穌和對父母的愛呢?

信靠中得安慰

我希望能得到從主而來的清晰指示,好去回答我的父母。然而祂給我的指示就這一句:「做祂的見證」。

這個回答給了我無比的安慰。似乎上帝肯定了我跟隨祂的決定,而我現在的任務就是將我的領受和家人分享。我面對的並非是在家人和耶穌之間做選擇,而是和家人分享耶穌的愛。

路加福音6章39節強調,只有我們先認識和理解真理,然後才能和他人分享。耶穌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嗎?」除非我們能肯定自己走的路是正確的,否則我們是不能帶領他人走向正道的。

這節經文給了我莫大的鼓勵。現在我已經發現了真理——耶穌是唯一的救主,我可以帶領全家人走進這段信主的奇妙旅程了。而帶領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愛和尊重他們。我要透過我的言行,讓他們看到耶穌是世界的救主。

此文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中同行

當上帝一次又一次破碎我的夢想(有聲中文)

When-God-Crushed-my-Dreams-Not-Once-but-Twice

作者:Ian T.,新加坡

翻譯: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的爸爸和叔叔們都是職業軍人,所以輪到我應徵入伍時,我很想延續家族的傳統。(我的國家要求每人都要服兵役,身體健康的男性都需要在軍隊服役兩年。)

入伍第一天我至今難忘。雖然其他人牢騷滿腹,抱怨將要失去自由,我卻滿心歡喜。我感到一段新的征程開始了,兒時的夢想就要實現了。最激動人心的是,我被招募到特種部隊精銳營,這是少數人才能獲得的殊榮。入伍第一天晚上,我從營房的窗戶凝視窗外,默默祈禱,向上帝感恩:「親愛的上帝,謝謝你給我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求你幫助我好好表現,並在訓練中保守我,阿們!」

最初三個月的新兵集訓很艱苦但卻充實。因着訓練本身的性質,加上一直在一起,我與戰友們建立了穩固的友誼。而且我贏得了體能訓練最優獎,以隊里最優異的成績畢業,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我興奮極了,那絕對是我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刻之一。我感謝上帝如此賜福於我,也非常確信這是上帝為我預備的職業道路。在訓練的第二個階段,我們接受了跳傘訓練,我最後升級為訓練有素的傘兵。

但是這一切都在一瞬間灰飛煙滅了。

一日,天氣晴朗,大家像往常一樣在營地訓練。我們被告知下午要去空軍基地進行一次跳傘。在去的路上,我像往常一樣做預備,在腦中不斷溫習背誦跳傘程序。之後我激動地跳出飛機,但是當我就要落地時,風向突然改變。我重重地摔在了錯誤的落腳點,一隻腳骨折。剎那間,我大好的前途化為泡影。我在部隊的職業道路就此打住了。我開始了漫長的身體恢復期並陷入了抑鬱。

就是在那段時間裡一位好朋友鼓勵我找點事做,別閑着,希望做些事情能轉移我的注意力,我就可以不再去想自己破碎的夢想了。然而當時我還沒有從悲痛中緩過神來,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值得我去追求的了。我想,為什麼上帝給了我順風順水的那段日子,還鼓勵和獎賞了我,然後又突然拿走了這一切呢?我覺得自己成了笑柄(而且一點也不好笑)。之後那位朋友又建議我試一下當老師。我對此不屑一顧——我上學的時候是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我可不想變成受氣的一方,遇到像我自己這樣難纏的學生。

就這樣過去了幾個月,我開始感到煩躁不安。每過一天,想要找點兒事情做的想法就越強烈。我最終決定試試看當老師。我在網上申請在一所小學做代課老師,並得到了這個職位,聘期一年(原來的那位老師休產假了)。然而我對這次從教的機會並沒有多大熱情,但我告訴自己要樂觀些,保持開放的心態並從這次經歷中學習。

兩個月的教課讓我愛上了這份工作和這個班的學生。教課以及跟學生們的互動幫助我走出了抑鬱,我感覺自己重新對生活有了方向感和使命感。當我漸漸從傷病中康復后,我申請要為學校教授體育課,並開始了體育科學專業的研究生函授課程,這樣我就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我的目標是在完成研究生課程之後正式進入教育部門成為一名體育老師。我對自己說,這就是上帝預備我要做的事了。我禱告上帝給我引領,並給我機會與學生和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事情比想象的進展還要順利,我非常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同事和家人的肯定和鼓勵也讓我更加堅定這個決定是對的,我對未來又充滿了盼望。

在拿到體育方面的學位后,我申請接受師範教育方面的培訓,想要申請成為一名師範類研究生。然而教育部拒絕了我的申請,又一次我的夢破碎了。我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當時的失望和挫敗感。好不容易我感到嶄新的生活近在咫尺了,但卻又一次幻滅了。我感到上帝對我實在是太不公平,祂就這樣當著我的面猛然關上了門,還不止一次。又一次,我一直以來得到的那些認可變得毫無意義了,至少看起來如此。

如今,這些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我真希望我可以告訴你上帝在之後又給了我一次實現夢想的機會,但事實並非如此。而是我學會了接受上帝給我的安排。就是在那兩次嘗試而又兩次失敗的黑暗日子裡,上帝讓我變得更謙卑,並幫我看到祂的道路高過我的道路(以賽亞書55章8-9節)。雖然我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並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行,但是上帝讓我明白祂才是最終掌管全局的那一位,離了祂我真的是什麼都做不了。

如果我告訴你我現在在做的事,你大概會覺得這份工作跟我完全不搭。不同於我以往的經歷,我認為自己並不很擅長現在所做的事。但是正是因此我才能一直記得在前途未卜甚至是絕境中上帝的恩典仍然夠我用。

上帝的能力正是在我們的軟弱中彰顯。就如保羅在哥林多后書12章10節中提到的:“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因着祂的榮耀,上帝陪我走過了這一切的風暴並讓我經歷了祂的信實。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有目的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