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祈禱

不能說的秘密

作者: Chew Weng Ern, 20歲,馬來西亞
present
談戀愛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為了取悅我們所愛的人,我們會不惜付出代價做任何事情。我們也一定會願意為心愛的人花時間。我們會渴望花更多的時間跟他們在一起,與他們談話並傾聽他們分享的每件事情。我們也會想更多了解他們的喜好以討他們歡心。

當個基督徒,我們需要與某一位有著非常特別的關係,祂就是耶穌。像世上所有的關係一樣,這一份關係也需要投入時間及精力,並通過溝通來建立。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會找時間與上帝交談嗎?還是我們只是將一些少又短的時間留給祂?當我們來到上帝面前禱告時是否有與心愛的人通電話一樣的幸福感?禱告之後,我們是否會安靜等候、聆聽祂想對我們說的話?我們每天是否會花時間思想祂的話語,好學會怎樣討祂喜悅?

當我們愛上某一個人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就會表現出來。同樣地,當我們說愛上帝的時候,我們的行為也應該可以證明這一點。我們不要犯下只用嘴唇尊敬上帝,而心卻遠離祂的罪(以賽亞書29章13節,馬太福音15章8節)。相反地,讓我們成為既聽道又行道的人(雅各書1章22-25節)。

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記住上帝是多麼地愛我們。在約翰福音3章16節中,上帝對我們說:“我是如此愛你們,以致於我願意犧牲自己的獨生子,讓祂為你們死。”停下來回頭看看自己的生命,若不是因著上帝,你會得到生命中的那些成就嗎?你會達到今天的狀態嗎?從你所擁有的朋友到你的安身之處,祂給你的祝福與供應是多麼的大。

不是明天,也不是下個月,讓我們今天就對祂的愛做出回應吧!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

禱告、感恩

陳小芬,18歲,汶萊

thanks2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
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我想,如果我出生在耶穌那個時代,坦白說我可能也會像法利賽人那樣有虔誠的外表,心卻離上帝萬里之外。你呢?若你生在那個時代,看見耶穌,你會有何反應?跪地敬拜,全然相信祂嗎?還是半信半疑?不管是什麼反應,上帝都有最好的安排。祂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的任何角落生活,都有祂的美意。當我們還沒在母腹中,祂已經知道並且認識我們,為我們人生寫下美好的故事。

人們常說“上帝啊,祢睡著了嗎?”,“上帝啊,祢真的在乎我的生活嗎?”

其實,在上帝的眼中,你很重要。你生活中面對的問題,你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祂都關切。聖經上也說,主耶穌在天父上帝旁邊為我們代求,為我們的堅忍禱告,為我們的一切禱告。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不應為了日常生活瑣事麻煩上帝,或者,甚至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因為這位偉大的上帝早已把今生和永恆都計畫妥善了。不過,你要知道,上帝卻是關心我們生活每一個細節的。

『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章29-31節)。

祂喜愛我們與祂建立甜蜜的關係,多多與祂說話。

我想起了在兒童主日學常哼哼唱唱的一首詩歌。

“多禱告,多有能力;少禱告,少有能力;不禱告,沒有能力;我們要常常禱告。”

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和獨特的。祂創造了我們,愛了我們這些卑微的受造物,願意為我們這些祂自己親手造的人被釘在十字架上,受盡了我們無法想像的苦楚,只為了讓我們脫離黑暗,得著自由。即將進入新的一年,在這個新的開始,讓我們來學習向祂常常傾心吐意吧 !

踏入全新的一年,為主而活!

(本文譯自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再多一點點

作者:陳昌蕾,福建

“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
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路加福音2章6-7節

偌大一家客店,僅有馬槽這樣小而卑下的地方給上帝的兒子降生,祂卻仍舊按著時候來了,沒有拒絕,甚至沒有耽延。

一段時間以來,面對事奉中所受的委屈和失望,我深感孤單、疲憊,極想退去。感謝上帝!祂讓我得以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認識我的主,去看自己的服事。

這個城市雖然只是讓出了這樣一點地方,只要肯給祂,這位尊貴的主仍然肯來住!因祂曉得上帝愛世人又肯體貼上帝的心!我是否肯效法主耶穌這樣的謙卑與順服,這樣地去愛而不計較其他,只因這託付是出於我所愛的天父呢?

我的心漸漸安靜下來,唱起《我想問一問祢》。再讀這段經文,更多看到那份不離不棄的愛:當我們軟弱犯罪漸漸遠離上帝,只要心裡還願意向著祂,哪怕只有一點點,祂仍必幫助我們;不信的人,只要願意尋求上帝,哪怕只是一點點,上帝也必讓他們尋見自己。我的上帝是多麼渴望讓人們多得祂的祝福,以致那麼留心在意每一個向祂敞開的管道。願我總不敢輕看、議論、厭棄軟弱的肢體,願我總不灰心,不放棄代禱,寧可讓自己在愛的服事中堅持到底。

親愛的天父,謝謝祢藉著主耶穌將祢的愛、祢的心向我顯明,很希望自己能常做祢的知心朋友。求祢施恩,使我有力量再多讓出一些地方給祢。我知道祢愛我,一定肯來!求祢使我在祢的恩典中能謙卑、順服、忠心。我所付出的求祢悅納、紀念,並祝福我,使我更有權柄和智慧服事祢。阿們!

(此文章譯自於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

反思:危險的決定—從羅得和亞干得到的教訓

作者: 伊恩, 19, 美國

I. 決定性時刻

“我很為你高興,這就讓你說完,但是我認為Beyonce的錄影帶是史上最佳的錄音帶之一,史上最佳的錄影帶之一!”許多人記得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 在09年MTV音樂錄影帶頒獎禮上一時衝動所說的話,他打斷了泰勒絲•史薇芙特(Taylor Swift) 的獲獎感言。他說應該是碧昂絲(Beyonce),而不是泰勒絲來領取最佳女藝人音樂錄影帶的獎項。

不久以後,肯伊•威斯特發現自己深陷批評。他在網上和數不清的採訪中致歉。儘管肯伊•威斯特是一個有名的藝術家,這個事件卻成為他的決定性時刻。這是一個嚴酷的提醒,錯誤的決定對一個人的生活和名譽有著嚴重的後果。

箴言2章20-22節告訴我們要防止這種失敗發生。「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義人的路。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惟有惡人必然剪除,奸詐的必然拔出。」因著性格缺陷和錯誤決定而失去聲望、財富、甚至是生命的確令人不安。信不信由你,聖經也講了不少跟肯伊•威斯特相似的故事,其中有兩個人物叫做是羅得和亞干。讓我們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使我們不至做出令人後悔的事情。

II.罪的影響

那麼羅得和亞干的故事是什麼呢?好,我們來讀創世紀13-14章、創世記19章中的羅得的故事。他是亞伯蘭的侄子。而亞干是約書亞記中耶利哥城攻陷之後緊接著的第七章提到的一個以色列人。儘管處在不同的時期,這兩個人有一個相同點—他們的錯誤決定給他們生命帶來了悲劇。

在創世記13章第一次提到羅得時,我們就看到了他與罪的征戰。那時,亞伯蘭和羅得居住在同一塊土地。但是由於雙方牧人的相爭,他們把土地分成了兩半。亞伯蘭讓羅得先選他想要的土地,羅得選了最滋潤繁盛的那一半,這看起來是個很自然的選擇。但是我們很快就能意識到這個選擇是出於羅得性格中的缺陷。自私和貪婪促使羅得做出這樣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後來被證明是災難性的。性格缺陷好像雜草—他們在被忽視時長得最快而且變得越來越難拔出。這樣的雜草我們需要在它一出現時就把它連根拔起。

另一方面,亞干的罪在約書亞記第七章一開始就很清楚了。以色列人攻陷了耶利哥以後,上帝吩咐他們不得拿城裡的戰利品歸為己有。緊接著,作者記述了亞干違抗上帝,從城裡拿了戰利品。因為我們不是很瞭解亞干,我們很容易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次疏漏。但是記住:上帝才把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出,又在沙漠裡給他們提供食物,保護他們迎戰遇到的每個仇敵,神跡一個接著一個。更不用說希伯來人已經受了割禮,象徵他們對上帝的忠誠。亞干的問題就是貪婪。他看到耶利哥的財富就心生貪念。我們可以從他得到的教訓就是,沒機會犯罪不等於罪就不在我們心裡。我們必須警覺,在心裡決意常行在上帝的旨意中。這樣,當試探來臨,我們可以在上帝的幫助下做好抵擋的預備。

III.失去生活焦點

羅得和亞伯蘭分地之後,羅得在所多瑪與蛾摩拉附近的城安頓下來。這兩個城市很富有,因此羅得為之吸引。但是他們也罪大惡極。在彼後2:6-8中,羅得被描述成一個義人,為他周圍所發生的惡行而受折磨。但是他仍舊留下來了。他在離所多瑪和蛾摩拉近的地方安頓下來是個不良之策。他被貪婪蒙蔽了眼睛。他只能關注那些他能得到的東西—利益和財富。他或許也得到了很多樂趣。在創世記14章,一場戰爭爆發了。羅得所居之地被攻擊。他所擁有的一切被擄掠走了。亞伯蘭得知這些事後,就率領318人,攻擊了其中一隻入侵的軍隊,奪回了羅得的財物。因此羅得的家被入侵,他擁有的一切被擄掠。但他仍然留在所多瑪和蛾摩拉。當常識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個好待的地方時,羅得並不理會,這是很難以理解的事。罪的欲求使我們看不清什麼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亞干也是這樣吃盡苦頭。他失去了對上帝的忠誠,看不見他曾經見證的神跡。眼裡沒有上帝是危險的,這最終成了亞干生命中一個致命的錯誤。在第二場戰役中,有三十六個人因此喪命。我們看到亞干的貪婪打開了防洪閘門,使其他罪滲入他的心。當他看不清自己的所作所為時,自私和欺騙掌控了他。他的三十六個戰友因著他的罪行而被殺,心裡只有自己,他決定掩蓋事實。看不見上帝使他沒了良心和憐憫。

IV.脫離現實

羅得生命焦點的迷失在創世記19章達到了高峰。上帝差派了兩個天使到了所多瑪和蛾摩拉,告訴羅得和他的家人,因著這座城的惡行上帝將毀掉這個城市。當羅得發現天使,他立即邀請他們到自己家裡,堅持不讓他們睡在城市廣場上。看起來羅得突然對城裡正發生的事情感到尷尬,他不想讓天使看到這些或讓他們落在市民的手中。

我們也需要自省!羅得對看到的罪惡深感不安,但最終還是因太留戀罪(貪婪)而不願離開。當他在家門口發現兩位天使,他似乎突然恢復了理智。

另一方面,亞干似乎確信他不會被抓。在約書亞記7章14-15節,上帝命令約書亞召集所有的以色列人。按著支派進前來,上帝好親自指出哪個是犯罪的人。這個過程會按著從支派到宗族再到家室的順序進行。在整個過程中,亞干知道自己有罪。他有很多認罪的機會,但他每次都沒出聲。他的家室、宗族、支派和所有以色列人都被帶出來接受調查的事實顯然對他不重要。他使自己忽視現實,也忽視了他給自己招致的危險。

V.我們的罪傷害我們周圍的人

罪使我們無視潛伏的危險,也使我們聽不到上帝的聲音。羅得和亞幹一開始都確信他們的行為不會影響其他人。直到經歷了一番艱難,他們才意識到這個錯誤。

當所多瑪和蛾摩拉的人發現了羅得的客人時,他們要求他把客人交出來,任他們為所欲為。羅得再三懇求他們。但這使他們憤怒:一個他們文化的局外人竟在審判他們。他們宣佈將以更糟的方式對待羅得,並試圖破門而入。多恐怖的情景!羅得的貪婪和自私不僅威脅了他自己的安寧,現在也使他的客人和家人處在極大的危險中。

天使使這些人看不見,並指示羅得帶上城中所有的親戚去山上避難。上帝派他們來是要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羅得按照指示做了。但是他的女婿們認為他在開玩笑,他們仍舊留在城中。他的妻子在逃跑時回頭看了一眼城市。結果,她變成了一根鹽柱。藏在山洞中時,他的女兒,也許受了她們在城中所見的罪惡的影響,把父親羅得灌醉,和他同寢以存留後裔。他們的後裔就是摩押人和亞捫人,都是使亞伯蘭後裔不得安寧的人。

至於亞干,三十六個士兵戰死沙場,全以色列人都被他的罪所影響。他的支派和宗族也因著他受到懷疑。聖經上暗示他的家人也被迫共謀來掩蓋他的罪。直到上帝向約書亞指出有罪的那個人時,亞干最終才坦白承認。結果,亞干和他的家人被處死,他所擁有的也被焚燒。

VI.結語

羅得和亞干的結局是可悲的。他們容許罪掌控了他們,使他們看不清什麼是要緊的。罪招來新的罪進入他們的生命,使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傷害周圍的人們。我們該怎樣避免羅得和亞干所犯的錯誤呢?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並向上帝禱告:「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篇139篇23-24節)

此外,我們要對罪警覺,在上帝的幫助下抵擋試探。如果我們如此行,我們在決定性的時刻將會是榮耀上帝的。

(此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