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禱告未蒙應允

祂看得到我們(有聲中文)

作者:Mike Wittmer

翻譯:Anna,中國

語音播讀:Jojo,中國

讀經:使徒行傳1章6-11節

祂既被上帝的右手高舉(使徒行傳2章33節)。

耶穌的生平充滿了令人不可思議的逆轉。祂來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後來成為一個能行神跡的教師,建立起了自己由罪人和病人組成的國度。接着,就在祂的理想似乎被可怕的十字架打敗了時,祂三天之後的復活卻又翻轉了一切。

門徒們一定暈頭轉向了。上一刻,他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下一刻就失去了一切!不!最後他們還是贏了。

他們甚至想象着復活的主耶穌會再次給他們帶來驚喜。所以門徒問:「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卻說,當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時,他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到世界各地為祂作見證(使徒行傳1章6-8節)。然後「有一朵雲彩把祂接去」升天了(使徒行傳1章9節)。

儘管我們看不到耶穌了,祂卻能看見我們。耶穌是回到父那裡去了,祂不是拋下我們,而是為了更好地服侍我們。此刻祂就坐在高天寶座上,祂是「世上君王的元首」(啟示錄1章5節),使萬物都服在祂的權下,並使我們得以完全。(以弗所書1章10節,希伯來書2章8-10節)

這位高坐在寶座上的王也是我們的大祭司。「祂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上帝面前」,「祂長久活着,替他們祈求」(希伯來書9章24節,7章25節)。我們的舊人和祂同釘十字架,我們出死入生,靠着上帝的大能生命煥然一新(羅馬書6章5-11節)。因此我們可以「存着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希伯來書10章21-22節)。

你在天上有一位朋友,「祂正坐在上帝的右邊」。希望耶穌升天這個事實讓你確信沒有什麼能讓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羅馬書8章34節,39節)。我們的未來在祂釘痕的手中,安全穩妥。

延伸閱讀:請讀以弗所書4章7-16節。耶穌升天還帶來了哪些好消息?

思考應用:你會在什麼時候和哪些方面感到軟弱無力呢?知道耶穌在天上的工作可以給你帶來怎樣的鼓勵?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認識自我

當上帝對你的禱告沒有回應時

作者:劉爵華,新加坡
ds-reflection-when-god-isnt-answering-prayers

許多人都受過這樣的教導:遇到困難時,首先要做的就是禱告。這聽起來像個忠告,但也可能是個陷阱。如果我們把禱告看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就偏離了上帝設立禱告的原意——禱告是我們和上帝建立親密關係的途徑。

如果把禱告視為萬能解藥,就會期待上帝來解決我們的一切問題。與女朋友分手了,禱告吧;同好朋友鬧翻了,禱告吧;父母不能理解你,答案你猜到了……禱告吧。

基督徒給出這些簡單而膚淺的建議,會讓遇到困難、灰心喪氣、禱告得不到上帝回應的人放棄信仰。 結果讓他們充滿了灰心和挫敗感,認為大概上帝不存在,或者上帝不管吧。

當我們需要上帝的説明,禱告卻得不到回應,開始懷疑上帝時,該怎麼辦呢?我們來看一個聖經裡的例子,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人無論他怎麼禱告,上帝都不回應他,他已經到了絕望的邊緣。

從詩篇77章1-3節,我們清楚地知道詩人身處強烈的痛苦和懷疑中。很多基督徒不想承認這樣的情感其實是基督徒生命中正常的一部分。詩篇中的這段經文恰好證明他們的觀點是錯誤的。

詩人清楚地知道如何在痛苦中親近上帝,他禱告並默想,但顯然上帝沒有回應他的禱告,他的痛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加增。

眼看詩人就要放棄信仰了,但他轉念省察自己,回顧上帝的慈愛和祝福(詩篇77章5-6節)。但從詩篇77章7-9節我們看到,他仍被問題困擾,對上帝的懷疑和絕望更進一步。

在詩篇77章11-12節,詩人對他的疑問進行了徹底的反思,他想到了聖經中最基本的真理,他的思維模式被轉變了。真理是上帝永不改變。使徒雅各講到,“…..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 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各書1章17節)。上帝是信實可靠的,祂對我們的慈愛和憐憫永不改變。

這時,雖然詩人的疑問未曾得到解答,但是他的心態發生了轉變,同時,他學習把上帝放在禱告中心而不是自己。同樣地,通過默想,聖經告訴我們的上帝屬性,我們的禱告變得以上帝為中心。我們敞開自己,按聖經上的方式來思考。當我們開始以上帝為中心來禱告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上帝無所不知。這樣就除去我們思維和禱告中的局限性。

但是,為何上帝在詩人呼求時保持沉默呢?想想看,假如上帝總是在我們尋求幫助時立刻回應我們,我們屬靈的生命就會不成熟,我們就會被自我的感受和情緒所控制,我們禱告就會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而非以上帝為中心。上帝允許詩人經歷試煉、懷疑和絕望,帶領詩人到信仰更深處,他的靈命因此更堅強、更有智慧。

最後詩人以這樣的詩句結尾——“祢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祢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詩篇77章20節)。這節經文描述了上帝和祂子民的關係就像是牧羊人和他的羊群。

牧羊人總是有目標地帶領羊群。如果他帶領羊群到山上的草地,因為他想在那裡做些什麼;他帶領羊群到水邊,也是有理由的;他帶領羊群深入狼群,因為他想領它們去那裡。

當我們深陷困苦時,感覺像被上帝離棄或忽視了,但是我們要記得,上帝是我們的牧者,祂一直在關心和保護我們。相信上帝帶領我們經歷試煉、懷疑和絕望,最後讓你會變得更剛強。讓上帝永恆不變的屬性成為我們禱告基石吧。

透心糧提示:這篇文章是探索叢書《禱告未蒙應允時》的感想,若你需要此書,請與我們連絡。

(本篇文章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