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禱告

究竟我的禱告,欠缺了什麼呢?

作者:東尼叔叔 ,加拿大

有聲播讀:洋瀾,中國

 

「要常常喜樂, 不住地禱告, 凡事謝恩; 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里 ,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

以前禱告, 只是想與上帝保持關係, 並非真正喜歡禱告,亦未能享受其中的喜樂。受洗後參與教會聚會,有時要負責代禱,更覺得這不是輕鬆的事! 數年前,在團契中聽到一位弟兄的禱告,他的禱告非常活潑也滿有喜樂。自此我便認真向上帝祈求,希望能知道在自己的禱告生活里,欠缺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

我發現自己雖然不太會禱告,但很喜歡寫日記。有一天,無意翻開日記,回顧過往發生的大小事情,才發現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和事,我都應該為此感恩 ! 不錯,當人懂得感恩,內心自然滿足。生活態度亦會改變 ,多一份欣賞和感激 ,放下自我和抱怨,生活自然添上不少色彩。就如平日外出,即使是遇到一個善意的眼神、或是友人傳來的慰問和加油的短訊, 其實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別人的真誠,內心得到鼓舞 。

當我將禱告和感恩聯繫在一起,便成為日常習慣,大小事情都向上帝訴說。我的禱告內容亦源源不絕,禱告生活變得有趣活潑 !

就如在疫情期間,多倫多經歷過多次居家令。我與其他人一樣,都有失落和沮喪的時候。可是在這期間,我亦有很多感恩的經歷!記得去年聖誕節,收到香港家人寄來的愛心口罩,喜出望外。今年新年,朋友送來自製的糕點,美味溫馨。在禱告中,我感謝上帝賜下關心我的家人朋友,更提醒我在主恩中要多記念別人的需要,為別人代禱和用行動實踐對別人的關心!

禱告亦幫助我在苦惱的事情上找到亮光!記得我曾與相識很久的好友在某事的觀點上有很大分歧,唇槍舌戰、僵持不下。在禱告中, 我仍舊「鍥而不捨」,抓住機會向上帝據理力爭。就在我內心十分掙扎時, 聽到紅雀在窗外吱叫,柔暖的陽光亦蓋在我的肩上。秋風送爽,似是上帝提醒我要安靜,學習接受自己和別人的不完美。禱告後,我明白只要能安靜聆聽,便可踏出與人和解的一步,內心更覺海闊天空,同時也能享受窗外更美的風景呀!

我相信,禱告生活是一場馬拉松, 是我們與上帝建立關係的一個長跑!人需要在禱告中,不斷學習交託、聆聽、自我檢視及等待。很多時候,當我們在等待中感到迷失或乏力時,必須繼續以信心堅持相信。上帝會透過一些人、某些事、或日後一些正面的幫助,顯明祂的工作 !合上帝心意的禱告,上帝必加添力量,也會帶領我們。在這個長跑中,我還需繼續探索、努力學習 !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在黑暗中禱告,內心就被光充滿

作者:Jessie Ng,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耶和華啊,禰是我的燈,耶和華必照明我的黑暗。」(撒母耳記下22章29節)

夜幕降臨。昔日的疼痛、壓抑的慾望、倦怠和麻木彷彿隨著黑暗一起落下,籠罩在人身上。白天的備戰狀態被鬆懈取代,心也變得易攻難守。夜晚總是最佳理由——任憑私慾亂竄;雙眼選擇愛看的;不假思索地開口傷人;腦中把「上帝」驅逐,留給自己一片虛假又荒蕪的「自由」。

除此之外還有倦怠和無力感。我問過身邊的朋友,都說自己最常在夜晚的時候問自己:你在幹嘛?有時候也沒什麼特別理由,倦怠感就會襲來,心裡疲乏,甚至都不想繼續和誰有什麼關係,一切都好累,茫然又看不見盡頭。

黑暗掌權的時候,主總是要門徒警醒禱告。我想這正是因為夜晚總是容易鬆懈的時候,難怪禱告會、小組聚會、團契,常常都安排在晚上進行(當然主要原因是為了配合工作人士),但安排在晚上其實正恰當,因為夜晚太容易讓人情感泛濫,情緒崩潰。若是把夜晚的時刻用來專心禱告,那即使崩潰,也會哭倒在主腳前;心碎,也會碎在主的雙手之中。尤其是夜晚常是獨自一人的時候。

禱告會卻聚集上帝的百姓一起,一起讚美、感恩、認罪和彼此代禱。就在上周,我感到莫名疲乏倦怠,靠著一點點的責任心參加禱告會。但是在小組中聽到弟兄姊妹的分享,眼光才從「自己」看到了「別人」,原來大家都背負著不同的包袱,不同的擔子。一位母親思念自己遠在美國的兒子,想起從前美好的日子悲從中來;一位肢體掛心自己還未信主的家人,因為疫情分隔兩地無法見面。最叫人無力的是,這些事終久望不到終點,不知何時才會結束。

然而正是在分享的過程中,實現了「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拉太書6章2節)。我們開口為彼此禱告,將別人的需要擺在上帝面前,並在禱告中被聖靈提醒——我們的父上帝仍在掌權。掌權的是我們的父,祂以慈愛待我們,因著基督聆聽我們的禱告;祂仍在掌權,縱使黑暗看似掌權,但黑暗也不能越過它的界限;祂掌權,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阻擋祂美善的旨意,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這樣的上帝是我們的父,全是因為主耶穌。正如祂復活後說:「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上帝,也是你們的上帝」(約翰福音20章17節)。

禱告時候閉上雙眼,面對的也是無盡的黑暗。然而我們在這黑暗中卻來到主的腳前,在祂的光中見光。在黑暗中禱告,與在暗中的父相見,此刻的黑暗仍舊是黑暗,但在信心中我們和其他肢體一起成為火種被點燃。我們當然只能看見黑暗——因為世界的光在我們裡面,我們就是世上的光。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提摩太前書靈修 | 你今天禱告了嗎? (有聲中文)

作者:靜瑜,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佳音,中國

今日經文:

提摩太前書2章1-8節

1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2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地度日。3 這是好的,在上帝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4 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5 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6 祂舍自己做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7 我為此奉派做傳道的,做使徒,做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我說的是真話,並不是謊言。8 我願男人無憤怒,無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

剛委身教會的那會兒,我最不習慣弟兄姊妹問​​我:“你最近如何?有什麼可以為你代禱的?”每當別人問我這個問題,我都會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然後結結巴巴說了一些籠統的回答。從小就被教導要顧及別人隱私,不隨意過問別人私事的我,覺得這樣的“靈魂拷問”會讓人尷尬,也覺得問的人說不定也只是客套,並不是真心的。然而後來我發現,他們是真的在乎我的情況,也真的在為我代禱!

保羅在上文特別告訴提摩太,命令的總歸就是愛,緊接著他就囑咐提摩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提摩太前書2章1節)。可見禱告正是愛的表達的第一步,也是提摩太身為教會領袖的首要任務。保羅也願男人“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提摩太前書2章8節)。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摩太前書2章5節)原來正是因為耶穌基督是中保,所以我們才“有資格”向上帝禱告。耶穌基督作為中保,代替我們的罪承擔刑罰,滿足了上帝公義的要求,使我們能夠披戴基督的義來到天父面前禱告。祂也為我們祈求,成為聯繫上帝和人關係的“中間人”或“調停者”。若沒有耶穌基督作為中保,有罪的我們又如何能夠向聖潔的上帝禱告呢?

因此有了基督耶穌作為我們和上帝之間的中保,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為萬人禱告是理所應當,作為教會的領袖更是義不容辭。那麼是不是每一次禱告都要“舉起聖潔的手”?舉起手禱告是不是就比較“靈驗”?保羅在這裡不是要規定一種特別的禱告姿勢,非此不能行。詩篇63篇和141篇也記載了舉手禱告和敬拜,特別描寫到詩人內心充滿對上帝的敬畏,和對上帝敬拜的渴望。因此我們可以如此理解,保羅是在囑咐提摩太,要帶著內心對上帝聖潔的敬畏,隨時隨地地禱告。

成為基督徒的一大福氣之一,就是總有人在為你禱告。因著基督,我們能與他人分享我們的難處、憂慮,請別人為我們代禱;同時我們也能為別人代禱,擔當別人的重擔,正如加拉太書6章2節所說。現在的我不會再因為別人問我代禱事項而感到彆扭,因為我知道我可以放心地把真實情況和其他肢體分享,同時也能成為別人的代禱者!這真是作為基督徒一種甜蜜的負擔吶。

問題反思:

1. 保羅勸提摩太“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提摩太前書2章1節),你今天可以為誰禱告什麼內容呢?

2. 你是否曾為“君王和一切在位” (提摩太前書2章2節)的禱告過,我們可以怎樣為他們禱告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文章:傳福音

約翰福音靈修| 最後的禱告(有聲中文)

作者:淑環,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安琪,香港
封面設計:Chin,馬來西亞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7章1-26節

1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祢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2 正如祢曾賜給祂權​​柄管理凡有血氣的,叫祂將永生賜給你所賜給祂的人。3 認識祢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4 我在地上已經榮耀祢,祢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5 父啊,現在求祢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祢所有的榮耀。6 祢從世上賜給我的人,我已將祢的名顯明於他們。他們本是祢的,祢將他們賜給我,他們也遵守了祢的道。7 如今他們知道,凡祢所賜給我的,都是從祢那裡來的。8 因為祢所賜給我的道,我已經賜給他們;他們也領受了,又確實知道我是從祢出來的,並且信祢差了我來。9 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人祈求,卻為祢所賜給我的人祈求,因他們本是祢的。10 凡是我的都是祢的,祢的也我的,並且我因他們得了榮耀。11 從今以後,我不在世上,他們卻在世上,我往祢那裡去。聖父啊,求祢因祢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12 我與他們同在的時候,因祢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了他們,我也護衛了他們,其中除了那滅亡之子,沒有一個滅亡的,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13 現在我往祢那裡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14 我已將祢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5 我不求祢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 16 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 求祢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祢的道就是真理。18 祢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19 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20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21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祢父在我裡面,我在祢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 22 祢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 23 我在他們裡面,祢在我裡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也知道祢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24 父啊,我在哪裡,願祢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哪裡,叫他們看見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祢已經愛我了。 25 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祢,我卻認識祢,這些人也知道祢差了我來。 26 我已將祢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祢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 ”

 

台灣知名資深藝人余天和李亞萍的女兒——餘苑綺, 2019年誕下第二胎後,發現直腸癌復發,甚至擴散至肝肺。因此,她只能一邊坐月子,一邊接受化療及手術。抗癌期間,雖然她必須承受化療所帶來的痛苦和不適,但為了孩子,她仍勇敢地堅持下去。

閱讀這則新聞時,我的內心五味雜陳。同樣在2019年,我和先生終於在婚後的第5年盼來我們的愛情結晶,隨後我於2020年生下寶寶。作為一位媽媽,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何等願意為孩子付出所有,並且忍受一切的苦楚,只為看著他健康、平安地長大。然而我們都知道,除了上帝,沒有人能夠預知自己的下一秒會如何。每一天,我們的周遭都有突如其來的意外發生,例如有人確診某種疾病、遇車禍、猝逝等,其中甚至包括年輕氣盛的,令人不勝唏噓。我們無法曉得,自己會否是下一個遭遇危機的人。

”在你的人生里,我能夠陪伴你走多久呢?”有一晚,我躺在寶寶的身邊,凝望著他那熟睡的小臉,憐愛地嘆息道。

耶穌基督在地上生活了33年,在祂離開回到天父上帝那里之前,祂有一群門徒是祂所重視、關愛和掛念的。祂知道這群門徒還需要在這世上,繼續完成他們的使命,為此,祂向天父禱告,把門徒的需要帶到天父的面前。耶穌的禱告提醒了我,我也應該常常如此為自己、孩子以及身邊的人祈求。

為自己禱告(1-5節)
“我在地上已經榮耀祢,祢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4節)生活在這世界上,我不僅是一位女兒、妻子、媽媽、員工,也是被上帝揀選的孩子,肩負著祂所託付的福音使命。耶穌的這句禱告,讓我開始省思自己在日常中的言行,以及是否凡事盡心盡責,使人認識上帝——這位獨一的真神。雖然我們都無法達到上帝的完美標準,但祂更看重的是我們是否盡力而為,努力遵行祂的囑咐與命令,把祂話語中的智慧、真理和祝福帶給身邊的人,在世上彰顯祂的榮耀。願主幫助我警醒禱告,懂得敬虔度日,趁著還有生命氣息之時為祂打美好的仗。

為孩子禱告(6-19節)
身為母親,每當想到我可能無法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好好地照顧他,內心就萬分沮喪、焦慮和憂愁。因此,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孩子是屬於上帝而不是我的。儘管我無從得知自己在世上的年日有多長,但是上帝會一直看顧、保守著他。上帝將這產業賜給了我,而我最重要的職責是按照上帝的教導去愛他、教導他、養育他,幫助他一生走在上帝的道路上。 “是的,親愛的天父,我不求祢叫孩子離開世界,只求祢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如今,當我又再為孩子的未來擔心憂慮時,我便會默默地在心裡獻上禱告。

為教會禱告(20-26節)
一旦我們信主,成為上帝的兒女後,我們便加入上帝的大家庭,與其他基督徒成為一家人。耶穌命令信祂的人要“有彼此相愛的心”,使眾人因此認出我們是祂的門徒(約翰福音13章34-35節)因此,除了為自己、孩子、家人和所愛的人祈求,我們更要為教會和弟兄姐妹來禱告守望。盼望我們都能以謙卑相待,在愛里合一,叫世人知道上帝差了耶穌來到世界,也知道上帝愛我們如同愛耶穌一樣。

人生中有太多無法預料的事,但感恩的是,我們能夠藉著禱告來交託內心的重擔與掛慮。而唯有將眼光定睛於永恆,仰望慈愛的上帝,我們才能真正地得著祂所賜的智慧、平安和喜樂,並在離開世界以前,把這永恆的愛與福氣帶給我們的下一代。

問題反思:
1. 在耶穌為門徒的禱告裡面,特別強調了“叫他們合而為一”(11節),為什麼呢?
2. 耶穌說門徒“不屬世界”,這樣的屬性給門徒帶來怎樣的困擾,耶穌又是如何就這一點為門徒禱告的?這可以給我們日常的禱告帶來什麼啟發嗎?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