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約翰福音靈修

約翰福音靈修|主耶穌是好牧人 (有聲中文)

 

作者:葉玲君,台灣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10章1-21節

 

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2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3 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4 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5 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 6 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7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8 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9 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10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12 若是僱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13 僱工逃走,因他是僱工,並不顧念羊。14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5 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16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它們來,它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17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18 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19 猶太人為這些話又起了紛爭。20 內中有好些人說:「他是被鬼附著,而且瘋了!為什麼聽他呢?」 21 又有人說:「這不是鬼附之人所說的話。鬼豈能叫瞎子的眼睛開了呢?」

 

相信大家在剛剛認識基督信仰的時候,應該都看過耶穌牧養一群羊的圖畫。在基督教信仰中,耶穌是好牧人這一觀念一直都是牧師和宣教士們宣揚的重點,耶穌是好牧人的形象也深深植入我們心中。但是,你真的把耶穌當做你唯一的牧羊人,並且選擇緊緊跟隨祂了嗎?還是平日的你在世間隨波逐流,只有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才想到和上帝祈求禱告,等急難時期過了之後,自己繼續做自己呢?你知道怎麼辨別出耶穌的聲音和負面攪擾聲音的區別嗎?你平時容易相信哪一種聲音呢?

約翰福音十章1到21節清楚記錄了耶穌生前對當時猶太人的教導。耶穌說只有一名牧羊人會從「門」進入羊圈裡,其他的小偷盜賊都是從其他的地方偷偷的爬進去的(1節)。只有真的牧羊人在羊圈外呼喊自己的羊時,羊圈的守門人才會開門讓真的牧羊人進去。不止牧羊人認識自己的羊,凡是屬於牧羊人的羊也認得上帝的聲音(2-5節)。耶穌也是實實在在地告訴當時的猶太人們,祂就是那「門」,就是那位猶太人等待已久的「彌賽亞」。但是,當時大部分的猶太人卻不懂耶穌在說什麼,也不懂耶穌就是牧人的比喻(6-7節)。凡在耶穌來之前的都是盜賊,都是強盜,來了的目的要殺害和毀壞這個世界。唯有耶穌是「門」,來了是為要實行拯救、赦免和饒恕的工作,並且使人得著更豐盛的生命(8-10節)。耶穌非常嚴肅地說了祂自己就是那位舊約聖經所應允的彌賽亞,祂來是為了舍己,為自己所揀選的羊捨命。耶穌不是僱工,因為僱工只是被聘請過來看羊的。若是僱工和羊遇到危險,僱工會想辦法自己先脫逃,他是不會顧念羊群正在遭遇危險,或是否遇到緊急情況的(11-13節)。耶穌是好牧人,同時屬於祂的羊也認識祂,這就代表好牧人和羊有非常緊密的連接,他們彼此能認出彼此,就同等於耶穌和上帝的關係親密一樣(14-15節)。耶穌在16節還提到另外上帝還有其他的羊(外邦信徒)不在羊群里,祂會親自去把他們領回來,並且和現在有的羊群合而為一(16節)。耶穌主動捨去自己的生命,是因為天父愛祂,耶穌也愛自己的羊,所以為羊群捨棄自己的生命。同時耶穌也在此處預言自己將來的復活(好再取回來)。若是主耶穌沒有捨棄自己的寶貴生命,那也沒有死而復活的大能彰顯在這個世界上了。耶穌的復活也意味著耶穌已戰勝魔鬼轄制,並且賜予羊群(信上帝之兒女)永生的大能(17-18節)。猶太人們為耶穌說的話紛爭不已,有些人說祂是被鬼附的,有些人因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跡轉而相信祂(19-21節)。

在約翰福音10章1-21節,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自述自己的牧羊人形象,並且也預表了祂的捨命和復活。耶穌是好牧人,而我們則是祂所揀選的小羊。也希望我們能願意自動自發地時時刻刻親近祂,凡事依靠祂,選擇住在羊圈裡,不隨著世界的名利等物而跑。如此一來,當魔鬼帶著負面聲音出現意圖干擾我們時,我們才能在第一時間識破那來自惡者的攻擊和轄制的聲音,並且懂得依靠我們的好牧人耶穌,靠著上帝賜下的屬上帝兒女的權柄,一同抵擋惡者的攻擊。耶穌是我們的「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並且戰勝了死亡的攻擊和轄制,帶著羊群一起進入愛上帝的國度。

 

問題反思:

 

1. 對你來說,耶穌是你唯一依靠的牧羊人嗎?在發生突髮狀況或者是負面聲音發生之時,你真能全心全意依靠祂並且抵擋負面聲音嗎?

2. 當小偷強盜來的時候,過去的你是否和耶穌一起在羊圈裡同心合意抵抗盜賊的入侵?還是任由自己在羊圈外徘徊,任憑盜賊搶劫自己,隨著世界隨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呢?你是否願意改變,全然接受耶穌,而成為羊群的一份子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 瞎子的心眼(有聲中文)

 

作者:Nico,馬來西亞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9章1-38節

 

1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4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5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6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7 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里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8 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 9 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 10 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樣開的呢?」 11 他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12 他們說:「那個人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13 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14 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15 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祂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16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上帝來的,因為祂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跡呢?」他們就起了紛爭。17 他們又對瞎子說:「祂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祂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 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19 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21 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 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24 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25 他說:「祂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了!」 26 他們就問他說:「祂向你做什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27 他回答說:「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要聽呢?莫非你們也要做祂的門徒嗎?」 28 他們就罵他,說:「你是祂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29 上帝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祂從哪裡來!」 30 那人回答說:「祂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祂從哪裡來,這真是奇怪!31 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聽他。32 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33 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什麼也不能做。」 34 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嗎?」於是把他趕出去了。35 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上帝的兒子嗎?」 36 他回答說:「主啊,誰是上帝的兒子,叫我信祂呢?」 37 耶穌說:「你已經看見祂,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祂。」 38 他說:「主啊,我信!」就拜耶穌。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40 同祂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嗎?」 4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約翰福音第九章描述一位瞎子和耶穌邂逅的經歷。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那位瞎子從肉體到心靈上的改變。從這一章中,有三點值得我們細細討論一番。

 

 

1.耶穌的眼光 VS 眾人的眼光

耶穌看見一位瞎眼的人。當時的猶太人認為人天生的缺陷是自己或是父母犯了罪。於是他們紛紛問耶穌是不是罪造成了這個人的瞎眼。可是耶穌的觀點總是刷新當時人的思想。耶穌回答門徒說,那個人的瞎眼不是任何人的罪,而是上帝要在他身上顯出榮耀。

 

常常我讀到這裡,心裡總是莫名感動。也許在那個時代,人們總會有意無意地論斷那位瞎子或瞎子的父母犯罪。可是,只要是亞當與夏娃的後代,我們的生命必然會有殘缺。不是外面有殘缺,就是裡面有殘缺。可我們總是喜歡論斷他人。耶穌來不是來定我們的罪,而是藉由我們生命的缺口顯出上帝的作為。所以我們不需要為我們的缺陷感到羞恥,因為上帝總能使用我們的軟弱,完成祂對我們生命美好的計劃。

 

我們可以看出耶穌有著和別人不一樣的眼光。祂的眼光是積極的。在祂眼中,那位討飯的瞎眼人是寶貴的,祂殘缺的身體是帶著意義的。

 

我們眼光是局限在表面呢,還是像耶穌一樣,以更有智慧的眼光看待自己或其他人呢?我不知道那位眼瞎的男子是怎麼想。可如果我是他,我會因為別人的論斷而感到絕望,也會認為是自己的罪而造成的結果,因而自暴自棄。可耶穌對門徒的那番話卻能為那位瞎子帶來生命的轉折點,只因耶穌知道在人遭遇難處和不幸時,正是一個讓人經歷上帝的良機。唯有如此,人才能遇見那位化詛咒為祝福的上帝。

 

 

2.上帝的作為 VS 我們的想法

我們可以猜到,耶穌一定是要醫治他了。可是他這次的醫治方法不同。只要讀過四福音書卷,我們都可以看到只要耶穌一開口、一觸摸,病人就會好了。可這次耶穌卻施展了不同的醫治方法,讓這個記載更添幾分趣味。耶穌用唾液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並叫瞎子用西羅亞的池水洗凈他的雙眼。他的眼睛就看得見了。

 

後時代的聖經學者很詳細地分析耶穌為何用這個方法醫治那位瞎子。可我認為我們不一定需要完全明白上帝的方法,因為祂是上帝。祂總有著我們一輩子都想不出的法子幫助我們。我們能做的是甘心順服。正如那位瞎子,他甘願讓耶穌使用髒兮兮的泥和唾液抹他的眼睛,再乖乖地到一個特定的池子邊用池水洗眼睛。有時我們心裡相信上帝的能力,可是我們卻也常常指定上帝用某一種方法來解救自己。總是認為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如果上帝沒有照著我們計劃來,我們會發愁憂慮甚至埋怨上帝。可是我們要仔細想想,到底上帝是主還是我們是上帝的主人。上帝不是阿拉丁神燈。祂所作的每件事是讓我們進入到祂的旨意中,不只是為了讓我們開心舒服。正如聖經中的那位瞎子,他得到醫治的同時最後也進入了上帝在他生命的旨意——認識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3.瞎子的心眼 VS 法律賽人的心眼

從瞎子得醫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他屬靈的生命隨著眼睛的痊癒也有所成長。他從只知道耶穌的名字(11節)到認為耶穌是位先知(17節),最後真正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就拜了耶穌(38節)。原本他生來瞎子是一種不幸,可是耶穌卻透過他的不幸,讓瞎子真正明白上帝的愛,脫離了律法的捆綁。

 

反觀法利賽人,他們是被當時的社會公認為最虔誠的人。可惜,他們永遠不能真正認識耶穌。他們被一圈圈的道德和律法給捆綁。他們不認識上帝的愛,自然不能明白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人的作為,反而找機會要定罪耶穌。他們有著一雙健康的肉眼,可是他們的心眼卻是瞎的。正因如此,看起來社會地位卑賤的瞎子卻可以給法利賽人說上一番如此有智慧的話,提醒他們耶穌的身份。「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唯有敬奉上帝、遵行祂旨意的,上帝才聽他。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什麼也不能做」(31-33節)令人惋惜的是,法利賽人的心靈仍然盲目,把那位瞎子趕出去了。後來瞎子第二次遇見耶穌,也真正認識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

 

看完整篇故事,我一開始覺得瞎子有一個不幸的人生,後來發現他是非常幸運的。在他活在世上的時候,有機會品嘗主恩的滋味。相比起來,法利賽人又是如此不幸。他們被自以為是的道德給束縛,終不能明白上帝的恩典。

 

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要充滿感恩,因為我們不再被律法給綁架,而是被上帝的愛包圍。所以,我們更要珍惜上帝給的恩典。也許身體是軟弱缺乏的,可我們卻是有福的。上帝揀選世上卑賤的和軟弱的,好讓我們有機會享受上帝的同在,享有上好的福分。

 

問題反思:

 

1. 你覺得你自己的生命有什麼殘缺嗎?你要如何相信你的殘缺是上帝的美意,好讓你成為祂手中美好的工作?

 

2.在上帝不按照我們的祈求回應我們時,我們要如何安靜自己的心和預備自己,好讓我們繼續有信心走在祂安排的道路上?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 祂來不是定罪(有聲中文)

 

作者:懋筠,中國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8章1-11節

1 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2 清早又回到殿里,眾百姓都到他那裡去,他就坐下教訓他們。3 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叫她站在當中, 4 就對耶穌說:「夫子,這婦人是正行淫之時被拿的。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 6 他們說這話乃試探耶穌,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穌卻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7 他們還是不住地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8 於是又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9 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穌一人,還有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10 耶穌就直起腰來,對她說:「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 11 她說:「主啊,沒有。」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今天的靈修經文中所記錄的這一事件是約翰福音獨家記載的。每當讀到這段經文,我都在想耶穌彎著腰到底用指頭在地上畫什麼字。當然,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答案,但我們可以在這段經文中看到以下三點。

 

1.先拿石頭打(7節)——律法

第三節告訴我們,文士和法利賽人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當著眾人的面,叫她站在當中,然後喊話耶穌。這件事非常奇怪,為什麼他們剛好能在耶穌在聖殿的時候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更奇怪的是怎麼沒有把行淫的男子一起抓來?其實,他們是為了試探耶穌,抓祂的把柄(6節)。因為按照舊約的律法,不只是要對行淫的婦人進行懲罰,也應當找到姦夫,由見證人先下手,然後眾民也下手,把他們一併處死(申命記17章7節,利未記20章10節,申命記22章22節)

沒想到,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7節)」。這樣一來,耶穌並沒有與摩西的律法相矛盾,也讓婦人免於被石頭打死(因為大家清楚自己有罪),讓文士和法利賽人無把柄可抓。最重要的是,這給了現場每一個人去反思,自己的狀態是怎樣的,我有罪嗎?不管是他們現在心中的動怒(馬太福音5章22),還是他們也曾有過淫念(馬太福音5章28節),或者其中就有犯過姦淫的罪,但沒有被發現的人。他們不敢承認自己完全聖潔,活出了律法的要求,因此,從老到少全都離開了。

 

2.人在哪裡呢(10節)?——罪中

耶穌直起腰來,轉向了這位婦人,「那些人在哪裡呢?沒有人定你的罪嗎?(10節)」婦人說:「主啊,沒有(11節)」。起先想要定這位婦人罪的人都一一離開了,只剩下唯一能定她罪,可以拿石頭打她的人(因為耶穌沒有犯過罪)。那這位唯一沒有犯過罪,可以用石頭打她的人會怎麼對待這位有罪的婦人呢?讓人驚訝的是,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 耶穌憐憫這位婦人,祂來正是要拯救罪人。「因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b],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翰福音3章17節)

 

3.不定你的罪(11節)——福音

最後,主並沒有停留在此,而是繼續對婦女說;:「從此不要再犯罪了(11節)。」

福音是什麼?福音就是在主耶穌在萬千人海中,找到了如此污穢不堪的我們,定罪的主竟然給我們赦罪的恩典,叫我們因信基督,有嶄新的勝過罪惡的生命。「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當我們仰望主耶穌時,這句話帶有絕對的能力,我們相信藉著主在十字架上的寶血,我們將成為聖潔。

 

問題反思:

1.通過約翰福音8章1-11節,你認識了怎樣的一位耶穌?

 

2.你是否經歷過耶穌的赦免?根據11節的經文,耶穌讓我們過一個怎樣的新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

約翰福音靈修|今生和永生的糧(有聲中文)

 

作者:Cindy Wang,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今日經文:約翰福音6章22-40節

 

22 第二日,站在海那邊的眾人知道那裡沒有別的船,只有一隻小船,又知道耶穌沒有同祂的門徒上船,乃是門徒自己去的。23 然而有幾隻小船從提比哩亞來,靠近主祝謝後分餅給人吃的地方。24 眾人見耶穌和門徒都不在那裡,就上了船,往迦百農去找耶穌。25 既在海那邊找著了,就對祂說:「拉比,是幾時到這裡來的?」 26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跡,乃是因吃餅得飽。27 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 28 眾人問祂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29 耶穌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做上帝的工。」 30 他們又說:「你行什麼神跡,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做什麼事呢?31 我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如經上寫著說:『祂從天上賜下糧來給他們吃。』」 32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33 因為上帝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34 他們說:「主啊,常將這糧賜給我們!」 35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36 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37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38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39 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祂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40 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有一位作家談到,當我們走在人生的荒漠時,要記住上帝和我們的關係——「祂關心,且背負;祂承諾,就履行;祂開始,必成就;祂原諒了,便遺忘了」。而這些都包含在耶穌的一句話里,「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章35節)。

 

也就是說,耶穌是我們生命中每一個階段唯一需要的嗎哪。不管我們所處的狀況如何,是否面臨危機、難處,我們都可以依靠祂。在耶穌眼中,沒有無關緊要的小事,如果關係到我們,就關係到祂。祂的眼目常看顧我們,又將我們銘刻在祂掌上(以賽亞書49章16節)。

 

以色列民靠著嗎哪,在曠野存活40年,摩西告訴他們,上帝賜下嗎哪是為了讓他們知道「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

 

耶穌再次告訴以色列人,「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約翰福音6章49-51節)。耶穌知道我們最深切的需要不是在身體上,而是在靈魂上。入口的食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耶穌自己,祂是屬靈生命的源頭,祂賦予生命,並讓我們這走天路的人靠祂這天上的靈糧活著。

有時,我們陷在眼前的困境中,以至於忘記了我們在世上是寄居的,是過客。我們高度集中於即刻的需要, 應付眼前的狀況,以至於忽視大局, 就是我們已得的福音。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祂復活。」(約翰福音6章54節)。祂來,獻出身體,為我們死, 灑凈寶血,寬恕我們的罪, 並將永生賜給我們。那賜永生的主,也是我們在危機中,需要搭救時,可以指望的主。如果祂應許永恆,怎麼會不看顧我們眼前的需要呢?

無需煞費苦心地找尋嗎哪,我們無法預知行事奇妙的上帝的一舉一動。因此我們只管將所求告訴祂,然後專心於該做的事情,祂會照顧我們的所需。因祂是生命的糧,吃這糧,必不餓;信靠祂,必永遠不渴。

讓我們把眼光放遠,來面對當下,並「信上帝所差來的」(約翰福音6章29節)。在每個決定上,選擇信靠耶穌,因祂親自承諾,「……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6章37節)。

 

問題反思:

 

1. 你會如何形容你跟上帝的關係?

 

2.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命記8章3節)你對這節經文的理解為何?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感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