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黑暗中的他,尋找靈魂的歸宿
作者:稻草人 有聲播讀:Moses
1991年,他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那一年風調雨順、桔園豐收,全家十多口人圍著這個鮮活的新生命打轉,他成為了家庭的祝福。他在家人的關懷中茁壯成長。他常去遠方的姨媽家度過。在瀰漫著稻香的夜晚,他和姐姐們數著流星漸漸長大。
初一的時候,他們搬家了,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因此母親到了遙遠的地方打工,家中似乎缺少了什麼。青春期的他越來越叛逆,他學會了抽煙,有時候拿父親給的零花錢,有時候也跟同村的大孩子到附近廢棄的工廠偷一些銅鐵之類的破爛。
偶爾他會和同村的大孩子一起看黃色視頻,剛開始他好像什麼都不懂;偶爾一次他手淫了,雖然當時的他並不知道,但是到後來他知道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他漸漸陷入了這個黑暗的陷阱無法自拔。
初二的時候,他迷上了上網,一有錢就去網吧玩遊戲,內向遲鈍的爸爸看著叛逆的兒子,除了用棍子打之外也開始管不住他。而他因著家庭關係的不和睦,不再關心外面的世界,沒有錢就找爸爸要,要不就去偷東西,甚至因此還被警察送回家。但是爸爸除了打一頓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安慰。當時的家裡並沒有電話,所以媽媽在遙遠的地方偶爾會寄回來一些信。他也會給媽媽寫回信,這是他那時最期待的事情。
高中的時候,由於經濟壓力,爸爸也去了遙遠的地方打工,沒有父母沒有朋友的他雖然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但是卻並沒有覺得開心。上課的時候除了看小說就是睡覺,似乎只有在小說和遊戲的世界當中他才能夠獲得安慰和生活當中所沒有的友情。就在生活似乎就這樣平淡下去的時候,高一暑假的一個電話驚醒了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孩子。
「你的爸爸生病好幾天了,但是現在什麼都沒有留下,離家出走了。」媽媽啜泣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那時正在舅舅家過暑假的他突然覺得世界開始破碎。幾天後他們回到家中開始準備後事,迷茫的他想像著父親縱身前的樣子,外表平靜的他內心卻無比的絕望。他似乎跳脫出自己的軀殼,默默地看著自己,似乎這所遭遇的事情並不是發生在他自己的身上。
又過了幾天,母親帶著爸爸的骨灰盒回來了。那一刻,他被迫成為家裡唯一的男人。他感受著懷中瘦弱的母親,下定決心要像個男子漢一樣支撐起整個家。與家人商討後,他決定跟姑父學門手藝來養家糊口。這時已經是基督徒的媽媽也表示理解並且尊重他的決定。
之後的日子,他時常覺得非常壓抑,偶爾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會在無人的地方大叫來發泄心中的情緒。他也會「跳脫」出自己的軀殼看著這一切,那些好像戲劇一樣忙碌著的人們。
他也覺得「世界與我無關」。其實他的內心是逃避著的。他逃到了一個「新的世界」(網路遊戲《魔獸世界》),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種族、絢麗的技能和魔法,還有龐大的劇情。這個世界讓他覺得很真實。但他依然在黑暗的陷阱中打轉,他在無邊的黑暗中不停逃避。但就像是漆黑的房間當中有一線曙光,他開始尋找靈魂歸宿。
三年後媽媽再婚了,繼父對他很好,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開心和不開心的;他只想要回到魔法的世界,但還在學藝的他並沒有多少錢來玩遊戲。半年後,迷茫的他突然覺得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靈魂的歸宿。他想要去遙遠的地方看看!
迷茫中的他去了繼父為他聯繫的新城市。他看著新城市的一切,學習著新的工作,在忙碌的閑暇也會思想: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但他依然在黑暗的陷阱中打轉。輾轉半年後他回到了市裡,那裡有他在網上遇見的愛情,這個陌生的城市對這個年輕人並不友好,他們相處得並不太順利。
他無助地回到家中。恰巧遙遠的地方來信說有新的工作機會,那是他做夢都想去但是卻又不敢去的地方。經過一番思索,他還是在初戀並不怎麼願意的情況下去了。他覺得常把「分手」掛嘴邊的初戀並不是自己想要找的靈魂。
半年後他經過某座橋,聽說父親就是從這裡縱身的;他曾無數次想要站在上面,但是沒有勇氣的他始終沒有站上去。他似乎不再為失去父親而傷心,他覺得是父親的離開喚醒了沉眠著的他。
輾轉幾年之後他回到了家鄉。母親偶爾會跟他講一些聖經中的故事,十災、摩西帶以色列人過紅海的神跡等等,他也只是出於對母親尊重當作故事聽一聽,並沒有往心裡去思想。
後來某年夏天,母親幫他報名了市裡的大學生主日學夏令營。他第一次看到了受難的耶穌,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年齡相仿的人在唱詩歌,第一次聽到「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章2節)。雖然他覺得講得非常有道理,但其實在心底里卻並不太接受,覺得要自己相信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再後來,一直想要遠行的他在謀劃半年之後獨自一人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突然離開家人的他在覺得自由的同時也會覺得孤單。他想起母親在自己離家前的叮嚀:「在外面一定要找教會,那裡是我們屬靈的家。」在孤單中他邁向了教會。
在第一次聚會的時候,他懵懂地站起,又茫然地上台被帶著做了決志禱告。接下來的幾個月,他跟其他人一起學習了《豐盛的生命》。但他依然覺得上帝是媽媽的上帝,和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這時候的他依舊在黑暗的陷阱中徘徊,他雖然想過上帝可能會幫助他離開這個罪惡,但是他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
他又繼續策劃著去到新的城市,沒有讀萬卷書的他想要行萬里路來開闊視野,但或許這也是一種自我放逐,是一種逃避。他獨自一人來到另一個城市。這個城市裡有他的新戀情。但這段相處的過程也很艱難。他在這個無助的時刻開始向上帝禱告。
由於工作和感情壓力,他的第一次禱告讓他淚流滿面,他拿起《聖經》開始誦讀,他越讀心裡斥責他的聲音越大,他越來越厭惡自己,甚至得了厭食症。本就沒有自信的他因此就更沒有了自信,而這個時候他的新戀情也宣告結束。他的世界就此坍塌。
人的結束是上帝的開始,三天後他想起了母親的上帝,他從心裡決定,願意相信祂。他找到了他殘破而又敗壞的靈魂,他開始讀經禱告,開始向上帝認罪,看福音電影和網上聽見證和講道(而不是玩遊戲),他開始改變,一直纏繞著他的陷阱在這個時候也瞬間破碎,他也不再喝酒。
讀經一段時間之後他的厭食症得到了醫治,如同詩篇107篇17-20節所寫:「愚妄人因自己的過犯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他們心裡厭惡各樣的食物,就臨近死門。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他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脫離死亡。」第一次,他感覺到他信的上帝是真實的上帝,是能夠幫助他的上帝。
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爺爺突然去世了。在愛情的難題、生活的難題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心中有聲音告訴他:「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馬太福音8章22節)。他知道這是上帝在對他說話。隨著靈命的成長與上帝的醫治,他不再怪自己的父親,不再怪自己的母親,不再怪他的繼父,他的心中也萌生了讀神學的想法。
那時的他獨自一人禱告讀經,身邊並沒有其他弟兄姊妹,也並沒有機會參加聚會。他覺得上帝並沒有滿足他所求的。時間一長,他感覺所有的禱告詞都一樣,讀經也開始漸漸變得乏味——他的信仰正在經歷考驗。新年到了,他請假回到家中。他回到了和以前的朋友們通宵打遊戲,抽煙喝酒的光景當中。沒有了讀經,禱告的時間也變的越來越短。
過完年他又回到了城市。他停止聽講道,並且逃回魔法的世界,被理性壓制著的情慾的黑暗陷阱再次將他吞沒。他變回了以前的自己:酗酒、黃色視頻、手淫、打遊戲又再次填滿他的生活。他因著想要的愛情並沒有得到回應而離開了上帝,本就出發點錯誤的信仰就此坍塌。
他本以為上帝會用鞭子管教他回來,但上帝卻用耐心和愛使他迴轉。環境的改變讓他不再想要回到魔法世界。當他還陷在黑暗陷阱中的時候,因著要預備八月的受洗,內心裡開始有了「求禰使我的心迴轉」的聲音。他又開始讀經,禱告,黑暗的陷阱漸漸被上帝的話語填滿,情慾也因此被制服。
八月份,他受洗了。從那時候起,他經常參加聚會,偶爾也會參加服事。在他還不清楚自己呼召的時候,牧者開導了他,讓他發現自己對於家鄉教會的負擔,讀神學的種子開始深入他的心中。
後來,信仰仍舊隨著環境的改變起起落落,他也時常在犯罪和認罪間掙扎。這一次,他想要真正地弄清自己的信仰,他預備讀神學。
為此,曾經掙扎了無數次戒煙的他,在經過不斷禱告後的某一天,突然扔掉了剩下的煙和打火機。同年,他參加了一個神學的培訓班,發現原來上帝要的只是他白白地接受恩典。他打破了情慾的「營壘」。他心中想要讀神學的聲音越發的強烈,一個月後,他的意志也順服了這個聲音。
他由牧者推薦開始讀神學。對他來說,也許這趟尋找靈魂歸宿的信仰之旅程,才剛剛開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一代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