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創意圖文| 我們習慣告訴自己的謊言

藝術設計:YMI X Phoebe Raymundo (@pbinthesea)

過去痛苦的經歷、失敗和負面思想能夠將我們拖垮,令我們破碎又絕望。當我們深陷絕望時,是很難看到出路的,反而會告訴自己很多阻礙我們活出上帝兒女豐盛生命的謊言。

你是否常常深受自我控訴的折磨?從現在開始停止相信這些謊言也為時不晚,重新拾起你生命中的破碎,將你的過去交給上帝,唯祂可以醫治你破碎的心(詩篇147篇3節)。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戀愛中的性慾,避而不談的秘密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我和我丈夫結婚已有半年多了,這之前,談了兩年多戀愛。談戀愛的時候,我們曾掙扎在羞於啟齒的性慾之罪裡,除了密友和一位教會領袖之外,沒有別人知道。從牽手到擁抱,隨著我們越走越近,肢體接觸的誘惑也越來越強烈,難以抗拒。

為了抵​​擋誘惑, 我們真的全力以赴。借禱告爭戰;默想關於貞潔和淫行的經文;閱讀相關的基督徒文章和靈修日記;制定肢體接觸界限,規定相互守約;也有越界後的羞愧、挫折和悔改的淚水;尋求過屬靈導師的幫助,也諮詢過基督徒心理輔導員。

我們卻常常覺得徒勞無功。然而我們一路都有做那些“對”的事情,不是嗎?

矛盾的是,儘管有聖經、屬靈書籍和已婚夫婦的諸般警告,我們還是不太明白。知道什麼是對的並不足以阻止我們犯錯。

本該聆聽聖靈的叮嚀,但滿足肉體的慾望總是輕易占了上風。

只有在嚐了罪的苦果後,才明白了律法背後的原因。屈服於慾望,雖有當下的罪中之樂,而隨即而來的羞愧、內疚、傷害和痛苦,卻會持續幾天甚至幾週。一切淫思、淫行都對雙方帶來傷害,也讓全然聖潔的上帝擔憂,為了讓我們從罪中得潔淨、赦免,祂是付上了獨子寶血的代價啊。

性慾是隱秘的罪,榜樣基督徒夫婦不會公開談論,似乎也不受其困擾,這讓我們感到孤獨和疏離;他們似乎一心撲在愛上帝和愛別人的善行上,這讓我們覺得相形見絀,為缺乏自製力感到羞愧。所以戀愛期間的慾望之戰真的是讓我們吃盡苦頭。

 

爭戰中的盼望

回想起來,我看到上帝在我們生命中每一季的工作,即使看似平凡或曾經歷痛苦。貞潔之戰,讓我體會了寫下詩篇51篇的大衛王 (與我丈夫同名 )的經歷。

這首詩曾是我得罪上帝時悔改的禱告。但在與性慾爭戰的那幾個月裡,它內化為我自己的哀歌,有了更深的意義。

大衛在和拔示巴通姦後,因懼怕和內疚而殺了她的丈夫,然後寫下詩篇51篇。這首詩讓我們一窺大衛經歷生命谷底時的內心世界。

他向上帝的痛哭悔改是因為他知道自己首先得罪的是上帝,不是被他佔有,懷上自己骨肉的拔示巴;不是他密謀殘殺的拔示巴的原配丈夫烏利亞,也不是揭露其謊言和偽善的先知拿單。

大衛首先得罪了上帝。正如第四節所述——“我向你犯罪,唯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他認罪的態度流露出他的痛苦。但痛苦的雲翳沒有遮住盼望的光——他和他的國家能從罪中得靈裡的救贖和恢復 (詩篇51篇7-15節 )。

但他的盼望從哪里而來呢?黑暗籠罩時他是如何尋得此盼望的呢?

大衛知道姦殺罪不是故事的結局。上帝聖潔可畏,會公正審判,但祂更喜愛憐恤、有豐盛的慈愛並會親自救贖我們。

大衛知道上帝原不愛祭物或祭祀,而愛迴轉向祂的憂傷痛悔的心(詩篇51篇17節)。他知道無論罪孽多麼深重,上帝都能將他的每一個罪消除盡淨(詩篇51篇7-9節、14節 )。

而且,大衛知道上帝會為他“造清潔的心”, 恢復他“正直的靈”,“仍得救恩之樂”( 詩篇51篇10-12節)。

 

把上帝的話刻在心裡

我已經記不清自己多少次在淚水和悲傷中祈禱這段經文了。

走過戀愛期的雲翳,我將這首詩刻在了心裡。它伴我經歷低谷、羞愧、過失、挫折,成了我的盼望和安慰。

它一次次地提醒我,我是向上帝犯了罪,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局。當我謙卑痛悔向上帝求助時,祂都用豐盛的慈愛和無限的接納環繞我——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單單因為祂的偉大和良善。

祂的話讓我獲得盼望和每次跌倒後向祂哭訴的勇氣,並讓我經歷饒恕,忍耐前行,甚至願意寫下這段心路歷程。

那兩年裡,上帝的話和靈在我們身上做瞭如此深刻的工作,讓我們在身、心、靈裡渴望向上帝全然敞開。

我們學習到,對付慾望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忙著做什麼或不做什麼,而是每天坐在耶穌腳前,側耳聽祂的話,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我們的救主本身(路加福音10篇38-42節)。

這是我們的故事,願它在你們爭戰時也可以為你們帶來所需的勇氣,正如大衛王將過犯化作見證:

“上帝啊,你是拯救我的上帝,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
上帝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上帝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
(詩篇51篇14-17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復活的能力

《寄生蟲》——都是壞人才是悲劇

作者:Feifei,中國

*封面和文中圖片來自豆瓣電影

 

最近,韓國電影《寄生蟲》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亞洲電影又迎來新的曙光。這讓我心裡也不由默默發癢,想看看究竟。夜晚十一點,一片寂靜無聲中,我全程無漏點地刷完了這部片長2小時的電影。

影片想傳達的中心信息是階級分化帶來的社會矛盾,影片下半場中同樣一場雨,讓身處上流社會的人歡喜不已,霧霾沒有了,天氣放晴,空氣清新,是快樂聚會的好時光;然而向下看,他們看不到的是,身處社會底層住在半地下室的下流社會的人,在這場雨中因為房屋積水無家可歸,拚命想保全家中的一點財產,最終只能在運動場度過艱難的一夜。

看到我上面寫的,或許大家會同情社會底層的窮人們。然而上述的情節只是影片高潮爆炸的導火索,整部影片看下來,我心裡浮現出一句經文:「下流人真是虛空,上流人也是虛假,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們一共比空氣還輕」(詩篇 62篇9節)。

金家一家四口擠在窄小而破爛的半地下室,四人手機同時停機,家裡沒有無線網,只能偷偷連接周圍鄰居的信號來保持與外界的通信。

一位朋友的到來,竟意想不到地給這貧困潦倒的一家人帶來了轉機。金家的兒子通過這位朋友介紹,獲得了輔導富人家女兒的機會。考不上大學、貧困潦倒、卻擅長偽造文件、蠱惑人心的一家人,通過各種手段,一一成為了有錢人家朴家女兒的英語輔導老師、兒子的藝術心理治療師、丈夫的專用司機和妻子的家務阿姨。

也許大家會覺得這一家人的人生開了掛,四個無業游民瞬間變成高收入人群。然而人性就是如此的貪婪、不知滿足,四人本可以借著這份工作踏踏實實地過普通人的生活,雖然平凡但總好過過去赤貧的日子,他們所做的卻讓人嗤之以鼻。

 

富人朴家一家外出為小兒子慶生,金家一家的真面目彰顯出來。他們明目張胆地霸佔了富人家,開始了一場反轉式的狂歡。深夜降臨,窮人們圍在客廳沙發上,面前滿是各式各樣的酒瓶,各人開始發表自己的「人生感言」,兒子竟然妄想能夠娶到富人家的小女兒,徹底霸佔富人家的財產。

門鈴忽然響起,打破窮人一家的妄想,他們看著面前的杯盤狼藉,因著生怕被發現而一個個恐懼不已。可視對講屏幕上出現了朴家前任保姆的形象,她出現在這個瘋狂的夜晚是為什麼?原來比窮人一家更瘋狂的是,保姆丈夫一直寄居在富人家房子下面無人知曉的逃生地洞里。

窮人一家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兩個窮人家庭彼此知道了對方的秘密,故事情節變得激烈起來,他們開始為自己掌握的對方情報鬥爭,糾纏在了一起。

這次,家裡的電話響起來,兩戶窮人一同陷入恐慌,最最讓他們害怕的事發生了,因為暴雨的緣故富人取消了原本的計劃,馬上就要回家。

人最醜陋的那一面出現了,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兩戶窮人對對方都採用了極端手段。最終金家一家四口逃出了富人家,另外那對窮人夫妻被鎖在了地下室里。

多麼令人諷刺,金家一家不斷想向上爬,卻不給在他們下一層生活的前保姆夫婦任何向上爬的機會。

影片的最後,出現了故事的大反轉,富人家的前任保姆被金家的妻子意外殺害,在富人家小兒子的生日派對上,前任保姆的丈夫為了給妻子報仇,打傷了預謀殺人滅口的金家兒子,並從地下室逃離了出來,對金家展開報復,最終殺害了金家的二女兒。而就在此時,金家爸爸竟一時受刺激,因為富人家丈夫對窮人身上味道的厭惡、對受傷金家女兒的無視,拿起殺死女兒的刀,捅向了富人家的丈夫……最後躲進了地下逃生地道……

 

導演奉俊昊說到這部影片時,說這是「一出沒有小丑的喜劇,一出沒有壞人的悲劇」 ,「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即使大家都沒有惡意卻可能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一點點對彼此的尊重」。導演想讓大家看到社會階級分化帶來的隱患和可能帶來的衝突,但消除了階級分化就消除了矛盾嗎?多一點「尊重」就真的會減少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上的惡嗎?互相尊重,談何容易?好在聖經有更直白的解答:「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羅馬書 3章23節)如果我們不解決內心對他人財產的覬覦,不明白自己與他人的價值在於上帝將自己的形象放在我們裡面,不管我們擁有多少,我們都會想要得到更多,即便打破了現有的階層,我們還是會重新人為地建立起各式各樣的階層與鄙視鏈吧。

金家太太說他們就像蟑螂一樣,一開燈,就得躲起來。如何才能不像蟑螂一樣生活在黑暗當中呢?好像有錢是答案,但那隻不過是假象。對於我來說,真正的答案在於「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罪,就是欺騙自己,真理就不在我們裡面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章9節)

所以,因為都是壞人,才是悲劇,如果我們都能認識到自己是壞人,才能變成喜劇。金家的爸爸,或許去自首,才是最從容走出地下室的方式吧。願我們都有勇氣,走出黑暗,走進光明。

「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正午。」(箴言 4章18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濃情蜜意

我終於厭倦了隱藏自己的罪(有聲中文)

作者:Dorothy Norberg,美國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Melody,加拿大

 

「真相總會大白的。」

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這句話讓我心生恐懼,因為當我母親這麼說的時候,意味著即便她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的悖逆,她還是知道我犯了錯,並等待上帝來譴責我的良知。

這句話出自民數記32章23節,是摩西用來警告以色列民不要違背他們與上帝之間的盟約關係的。但這句話也說明了即使我們有辦法掩蓋犯罪的證據並拒絕承認自己的罪,我們最終還是無法逃避我們犯了罪的事實。

當我讀懸疑小說的時候,總是會期待著偵探揭露罪犯的那一刻。但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自己更像是那些掩蓋自己罪行的罪犯,害怕自己不得不面對真相及其後果的那一刻。我覺得沒有什麼比讓人看到我有多壞更讓我害怕的了。

隨著我漸漸長大,我不再浪費母親的時間,對我顯而易見的行為撒謊,但我開始用其他方式犯罪。教會裡的人認為我是一個可愛的女孩,但在家裡,我的性格特點是愛發脾氣,蔑視他人。當青年領袖們稱讚我聖經知識豐富和品格優秀時,我試圖讓他們看到我根本不像他們想像的那麼虔誠,但他們卻覺得我是謙遜,反而更加讚賞我。他們根本不會知道我實際上有多壞。如果讓大家看到我裡面有多破碎,大家肯定會被我嚇跑,所以在公眾場合我會保持自己的行為符合大家的期望。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個偽君子。

面對自己的本相

我會花好幾個小時沉浸在自己所感知到的罪惡感和無罪感中,這讓我對懸疑小說產生了畢生的興趣。Hannah Anderson在她的書《All That』s Good》的某一章中寫到懸疑小說幫助她發現了真相的重要性:讀者會喜歡讀偵探小說是因為他們在其中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的東西——確定性、真相和結果。這些也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但同時也是我最害怕的。

在我的青少年時代即將結束之際,我如數家珍地閱讀著Agatha Christie的每一部懸疑小說,享受著她的著名作品Hercule Poirot和Miss Marple以及她那些不那麼知名的偵探冒險系列。Agatha Christie出版於1920年至1973年之間的推理小說,以其巧妙曲折的情節和道德核心而聞名。她筆下的偵探們熱愛正義、不顧個人和社會代價一心去尋找事實真相。

正如Hannah Anderson所寫的:「追求真相需要的不僅僅是知道事實的走向。它還需要不論如何都誠實地跟著事實走。」當我讀到書的結尾,看到兇手是某個可愛的人,或者是一個我喜歡的人時,我會在心裡嘆息,因為我不希望兇手是他們!

當我在消化虛構小說里的真相時,我意識到這些懸疑謀殺小說多麼真實地展現了人類墮落的本相。我們都傾向於對那些不討人喜歡的人做最壞的假定,卻又最大化地忽視那些看似富有同情心之人的罪惡。但我們都是罪人,而且我們並不總會把內心的罪惡展現給人看。

一想到那些我關心的角色因著他們的所作所為而面臨坐牢或死刑,我就感到很痛苦。但這是他們應得的懲罰,如果偵探沒有發現他們的罪行,無辜的人還會一直被懷疑。

真相必須被揭露出來,即使結果會令人不快。在讀小說中認識到這一點使我更加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本相。與此同時,每天讀一篇謀殺懸疑故事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危險信號,意識到我曾經因為困惑和無助而忽視的罪已經深深紮根於我的日常習慣和思想之中。

我可以編造出一些故事來解釋和緩解我的問題和理想狀況之間的張力,然而與其去尋找證據來證實我的解釋,我更願意以那些最好的懸疑小說所鼓勵的真相標準來要求自己——願意麵對最準確、最不偏不倚的事實。

 

真相讓我們得自由

後來我發現我的情況比我原先想的要糟糕得多,我的內疚感變得更加強烈了。這期間,我對為自己的罪辯解越來越不感興趣了,因為我需要的不是更好的辯解,而是寬恕。

這種絕望感把我拉回到我小時候背誦過的那句經文:「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 1章9節 )

我緊緊握住這個應許。我知道,即使重新認識自己和正視自己的罪無比痛苦,上帝也不會把我撇在墮落的深淵。祂應許要潔凈我,我要做的就是認罪,憑信心尋求祂。

我堅信「真相比我的自我形象重要得多。」當我面對現實並在悔改中前行時,我體會到被一個早已深知道我一切的上帝所愛意味著什麼(詩篇139篇1-5節 )。我擔心的後果與上帝豐盛的恩典相比顯得微不足道。我知道,即使在我最不堪的時候,祂也會憐憫我。

正如詩篇作者所寫的:「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篇32篇1-2節)。我終於可以自由地面對真相了,也體會到了罪被洗凈的感覺。

當我終於將我的掙扎告訴人們時,他們對我表示同情和理解,但最讓我寬慰的是我相信並得到了主的恩典。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獻祭,我的罪被洗凈了,並以公義為袍(以賽亞書61章10節),這個真理把我從罪的捆綁、從過去對真相的恐懼中拯救了出來。

我的一切罪惡和我過去的一切不堪都在十字架上暴露無遺。雖然這令人想到就很痛苦,但也同時讓我擺脫了自己虛幻的良善面紗。我的罪必然會大白於世,但基督的憐憫會更新我,因為不論發生什麼,那知道一切真相的主都選擇愛我。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黑暗中的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