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腓立比書

腓立比書靈修 | 僕人式的領袖(有聲中文)

作者:何佩欣,新加坡

翻譯:悅,中國

有聲播讀:Joya,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9-24節

我靠主耶穌指望快打發提摩太去見你們,叫我知道你們的事,心裡就得著安慰。因為我沒有別人與我同心,實在挂念你們的事。別人都求自己的事,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但你們知道提摩太的明證;他興旺福音,與我同勞,待我像兒子待父親一樣。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樣了結,就盼望立刻打發他去;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雖然我不太喜歡大米粥,但是那天我卻細細品味了入嘴的每一口。因為知道我生病了,我老闆居然親自來我家給我送一碗他煮的粥。

不誇張的說,那碗粥非常美味(裡面有大量的瑤柱),然而那天食物的味道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我老闆對員工特別的關心和照顧。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親自煮粥並親手送給生病的員工了。

還有其他類似的情形。我老闆會繞路去送我同事和我回家,即使我們住在跟他家相反的方向。他還會花時間和精力來構思冗長而周到的信息,來表達對我們所做工作的認可和關心,甚至還會經常詢問我們家裡是否一切都好。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次他來參加我祖父的葬禮。他一直陪伴我和堂兄們,跟我們聊天到凌晨,我們給他講述了祖父年輕時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接受基督的。

真正地關心員工,超越職責範圍的去照顧員工的老闆並不多,即使是主內的也很少見,在保羅的時代也不例外。那時候,羅馬教會(保羅是在羅馬寫的信)充滿了自我為中心的領袖和毫不關心基督和腓立比教會的人。(腓立比書1章14-18節; 2章21節 )。

相比之下,有位領袖真正深深地關心腓立比人和基督的事工 (20-21節 ),他就是提摩太。他對腓立比人的關心,表現在他的熱情和實際行動上——這也是保羅說自己若是親自去探望腓立比人時會做的。和其他人不同,提摩太成為了基督一般謙卑和無私的典範,這是保羅在這章前面部分呼召腓利比人去效法的(1-8節)。

除了他的關懷精神以外,提摩太的品格也非常卓越。他信實地幫助保羅在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建立教會(使徒行傳 16章1-14節),作馬其頓、哥林多、以弗所教會的使者,又堅固信徒的信心(帖撒羅尼迦前書3章1-2節)。因為提摩太在保羅的帶領下服侍,他與保羅的情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增長,並在艱難中得到堅固。實際上,保羅甚至在很多情況下稱呼提摩太「我兒」(提摩太前書1章18節;提摩太後書2章1節;腓立比書2章22節)

提摩太清楚地證實了他的能力。在監獄裡無法陪伴腓立比教會的保羅相信提摩太會照顧好腓立比人的需要並給自己帶來他們平安穩妥的好消息。

和提摩太、保羅以及我老闆一樣,作為信徒的我們,也被呼召與世界分別為聖——我們要去無私地,真誠地關心我們周圍的人。從我自身的經驗來看,這真的非常難做到,因為我們的文化倡導我們「愛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當我們身心俱疲的時候尤其如此。

但是在了解了上帝如何愛我們和服侍我們,甚至為我們捨去了生命之後,我們是否願意去逆著環境,不斷努力(不管可能會失敗多少次)去先求別人的益處而不是自己的益處呢?

問題思考:

1.什麼時候你會更容易只關注自己需求,而不關心他人的需要?

2.你可以想到一位如提摩太般「先求別人益處」的僕人式領袖嗎?他或她的事迹是如何鼓勵你去效仿的?

3.有哪些實際的做法可以讓你向主內的弟兄姊妹去表達真摯的關心嗎?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不抱怨的秘訣(有聲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譯:Nancy,中國

有聲播讀:Jovial,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4-18節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上帝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你們也要照樣喜樂,並且與我一同喜樂。

要想起我最後一次對某件事或某個人抱怨並不難——確切地說,就是在昨天。最近我在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難,當我向別人抱怨我所面臨的困境時,我的不愉快就顯現出來。我抱怨得越多,就越不快樂;而我越不快樂,就越發牢騷。

但這並不是上帝希望我們有的生活和行事的方式,不管我們是在家裡、在教會、在學校,還是在工作中。上帝通過使徒保羅鼓勵我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立比書1章27節)。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在實際生活中忠於基督,努力以敬畏的態度來順服祂。而活出順服的一個方法就是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2章14節)。

沒錯,當保羅說到「凡所行的」時,他確實指的是在「所有的事」上:即使當我們被吩咐去做我們無法理解或不喜歡的事時,在我們的禱告沒有得到回應時,以及當我們經歷艱難和迫害時。在這一切的事上都要不發怨言。

當我讀到這幾節經文時,我想起了以色列人在曠野怎樣向他們的首領發怨言和質疑他們(出埃及記15章24節,16章8節)。以色列人對他們處境的抱怨和對上帝的質疑和顯示了他們對上帝的悖逆。這說明他們不相信上帝。同樣的,我們今天的抱怨並非只是針對某件事或某個人,而是針對上帝。

我們的抱怨不僅是對上帝的悖逆,也給我們身邊的人做了一個糟糕的見證。作為基督徒,我們住在這個世界上,卻又與這個世界分別為聖。我們本應該要效法基督,做這個世界上的光(約翰福音8章12節 )。但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無法這樣活出來。當我回想起自己向同事們抱怨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在我身上看到了什麼:是活在我裡面的基督,還是和他們一樣的人?

但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才能找到做任何事情都不抱怨的力量呢?

保羅告訴我們,秘訣就是要「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16節)。不僅如此,因著聖靈的幫助,上帝還應許給我們能力「成就祂的美意」( 腓立比書2章13節 )。

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不抱怨可以讓我們的屬靈導師和教會領袖為我們自豪並因此而喜樂。保羅勸腓立比人要順服基督,好使他有理由在基督再來的時候誇口。腓立比人所結的果子給保羅帶來極大的喜樂(腓立比書2章17節),也證明了他為他們所作的犧牲不是徒然的。

想要停止抱怨讓我們不開心的事情並不容易。對我來說,在度過了糟糕的一天後,我仍然很難勒住自己的舌頭,尤其是當我周圍的人都在隨意發泄他們的情緒時。但當我記得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時,我就有力量活出不一樣的生命——我每一天都在學習克制,一個字一個字地剋制。每一次當我用沉默代替尖刻的話語;用來到上帝面前傾訴代替向他人抱怨,我都能體驗到順服祂、在祂的主權中安息而帶來的喜樂和平安。

這不容易。但當我們禱告和默想自己為什麼以及如何做到不抱怨時,我們會發現,與活出一個配得上福音的生命以及它能帶給我們的領袖、我們自己和基督的喜樂相比,我們能從怨言中得到的滿足是微不足道的。

問題反思:

1.你有想要抱怨和爭論的時候嗎?你這麼做了之後,狀況往往如何?

2.在你的生命中,有沒有什麼特定的領域是你很難不去抱怨或爭論的?把它們一一列出,帶到主面前禱告。

3.在這充滿彎曲乖謬之民的世界上,我們是否像明亮的星一樣在發光?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做到這一點?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我們需要自己賺取救恩嗎?(有聲中文)

作者:Christine Emmert,美國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依含,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12-13節

這樣看來,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既是常順服的,不但我在你們那裡,就是我如今不在你們那裡,更是順服的,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

在我的第一份實習工作中,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主管留下好印象。我立即買了新衣服(當時我的衣櫃里只有T恤和牛仔褲),盡心完成分配給我的一切任務,哪怕只是幫忙拿咖啡這種小事。因為我一直擔心自己的工作達不到標準。

我的直屬領導是一位非常善良,非常熱情的女士。她對我一點也不嚴厲,每每都以最溫和的態度糾正我的錯誤。然而,每當她叫我去她辦公室時,我都是踮著腳尖輕聲走進去,生怕自己讓她失望(儘管我知道她不會因為我缺乏經驗而批評我)。可以肯定的是,那年夏天,我是在「恐懼戰兢」中賺得了那一小筆報酬。

保羅曾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基督徒,勸他們就算自己不在那裡,也「當恐懼戰兢做成他們得救的功夫」(腓立比書2章12節),正如他們常作的那樣。這句經文讓我很不解。難道我們不是單靠信心得救的嗎(以弗所書2章8節)?怎麼保羅在這裡說我們應該努力賺得救恩呢?

在之前的經文中,保羅描述了耶穌如何謙卑自己,成為眾人的僕人,因而被升為至高。保羅提醒我們,終有一天,一切被造之物都會承認耶穌是主(腓立比書2章5-11節)。保羅在對腓立比人說,看哪,這是我們所事奉的尊貴榮耀的君王!」

「這樣看來」保羅繼續說道,「我們要戰戰兢兢地服事祂!」就像我當實習生時敬重主管的經驗和智慧一樣。儘管我很開心自己能得到這次實習機會,但我知道自己是個實習生,在面對主管時我充滿了敬意。那麼,面對這位宇宙偉大的創造者,難道我們不更應該帶著恐懼戰兢的敬畏之心嗎?

保羅勸我們儘力「做成得救的功夫」,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得救。在其他信件中,保羅清楚地教導我們,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上帝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章9節)。但這只是個開始。我們還不是上帝起初創造的樣子。還不是榮耀、無可指摘,純潔無瑕並將在新天新地與基督一同作王的聖徒(啟示錄20章4節)。

所以保羅勸我們,每一天都要為那榮耀的終點而努力。這不僅指我們應該在教會或侍奉中儘力做到最好,也是指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盡心竭力。無論我們是在為準備考試而學習,亦或是在為一個不講理的老闆跑腿,還是在為家人做飯洗碗,讓我們都全心全意地去做,因為我們知道上帝已經救贖了我們,所以每一天,我們都應更努力地讓自己與祂親近,變得更像祂。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並非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而是靠著在我們裡面做工的聖靈。無論何時,聖靈都在激勵我們,使我們能夠渴望去做上帝喜悅的美善之事(腓立比書2章13節)。讓我們努力去過一種與上帝兒女身份相稱的生活吧,相信上帝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不斷帶領我們,去實現祂的美好計劃。

問題反思:

1.你做好事的動機是出於對上帝的敬畏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

2.你覺得活出救恩是件難事嗎?今天的經文有鼓勵到你嗎?

3.你在生命中哪些方面難以做到讓上帝喜悅?一一列出來,交託給主。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

腓立比書靈修 | 當下的辛苦,明日的榮耀(有聲中文)

作者:Andrew Koay,澳大利亞

翻譯:Lomo,中國

有聲播讀:Luke,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2章9-11節

所以,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你是否曾在某件事上非常努力,並希望你的努力付出能得到回報?

幾年以前,我在踢足球的時候撕裂了膝蓋上的部分韌帶。在手術後第一次複查時,我只問了醫生一個問題——我要怎樣做才能像我受傷前一樣踢球?

醫生告知我這需要我進行一個高強度的康復訓練項目,需要我花時間健身和理療,以加強對我受傷膝蓋周圍肌肉的鍛煉。於是,我把花時間逐步重建我膝蓋的強度及靈活性設為了我明年的目標。這個過程漫長且辛苦,但我知道我只有拚命努力才能回到足球場上,回到我的隊友中間。

我們看到,在腓立比書2章9-11節中有著類似的原則。在之前的5-8節,保羅鼓勵腓立比教會效法基督的謙卑——那種即便面對死亡也完全順服的謙卑。

在9-11節中,我們看到了謙卑以及順服所帶來的榮耀。第9節的第一個單詞「因此」是一個關鍵詞,它表達出兩個段落之間的聯繫。

基督的謙卑和順服使得祂得到了保羅在2章9-11節中詳述的獎賞。這獎賞究竟是什麼呢?是超越我們的想像的榮耀——耶穌被升為至高,高過萬物,且受全宇宙的敬拜。

這裡,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他們的犧牲將會帶來什麼。早些時候,保羅敦促腓立比人繼續「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腓立比書 1章27節),通過這樣的努力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可以為信仰而受苦。

腓立比書2章3-4節讓我們看到為信仰受苦意味著什麼,它會使人們的生活不如以前舒適。對於腓立比教會的人而言,將別人擺在第一位並且求別人的益處超過自己的不是容易的事(2章3-4節)。但在第5節,保羅敦促他們要「和基督耶穌一樣謙卑」,即像耶穌一樣在上帝面前謙卑與順服,這會帶來上帝在永恆中所賜的獎賞。

腓立比人可以對這個應許有著十足的把握,因為他們在耶穌的生平、死亡和升天的過程中見證了這個應許。他們可以確信,當下不懈的努力可以帶給他們未來與基督在一起的榮耀永生。而且,他們可以確信在當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等待他們的榮耀遠遠超過他們現在所做的犧牲。

就像可以再次踢足球的期望幫助我渡過了康復階段的艱難時刻一樣,保羅提醒我們要對祂在永恆中的榮耀應許有盼望。當我們感覺自己不再想像上帝教導我們的那樣去愛和服事別人時,銘記最終的獎賞可以幫助我們繼續順服。

雖然,現在我們或許正在經歷苦難,但看耶穌的經歷我們就知道,在我們最終站在上帝面前的那一天,我可以確定我們不會再想起我們曾經付出和忍受了多少。

那一刻,我們會全然被永恆的榮耀和祂永遠同在的美好所震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問題反思:

1.知道基督被升為至高,超越萬有如何影響我們敬拜祂和我們生活的方式?

2.什麼可以激勵你變謙卑和先求他人的益處?

3.對永恆的期盼能夠如何鼓勵今天的你?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原文與譯稿均由雅米事工編輯後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