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認定的我,遇上祂預定的我
作者:何怡君, 台灣
我們這輩的教育裡,相較於前幾輩,越發重視個人的興趣、專長,強調要建立自我品牌,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於是,各類社群網站——像是臉書(Facebook),就成了每個人最好的一本自我「推薦書」。我身邊有不少認識的朋友都在臉書上辦了兩個帳號,一個帳號專門經營給外人看,另一個只給知心好友看。此外,為了滿足想讓自己「看起來」很獨特的渴望,市面上各類「有特色」的文創產品熱賣,無論是什麼樣的商品只要沾點文創氣息,就能哄抬身價。
而我身為這世代的一份子,自然也逃離不了那想建立獨特自我的期待。一旦得到一個夢想、一種形象,就形影不離,緊抓不放,我即是它,它即是我。
我認定的我
大學時期的我念的是外交系。大三時,由於身边的朋友認為以我那活潑的個性,可以試試當時正在招募新人的校園記者工作。於是我就去面試,之後也順利的被選上了。
我一接觸記者這份工作就一拍即合,自此開啟一條嶄新的路。採訪和寫稿時總是有難以言喻的喜樂,是過去做任何事都沒經歷過的感受。而我也發覺自己許多的恩賜都能透過記者這份工作而有所發揮,像是從小就愛寫作、愛聊天、喜歡多變的生活、能夠展現在行文間的創意發想都是當記者能發揮之處,並且我也從中得到了不少的肯定。因此,我便認定了這就是我,這就是上帝要我所做的。
後來經過禱告,我也順利考上了一間理想中的新聞研究所。因著耶利米書15篇19節是我的呼召經文:「耶和華如此說:“你若歸回,我就將你再帶來,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你就可以當做我的口。他們必歸向你,你卻不可歸向他們。」所以我很期待畢業後,能運用所學所長,與主同心,一同關懷社會、愛世人。而我理想中的記者工作,就是要能關懷社會、能採訪、能寫稿。
然而畢業後,擺在眼前的工作選項不是不符合這三樣條件,就是自己的能力還難以勝任,以至於一直無法找到理想中的記者工作。失去實踐夢想的機會,我頓時陷入困境,感到自己失去了五年以來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以及失去自認為如此獨特的自己。我擔心身旁志同道合的朋友會如何看待我,更擔心自己原本規畫好的方向該何去何從。
找工作期間,我雖持續的禱告尋求,但有時仍會懷疑及埋怨上帝,難道信靠祂,就是要放棄夢想,放棄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我特色嗎?難道過去我以為的祂的帶領,都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祂預定的我
然而面對我一切的躁動、不安,上帝用一句經文回應我,即詩篇16篇5節:「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份,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這讓我漸漸明白,原來不是要先當上記者,我才能為主所用。因為不論我往何處去,我的產業是耶和華,若是每個腳步跟隨著祂,我一切所得的,祂都會為我持守。
我雖仍不清楚該往何處去,也很軟弱,但我仍願深信只要是祂帶領的,就是最好、最適合我的。於是我慢慢學著放下「己」,放下所建立的自我形象,不再執著於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再次由祂掌舵,轉換航道,祂就引領我走向祂早已為我預備好的道路。
找工作的一個月中,我挑出幾個想從事的媒體行業,並面試了兩份工作。第一個面試時被詢問若是採訪議題與信仰衝突時,我會如何撰稿?當時的我回答會謹守信仰,然後就被謝絕了。第二個則是因著隔週日需值班不能守主日,以及我的交通能力不符合條件的原因之下,也被回絕。當時的我雖沮喪,但也很快明白主在透過這直接了當的方式,來保守我不走偏了路。
後來我再次思想當初的呼召經文,決定先退一步,暫時把原本設立的三個條件中的「能採訪」放下,開始尋找社福單位的文字工作,鎖定與我過去曾關懷的原住民族群或是身心障礙者議題相關的單位。
作出這決定後,我就向心路基金會投出履歷。這個基金會是個關懷心智障礙者的社福單位,它在我投出履歷後半小時內就通知我面試時間。面試後,我很快便被通知錄取,然後在一週後開始上班。
如今,我在這間基金會工作近半年,擔任行銷企劃專員,除了能發揮我原本所長——能夠寫各式各樣的文案、出門採訪、創意發想如何經營品牌形象之外,還有機會接觸行銷企劃,學習新事物。這讓我親眼見證了上帝過去的帶領並沒有失誤,一切的豐盛美好超乎所求所想。
經歷過這一遭,我學會了當留心數算主的恩典與引領,別急著自己先下定語,自己認定了自己。在還沒走到終點前,我要做的就是一路跟隨、一路委身,期待在每個階段,都遇上祂所預定的我。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編輯后發表,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天下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