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苦难中的恩典

癌症奪去母親,讓我在患難中看見上帝與祂的恩典

作者:Sharon Lim

翻譯:白雪子

 

原文用英文寫作,發表於YMI事工網頁: https://ymi.today/2021/06/losing-my-mum-to-cancer-seeing-the-good-god-in-suffering/

 

去年七月,癌症奪去了我的母親。她才六十歲。

她在2012年第一次被診斷出患有一種罕見的惡性腎上腺癌症。當時我們非常感恩癌症發現得早,而且並沒有擴散,所以如果做手術,成功的機會是很大的。但像許多癌症,特別是這樣的惡性腫瘤一樣,她的癌症總是反反覆復。

以後的幾年,癌症慢慢擴散到她的肺部、肝臟、甚至是骨頭。從一開始,醫生就告訴我們她這種癌症通常只能活五年。但我母親堅持下來,活了八年。然而到最後一年,當我們看到她起不了床時特別心疼。最後幾個星期,她幾乎進入無意識狀態。

我二十七年來最痛苦的事就是要眼睜睜地看著我母親去世。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痛苦,也毫無防備。理性上我知道世上的生命是短暫的,而相信耶穌的人將有永恆的生命。我知道因為我們墮落的本性,世上的生活免不了受苦,而天堂里將沒有任何痛苦。但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在聖經里閱讀約伯記和約伯的苦難,和活生生地看著這些苦難臨到自己所愛的人是何等天淵之別。

我跟我的母親關係特別親密——她不但照顧我的物質需要,也一直照顧我的心理以及靈性需要。她是我的密友、禱告夥伴、代禱者。這一切都加重了我的痛苦。

接受我母親的患難

從小上教會、認識上帝的我,完全不能明白為什麼上帝會允許我母親經歷這樣的患難——不只是疾病的痛苦,還有不容易的婚姻(我父母在溝通和關係上有著許多困難)、失去了享受她黃金年齡的機會,並且在我看來,她一生為了其他人,而不是自己而活,很是遺憾。

她去世後的幾個星期、幾個月,生活都迷迷糊糊的。我日夜回想著我母親所受的痛苦,懷疑著上帝為什麼會允許這樣的患難。我不至於感覺到憤怒,更多的是無力與沮喪。

但我心裡深處知道我不能這樣下去。畢竟,母親臨死的願望是讓我繼續親近上帝,並且在她去世後保持信心。我多年來上的主日學以及我母親到最後堅定不移的信心,讓我難以想像沒有上帝的日子。但我還是停不住問,「為什麼?上帝,為什麼?」

耶穌在馬太福音7章7節說過,「尋找,就尋見。」所以我決定在聖經里尋找答案。雖然我感到無力沮喪,我決定把我的憂傷茫然交託給上帝,祈求祂的智慧帶領我尋找答案。

雖然我不能說我完全明白我母親經歷患難的目的和深意,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學會了幾樣功課——其中一些我比較明白了,另外一些我還在學習。

1.罪有時會造成患難,但患難不一定來自於罪

我心裡總是有一點懷疑我母親的疾病和痛苦是不是由罪造成的。會不會是因為我父母 「原不相配」,卻「同負一軛」(哥林多後書6章14節),所以她才遭遇如此不幸?還是她生活里隱藏著她不知道的罪?我的理性追求著一個可以合理的原因。但當我重讀約伯記的時候(我母親患病的時候經常提到約伯記,並且從中獲得很大的鼓舞),上帝迅速糾正了我誤解。

約伯受到撒旦一連串的打擊以後,他的朋友們來探望他,並想把他的患難合理化。他們認為約伯的患難來自於他的罪,而如果他不悔改的話他將繼續受苦。他們認為患難是上帝對罪的懲罰。但在約伯記末尾,上帝責備那些朋友對患難和罪的誤解。我覺得上帝好像也因我的誤解在溫柔地責備我。雖然罪有時會造成患難,但患難不一定來自於罪。

在約伯記里,上帝並沒有直接告訴約伯他受苦的原因。反而,約伯最後謙卑地承認,上帝的全能與權柄提醒著我們應該因著上帝是怎樣一位上帝去信靠祂,而不是從祂的作為去推斷祂(約伯記42章1-3節)。我在約伯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讓我看到自己在為一個複雜的問題尋找簡單的答案。也許這根本是一個我沒有資格問的問題。

雖然我可能永遠不會明白我母親受苦的真正原因,我學會了下一個功課——上帝能使用患難(甚至是罪所造成的患難)讓我們得著益處、讓自己得著榮耀。

2.不要只看著自己,把視線轉移到上帝和他人身上時,患難也可以帶來益處

靠著上帝的恩典,我今年前一段時間能夠重新參加「研讀聖經團契」(Bible Study Fellowship),學習《創世記》。約瑟的故事充滿苦難和不公——他差一點就被自己的親兄弟們謀殺(創世記37章18-20節),然後被賣為奴(創世記37章26-28節),含冤入獄許多年(創世記39章6-23節)。然而,約瑟的故事最終是一個勝利與修復的故事。他受的苦並不是沒有意義的,他受的苦一直是上帝計劃中的一部分。上帝將約瑟放置到埃及,讓他得到法老的認可(創世記41章37-41節),從而得以在應對饑荒上發揮關鍵作業,保全他家族的性命(創世記47章27節)。這有著重大意義,因為耶穌正是約瑟的哥哥猶大的後代(馬太福音1章2-3節)。在上帝完美的計劃中,約瑟在多年的苦難之後,能夠再與他的家庭重聚、和好。

但看著約伯、約瑟故事的完美結局時,我總是想,那我母親的(還有我的)完美結局在哪裡呢?為什麼我母親受過這麼多苦難之後,沒有像約伯和約瑟一樣被上帝修復呢?

但在最近的一次心理輔導當中,我終於意識到我過於專註我母親的痛苦,而忘記了她痛苦所結出的好果實。在輔導當中,我想起了我母親堅定不移的信心和力量。儘管她承受著許多痛苦與患難,她依然抓緊上帝,常常為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所沒有的)感謝上帝。

她也是在診斷出癌症的最初幾年更親近上帝。她開始有規律地參加查經班,甚至開始服侍關照其他的癌症病人。在她生命中的最後幾年,她每次出入醫院時都給病人和護士們帶來十分的喜樂。她甚至跟我說,有一次她跟她的手術醫生講到耶穌,醫生很受感動。

我想到母親葬禮上,有陌生人來告訴我,母親曾在他們患病時為他們禱告、在他們有需要時服侍他們。在母親的病痛與苦難中,我看到她能把眼光從她的遭遇上放開,而是專註於上帝的榮耀。這讓我想起了羅馬書5章3-5節: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上帝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自己這麼注重於母親的苦難和肉體的死亡,讓我看不到上帝給所有信徒的「完美結局」——永生的禮物(約翰福音3章16節)。

3.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承受最終的苦難

我在新約的福音書中繼續尋找答案時,讀到了耶穌在地上的一生:祂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上帝。讓我特別感動的是耶穌死前那一晚在客西馬尼園向上帝的祈求。

耶穌先在馬太福音26章38節向門徒述說祂的哀傷:

「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

然後在39節祂向上帝呼求:「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禰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想到母親的痛苦和肉體的死亡真的讓我的靈魂被哀傷碾碎。然而耶穌雖然知道自己完全無罪,仍要為我們承受十架、經歷痛苦羞辱的死亡,這哀傷何其大!

耶穌承受我們的罪和哀傷是因為祂愛我們。祂作為人並不想受苦,但作為上帝祂知道只有通過祂十架上的死,我們才可以得救獲得永生。最終,祂對上帝的順服和對我們的愛勝過了祂肉體對痛苦的厭惡。祂在十架上留血死去經歷了不可想像的痛苦。然而祂肉體的死亡最終帶來了祂的復活。

我知道我母親現在正與耶穌在天堂歡喜,永遠擺脫了痛苦患難。

我每次想到母親,心裡還是有一陣深深的痛。我不知道這痛是否會有一天離去。但也許我是時候把眼光從失去母親的痛苦上移開,專註於上帝的榮耀。

這不是道別

我知道我們會再見

開始你的生活吧

因為這不是道別

這只是一句「我愛你」

陪伴著你直到你再次回家

——《 這不是道別(This is Not Goodbye)》, 人行道先知樂團(Sidewalk Prophets)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