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衝突

圖文特輯 | 用健康的方式面對衝突

作者:YMI X Amy Domingo (@amy_domingo)
翻譯:Verena Chi,台灣
有聲播讀:悅悅,溫哥華

作品描述

試著想像一下沒有衝突、分歧和互相傷害的生活。就算有不愉快的情況出現了,我們也可以開心地握手言和,尊重彼此不同的觀點。這樣的生活將會是多麼幸福與和諧!

然而很不幸,我們都是罪人,活在破碎、充滿罪的世界裡。衝突總是存在,並且確實地發生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裡。

儘管衝突讓人感到很不舒服,但只要我們使用聖經教導的健康方式去處理,它就可以幫助我們成熟並成長,使我們越來越有基督的樣式。

因此,當我們在面對冷淡的響應或是對方做出具有攻擊性的被動回复時,該如何不以同樣的方式回應呢?

雖然很難,我們還是應該盡力以愛來回應,不輕易發怒且不計算人的惡(哥林多前書13章5節)。聖經也提醒我們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歌羅西書3章13節)。

如果再有衝突發生,我們有以下行事指南供大家參考:


有時候避開那些傷害我們的人,遠比面對他們來的容易。於是我們遠離對方,私下醞釀情緒。

當然我們可以用時間來修復傷口,但未被解決的憤怒或不饒恕可能會吞噬我們,最終讓關係變得無法挽回。

不論我們在事件中擔任哪個角色,聖經都教導我們饒恕是解決衝突的最佳方式。

要原諒傷害我們的人是一件困難(甚至不公平)的事,但是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我們一樣,我們也要彼此饒恕(以弗所書4章32節)。如果我們傷害了別人,也要尋求對方的原諒(馬太福音5章23-24節)。


對方對我們造成的傷害非常深。每當回顧事件時,憤怒和悲傷就會在內心浮現。他們現在居然還敢來找我們談話!就讓他們吃閉門羹,這樣他們就知道自己錯了!

拒絕對方,或是給予冷淡的響應,或許可以帶來掌控的感覺及幻想,但無法釋放我們心中真正的憤怒,也無法給對方解釋或道歉的機會。

如果在發生衝突的情況下要與對方交談很困難,我們可以禮貌性地告知對方自己目前還無法面對。但請向他們保證,一旦等你準備好,你願意撥空談論。

畢竟聖經告訴我們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言15章1節)。所以,在尋求和解之前,稍​​微冷靜一下情緒是較為明智的做法。

有時候我們和對方的交談不但沒有解決衝突,反而產生更多小小的爆發。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做事,不願意理解對方的觀點。

在衝突過程中過度闡述自己的想法和方式不但是個壞主意,也容易否定對方,好像他們所說的不值得我們參考。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反復發生,我們可以反思自己堅持己見的原因和理由,是否是驕傲在作祟?羅馬書12章16節說道“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作事〕不要自以為聰明。我們可以求上帝除去我們的驕傲,賜下祂的恩典幫助我們帶著謙卑的心處理問題。

我們可能不小心越線,得罪了親密的朋友或同事。我們都希望對方能夠把這件事視為玩笑,輕輕帶過,但他們卻為此批評了我們。因著自我防衛,我們會生氣地認為:“這只是個玩笑,根本沒必要因此而生氣。”

儘管在內心已經知道自己錯了,我們還是會編造一堆藉口和理由來維持顏面,反過來指責對方小題大做。

認錯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箴言28章13節鼓勵我們要承認離棄罪過,必蒙上帝的憐恤。在這種情況下,認錯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去了解他們的感受並道歉。


“真不敢相信對方居然這樣說我們?!他們怎麼可以這麼無理控訴我們一堆!”為了讓對方感受一下同樣的滋味,我們決定嚴厲抨擊,仔細推敲每一個字句,以牙還牙。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血肉之軀或許能短暫感受良好,但我們釋放出的惡意可能會引起更激烈的爭論或進一步毒害一段關係。

箴言18章21節告訴我們“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吃他所結的果子。”雖然在怒火中燒時我們很想說出具有攻擊性的話語,但是我們可以祈求上帝引導我們的舌頭,即使在生氣的時候也說出滿有恩賜,不帶惡意的話語。


天啊!有人對我們做了最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真是令人震驚、氣憤和感到背叛……我們現在真的很想告訴別人我們究竟經歷了什麼。

雖然封閉自己的情緒不是件好事,而且發洩出來有時確實有助於清理混亂的思維,但請注意每個從你嘴裡說出來的話語——我們都不想為怒氣中所說的話後悔及遺憾。

箴言十九章二十節鼓勵我們尋求智慧的勸教和訓誨。所以讓我們在情緒和緩、冷靜過後,和一群值得信賴的親密友人們分享狀況。這使我們能夠安全地向信任的人告知整個事件,同時也保護另一方的聲譽。

因為大吵一架,我們彼此為了佔上風,挖出了對方過往的錯誤來爭辯。 “你還記得上一次你這樣做嗎?”我們彼此氣急敗壞地說……

互相重傷跟攻擊,尤其是提起對方過去的錯誤時,會使人產生優越感(其實只有一點點)。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後悔當下所說的話。到那時為時已晚,說出的話已無法收回。

我們必須記住愛是不計算人的惡(哥林多前書13章5節),而舌頭就是火……能污穢全身……(雅各書3章6節)。與其挖對方瘡疤,我們可以試著制伏我們的舌頭(雅各書3章8節)並選擇用恩典來調和我們的言語(歌羅西書4章6節)。

“親愛的某人,我真的不敢相信你會說出這樣的話。”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會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憤怒的訊息,以便羞​​辱冒犯我們的人。不僅如此,同時我們也在等待同情的響應湧入……

噢!甜蜜的複仇啊!我們的血肉在這時因宣揚對方的醜事而暫時感到被撫慰,殊不知已在這段關係裡造成無法修復的傷害及破裂。

哥林多前書13章5節提醒我們,愛是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與其在公開的社交媒體上羞辱對方,何不透過日記把心情寫下來?或是假裝寫一封信給對方,在情緒過後把信撕掉?

對方無情的話語傷害了我們,但是我們不告訴對方,而是採取被動式的進攻戰術。當被問及我們的感受時,我們就說“你應該知道我什麼感受。”

我們都會覺得對方應該知道我們的感受,畢竟他們就是傷害、羞辱我們的人!但其實大多數人無法讀懂我們的心思,而且含糊的響應或玩心理遊戲容易導致更多的誤解或對他人的不滿。

箴言24章26節說道“應對正直的,猶如與人親嘴。”因此,最好是以誠實的態度(加上機智的方式)告訴對方他們是如何傷害我們,而不是希望他們能讀取我們的心思、弄懂我們的想法。

當然,要如何解決衝突,讀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但最棒的是,我們不需要倚靠自己的力量。只要我們向上帝求,上帝會賜下祂的智慧(雅各書1章5節)幫助我們面對及處理問題。當我們受傷的時候,也可以尋求主的安慰及醫治。我們也能求上帝提醒我們衝突永遠不只是自己和他人的對立,而是一個可以共同面對、努力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使我們彼此的關係更堅固。

下次當你發現自己面對沖突時,不要本能地做出反應,而是考慮如何以敬虔的方式應對這些棘手的情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2021

當我用「冷戰」對待丈夫時(有聲中文)

 

作者:Evelyn Huston, 肯尼亞

翻譯:曉晴,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結婚後我才發現自己多麼善於冷戰。

最近,我們的家政管理員問可不可以在我們後院種些新鮮蔬菜,我和丈夫同意了。然而,由於我們都喜歡草坪而不是菜園,所以我們決定只種六個月。

但是,當我們開始可以吃到菜園的產出時,我便愛上了這個菜園。我意識到過去我們錯過了太多,也很高興能在省錢的同時擁有各種新鮮蔬菜,還可以在朋友來訪或拜訪朋友時送給他們。

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忘記了一開始和丈夫的約定,只期待著買更多的種子來增加菜園裡蔬菜的品種。

 

分歧的根源

一個星期天,我母親來了。我帶她去看了菜園,告訴她我加種蔬菜的計劃,她聽了便跟我們一起激動起來。一回到房間,她就驚呼打造菜園是個多麼好的主意,我們應該繼續投入。

但我丈夫的直接回應就像是一盆冷水,「這個菜園我們只打算種幾個月就撤掉的。」

是的,那是我們的約定,但我的憤怒還是像熱熔岩一樣湧上心頭。

我心裡想,「難道他沒有看到這個菜園帶來的收穫么?他不是也常常說這些蔬菜的味道很棒嗎?」。

他喋喋不休地談論著擁有菜園的好處卻又不想保留它,這讓我覺得他很虛偽。我一點也不開心。

我們家是如何成為冷戰戰場的

我還是沒法接受他的態度,並且開始反覆尋味他的話。我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為什麼我會改變主意。然而,儘管我禱告並練習了如何開啟這次對話,但每次要真正開始時,我都無法開口。衝突會消磨我的喜樂和力量,而我知道,毫無疑問,這次我們會產生衝突。

與此同時,我開始越來越疏遠我的丈夫,對他日漸冷漠。他發覺了我的反常行為,主動要求和我談談。但這讓我更加惱怒。我不喜歡在短時間內就分享自己的感受,寧願花時間來整理思緒。而且當我意識到我是那個「受委屈」的一方時,我就想自己主導談話。

所以,我沒有屈服,不斷地想讓丈夫明白我對他多麼生氣。我展現出了各種各樣的「作」:用單字回答他,不再說個不停,早上也不和他打招呼。我們的家成了冷戰的戰場!

 

用合上帝心意的方式回應衝突

最後,我的丈夫在恭敬方面超過了我(羅馬書12章10節),他找到我並為沒有聽取我對菜園的意見而道歉。他還為自己沒有快快地聽慢慢地說而道歉。他尋求和睦的謙卑戳破了我憤怒的泡泡,我也分享了為什麼想改變之前短期菜園的計劃。最終我們同意既然對後院還沒有明確的規劃,那麼可以重新考慮打造菜園。

這不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在衝突中我不善溝通了,但這一次我發現了自己頑固的罪。與其讓我的情緒在家中製造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同丈夫追求和睦。我在婚姻中沒有解決問題而是含怒到日落,給仇敵挑撥離間留下了破口。

情緒不應該左右我的行為:它們只是度量器,而不是指南。

例如,汽車的燃油表只顯示油箱中剩餘的油量,但不告訴駕駛員該怎麼做。而司機要利用這些信息來決定下一步:是否加油。

同樣,我的感覺只反應內心的狀態,並不支配我的行動。經歷恐懼、憤怒、惱怒和懷疑等情緒並不意味著我必須垂頭喪氣過一天。相反,當它們啟示我了解了自己的內心狀態時,我就可以冷靜地決定應該如何應對。

作為基督徒,聖經應該成為我下一步行動的指示。我可以通過禱告找出自己感受的根源,與信任的朋友分享感受、尋找新的視角,請別人為自己禱告,或者在上帝的引導下解決這些感受。在此次事件中,我應該主動向丈夫說明自己的感受。從一開始就表達出來——無論是寫出來(我個人覺得在發生衝突時寫出來更容易)或是直言不諱地表達出來——都是合上帝心意的回應。

我在罪中的回應——情感上疏遠丈夫,對他冷淡——遲遲不追求和睦——讓我更加知道自己多麼需要一位救主。我意識到只有基督能教導我們在受傷和憤怒的時候怎麼無私地去愛。

在十字架上,祂看著殺害自己的那些兇手,並沒有表現出痛苦和憤怒。祂請求上帝赦免他們的罪,即使祂是無辜的(路加福音23章34節)!作為信徒,有上帝的力量在我們身上做工,我們就可以正義地活出這種無私。

我正在以一顆悔改的心學習這些,好讓自己可以努力活出榮耀上帝的婚姻。人人都有過錯,只是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寬恕、憐憫和悔改就在那裡顯多(羅馬書5章20節)。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門徒訓練

這樣做我就浪費衝突了(有聲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國

翻譯:Cindy Wang ,澳大利亞

有聲播讀:Joya,中國

 

就在我寫此文的時候,不斷激化的衝突讓我的國家滿目瘡痍,日益高漲的抗議浪潮席捲美國沿岸。

然而,再大的衝突也都是始於人與人之間。也許你正因為不得不天天關在一起而陷在緊張的關係中,也許你那帶著種族歧視眼鏡的親戚正灼灼逼人地用話語刺痛你。

我感同身受。我也被提醒,上帝處理衝突的方式幾乎是反自然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超自然的。

如果要順從上帝的方式,就要徹底改變我們通常的反應: 比如跟“罪有應得”的那個人展開冷戰;好好“教育”一下自己的小孩(或鄰居),讓他們清楚越界的後果;或乾脆了斷那份無關緊要的關係。

衝突的戰場始於內心, “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馬太福音12章34節)。衝突說明上帝正在我身上動工,也可能是我心裡缺失的,需要上帝來修補。

的確,我們內心有太多的缺失……缺失的那份親近,應有的尊嚴,或者我們珍惜卻被踐踏了的東西。但如果我告訴你衝突是機遇,你會相信嗎?

回到上帝差派耶穌的原點,我們看到了衝突——更確切地說,是我們與上帝的衝突。我們如何面對關係的破裂可以用來訴說福音的真諦。這是一個榮耀上帝、愛他人、讓自己變得更像耶穌、並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來關心彼此的機會(哥林多前書10章31-11章1節,以弗所書4章26節-5章1節) 。

所以,我寫下下面的幾點提醒自己,在我們做以下這些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扼殺了可以由衝突帶來的美好。

1.越過上帝的次序

有一次,我被叫去和一位同事開會,這位同事在直接跟我談之前,越過兩級向我們上面的兩位上司打了我小報告。毫無疑問,我曾經因著和她溝通有誤傷到了她。但在那次會議上,我感到一種五味雜陳的羞恥感,甚至現在想起來都還很不舒服。

我對《馬太福音》第18章15-17節有了前所未有的體會——先去找與你有衝突的人私下談,如果沒有回應,再尋求他人的幫助。不要只想著挽回自己的面子,要盡可能給對方時間、機會真心表示歉意。

2.缺少面對面的溫度

如果你收過言辭間帶著火藥味的短信郵件,特別是老闆發的話,一定會有“中埋伏”的感覺。原本不錯的關係突然僵在文字裡。

缺少了人與人相處時面對面、心連心的溫暖,只糾結於字裡行間的話,我們很可能會從原有的積極關係中抽離出來。

即使你天生是一個心思縝密的溝通者,文字也永遠不能取代面對面的溝通,無法取代“看著你,我能勇敢地談這個問題”的互動。事實上,上帝在處理自己與我們的衝突時,道成肉身,親自來到我們中間(約翰福音1章14節 )。讓我們在對待他人上,也如此行。

3.把對方想得太糟

當我們把事情搞砸時,會傾向於把它歸咎我們所處的環境。但當別人把事情搞砸時,我們會把它歸咎於他們的性格,覺得對方就是這樣的人。

但人們的惡意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多。我們可以溫和地詢問對方的意思,而不是假設他們帶著惡意,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我曾經把別人當作敵人,也被人當作假想敵,我在慢慢學習如何尊重每一份關係,當心裡起懷疑時,我會溫柔地和對方澄清。

這樣給雙方一個機會來反思自己不經意間帶來的傷害。

4.表面工作

在“破壞和平”、“維護和平”和“假裝和平”的波譜中,我絕對是偏後的。我一般會假裝
相安無事,不願意發掘衝突中的機會,或者原本也沒那麼在意那份關係。我並沒有真的放下和寬容對方;而是在無視和疏遠。

上帝並沒有輕看我和祂衝突的嚴重性,而是選擇改變我,並以此來榮耀祂自己。祂珍視我,看重我的聖潔。我是否願意將這份恩典傳遞出去,去面對沖突背後真正的利害和問題,而不是遮蓋它們、把它們埋得更深呢?

5.誤把誠實當做愛心

真理和愛並不是不相容的。當我們沒有帶著愛去講真理時,往往會用“我只是在說實話 ”來敷衍。直接並沒有錯。但也要確保言語中帶著愛心和溫柔。當我接收到別人“直截了當”的信息時,也會察覺到一種刺痛我的精神上的“噪音”,我需要將之過濾掉,才能專注於對方想要說的內容,才不會因為受傷,而忽視對方原本的意思。

你所營造的環境是讓對方感到安全和珍視,因而願意改變,還是讓他們覺得被攻擊,需要自我防禦呢?

作為一個天生喜歡逃避衝突的人,我發現這樣做實際上會限制我的人際關係。有時候,我只是為了不麻煩,敷衍地去愛,而不是即便很難,也選擇繼續去愛,在新的視角中成長,並且因為在乎而去面對挑戰。羅馬書12章9節提醒我們愛人不可虛假。

我是否願意用真誠搭建一座友善的橋樑,跨向衝突背後光明的那一面?

 

點擊鏈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多彩的世界

腓立比書靈修 | 和解衝突(有聲中文)

作者:Chong Shou En,新加坡

翻譯:Julia,中國

有聲播讀:劉弟兄,中國

 

今日經文:腓立比書4章2-3節

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她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

 

我曾和一些我認為與自己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們一起去旅行。讓我驚訝的是,我們很快就開始在一些小事上產生分歧,從我們的喜好和習慣到什麼才是我們團隊的最佳選擇。

我和小組中的一個朋友吵得尤其厲害。我們沒有什麼大爭吵,只是一些小的意見不統一便使我們之間產生隔閡和不愉快。也許是因為一天24小時都在一起使得我們無法忽略彼此的個性以及一些不好的小習慣。

最後我的朋友勇敢地決定找我直說這些事情並把他的不滿分享出來。這的確在一段時間裡給我們彼此都造成了一些傷害,但在開始的憤怒平息之後,我才發現我在處理我們之前的分歧上是多麼愚蠢,然後我們和好了。回首往事,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次經歷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益處,因為我們更加了解彼此並且在那次經歷之後我們成為了更好的朋友。

在腓立比書的最後一章,當保羅請求尤阿迪婭和循都基這兩個女人處理彼此的意見分歧時,我們也看到了相似的情況。

我們對這兩個女人知之甚少。但是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3節中說,這兩個女人「福音上曾與我(保羅)一同勞苦」,她們的名字跟其他與保羅一同做工的人一起「在生命冊上」。保羅的描述表明,這兩個女人和他一起,為同一事工,也朝著同一最終目的地——天堂而努力。

通常,當我們處於衝突之中時,會很容易放大彼此之間的分歧。但是當我們記得我們同是上帝的兒女,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奮鬥的同工以及同為未來的天堂公民時,就可以幫助我們不那麼在意我們那些相對較小的差異,並專註在真正重要的、把我們聯合在基督里的事物上。

在第3節中,保羅要求他的「真正的同伴」(或如某些翻譯所稱的「真實同負一軛的」)來幫助這兩個女人和解。我們並不清楚保羅在這裡是在向誰說這些話,但這番話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在維持教會合一方面可以發揮的重要作用。即使我們自己沒有直接捲入某個衝突或分歧,若我們關心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也應找機會鼓勵他們,並儘力幫助他們與彼此和解。

保羅在努力讓這兩個女人真正和解。他不僅希望她們在表面上和解,還希望她們「在主里同心」(第2節)。此處使用的希臘語單詞是「 phroneo」,意思是「將心思置於」或「專註於」。這意味著我們不應只是簡單地聳聳肩說聲「對不起」,而是應該花時間和精力彼此溝通、解決差異,樂於彼此傾聽、愛和寬恕對方。

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解決衝突也常常讓人很不舒服,很受傷並且也很耗時。但是,儘管它可能很痛苦,但卻是必要的,並且可以幫助我們更愛彼此。當發生衝突時,讓我們記得保羅對腓立比教會說的話,因著看到我們在基督里共同的身份,我們可以克服這些衝突,實現在基督里真正的合一。

 

問題反思:

1.為何和解與合一對教會那麼重要?

2.聖靈是否在催促你去與某人和解?有誰可以幫助你們兩個和解嗎?

3.主有沒有啟示你讓你想起一些你可以幫助他們和解的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腓立比書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