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方知父母心
作者:林堅忠, 新加坡
「這不公平!」
「為什麼總是拿我跟別人相比?我和他不一樣!」
這是我常常對父母說的兩句話,因為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被拿來和別人比較。那時候,我老覺得自己被擺放在一個不公平的位置,總是覺得自己需要符合父母為我設定的標準。
年幼時(也許直到現在仍是如此),我比哥哥粗野、吵鬧。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的玩具總是比較容易壞,為什麼我總是看起來比較髒亂,為什麼我總是成為老媽嘮叨和責罵的對象?我覺得父母是在間接地讓我知道,我應該更像哥哥一些。
更糟糕的是,我老是得接收我哥哥的舊東西。哥哥總有全新的衣服可穿,而我卻不得不穿他的舊衣。當然,說句公道話,我父母還是會給我買需用的東西啦!但不知怎麼的,我總是忘了他們曾買了什麼給我,卻記得他們沒有買給我的東西。
可笑的是,雖然我總是叫爸媽不要拿我跟別人相比,但在潛意識裡,我卻總是拿自己跟哥哥相比,也會拿我的父母跟朋友的父母相比較。
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呢?
當兒子也成了父親
如今,我也是兩個男孩子的父親,你可以想像我是如何自嘗苦果了。 「爸!這不公平!」每當我兒子這樣說時,我便覺得這真是『報應』。這麼多年來,上帝總是用很多幽默的方式使我明白,祂是公義、公平的上帝。
不過還好,我完全明白孩子們的感受,因為我在他們這個年紀時,也有相同的感受。所以,我常常提醒孩子們,我跟我太太對他們的付出(甚至是在他們抱怨不公平之前)。感謝主,看來他們明白我所說的,儘管我沒辦法說我在他們這個年紀時也能有同樣的見解。
許多人建議採用「角色互換」的方式幫助當事人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事情,從而讓我們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能對他人的付出心存感激。這種建議有一定的道理,但我發現「角色互換」實行起來通常會有困難,並且也相當主觀。
成功方程式
感謝上帝,祂已提供家庭生活的黃金定律,告訴我們如何維繫親子關係。
以弗所書6章1-2節如此教導子女:「要在主裡聽從父母,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著應許的誡命。」(新譯本)
緊接著,以弗所書6章3-4節也教導父母(特別是父親):「不要激怒兒女,卻要照著主的教訓和勸戒,養育他們。」在另一處經文歌羅西書3章21節中,保羅進一步提醒家長:「不要激怒兒女,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新譯本)
身為基督徒父親,我盡力討上帝的喜悅。我也發現,兒女可以幫助我們成為善於鼓勵和培育孩子的父親,當然,這在不同的家庭中有不一樣的實現方式。
在我的家庭裡,我確實感激孩子們給我提出的好意見,特別是當他們這樣做時,他們是出於對我這位父親兼主內弟兄的愛、體諒、尊重和關心。這樣說或許有點奇怪,但這正是聖經所描述的親子關係。同樣地,在如何順服和孝敬父親方面,如果我的孩子們想要聽聽我的意見,那麼我也會非常樂意告訴他們(當然,我會斟字酌句)。
但就像所有家庭一樣,我們家人之間的互動是很複雜的。儘管我們本來應該認真地傾聽對方,並且謹慎而有禮貌地說話,但我們卻不見得都會做到。有時就算我們努力了,但可能還是會因為講錯話而激怒對方。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我們都極其需要上帝的幫助。
此外,我發覺無論孩子們聽不聽話,我都必須向上帝祈求智慧,好讓我能成為一位善於培育及鼓勵孩子的父親。同時,雖然我的兒子們會看到我的許多錯誤和失敗,但我仍然祈求上帝幫助他們懂得順從和孝敬父母。
感謝上帝讓我有機會學習做一名敬虔的父親,又讓我仍然有機會學習做一個敬虔的兒子去孝順我年邁的父母。我發現,我跟我的兒子們一樣都需要不斷成長。
三位一體的心腸
「我愛你們,正如父愛我一樣,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祂的愛裡。」(約翰福音15章9-10節)
顯然,耶穌來到世間是出於對父上帝的順服,同時父上帝也愛耶穌。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扮演好我父親的兒子以及我兒子們的父親這個雙重角色,就有更深刻的意義了。我不再只是努力讓家庭正常運作而已,而是有了更大的動力去做好自己的本分。
當我努力做一個合上帝心意的父親和兒子時,我就是在實踐三一真神內在的原則,並且略略領略到耶穌與父上帝之間的美好關係。
關於作者:林堅忠弟兄在新加坡一所初級學院任教6年後, 於1998年加入新加坡青年歸主協會,擔任全職同工。在2005年,他成為新加坡青年歸主協會的總幹事。如今他在教會參與講道和查經班的服事,同時也在其他教會與青少年團體中講道、培訓和教導。他與妻子結婚13年,有兩個可愛的兒子,分別是9歲的漢正及6歲的漢信。
(本文譯自透心糧英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