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誘惑

 關於勝過「誘惑」的一點默想

作者:林中煦,中國

有聲播讀:枝子,中國

 

有時候行在路上,看見周圍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霓虹燈、紅綠燈,映照著天邊的顏色,黑色的夜晚,好像也增添了很多的魅惑。有時候亦想,在這世上逍遙一下,以後再去想那些生死之事吧!但是我的理性會當即告訴我:這樣想,對嗎?主耶穌基督在世上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加爾文、馬丁·路德、愛德華茲……他們在世上過著怎樣的生活呢?這些我們的屬靈的「老師」和「父親」,在世界是如何生活的呢?

不得不承認,二十多歲是我們最易於受到誘惑的年紀。此消彼長的特殊年齡階段里,我們看見自己漸漸走向「成年人」的世界。於是,誘惑也開始伴隨著出現。

提起「誘惑」,有時候我們就會下意識和物質聯繫在一起。物質的誘惑的確是非常真實。但是最容易讓人的心靈陷於囹圄的又何止物質這麼簡單。在我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往往最難攻破的(也常常是被撒旦利用的軟肋),是來源於人際關係中的困惑。

聖經吩咐我們,要與真正的朋友作伴。「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27章17節)。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本性卻會指引自己與那些不願意追求上帝的人作伴。這往往是我們年輕基督徒最容易受到的誘惑之一。

回顧自己過往,成長曆程之中,多有朋友帶著自己吃喝玩樂,耽溺於無意義之事。自己的心亦是常常剋制不住自己。一邊受到責備,一邊繼續玩樂。或許也是「律法主義」的心思在作怪。因為,和人相處本沒錯,關鍵在於是否會影響自己的靈性狀態。若是沒有影響自己和主的關係,良心平安,便就無礙,但是良心若是不安的話,的確需要停下來想一想了。

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幼時受誘惑於餅乾;青年時受誘惑於情人;中年時受誘惑於金錢;老年時受誘惑於權利和地位。人這一生啊!總是在不斷地征戰、打仗。自己和自己較勁,自己和自己作鬥爭。但是對於我們這上帝的百姓而言,這打仗的含義又多了一層深刻的屬靈意義。因為我們與世人相較之下,自己所謂的「受到誘惑」的最終結局是遠離主。還有比這更可怕的一件事嗎?孫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則百戰不殆。所以我們應當知道自己為何會被引誘,而決勝之道又在何處。分析一番,與之對照,好校準自己的心,這才是我們應當有的做法。

首先我們是否知道為何會被這些吸引呢?天然存在著的罪性固然是有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把這一切都歸結於「原罪」身上。細細想來,是因為有時我們缺乏謹守警醒的心,於是我們被世界推著走,別人怎樣行,我們也怎樣行。但是很多世人看來無傷大雅之事,對於我們基督徒而言,卻往往是一個大坑,是一個深淵。那我們是否像看守兵器的人一樣呢?我們又是否拿起兵器來戰鬥呢?既知道這世界如戰場一般,我們又怎麼可以不警醒面對呢?聖經上說,我們應當全副武裝起來,因為知道黑暗的權勢真實存在著,「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以弗所書6章12節)。這敵人看不見,卻很真實,並且它想吞吃我們的靈魂,這是它最終的目的,「……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路加福音22章31-32節)。

沒有任何一個基督徒,不對這世界有過「妄想」的。魔鬼並它的爪牙也利用這點,來攻擊我們的心靈。因此我們更當時常警醒,因為只有這樣行,才能夠保守自己常在主的愛中,不被黑暗所俘虜。或許,有時,我們因為沉浸在罪惡之中所犯下的罪,就成為它們眼裡的笑話,我們又因為犯罪而產生後的低迷的情緒,就成為它們美味的食物。但是我們意識到這點了嗎?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試探。但同時,亦可能成為一種被主所使用的工具,藉此,反而成為你跌倒又爬起來的契機,一個使你與主的關係更加親近的契機。

那麼,第二步就是,我們怎樣才能化危機為契機呢?出路在哪裡呢?箴言書有言,「制伏己心的強如取城」(箴言16章32節)。可見制服己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人若不從內心真正做出改變,實難控制自己的行為。但聖經上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約翰福音15章5節)。主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很多時候我們自高自傲,也加上罪性的原因,不願意常常與主相連,當我們不與主相連的時候,要想抵制住人間燈紅酒綠的誘惑,實則是難的。但是,當我們用好這劑良方,就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安慰,同時也就勝過了所謂的誘惑和軟弱。

願我們都可以單單注目於祂。將眼目調轉過來,不再看那誘惑我們的,而是看向祂,一如被蛇所咬的以色列人看向銅蛇就得醫治一般,看向祂,單單看向祂;仰望祂,單單仰望祂。那麼在這時刻,危機也就自然而然,轉化為契機了。所謂「誘惑」,在與天國相比的甘甜喜樂面前,實在就算不了什麼了。

奧古斯丁有言:愛上帝,然後做你該做的。(Love God and do what you want )。願我們在感受到真實的人生誘惑時,不要沮喪,不要害怕,也不要太吃驚,快快逃到耶穌基督那裡去,與祂這棵根深葉茂的葡萄樹緊密相連,接下來,主自會帶領我們,我們也會明白自己該如何行。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如何對性誘惑說「不」(有聲中文)

WeChat Image_20170822163643

作者:James Bunyan,英國
翻譯:悅,中國
語音播讀:劉弟兄,中國
背景音樂:Discovery House

我讀到一篇報道,講到美國近期舉行的一次牧師大會。在問答環節,坐在舞台中央的那位老牧師不可避免地被問到:「您最希望年輕一代牧師謹記的是什麼?」他低頭沉思片刻,然後抬頭說道:「不要染指別人的妻子。」

聽到這個回答我們應該不會太驚訝。婚外情會摧毀生活。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很常見。我們知道,箴言書是以一位年邁父親的話語開篇,他正在跟身邊的兒子分享得來不易的人生智慧。然而,儘管有很多的事情可以教導兒子,他唯獨警示自己的兒子要遠離淫行。裡面的話語是真誠和充滿關愛的,而且寫得非常棒,也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避免自己性放蕩的實用忠告。

1.不要靠近!

「我曾在我房屋的窗戶內,從我窗欞之間往外觀看,見愚蒙人內,少年人中,分明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 從街上經過,走近淫婦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在黃昏,或晚上,或半夜,或黑暗之中。」(箴言第7章 6-9節)

這個可憐的傻少年犯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他明明知道淫婦在那,還要 「走近淫婦的巷口,直往通她家的路去。」換句話說,他這樣做是一定會陷入她的網羅的,如果換條路走,他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不要像這個「無知的少年人」一樣,一定不要靠近那些可預知的試探。不要在深夜點擊那些看起來就有問題的鏈接。不要跟女友躺在床上看電影。也不要跟已婚同事單獨喝酒。事先避免陷於某些情境遠比事後從中逃脫容易得多。

我聽說一個大一新生向家鄉的朋友承諾,如果自己陷入試探將要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就會立刻打電話給這個朋友。幾周后,他真的這樣做了。有個跟他住在同棟宿舍的女生一直很喜歡他,並且想方設法地跟他獨處。有天晚上,這個女孩決定做出一個極端的行為:她在深夜走進他的房間,身上只裹着一條浴巾——接着她脫掉了浴巾。

那一刻,這個男生有些不知所措。然後他站起來,盡量不去看房間里這個全裸的姑娘,然後徑直走到房間的另一邊拿起手機給他的朋友打電話。朋友告訴他不要慌,先出去散半小時步,等他回來時那個女孩兒就不會在了。

他照做了。果然等他回來時女孩兒已經走了。

我喜歡這份單純。我可以確定這不是那個女孩兒想要的結局,但有趣的是,她再沒跟男孩提過喜歡他的事兒了。

2.不要被奉承沖昏了頭 !

「看哪,有一個婦人來迎接他,是妓女的打扮,有詭詐的心思。這婦人喧嚷,不守約束,在家裡停不住腳,有時在街市上,有時在寬闊處,或在各巷口蹲伏,拉住那少年人,與他親嘴,臉無羞恥對他說:『平安祭在我這裡,今日才還了我所許的願。因此,我出來迎接你,懇切求見你的面,恰巧遇見了你。我已經用繡花毯子和埃及線織的花紋布鋪了我的床。我又用沒藥、沉香、桂皮薰了我的榻。你來,我們可以飽享愛情,直到早晨,我們可以彼此親愛歡樂。他手拿銀囊,必到月望才回家。』」箴言第7章 10-20節

這個淫婦使盡全身解數讓少年人感到自己是特別的!她當街親吻他,稱自己一直在找他,她已經裝飾好了床,承諾他整晚飽享愛情,更奇怪的是,她甚至聲稱已經盡了宗教職責並完成了獻祭。

可她是個騙子。她很狡詐。不管她的奉承讓他覺得自己多特別,事實都並非如此,他也不會是唯一聽到這番話的人。別忘了,可能她曾對自己遠行的丈夫說過同一番話,甚至可能就在幾小時前才剛剛說過。她的腳「在家裡停不住」,誰知道她還對多少人說過同樣奉承的話呢?

其他方式的性誘惑其實跟我們在這個淫婦身上看到的無異。比如說色情產業的謊言。它告訴你你可以跟一個現實世界得不到的高顏值對象共享幾小時的美妙時光。可實際上,激發你性慾的那段視頻對你周圍的成千上萬的人產生着同樣的效果。視頻中沒有體現出來的是色情產業中的性虐待行為。也沒有提到視頻製作人員全程觀摩以及那些視頻主角們在幕後嘔吐的事實。更不用說拍攝過程中演員必須服用藥物了。你看到的一切都只是個謊言。

如果這樣想,你的美妙夜晚就變成了極其齷齪的幾分鐘了。

3.不要目光短淺

「淫婦用許多巧言誘他隨從,用諂媚的嘴逼他同行。少年人立刻跟隨她,好像牛往宰殺之地,又像愚昧人帶鎖鏈去受刑罰,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鳥急入網羅,卻不知是自喪己命。」箴言第7章 21-23節

那個頭腦簡單的少年已經被俘獲;他跟隨她進去,用永恆的幸福換來一夜的歡愉。但是,這就如其他的罪一樣,是目光短淺和轉瞬即逝的。這樣做會給他帶來滅亡。

事實是性放縱只會帶來毀滅(雖然它騙你說會給你帶來幸福)。它必然導致關係破裂、信任瓦解和生活支離破碎。與他人的妻子發生關係可能會帶來一時的刺激,但是這將會同時摧毀你們兩個人,更不用說你在面對上帝時要如何交待了。我還沒有在生活中遇到哪個人不為出軌而悔恨的。

所以當你遇到試探的時候,三思而後行。想一想你會因此在早上覺得噁心嗎?這樣做是否意味着將來的某一天你會不敢直視伴侶的眼睛?你想成為那樣的人嗎?就像我以前的牧師經常說的一樣:「活在當下的後果是接下來你會很慘」。

4. 不要得意忘形

「眾子啊,現在要聽從我,留心聽我口中的話。你的心不可偏向淫婦的道,不要入她的迷途。因為被她傷害仆倒的不少,被她殺戮的而且甚多。她的家是在陰間之路,下到死亡之宮。」箴言第7章 24-27節

父親轉身面向兒子,敦促他要聆聽告誡。畢竟,憑這位老人的智慧,他懂得雖然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然而世人還是會在此跌倒。性放縱異常普遍,甚至在基督徒中也是如此。“被她傷害仆倒的不少。”若是老人的兒子不那麼自滿,不認為自己比別人強,或許還能勝過。

而且這個問題並不會因為結婚而消失。有些人可能認為一旦定下來,性放縱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然而,憑着我結婚兩年來的經驗,我十分確定這些問題並不會自行消失!自製仍然非常重要,不要把配偶當成理所當然的,還有一個原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那就是不要向除了你配偶以外的異性多望一眼,並且要遠離某些網站和場合。因為婚後的放縱傷害的就不僅僅是我自己了。

而且現實是賭注簡直太高了。上帝應許給愛祂的人一個豐盛的生命。並應許祂的子民終有一天會來到祂身邊,承受祂兒子的產業。還應許祂的百姓將會在充滿完美親密關係的地方親眼見到耶穌。祂給我們此生的婚姻是短暫和不完美的,只是祂給我們那偉大的愛的寫照。然而婚姻中愛的誓言很好,因為它反映了上帝向世人說將愛他們直到永遠的應許。

應該誰都不會想要破壞這個美好的應許吧。

*我知道婚外情跟其他各樣的性放縱並不完全相同。但是聖經,或者耶穌自己,經常會把婚外情和其他形式的性放縱放在一起,判定為罪。 性是夫妻生活的紐帶,聖經上沒有承認婚姻之外任何其他的性行為是好的。所以,箴言並不僅僅是在講要避免婚外情,也是在警示我們要遠離任何形式的性放縱。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再見,假象!

可怕的怪物

作者:Jamine Priya
hideous_monster
莉莉:珍妮…呃,我很抱歉,但是,呃…你要不要考慮用一下除臭劑呢?

珍妮:什麼?!但是我並沒有體味呀。我有嗎?

驕傲就像一種體味。自己本身可能很難察覺到,但對他人來說是極為容易被注意到的。驕傲是極度危險的,因為它使我們變得喜愛論斷他人。我們會認為其他人並沒有像我們這樣公正,無論是行為還是思想。我們對自己的錯誤變得盲目,卻只看到別人的短處。我們想要去改變他人,但卻拒絕改變我們自己。驕傲是一種隱晦的罪惡,能造成靈命上的沉滯和批判別人的態度。以賽亞書64章6節提醒我們「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我們僅存的正義已經不足以讓我們變得聖潔了。我們需要上帝。

還有,在以弗所書2章8-9節中,我們讀到「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對於使自己變得良善或公正其實是無法做什麼的。我們需要的只是單純地信靠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拯救工作——祂來到這個世界上,成為人的樣式,受到試探和誘惑的折磨。但是祂卻仍然忠心、謙卑、並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立比書2章7-9節)因基督也曾一次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並且為我們流下自己的寶血,我們因此就已得救了(彼得前書3章18節)並在基督裡因信稱義。

所以,讓我們留意那叫著驕傲的怪物吧。

箴言16篇18節說道「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如果我們繼續地讓驕傲來統治我們的生活,我們只會前往一個目的地——毀滅。因為驕傲會阻止我們靈性上的成長,而我們對上帝的順服是在我們謙卑地與祂同行的時候才會被證明的。

生活,一齣無奈的戲?

作者:劉宇,福建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世界的誘惑是那麼的真實。
每天生活在這世上,耳中充斥著成功人士的起家秘史、富二代的奢侈炫富、嫁入豪門以及高中頭彩的深切期待;眼中盡是滿街飛馳而過的跑車、金碧輝煌盡顯尊貴的豪宅、一夜暴富的夢想和相親節目的現實標準。

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稍不注意,渺小的人可能就迷失了自己。
這個世界的成功標準、渴望自我價值實現的理想和願望深深地抓住了每個人的心。人們想掙扎著回到世外桃源、香格里拉,但是在現實的捆綁下,那終究成為了奢侈的夢想。世界的精彩迷惑了眾人的眼睛,應接不暇。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因為那樣可以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每個人都追求成功,因為想要獲得周圍人的接納和認可。

靈魂的深處,世人都有一種焦慮感,忐忑不安。
我們害怕不夠成功而被周圍的人拒絕;
我們害怕失敗得太慘而使我們失去愛和接納;
努力再努力一點,迅速再迅速一點,完美再完美一點;
壓力和忙碌成為生活的代名詞,空虛和焦慮成為感受的常態;
回憶過去的美好和緬懷青春的感傷也成為世界的時尚。

生活難道就是一
無奈的戲,而墳墓就是這齣戲的片尾曲?
空空地來,空空地去,難道我們真的抓不住一點點的過去?
如果人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那我們就吃喝快樂吧!因為沒有比這更有意義的!
可是放縱過後的空虛告訴我們,心靈的疾病需要靈魂的醫生。

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11章28節)
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章32節)

祂就是代罪的羔羊!

因著祂,枷鎖可以掙脫,心靈的翅膀得以舒展,飛上藍天!
在那裡,我们可以重新擁抱真正的生活!
此篇文章譯自

透心糧簡體中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