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存檔: 門徒

5個條件鎖定屬靈導師最佳人選 (有聲中文)

作者:Deborah Fox,澳大利亞

翻譯:Patty Song,中國

有聲播讀:楊瀾,中國

 

《龍威小子》(又名《小子難纏》)剛發行時我還沒有出生,但我很感恩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可以經常重溫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傾聽那些更年長和經驗更豐富之人的智慧忠告多麼重要。(電影中)經驗豐富的宮城先生通過給丹尼爾安排需要每天重複的工作任務——諸如粉刷圍欄、給汽車打蠟,間接訓練並幫助丹尼爾掌握了首次參加空手道錦標賽所需的技能。雖然這個過程需要付上大量的時間和超乎尋常的耐心,但這一切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

同樣的,那些比我們更富有信仰經驗和方法的屬靈導師也是上帝派來幫助我們的人,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得以不斷成長,最終成為上帝希望我們成為的樣式。所以,屬靈的導師是值得我們尊敬和信任的。

我和我的屬靈導師Sarah每個月都會見一次面,整個過程並不像我曾經擔心的那樣嚇人。是的,我曾認為屬靈導師的牧養過程會耗費我大量時間和精力,並最終讓我精神和情緒上都疲憊不堪。但事實上,我們的會面根本不是這樣。

我們通常約在我們某一個人家裡或是在附近的小咖啡館。我們喝著咖啡談笑著,就把我最近的健康、工作、家庭以及和上帝的關係這些問題聊了過來。我們還一起讀了《路得記》,看這故事中路得、拿俄米、波阿斯等人的生命是如何被塑造的。隨著我越來越認清我需要不斷堅固自己在基督里的身份和價值,我也更加感恩Sarah在我成長之旅中給我的幫助。

導師關係可能和其他的關係不太一樣。在大多數情況下,導師就像是在你親近上帝道路中的引導者。對於屬靈導師,我們會比對家人或朋友更加尊重和信任。屬靈導師們會鼓勵你成為上帝旨意中的那個人。

屬靈導師並非是你的顧問或老師,但他們在生活、信仰方面的智慧和經驗卻可以幫助你在成為基督追隨者的旅程中不斷歸正。當你想要過屬靈生活,諸如禱告、讀經、與上帝共度喜樂時光時,他們會鼓勵你,並與你並肩同行。

聖經中最好的屬靈師徒關係之一就是保羅和提摩太之間的關係。他們一起旅行,在旅途中,保羅肯定了提摩太對福音的熱情和領導才能。保羅向提摩太敞開分享了他自己的經歷,讓提摩太更加明白恩典的含義,並為他做了謙卑的榜樣。(提摩太前書1章15-16節)。保羅也鼓勵提摩太要堅定自己的信心,繼續做主呼召他做的工作,不可讓人小看他年輕。(提摩太前書4章11節)。保羅知道,在靈命成熟的道路上訓練提摩太,他就可以效法自己也這樣去幫助別人。我們都需要一個像保羅這樣的導師來引導我們與上帝同行,從而成為生命成熟的門徒。

那麼,你選擇的導師應滿足什麼條件呢?以下是我在確定導師時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相互信任與絕對保密

讓另外一個人陪伴你的屬靈成長意味著你必須要和對方分享一些自己內心最深的想法。比如分享你的掙扎、恐懼和夢想。這就需要你們互相信任和相互尊重。

我去找Sarah當我的屬靈導師的時候,心裡就想著這一點。因著我們一起在主日學服侍,我有機會更多認識她,並看到她是一個生命更成熟的信徒。她和我分享了很多她自己的故事,讓我吃驚的是,我們在信仰中有過許多相似的掙扎。

所以當教會鼓勵每個人去尋找一位屬靈導師時,我第一個就想到了Sarah。她理解我,我也知道我可以完全信任她。同樣,當Sarah和我分享她個人生活中的事情時,她也相信我會對我們的談話完全保密。

 

2.靈命成熟

你需要找一個能活出他們信仰的人,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

希伯來書13章7節說:「從前引導你們、傳上帝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如果你要效法某個人,你需要先認同他的行為。他參加聖經學習嗎?他是正直的人嗎?當他做決定的時候,他是否會首先求問上帝的帶領?他是否慷慨、滿有愛心,對傳福音滿有熱情?他有聖靈所結的果子嗎?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和節制(加拉太書5章22 -23節)?

如果你在考慮的人選並沒有在生活中活出他宣稱的信仰,就別再考慮他了。Sarah是我想效仿的人。她在生活中到處散發著主耶穌基督的榮耀,而這促使我也想追求靈命成長。

 

3.關係界限

喜歡和仰慕和你一對一花時間在一起的屬靈導師很重要。但同時,界限問題在選擇導師時也同樣重要。

幾年前,有一個女同事主動提出想要成為我的屬靈導師。我們年齡相仿,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雖然我很喜歡和她相處,但我發現,既要接受她的指導又要和她維持輕鬆隨性的友誼並不容易。同時,我們還會時常陷入到八卦我們共同朋友的試探中。這就使得,每次我們見完面之後,我發現自己需要處理的問題比之前還多。

就像保羅和提摩太的關係一樣,我建議你選擇一個在你朋友圈之外的長者做屬靈導師。這個人要能夠客觀看待你的生活並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當你覺得你們的關係影響到深度分享時,請不要選擇他們做你的導師。

 

4.善於傾聽

有一句名言說,上帝給了我們一張嘴卻給了我們兩隻耳朵是有原因的。 因此我們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雅各書1章19節)。雖然毫無疑問,屬靈導師會在陪伴你成長的過程中給你一些好的建議,但同樣重要的是,他們能夠聆聽你的想法,並且你可以自然地向他們敞開心扉。因為只有當有人真的了解你時,他們才能給你最好的支持。

作為被輔導的一方,你也需要磨練自己的傾聽能力,並且願意接受導師的建議才能成長。同時,你也要相信,導師給你的建議或提醒都是出於愛。

然而,請務必記住,導師未必是某方面的專家。雖然他們可以提供有用的建議和反饋,但這並不是說他們完全不會犯錯。一個好的導師會意識到這一點,並願意接受你的反饋和建議。慢慢地你也會發現,你的導師能夠從你身上學到新的見解。

 

5.既會鼓勵又能挑戰你

作為主的門徒,我們的生命不能一直處於嬰兒狀態。在我們更深地學習祂的話語和與祂同行的道路中,我們需要不斷成長。主鼓勵我們從吃奶的狀態出來,開始吃飯(真正的信心)。(哥林多前書3章2-3節)。我的屬靈導師幫助我意識到,自己一直都忽視了每日規律地與天父獨處。現在,我每天刻意騰出時間與天父交談。一段時間後,我被光照發現自己性格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我對於使用上帝因著祂的榮耀所賜給我的恩賜變得更有自信。

能夠有一個幫助我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人簡直是無價之寶。在信仰方面你有想成長的領域嗎?那就找個屬靈導師吧!他們也許就在你的教會或工作場所。教會的青年事工領袖也可能會幫助你認識一些你想要尋找的年長導師。不過,更智慧的做法是在你做出決定之前,先約他們出來喝杯咖啡,更多了解他們一點。

主耶穌的大使命(馬太福音28章19節)不是要我們成為不冷不熱的信徒,而是成為積極效法主耶穌,認真遵守祂教導的門徒。受訓的門徒成長了之後再去訓練其他門徒,這就帶來了倍增效應。正如箴言27章17節所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尋找一個屬靈導師可能會是你一生中最受益的決定之一,因為不僅你自己靈命會成熟起來,你還能夠幫助和造就其他人。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愛的行動

雅米創意圖文:使徒的告白(下)

作品名稱:使徒的告白(下)

繪圖作者:Eve,中國

作品描述:歷代以來,保羅與使徒們盡心竭力為上帝工作,將人生的好消息帶到世界各個角落,使萬族萬民明白上帝與祂的救恩。從聖經,我們可以得知他們的性格與經歷大相徑庭,讓我們來腦補一下,若他們身處在這時代,會對上帝發出怎樣的告白金句呢?

與亞勒腓的兒子雅各一樣,聖經少有提及達太的事迹。唯一記載達太的段落,是耶穌在最後晚餐,解釋祂的同在時,達太不解地提問:「主啊,為什麼要向我們顯現,不向世人顯現呢?」(約翰福音14章22節)就此,我們可看出他渴望全世界都能看見上帝的榮耀,願意更多人明白上帝的同在。今天,我們也都需要學習謹慎發言,如達太名字的意義一樣,做個智慧者。

當耶穌正要往加利利時,遇見腓力就呼召他,而腓力因認出耶穌是彌賽亞,便決意跟從。雖然腓力認識真理,但缺乏信心的操練。許多人跟着耶穌到了山上,耶穌試驗腓力問哪裡可以買餅餵飽眾人,他開始盤算購買力,而忘了仰望上帝的全能。(約翰福音6章5-7節)腓力或許信心軟弱,但耶穌的能力是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以致過後他為後期教會做出很大貢獻。

安德烈原本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因施洗約翰指着耶穌說:「看哪,這是上帝的羔羊!」,而跟從耶穌,成了第一個門徒。(約翰福音1章36-37節)隨後,他也找來自己的哥哥西門,帶他去見耶穌,使他成為另個門徒,並改名為彼得。聖經也記載安得烈另分別帶了2個人到主耶穌的面前(約翰福音6章1-13節,12章20-22節),顯出他忠心領人歸主。

拿但業和腓力是好朋友,當腓力向拿但業介紹耶穌時,他仍心存疑惑。不過,腓力堅持對他說:「你來看」,促成了他和耶穌的見面。耶穌見拿但業第一眼,便誇讚他心裡沒有詭詐,且指出他在無花果樹下的禱告。拿但業聽后立刻降服,稱耶穌為拉比(老師)、上帝的兒子和以色列的王(約翰福音1章45-49節),自此忠心跟隨。

奮銳黨是個激進的黨派,專主張以武力推翻羅馬政權,保護猶太人的法律。西門在跟隨耶穌前是奮銳黨黨員之一,可說是狂熱的愛國分子。耶穌升天後,門徒們回到耶路撒冷,在一間樓房裡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當中包括奮銳黨的西門(使徒行傳1章13-14節),顯出他願意謙卑尋求上帝,不再靠武力解決。文獻也記載,西門隨後到了埃及等地宣教,為主殉道。

聖經少有對雅各的記載,從另個角度來看,他是個默默跟隨和事奉主耶穌的使徒。雖然他的名字少被公開紀念,但他一直與其他使徒們在一起(使徒行傳1章13節),未變節離開信仰。或許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雅各寂寂無聞,僅是無名小卒,可是相信在上帝的眼中,他是個盡心、忠心、熱心及不為人所知的使徒。

*此作品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做光做鹽

我得救了…..然後呢?(有聲中文)

作者:Breonna Rostic,美國

翻譯: 孔曉慧,中國

語音播讀:依含,中國

播讀後期製作:小盒,中國

17歲那年我決志信主了。那天我在車庫裡,聖靈(後來我才知道是聖靈)讓我經歷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恩之情。

突然間,我開始向上帝感恩,感謝祂給予我的一切——所有的祝福、挫折和生命中的經歷。我哭倒在車庫的水泥地上,周圍全是除草器械、灰塵和機油味兒。

那是我最難忘同時也是最尷尬的時刻。最後,我整理了我的思緒並逐漸平復了我的情緒。就在我為自己做了向上帝委身的決定而欣喜若狂的時候,我禁不住想:“然後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問自己:然後呢?我們從高中畢業了,然後呢?念大學,拿到學位了,然後呢?開始工作、訂婚、結婚生子了,然後呢?

我發現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也會問相同的問題。對每一個重生的人來說,得救是人生中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我們因着信耶穌,單單被祂的恩典而救贖。但是在我們得救了之後應該做些什麼呢?我們有什麼要盡的義務嗎?得救是我們信仰旅程的開始還是終點呢?

從那天在車庫決志到現在,在我的信仰旅程中我發現了對我生命成長大有益處的三件事情,希望也能幫到你。

 

1.親近上帝

上帝渴望與我們建立個人層面的關係。將生命獻給上帝能使我們享受到世間最美好的關係。像普通的友誼一樣,建立一段親密而有意義的關係需要付出努力。我們知道要了解一個人是需要花時間的,與上帝當然也是一樣。為了使這段關係更加親密和成熟,我們必須投入時間。聖經上說:如果我們親近上帝,上帝也必親近我們(雅各書4章8節)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親近上帝——每天的個人靈修、研讀和默想上帝的話語、禱告和禁食。這些都是能使我們更深認識上帝的很好的每日操練。

但是,我們不應該太墨守成規而使這段關係成了一套宗教儀式。屬靈操練的真正意義在於在上帝的同在中和祂持續地交流,而不是成為一種生硬的形式、完全不能變通。

如果我們肯花時間聆聽,我們就會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上帝。有時,我會在完全不知道要去哪兒時跳上車,然後禱告祈求上帝帶我去祂要我去的地方——最後我總是去到一些很特別的地方。我還發現,在大自然中禱告,做飯,唱讚美詩都是讓我能夠暢通無阻地與上帝交流的方式。邀請上帝進入你的生活吧,祂一定會向你顯現的。

 

2.了解上帝的國度

當我們在親近上帝時,尤其在讀聖經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關於上帝國度的教導。上帝是萬王之王。聖經是關於這位王、祂的國度、和祂的創造的故事。我們有一顆認識祂國度信息的心很重要。

上帝的國度不僅僅是在天堂里,而是就在我們此時的生活中(路加福音17章21節)。簡單一點講,上帝的國度就是上帝在凡事上都掌權,而不僅僅是在天上(詩篇103篇19節)。當我們悔改、服在基督的權下時,我們就已經是上帝國度的一部分了。在馬太福音3章2節中耶穌說:“天國近了,你們應該悔改”。

對天國的認識幫助我在信仰的旅途中成長。我不再把得救看做僅僅是通往天堂的門票。而是把自己看做是和基督同作後嗣的(羅馬書8章17節),我有責任隨時隨地都活在基督的權柄下。

在約翰福音14章12節中, 耶穌說信祂的人要做更大的事。當我明白了上帝此時正在這個世界以及正在我們生命中作工,我就不再只是渴望死後的天國。而是藉著上帝的恩典,在這個世界做光做鹽,相信上帝會使用任何人(甚至我這樣的人)來建立祂的國度。

 

3.建立門徒

最後,當我們不斷地親近上帝,明白了上帝國度的信息之後,我們就可以建立門徒了。耶穌告訴祂的跟隨者們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馬太福音28章18-20節)。這被稱作大使命。

“門徒”這個詞的意思是成為一個追隨者或學生。換句話講,耶穌要我們把從祂那兒學到的再教導給別人。我們有責任向人展示耶穌偉大的作為、我們在基督里的新身份、以及國度的好消息。如此行,我們就成為了一個跟隨基督的活脫脫的榜樣。透過我們得救後生命中的改變以及我們與上帝日漸親密的關係,我們可以激勵他人也尋求這樣的改變。

我發現建立門徒其實並不像我原以為的那樣恐怖和有挑戰性。建立門徒就是要我們愛人如己(馬可福音12章31節)。以前我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想要去拯救人。我感覺我有責任迫使別人接受福音。我過去常常會把重點放在把別人勸去教會上,而沒有先把基督的愛帶給他們。

實際上,我們無法救人;我們只能活出一個有基督馨香的生命。當我們去建立門徒時,我們告訴他們上帝的偉大,以及祂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首先我們要建立這段關係,而這最終能促使對方渴慕去認識上帝。

我一直很努力地想告訴我不信主的家人,耶穌對我來說意味着什麼。但是我現在會很小心,不去強迫他們接受。相反,我會愛他們並與他們分享自己最近的一些好消息。奇妙的是,這反而促使他們詢問我關於上帝的事情。我們可以在很多場合建立門徒:教會、工作單位、學校里,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中。

在這篇文章開頭,我問過一個問題,把我們的生命獻給耶穌是我們信仰之旅的開始還是終點呢?根據我的個人經歷,那肯定是開始。得救就像是一扇門,引導我們進一步去親近上帝,了解祂的國度,並去建立門徒。

 

此文章譯自雅米英文網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創出品,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自雅米——聽見年輕基督徒的聲音!www.ya-mi.org

(閱讀相關主題文章:在主里成長